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與很多創業公司在同一起跑線,你卻總也跑不過同行?你可能想不到,問題有可能在於你的公司 / 品牌名稱。

隨着如今產品的同質化,同類產品的品牌數量不計其數,而人們的心智資源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取一個好的品牌名可能出奇制勝,可以召喚你所不知道的神祕力量。

最初可口可樂剛進入中國時的名字叫“蝌蚪啃蠟”,這個名字讓所有人都摸不着頭腦,不知道這是什麼奇怪的東西,所以當時“蝌蚪啃蠟”在中國的銷售情況很不樂觀。後來改名“可口可樂”,名字朗朗上口,中文含義更象徵美好祝福,於是它的命運就這樣開始逆轉了。

還有,以前有個叫“金獅”的品牌在廣東和香港地區賣得特別差——因爲在粵語裏,“金獅”的“獅”與“輸”的發音相似,翻譯一下就是“盡輸(錢都輸完了)”,自然無人願意購買這家的產品,但改名“金利來”之後銷售就大獲成功。

一個好名字不僅能提高品牌辨識度,還可能影響到一個公司的發展前景。這就讓我們不禁開始好奇,目前市面上的大公司都是怎麼取名字的?

於是,我(no)們(zuo)收(no)集(die)了目前3590家A股上市公司的簡稱,從簡稱漢字數和漢語拼音首字母兩個維度進行了統計,呈現了這份有趣的數據。當然,最後,貼心如我們也沒忘了試圖給你一些“價值億萬”的公司取名方法。以下,Enjoy:

1

猜猜幾個字簡稱的上市公司最多?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應該並不意外,平時我們在A股看到的公司簡稱基本都是四個字的。在我們統計的3590家上市公司裏,漢字簡稱是字的公司有3045家,三字451家,二字92家(除TCL集團和GQY視訊兩家特殊情況不計)。

爲什麼A股上市公司普遍是四字和三字簡稱,二字簡稱如此少見,而且也沒見過單字或五字以上的簡稱呢?這主要還是和A股上市公司命名規則有關。

公司證券簡稱作爲一項股票交易指徵信息,需要滿足交易系統和行情軟件顯示等技術設置要求,所以上市公司簡稱應當全部或部分取自企業全稱,由3至4個漢字組成,最多不得超過8個字符(也就是4個漢字)。由於這項規則的限制,四字和三字簡稱的公司如此普遍也就不奇怪了。

那二字簡稱又是什麼情況呢?我們在統計中發現,除了極少數純二字漢字簡稱之外,絕大部分二字簡稱都是ST股和*ST股。因爲公司財務或其他狀況出現異常,或存在退市風險的公司,簡稱前必須加上ST或*ST來警示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所以四字或三字簡稱的公司就要改成二字,來滿足公司簡稱的最長字符規定。

總的來說,四字或三字的公司簡稱是最符合規定和主流的,佔目前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97%。

2

上市公司簡稱偏愛哪個首字母?

如果讓你猜A股上市公司簡稱中,以哪個拼音字母爲首的公司最多,你會選哪個?

你可能會猜Z,畢竟平時見到的公司以“中”、“中國”開頭的有不少。

那就也有可能是G,照理來說以“國”字開頭的公司也有很多。

I、U、V可以被直接排除,因爲壓根沒有這三個字母開頭的漢字。

那究竟是哪個首字母最受上市公司的偏愛呢?接着看我們的統計結果:

在我們統計的名單中,A股上市公司的簡稱的首字母涵蓋甚廣,包括了23個字母,數量佔據前三的字母分別是H、S、Z

你猜對了嗎?

爲什麼H、S、Z出現的頻率如此高?

以字母H開頭的名字有421個,比例達11.7%,其中以“華”“海”“恆”開頭的名稱佔據了不小的數目;

以“三”“上”“山”“深”打頭的S系公司有344家,佔比9.6%;

你可能會猜到的Z,除了以“中”開頭的以外,還有以“浙”“正” 等開頭的名稱,數量達到330個,比例爲9.2%。這三個字母相加的比例接近達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目前A股上市的公司裏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公司名稱都是以這三個拼音首字母開頭。

▌漢語拼音音節

一個公認的好名字需要朗朗上口,那麼它至少要符合兩點:1)名稱首字是常見的漢語拼音音節;2)在各地方言中發音趨同且簡單。

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增加人們念出公司名稱的成本。

H、S、Z是湊成漢語拼音音節特別多的幾個字母,以它們開頭的漢字特別多。Z開頭髮音的字是最多的,翻開你書架上的新華字典,Z佔據了最多的頁數。在1998版新華字典裏,從609到666頁,Z整整佔據了57頁。

▌地理因素

中國公司特別喜歡用“中”、“華”開頭,所以H、Z開頭的公司數量不少。除此之外,很多公司都會以公司所在地名打頭陣,H、S、Z三個字母兄弟覆蓋的地名特別多,包括海南、杭州、湖南、山東、山西、上海、深圳、四川、蘇州、浙江等等。

▌漢字寓意

中國公司取名字都喜歡討個好彩頭,取個寓意好的名字。H出現頻率最高的原因,是因爲有很多象徵着好寓意的漢字都以H開頭。比如,象徵和美的“和”“合”;象徵團聚的“匯”;象徵美好的“好”“紅”;象徵宏大的“宏”“弘”;象徵持久的“恆”都頗受A股上市青睞。

但也不是所有公司名稱都按上述套路出牌,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讓人過目不忘的有趣名字,“獨樹一幟”的程度讓人忍不住地想問一句“你是認真的嗎……”

3

好名字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發音本身能夠傳達微妙的信息,默默地影響人們對物品的選擇。對於企業來說,名稱直接影響着用戶對企業或品牌的第一印象,也就間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前景。

一個好名稱是“商品的臉”、“無聲的推銷員”、“顧客的嚮導”、“企業聲譽的象徵”,可能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傳播作用,甚至有可能改變一家公司的命運。

▌這些公司一出生就取了好名字

最初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馬雲發現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並且不論語種,發音也近乎一致。電子商務是一門全球化的生意,所以需要一個全球人士熟悉的名字。阿里巴巴意謂“芝麻開門",喻意平臺爲小企業開啓財富之門。所以,如果想要走向世界,就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品牌、優秀的名字讓全世界的人都記得住。

阿里動物園,是對阿里巴巴旗下產品的比喻,產品包括天貓商城、菜鳥裹裹、神馬搜索、螞蟻金服、飛豬、盒馬鮮生等,每個產品都用一個動物作爲形象,被戲稱爲阿里動物園。

使用動物取名,在無形中發揮了記憶作用。因爲品牌名使用用戶熟悉且有視覺記憶的名詞可以節省認知成本。比如動植物,在我們看到它的名字之時,就能直接調用大腦中現成的認知數據。

華爲最開始在公司註冊的時候,也爲取名而發愁。有一天華爲創始人任正非看到某個地方的牆上寫着“中華有爲”這四個大字,那麼公司就叫“華爲”吧!雖然華爲這個名字得來非常偶然,但這也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種註定。

今日頭條的名字由來,也透着濃濃的數據思維。一般公司給產品取名字,都是頭腦風暴之後再投票。今日頭條卻是這麼取名的:分析蘋果應用商店排名靠前的產品名字的共性,取出備選名字,然後在不同渠道A/B測試,最被用戶認可的名字就是今天的“今日頭條”。

再比如,上“大衆點評”看大家怎麼點評,“下廚房”就需要美味菜譜,餓了就上“餓了麼”點外賣,網購上“什麼值得買”看看產品推薦,這些都是能讓人看一眼就明白產品提供什麼內容的名字。

這些公司改了名字轉了運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像以上那些公司那麼幸運,在公司一誕生就取了好名字。也有不少公司在經營不順後決定改名,並在改名之後“轉運”了。

當初可口可樂剛進入中國時,不知哪位高人音譯了個“蝌蚪啃蠟”的中文名,這個名字讓所有人都摸不着頭腦。它棕褐色的液體、甜中帶苦的味道,以及打開瓶蓋後充盈的氣泡,讓不少人感覺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這種飲料的銷售情況自然很差。

第二年,“蝌蚪啃蠟”改名“可口可樂”,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帶有中文的美好寓意。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書面還是口頭,都易於傳誦。於是它從曾經的“蝌蚪啃蠟”無人問津,到現在的“肥宅快樂水”風靡中國,命運就這樣驚天逆轉了。

遍佈大街小巷,機場、商場、馬路邊,隨處可見的真功夫中式快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估計大家都不知道,真功夫的曾用名最早的時候叫“168”(快餐熱線),後來又改名爲“雙種子”()。

從168到雙種子,餐廳一直經營得不溫不火。最後改名爲“真功夫”,“真”是“蒸”字的諧音,“蒸”既保留了中餐的營養成分不流失,又和西餐油炸食物有區別。功夫與李小龍的視覺相結合,還順便嘲諷了一把西餐油炸食物。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真功夫成爲中國快餐行業前五強中唯一的本土品牌。

還有,以前有個叫“金獅”的品牌在廣東和香港地區賣得特別差,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在粵語裏,“金獅”的“金獅”與“盡輸”的發音相似,意味着“錢都輸完了”,自然沒人願意買這家的東西。哦,這家公司後來改名叫了“金利來”。

每一個公司名字都有自己獨特的標籤和指向。所以,成功的公司或品牌名稱可以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往往是你想象不到的。

4

如何才能取一個“價值億萬”的名字

那到底如何才能爲自己的公司取一個好名字?如果按上面的統計結果,取一個四字的H打頭的公司名稱就更容易上市嗎?那到底什麼樣的名字纔算是是一個好名稱?

營銷學之父科特勒(PhilipKotler)在《市場營銷原理》書中寫了取好品牌名稱的三個要求。

應當表明有關產品性能和質量;

應當易於發音、識別和記憶;

品牌名應當獨特、鮮明。

我們就以上三點要求逐一展開,來談談創業公司的取名之道:

品類和功能識別

好名字應該讓人一看到這個名字,就知道它屬於什麼品類,或帶有什麼功能。

如果一個品牌名能直接體現出其所屬的品類,往往會讓人覺得它像一個專業品牌。比如瓜子二手車、螞蟻金服、農夫山泉,只要看一眼就覺得是專業賣二手車、金融服務、礦泉水的品牌;再比如支付寶,直接體現了它是個支持支付的App;舒膚佳,能夠反映出是洗護健康肌膚的產品。

實現品類和功能識別是取名的第一步,與品牌商品相符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名字。這裏舉一個反例——俏江南,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都以爲是一家江南菜系的餐廳,但其實它是家川菜館。取這樣的名字就會造成想吃川菜的人看名字就不會走進這家餐廳,而想吃江浙菜的人進去之後發現是川菜就走了。

當品牌做大到一定規模,品牌名稱就會開始被用戶當作動詞使用,所以服務於實現功能或動作的品牌,品牌名中最好能帶有行爲動詞。像我們平時會問別人“你經常淘寶嗎?”,就是淘寶名稱被當作動詞來使用的情況。這兩年還有一家叫“閃送”的同城跑腿快遞發展得很快,一般大家就會說“我東西閃送給你啊”,品牌名當作動詞用起來特別順口。

有助於廣告傳播

一個好名字應該容易發音、容易被記住,在最小的傳播負荷下達到更好的廣告傳播效果。

第一條就是別用生僻字做公司或品牌名,生僻字難以讓用戶快速地聽音識字,更有可能因爲害怕讀錯而直接拒絕品牌。有一家火鍋店叫驫(biao)驫(biao)火鍋,對於大部分顧客來說,驫是生僻字,不查字典讀不出來。顧客讀了怕讀錯,不讀怕別人覺得自己沒文化,所以這就會直接影響到這家火鍋店的口碑傳播。以及,用戶想要搜索這家火鍋店的名字,也會很難吧——“那家好吃的火鍋叫啥來着?馬馬?三馬?”

第二條要求就是簡短,在如今信息超載的時代,品牌的傳播負荷越小越好,所以命名應該“惜字如金”。最佳長度是2-4個字,一個字一般是不行的,一個字構不成詞語,看起來不像是個品牌名,除非在後面加上“牌”字,比如雕牌、馬牌、柒牌、勁牌。四個字以上的品牌名因爲字數太長,很難讓人記住。比如臺灣零食品牌張君雅小妹妹,就很容易錯記爲“張雅君小妹妹”。

第三條要求是口語化,朗朗上口的名稱容易讓用戶記住,更願意推薦給別人,有利於口頭傳播。比如,“你想去哪兒旅行,就上去哪兒網!”“你餓了麼?就上餓了麼訂外賣!”這樣的品牌名稱本身就是一條廣告,在做廣告的時候就是錦上添花的效果。

第四條要求是避免負面聯想,品牌在命名時要充分考慮文化背景。一些品牌名因爲聽起來容易產生負面聯想,得到人們的調侃和嘲笑,這樣的品牌可能能在一時之間吸引人們的眼球,但很難佔據市場獲得用戶。曾經有一個日本的啤酒品牌,進入中國後被翻譯成“舒波樂”,在粵語中聽起來像“輸博樂”,寓意很不好,所以該啤酒在廣州做不起來。

還有,中小企業最好是公司名和品牌名一致。因爲有些場合只適合出現公司名,兩者一致能讓真正重要的品牌名得到更多傳播。

▌做到“獨樹一幟”

一個獨特、鮮明的名稱往往能夠在一堆名稱中脫穎而出,抓住用戶的眼球,佔據用戶的記憶。當他下次見到你品牌的產品時,就會感覺這個品牌我曾經聽說過。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這種熟悉感會導致顧客的優先選擇,基於人類合作的本能,人們會對打過交道的東西更信任。

想要做到“獨樹一幟“就一定要考慮文化背景、競爭環境及語言環境,比如在國內珠寶行業,容易混淆的名字太多了。在周大福和周生生出名之後,就出現了周百福、周瑞福、周大生、周福生、週六福、金大生、金大福、金六福、六福、金福生、周金生、周大金……

但也有一些人爲了追求獨特,就愛在品牌名稱上玩文字遊戲,比如用諧音字或形似字。很多人進行品牌命名時容易陷入“借名氣”的誤區,他們認爲可以藉助名氣來推廣自己的產品。但其實名氣越大,在大衆心中的烙印就越深,強行地借名氣,就是強行改變大衆的認知,甚至會讓消費者認爲是山寨品牌。

所以,當一個初創品牌的品牌名能直接識別品類和功能,用戶就能從千萬品牌信息中直接確認品類;當品牌名利於廣告傳播,用戶就能一個品類中鎖定自己想要的品牌;當品牌名獨特鮮明,讓人過目不忘,用戶就能記住產品獨特的差異點。綜合以上要點對品牌進行命名,必然會是一個好品牌名,這對於一個初創企業來說必然能減少投資成本,少走很多彎路,順利快速的成長。

Reference:

《價值百萬的品牌命名之道》 作者 / 楊凱恩,BY 管理的常識

《價值1萬與1000萬的品牌名差在哪裏?》 BY 賈桃賈桃

《品牌取名指南:這樣取名字,能幫你減少50%以上的廣告費用》 BY 怪獸先森

《今日頭條算法構架師:“今日頭條”這名字是怎麼用數據取出來的?》 演講者 / 曹歡歡,BY 顛覆式創新研習社

《任正非接受法國媒體採訪實錄:“我一貫不是一個低調的人,否則不可能鼓動起十幾萬華爲人”》 BY 虎嗅

《3個字,300萬,一個名字憑什麼值這個價?》 作者 / 孫文武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 BY 上海證券交易所

《取個好名字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 / 楊秋月,BY 界面

《爲什麼中國互聯網公司起名喜歡用動物、植物和疊詞》 作者 / 黃章晉、陳國良,BY 大象公會

阿里巴巴、阿里動物園,百度百科

《市場營銷原理》 作者 / Philip Kotle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