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雲:

  佛說是法華 令衆歡喜已 尋即於是日 告於天人衆

  諸法實相義 已爲汝等說 我今於中夜 當入於涅槃

  汝一心精進 當離於放逸 諸佛甚難值 億劫時一遇

  世尊諸子等 聞佛入涅槃 各各懷悲惱 佛滅一何速

  聖主法之王 安慰無量衆 我若滅度時 汝等勿憂怖

  佛說是法華,令衆歡喜已:文殊師利菩薩又說,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令在法華會上的一切大衆,都得到法喜充滿,歡喜無量。尋即於是日:尋,就是沒有多久的時間。日月燈明佛就在這一天;哪一天呢?說完《法華經》那一天。告於天人衆:他告訴天上的人、人間的人,和一切八部、鬼、神等衆。

  諸法實相義:諸法,就是一切的法,就是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諸法,常常也可以就當“一種法”來講;因爲太多了,你記也記不清楚,莫如我就說是一種法。你把這一種法若記住了,一就是無量;你把這一種法明白了,你可以聞一知十,其餘的八萬四千法門,你都可以明白了。一知一切知,一明一切明;你若一個法也沒有明白,那麼法太多了,你怎麼會知道?

  什麼叫諸法實相?就是第一的這個法的實相,也就是最重要的這個法的實相,也就是最高的這個法的實相。實相又是個什麼?“實相者,無相也”,你若有一個相,就不是實相;可是,“無所不相”,一切一切的相,都是由實相產生出來的,可是它本體並沒有一個相。因爲它本體沒有相,所以就會產生一切相;如果它本身有個相,就談不到實相,那又是虛妄的了。《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說“實相無相,無所不相”;《法華經》所說的法門,就是實相的道理。諸法,就是“這個法”;我拿這“諸”字,不當“多”字講,當語助詞講,就是“單單這一個法”。這諸法實相的道理,日月燈明佛說,已爲汝等說:我現在已經爲你們說完了。

  我今於中夜:我,是日月燈明佛自稱。佛說,我在今天半夜子時的時候,當入於涅槃:我所做的事情已經完了,所以我就應該到“常樂我淨”的果位上去,應該入涅槃了。

  爲什麼佛要入涅槃?

  佛入涅槃,有很多的意思;最主要的,就是免得人生出一種依賴心。如果佛永遠都不入涅槃,是可以的;唯獨這些個弟子,天天隨着佛學佛法,有的就會生出一種厭倦心來。怎麼厭倦呢?就生出一種懶惰心、放逸心;以爲現在修行不修行,都不要緊,天天和佛在一起,於是就懶惰了!

  好像現在我給你們講經,天天你們看見我:“哦,師父在這兒!師父講的經都有記錄,我們不要看它!等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們再看一看!”光有筆記,也不看,放到一邊,束之高閣。束之高閣,就把它在放那個板子上,放得高高的,認爲保存得非常的嚴密;時間一久,就都忘了,等一個時候,也不記得了!

  可是在人世間,都有悲歡離合,有一種特別的因緣;到了時候,我就離開你們各位了。那個時候,想聽經也沒有了,想學佛法,也知道佛法很難了;於是就會把筆記、記錄又拿起來,把它讀熟了,再研究研究法師過去所講經典的道理。如果我不到其他的地方,你們永遠也不會看這個筆記。

  釋迦牟尼佛說法說了四十九年,弟子有的也會生出一種懈怠心;不單釋迦牟尼佛,就每一尊佛都是。他看看弟子有的生出一種依賴心,他就要離開、入涅槃了,免得弟子生出依賴心;這都是教化衆生的一個方法,就怕人懶惰。所以才吩咐說,汝一心精進:你們這些修道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該專一其心!做什麼呢?精進,不要懈怠、不要懶惰!你們一心修道,不要打妄想,不要有兩個心;晝精進、夜精進,晝夜常常精進地修行、用功。用功,就是修行;修行,也就是用功。當離於放逸:你應該不要懶惰!小沙彌、大沙彌、比丘僧、比丘尼!不要放逸!不要懶惰!不要出家不修行!出家不修行,也就是於法不修行;於法不修行,也就是等於沒有出家!

  古人有這麼幾句話:“終日數他寶,自無半分錢;於法不修行,其過亦如是。”怎麼叫數他寶呢?就是給旁人數錢。好像在銀行,一天到晚都拿着錢在數,一千、兩千,一萬、兩萬,三萬、五萬,十萬、二十萬、一百萬、一千萬、一萬萬,數的錢太多了。可是這些錢,都不是自己的,盡給人家數,自己一分錢都沒有。在佛法上你若不修行,也就像數他寶一個樣的。

  所以你出家,一定要修道;你若不修道、盡懶惰,那就不要出家!所以我們現在晝夜都精進;早晨也念經,晚間也念經,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你們應該修行,不要懶惰!都應該要想一想經上的道理,要學“汝一心精進,當離於放逸”。放逸,就是懶惰,就是不修行。諸佛甚難值:每一位佛,都是非常的難遭難遇,不容易遇着。億劫時一遇:不知道幾百千萬億劫,才能遇着佛出世。

  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日月燈明佛這八個兒子,聽見佛要入涅槃了;本來他們都很有定力來着,可是“沾親者亂”,他們和佛有父子的關係,又有師徒的關係,所以各各懷悲惱:悲,就是哭起來;惱,就是煩惱。懷,這種悲和煩惱,沒有表現出來,是在心裏邊。流眼淚,是在心裏邊,發脾氣,也是在心邊;並沒有把悲和惱放到外邊。爲什麼?由這個“懷”字,就證明出來;懷,是懷念,是在裏邊,而不是在外邊。所以雖然心裏邊憂惱、悲傷,可是沒有露出來,眼淚往裏邊流,沒有流到外邊去,所以外邊的人看不見的。不像現在的人一哭起來,眼淚也流下來了、鼻涕也淌出來了;可是流出來,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這八個兒子,每一個在心裏邊悲惱,想着:佛滅一何速:佛怎麼這麼快就入涅槃了?我們再跟誰去修行呢?我們以爲我們這個父親──佛,永遠都在世上的,所以有的時候,就躲懶又偷安,沒有精進修行。現在可糟糕了!可是糟糕也沒有辦法;於是就認爲自己過去不對了!

  聖主法之王:佛,也叫聖主,又叫法王。日月燈明佛一看自己的兒子,每一個都向心裏流眼淚;其他的人,向外邊流的也有、痛哭流涕的也有。於是這慈悲心就不忍了,安慰無量衆:就安慰大家說:你們各位不要哭了!不要悲傷、不要憂惱,不要覺得很難過似的!我雖然入涅槃,可是,我若滅度時,汝等勿憂怖:我將來滅度之後,你們大家不要憂愁、不要擔心、不要恐怖!爲什麼呢?

  是德藏菩薩 於無漏實相 心已得通達

  其次當作佛 號曰爲淨身 亦度無量衆

  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這德藏菩薩,在無漏實相的法門;他的心,已通達無漏了、已明白實相法門了。什麼是無漏?就是不漏了,就是沒有毛病了!你把所有的習氣毛病──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都去了,你就把你的無明破了!無明一破,那就無漏了;你沒有破無明,那還有漏。

  怎麼破無明?你把佛法學明白了,無明就沒有了!爲什麼你有無明?就因爲你不懂佛法,你纔到時候又發脾氣、又生煩惱,境界一來,你就受不了了;爲什麼你受不了?就因爲你不明白佛法。若明白佛法,無明破了、法身現了,那就遠離一切諸煩惱;也沒有一個好、也沒有一個壞,也沒有成、也沒有敗。本地風光、本有的家珍你若得着,就沒有無明;沒有無明,你就無漏了。你若無漏,就是得到實相;你沒有無漏,你就得不到實相、你也不明白實相。你看看這位德藏菩薩,他對於無漏實相,才心已得通達;你不要以爲自己怎麼樣了不起。

  其次當作佛,號曰爲淨身:在我入涅槃之後,德藏菩薩應該作佛,名號是淨身如來,亦度無量衆:他也度脫無量衆生。

  佛此夜滅度 如薪盡火滅 分佈諸舍利 而起無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數如恆沙 倍復加精進 以求無上道

  是妙光法師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廣宣法華經

  佛此夜滅度:日月燈明佛在這一天半夜,就入涅槃了。如薪盡火滅:什麼是薪?什麼是火?在小乘裏頭來講,薪,就是他的身體;火滅,就是得到有餘涅槃。在大乘來講,衆生就是柴薪;柴若沒有了,火也沒有了。火,就是看機緣來教化衆生的法門;這叫“觀機逗教,因人說法”。佛看機緣,來施佛法教化衆生;應該用什麼法門去教化這種衆生,佛就說什麼法門。應該以三藏法門去教化的,佛就說三藏法;應該以方等的法門來得度的,佛就說方等的教;應該以般若法門得度的,佛就說《般若》;應該以法華、涅槃得度的,佛就說《法華經》和《涅槃經》。現在機沒有了,就是所度的衆生已經度完了;火滅,這些個方法,也就都不用了。如,就是一個比喻;所以你不要以爲真正有柴着起火來,又滅了。

  分佈諸舍利,而起無量塔:在日月燈明佛滅度之後,分佈所有佛的舍利,造了無量這麼多高顯的塔。塔,是印度話,又叫方墳,又叫高顯處。

  比丘、比丘尼:這一些個比丘僧和比丘尼。比丘,有三個意思,就是乞士、怖魔、破惡;比丘尼也有這三個意思。

  其數如恆沙:數目有恆河沙數那麼多。

  倍復加精進:因爲這些比丘、比丘尼一看佛都滅度了,所以他們也就都豁出命,那麼修行;餓死就餓死了!所以也不睡覺、也不吃飯,一天到晚都修行。倍,就是加倍。本來以前佛在世的時候,他們坐十二個鐘頭;這回加上一倍,二十四個鐘頭,那麼精進!

  以求無上道:來求無上的佛道。爲什麼?因爲沒有了依賴!佛都走了,我們若再不修行,那怎麼可以?所以把懈怠也忘了,懶惰也沒有了,只有一個精進了。

  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這一位妙光法師,頂戴奉持佛的法寶。

  八十小劫中,廣宣法華經:在八十小劫裏,用種種的方法,來宣說這《妙法蓮華經》。

  節選自《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