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孤立,所以俄羅斯纔要選擇別的方向進行外交突圍。俄羅斯要是一直被西方國家牽著鼻子走,就說明俄羅斯已經黔驢技窮了!俄羅斯不會也不可能被西方國家牽著鼻子走,既然西方走不通,就選擇向南和向東進行外交突圍。俄駐華大使表示,預計普京6月9號將出席在中國青島舉行的上合組織峯會,這也是俄羅斯外交轉向東方的表現之一。

俄羅斯想作為巴以衝突的調停人,也是想在外交上進行突圍是俄外交向南看的表現。正因俄羅斯現在被西方國家孤立,所以俄羅斯作為巴以調停人,既可和以色列改善關係也可以得到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支持。由於俄羅斯的外交困境,俄羅斯現在得到更多國家理解支持纔是外交突圍最好的表現!中東是西方國家和俄羅斯角逐的主戰場,也是世界上的火藥桶。如果這時候俄羅斯在巴以衝突調停上大有作為,也是俄羅斯外交上的突圍取得重大突破。也可以把世界焦點從俄羅斯和英國糾紛再次轉移到中東。由於因雙面間諜事件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交惡越演越烈,俄羅斯只有轉移焦點讓雙方冷靜下來,等雙面間諜事件降溫以後在和西方國家和談纔是最好的選擇!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代表薩夫龍科夫3月31日透露,俄羅斯準備接待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領導人,調停雙方就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發生的激烈衝突,這確實出乎一些人的意料。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代表薩夫龍科夫

3月4日「毒死間諜」案爆發以來,西方集體對俄進行了圍堵,24國驅逐俄外交官。西方本來以為俄羅斯面對這麼多國家的壓力,會忙於辯解,忙於和西方爭吵,急於尋找突圍方案。

俄羅斯也確實做了一些外交行動,3月29日開始,俄相繼宣佈對等驅逐美、英等國外交官。31日又就「毒害間諜」事件向英國提出24個問題,要求英國予以回答。目前為止英國還沒有就此作出正面回應。

就在人們以為俄羅斯近期難有進一步動作時,俄突然宣佈調停巴以的消息,充分展現了普京的行為風格和意圖:

向世界展示俄羅斯的信息,他並沒有慌亂

全世界的目光近期都聚焦「驅俄門」,紛紛評論西方和俄羅斯互相驅逐外交官,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新一輪爭端。全世界都以為俄羅斯現在已是焦頭爛額,沒有精力顧及其他。這次出人意料地宣佈將調停巴以衝突,展示了俄羅斯的無畏和信心,他正以自己的方式面對和解決問題。

向西方展示俄羅斯手中可打的牌很多,西方不要再在「讓俄羅斯低頭」上打錯算盤。

此時的西方,大概多數人在等著看俄羅斯的笑話,等著俄羅斯低下高貴的頭顱。但是令他們大跌眼鏡,俄羅斯出其不意,偷襲了美國外交的後院。此刻美國大概還沒從驚訝中回過神來。

俄羅斯圍魏救趙,手中的牌並不少。

國際地緣政治博弈就像下圍棋,進入細棋,雙方互相打劫,就看誰的劫材多,誰的劫很。俄羅斯這一招,可謂打到了美國的「七寸」。以色列歷來是美國不惜一切保護的對象,幾十年來,一直由美國充當巴以關係的調停人,這次換成俄羅斯去美國的後院叫板,是對美國的現實報復,也讓美國產生後顧之憂。

這次行動很像美俄戰略對抗的慣用戰術:美國全面封堵(反導系統),俄羅斯一點突破(戰略彈道導彈)。


此時此刻,俄羅斯人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挺讓人意外的。換句話說,俄羅斯願做巴以衝突的調停人則充分說明瞭一點:俄羅斯人準備反擊了!

此前歐美國家紛紛抱團圍攻俄羅斯,並驅逐了他們國內的俄外交官。而之後的一段時間,俄羅斯政府一直只是口頭回應,並沒有做出具體回擊!然而事情就在這兩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俄羅斯一面直接驅逐了境內相應的美英外交官,一方面還關閉了美國駐俄聖彼得堡的大使館,這對於美英來說都是一個強有力的回擊!

而現在俄又主動參與到巴以衝突之間做調停人,這將再一次的戳中美國政府的軟肋。因為此前美國政府單方面支持以色列遷都耶路撒冷,這已經引起了中東各國的強烈不滿。換句話說,美國人的出現總是在給巴以衝突製造催化劑。而俄羅斯則不然,他們出現的目的是為了兩國人民能夠有一個和平共處的生活和貿易環境。所以一旦俄羅斯人調停成功,那麼美國人在中東各國之間的的形象和地位將會迅速下降!這可是美國人所萬萬不想要的,他們還指望著這些中東國家每年去買他們的武器呢!

所以從這個角度則可以看出,面對歐美國家的抱團圍毆,現在俄羅斯人已經開始重拳出擊,正所謂這打蛇打七寸,這一次俄羅斯的直接目標就是美國。而一旦美國人在此事件上妥協低頭,那麼這一次西方國家的外交危機就很自然的不攻自破了!


前天爆發的巴以大規模流血衝突,對於被西方圍攻的俄羅斯,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政治高人普京立馬發現了蘊藏其中的機會,立即指示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弗拉基米爾?薩夫龍科夫在聯合國公開表態:俄羅斯願意做巴以問題的調停人!

還沒衝出西方佈下的鐵幕,俄羅斯為什麼還要多管閑事,要去調停全世界最棘手的巴以問題?普京有什麼樣的盤算?

一、巴以問題:俄羅斯的得隴望蜀

巴以問題不僅是巴以雙方的難題,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難題,幾十年來,由於以色列的強大,更因為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成為中東的火藥桶,中東世界的所有問題,都能在巴以問題找到。

巴以問題雖然是燙手山芋,但對於部分國家,確實極大的機會、機遇,比如說正陷入被西方圍毆的俄羅斯。

俄羅斯在中東有重大的利益,即使經濟差,也悍然出兵敘利亞,經過二年多的艱苦戰鬥,想要的利益基本或者局部實現了。但他並不滿足,一直在得隴望蜀——俄羅斯一隻眼睛盯著敘利亞,另一隻眼睛盯著巴以,一直希望在巴以問題能插得上手,說得上話,做得了主。

去年,特朗普宣佈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以及要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到耶路撒冷,引發了世界的嘩然,更是激怒了巴勒斯坦,巴方總統阿巴斯憤怒地說:「美國偏袒以色列,已經喪失了巴以問題公正的調停人的身份,今後,巴勒斯坦不接受美國提出的任何方案!」

阿巴斯話音剛落,普京立即表態,俄羅斯願意做巴以問題的調停人。只是,巴勒斯坦、以色列雙方都沒做出回應,讓普京的願望落空了。這回,俄羅斯再次表態要做巴以的調停人,必然有自己的盤算,會如願以償嗎?

二、巴以調停人身份:俄還擊美的抓手

巴以問題,不僅是巴勒斯坦、以色列最棘手的問題,也是美國在中東的最重要的問題。因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不可或缺的戰略支點,這個戰略支點的成敗,不僅關乎著美國的世界霸權,還影響著美國的內政——如果以色列在中東敗了、廢了,對美國政治、經濟、輿論都有巨大影響的猶太人必然會出手,與美國國內的其他族羣發生激烈的衝突,撕裂美國社會。而巴以問題是以色列安全與生存的巨大隱患,一旦處理不好,所產生的災難性後果,以色列難以承受。

普京顯然早就把一切的利害關係看得清清楚楚,才一直想要插手巴以問題,說得直接點,巴以問題是俄羅斯還擊美國打壓的一個強有力的抓手。俄羅斯一旦在巴以問題插得上手,就是對美國的黑虎掏心式的致命一擊!美國就不得不對俄羅斯避讓三舍(至少是暫時性的妥協與退讓),那西方對俄羅斯的圍攻就瓦解了,西方給俄羅斯佈下的鐵幕就風吹雲散了,至少是千蒼百孔了,結果就是實現了普京的戰略目標——俄羅斯從西方的圍攻中戰略突圍了。

三、擴大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

俄羅斯想插手巴以問題的另一個目的自然是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對沖美國在中東的話語權,這樣做好處多多:

1、提升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威望,說話更加好使。

2、向中東國家賣更多的武器裝備,賺更多的錢,改善國內的經濟。他已經發展了沙特、伊拉克等軍工客戶,但他們出手還不夠豪,俄羅斯自然是希望把他們從小客戶發展成大客戶。

3、向中東國家出口糧食。現如今,俄羅斯是數一數二的糧食生產國、出口國,2018年預計出口5200萬噸的糧食,糧食出口的金額早已超過賣武器的金額與利潤,俄羅斯正在賣力拓展糧食出口渠道與力度。而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能生產糧食,必須依賴進口,自然是俄羅斯糧食出口的潛在的大客戶。

四、俄是否如願取決於巴勒斯坦

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但相對於美國,差距不是一般大的大,即使法英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也比俄羅斯大,說話也更好使,阿拉伯海合會的成員國也都花巨資,長期向法英購買武器裝備。在巴以雙方,法英說話也比俄羅斯更有分量。

雖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經常訪問莫斯科,與普京是老朋友了,但俄羅斯對以色列的影響力還很有限,因為以色列的背後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巨頭。俄羅斯與巴勒斯坦的關係更普通,自然說話沒什麼力度了。這也是去年普京公開表態要做巴以調停人,巴以雙方都沒理會俄羅斯的原因。

然而,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特別是在特殊的中東。無論是哪個國家,面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會多留一手,相當於多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或許,普京能從中找到巴以問題的縫隙,鑽進去,把它撬動起來,不管能不能有效解決問題,俄羅斯都緊緊地抓住了以色列、美國的要害,那麼,美國再對俄羅斯下狠手之前,就得掂量掂量所要付出的代價了,不得不三思而行。

俄羅斯是美國與西方國家的頭號戰略對手,以色列自然拒絕俄羅斯插手巴以問題。因此,俄羅斯能不能如願以償地插手巴以問題,取決於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如果阿巴斯向普京寄出邀請函,那巴以問題調停人的身份就手到擒來了,普京就實現了帶領俄羅斯戰略突圍的目標了。

阿巴斯會送給普京這個萬金般珍貴的禮物嗎?


3月30日,大量巴勒斯坦人聚集在巴以邊境地區,這些人不斷向以色列邊境靠攏並最終與以色列軍方發生衝突。目前,這次巴以衝突已經造成至少15人死亡,1200人受傷。就在巴以雙方的衝突不斷升級之際,俄羅斯積極地站了出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31日電,俄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弗拉基米爾·薩夫龍科夫表示,俄方已經做好準備接待巴以雙方代表的談判。那麼俄羅斯在面對西方國家集體「羣毆」的情況下為什麼還如此積極地活躍在國際政治舞臺,難道西方國家的抵制措施沒有給俄羅斯帶來壓力嗎?

(巴以衝突現場)

確實,對於西方國家集體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行為,普京完全不上心。畢竟他也是跟西方國家長期鬥爭過的人,什麼經濟制裁和政治排擠都經歷過,驅逐幾個外交人員又不能給俄羅斯帶來多大實際傷害,這一行為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此歐美國家的「羣毆」完全沒有讓俄羅斯自顧不暇,他只是對等地驅逐了幾個歐美外交人員作為回應,然後依然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既然歐美的「羣毆」沒有讓俄羅斯自顧不暇,那麼普京當然不能錯過任何能夠在國際領域露臉並擴大俄羅斯政治影響力的機會。俄羅斯再怎麼說也是世界性大國,其政治影響力在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也是數一數二的。而因為特朗普在去年突然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這徹底激怒了巴勒斯坦人,美國作為巴勒斯坦問題調解人的角色也不復存在。既然美國調停不了,那麼俄羅斯就得積極地頂上,正好可以借著這次機會擴大自己對於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巴以衝突是世界的一個熱點問題,任何想蹭熱度並藉機在世界露臉的國家都想著參與到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當中來。俄羅斯要是不出來主動充當調停人,那麼印度和日本這樣的國家也會急著邀請巴以領導人到自己的國家來談判。

充當巴以衝突調停者這個角色有利於擴大國家的政治影響力,也有利於增加自己在世界政治當中的話語權。這樣的機會,俄羅斯不想錯過,印度也不想錯過,本來歐美國家的「羣毆」就並沒有給俄羅斯帶來多大傷害,所以俄羅斯依然積極活躍在世界政壇,任何露臉的機會他都不會錯過。


轉移視線,突破外交困境

三月初的俄羅斯前特工在倫敦遭暗殺事件發酵至今不斷升級,從最開始的英俄口水戰已經演變為俄羅斯與整個西方的互毆場面,局勢現在對克林姆林宮很不利。

自去年帶有濃厚商人氣息的特朗普接棒美國總統之後,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大西洋洪溝越來越深,特別是今天的華盛頓打響的貿易戰,更是加劇了西方國家的不和。

而在歐洲,英國脫歐後帶來的政治震蕩也將會繼續持續下去。

這些情況都是俄羅斯十分樂於見到的,莫斯科需要一個分裂的西方。(倫敦與布魯塞爾就英國脫歐的分手費問題一直達不成統一)

但本次事件發生之後,西方諸國卻表現出異常地團結。

截止到3月27日,已經有23個國家響應倫敦的號召,宣佈驅逐俄外交官員,規模之大,在冷戰結束後可以說是空前了。

(法、英、德三國政府首腦緊急會晤。馬卡龍與默克爾第一時間表示支持腐國對俄羅斯的行動,並會立刻跟進)

這裡面,七國集團除了日本以外,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全部參與到這次「羣架」活動中,歐盟也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力挺梅姨!

3月28日,波蘭更是與美國正式簽署「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採購合同。合同金額為4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9億元。波蘭的此次軍購大單劍指何人,不言自明!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透露,波蘭將於2022年接收首批「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面對著巨大的外交困境,雖然在3月30日俄外交部作出反擊,宣佈按照對等原則驅逐同樣數量的西方外交官員。

但這僅僅是一種報復行為,無法將俄羅斯帶出泥潭!

年底俄羅斯世界盃就要舉行了,普京可不想當年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丟人場面再度發生,但又不能認慫,這不是北極熊的作風。

為此,莫斯科急需轉移視線。

而介入巴以衝突一方面可以彰顯俄羅斯全球影響力,提高俄羅斯國際地位。而另一方面,也能夠轉移國際社會注意力,淡化俄羅斯西方之間的衝突。

只是不知道,以色列願不願意接莫斯科這個茬兒!


美英發起的「外交戰」雖然消耗了俄羅斯的部分外交資源,但並不是俄羅斯外交的全部,更談不上自顧不暇。只有遊刃有餘地處理各項外交事務,才能扮演好一個世界大國角色。我認為,此次巴以衝突既有巴勒斯坦民眾的訴求,也有伊朗的影子,而俄羅斯現在站出來要調解巴以衝突,主要原因是想打亂美國「戰爭內閣」編寫的新劇本


面對伊朗面臨的軍事打擊威脅,提前動手攪亂美國的新中東戰略

趁著中東亂局,特朗普打破了歷屆美國總統都不敢觸碰的巴以衝突底線: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去年特朗普宣佈這一消息後,引起了中東各國的普遍抗議,沙特作為「帶頭大哥」由於王儲的私利對此默不作聲,很快就敘利亞的殘酷戰事轉移了注意力。由於伊朗的核設施和近年構建的「什葉派之弧」對以色列和沙特都構成了威脅,在美國的撮合下,兩國關係迅速走近。在美國宣佈即將從敘利亞撤軍後,以色列和沙特幾乎同時發聲要對伊朗軍事打擊,沙特由於其軍隊戰鬥力太渣不足為懼,所以真正有威脅的只有以色列。美國「戰爭內閣」編寫的劇本就是今年5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沙特出錢,以色列在敘利亞打擊伊朗的革命衛隊或者直接對伊朗空襲。一旦軍事打擊伊朗,中東局勢將會更加混亂。伊朗自然感到了威脅,畢竟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在自己的控制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上這幾個月積累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在以色列和沙特剛發出戰爭威脅後,3月30日17000名巴勒斯坦人舉行了「回歸大遊行」,與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地帶邊境爆發衝突,導致至少1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400多人受傷,組織者聲稱這個為期6周的抗議活動會持續下去,直到美國位於耶路撒冷的新大使館在5月14日前後舉行落成典禮,在5月15日巴勒斯坦「災難日」70週年紀念日這天達到高潮。在巴以衝突升級的情況下,美以軍事打擊伊朗的計劃自然會被打亂。

此時俄羅斯出面斡旋,本身就有警告的意味在裡面,以色列和美國需要重新評估一旦軍事打擊伊朗後,可能招致報復的強度和範圍,以及在外交、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後果。就是沙特,也要三思,如果站在以色列一邊可能付出的巨大外交成本(當年埃及就是和以色列建交後,跌下了阿拉伯世界領袖的神壇,總統薩達特遇刺身亡)。


在攪亂美國劇本的同時,作為對「外交戰」的回應,扮演大國角色

聯合國安理會已經就此召開了緊急會議,而此時俄羅斯作為常任理事國站出來調停巴以衝突,本身就是顯示一個大國的責任與作用,英國你說話有人聽嗎?美國不是連俄羅斯在聯合國的外交官也驅逐了麼,俄羅斯偏要就此顯示一下在聯合國的作用。這與4月即將在莫斯科舉行的俄土伊三國首腦會議一起,構成了俄羅斯外交反擊戰的一部分,通過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用實際行動扮演一個大國角色,打破西方國家的孤立狀態。此外,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以色列的國家定位是美國在中東的打手,但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並不差。今年2月俄羅斯《消息報》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俄羅斯人最有好感的國家第一是東方大國,第二就是以色列。


3月以來,美俄兩國的博弈不再侷限於敘利亞,從中東到科索沃,從軍事到外交,雙方新招不斷,妙手連連。連我這個門外漢也不得不為之叫好,太精彩了!


美國還有資格做巴以調停人嗎?內塔尼亞胡還能在以色列政壇撐多久?

巴以問題的調停人,最終不會是一家。美國已經徹底失去了巴勒斯坦的信任。即便特朗普下臺,民主黨上臺,重拾信任的可能性也已經不存在了。

巴勒斯坦會堅持其他大國的介入的;而以色列遲早得回談判桌。它必須處理好與其他大國的關係,否則喫不了兜著走!

為什麼俄羅斯有時間談巴以問題,這說明西方「圍攻」的實質只是英美的面子工程而已,歐盟並沒有實質跟進,所以本質上只是一場熱鬧而易逝的風波而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聯合國3月31日電,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弗拉基米爾.薩夫隆科夫表示,俄羅斯表示準備接待一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人談判。

俄羅斯還沒有走到「自顧不暇"的地步。就目前的狀況看來,俄羅斯已經做出強有力的反擊。

俄羅斯要做巴、以衝突的調停人,顯示俄方要深度介入巴、以談判,深度介入中東耶路撒冷問題。他要衝淡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這是俄羅斯針對美國做出的反擊動作。

長期以來,中東最大問題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圍繞耶路撒冷引起的領土爭端,美國政府在中間一直起主導作用。

幾個月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宣佈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引起巴勒斯坦一方強烈不滿,宣稱不再接受美國政府的任何提議。美國政府在耶路撒冷問題上的信譽在阿拉伯世界因此劇烈下降,俄羅斯此時登場,無疑是要挑戰美國人在這一地區的權威地位。

以色列猶太人在美國政府有很大影響力,解決巴、以問題關乎猶太人切身利益,俄羅斯是安理會五常之一,在國際上的發言有很重份量,對於耶路撒冷的看法很可能導致猶太人影響美國政府對俄羅斯的一些行為。

俄羅斯這個作法很有「主動出擊"的味道,又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奧妙。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猶太民族的重視無可比擬,他迫切需要猶太選票,她的女婿就是猶太人。

如果美國人不再作為圍攻俄羅斯的主力,在雙面間諜中毒案上撤火,西方聯盟將不攻自破。所以,俄羅斯十分樂意插手巴、以問題,說到底是向美國岀手,讓特朗普難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