春季是一個吃野菜的季節,相信不少生活在農村裏的朋友都深有體會吧。每年一到春季,長輩們就喜歡拎着竹筐,拿着小鏟子去野外挖野菜,甚至還有不少生活在城裏的朋友,會專門抽週末的時間來農村踏青挖野菜。還別說,這不僅能讓長輩們鍛鍊身體,還能吃到美味營養的野菜呢。筆者一直生活在農村裏,從小可是沒少吃野菜,像薺菜、香椿、馬蘭頭、馬齒莧等野菜,年年都會吃,但是有一種野菜卻讓人印象深刻,它就是“刺刺菜。

  刺刺菜是農村裏一種常見的野草,小薊的嫩葉,小薊這種野草可以說很讓人討厭,至於爲何,見過的朋友都知道,它滿山是刺,不小心碰到總會扎的人嗷嗷直叫,讓不少種田的農民朋友可謂是痛恨不已。但不得不說的是,這刺刺菜的嫩葉做爲野菜,還是很好吃的,據說營養價值很也高,因此也深的不少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喜愛。

  刺刺菜是筆者家鄉這邊的叫法,聽不少朋友說他們那裏也有着許多別的叫法,如七七牙、扎喇菜、刺芥、刺香菜、齊齊菜、扎扎菜、刺刺芽、萋萋芽、踢踢芽等,總之叫法非常多,這也說明了這刺刺菜在我國分佈是有多廣了。筆者也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這刺刺菜確實分佈很廣,除了廣東、廣西、雲南、西藏外,幾乎是全國各地都有,其適應性也很強,在農村的農田邊、路邊、溝邊、水邊、山野林區都能生長。

  說起來這刺刺菜過去還是一種救荒野菜呢,村裏有老人家說,在四、五十年代的時候,農村生活特別困難,常常沒飯吃,很多人爲了飽腹就把這刺刺菜當做救荒野菜來吃。刺刺菜雖然營養高,但是要注意幾點,其一就是採摘的時候要採摘頂部的嫩葉,這部分沒有刺或是刺少,其二就是做菜的時候,要先焯水去掉苦味和一些可能存在的殘留物。至於怎麼做好吃,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筆者覺得焯水後涼拌或者炒香乾好吃。

  刺刺菜不僅可以作爲野菜來食用,其本身還有着很不錯的藥用價值。村裏的老人家就說過,在他們那個艱苦年代,採摘回來刺刺菜除了飽腹以外,還會留一些用作草藥,如外傷或是腫痛的話,就可以將這刺刺菜搗爛敷到患處就好了。筆者也查閱過資料,據《中華本草》所記載,刺刺菜地上部分可做草藥入藥,具有祛瘀消腫、涼血止血、清熱降壓等功效,可用於外傷出血、癰腫瘡毒、吐血、尿血、便血、高血壓、肝炎、腎炎等症。

  看到這你是不是對刺刺菜又有了新的認識了呢?不過最後筆者還要給些建議,刺刺菜性涼,上了年紀的老人及脾胃虛寒的朋友不適宜使用,另外這刺刺菜3月、4月吃很合適,若是錯過了4月的話,它就會開始開花,葉子上的刺也會越來越多,那時候就不適合吃了,就只能當做田邊的一種雜草、害草除掉了。讀者朋友們,你吃過刺刺菜嗎?你們那裏如何稱呼它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