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在客觀上不存在,我指的是歷史上曾經身為王子,覺者,無神論鬥士的佛陀,而並非被中國本土融合的佛教神話里的神。


歷史上的佛陀(historical budda)是一種近代歷史研究的概念,都是十八至十九世紀開始的受到「歷史上的耶穌」(historical jesus)觀念影響下的一種研究。類似的還有「歷史上的穆罕默德」(historical muhanmud)。

最貼近耶穌的生平是福音書,距離耶穌生活年代差不多是幾十年。可關於佛陀的生平的第一次記錄,我記得則是至少是在佛滅度數百年之後了……

這樣的記錄只能反應那一歷史時期的人們眼中的佛陀形象,你怎麼從古印度人眼中抽離出的「無神論鬥士」的現代形象……?


佛陀身為太子,從小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熟讀吠陀經典,善習騎馬摔跤,應該是被當成王來培養的。

但因為出生時被預言將來要出家修道,佛陀的父親很怕會實現,將太子「金屋藏驕」,不讓他過多接觸外界,也沒有急著讓他參與政治。可以說,太子在出家前基本上是不知人間疾苦的。

在那個農業為主的年代,太子不需要經歷風吹雨打,就能享受到錦衣玉食。他的王族在當時的古印度,地位也很高。雖然戰爭頻發,暗流涌動,太子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似乎對政治也不是很感興趣。在流傳下來的佛陀生平記載中,這方面的資料極少。

也就是說,佛陀後來出家,跟社會層面上的因素無關,也非厭世避苦,單純就是想知道生命和世界的真相是什麼,為什麼人會生老病死,一切事物的本質是什麼。

他找到了當時最有智慧的兩個修行人,學習禪定。從這裡可以看出,佛陀很理性,因為當時有許多裝神弄鬼和搞崇拜、祭祀的教法,佛陀沒有選擇加入。禪定則是完全要靠個人努力的,他更相信自己。

這種精神也成為佛教的特點之一。即便是後來的苦行,佛陀也展現出不依賴於任何人,自己面對一切的勇氣和決心。悟道後,佛陀也沒有通過僧團和施主獲取個人享受,衣服破了自己縫,乞食也是自己去,除了結夏安居,基本上都是在不停地四處行走,為人講述自己所悟之道,直到臨死前,也還是在路上。

佛陀出家前沒有吃過什麼苦,這有些障礙了他的修行。因此在獲得很高的禪定後,佛陀沒有貪戀這些成就,又一頭扎進了非人的苦行,再次「白手起家」,頗有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概。

佛陀是很有天賦的,但論努力的程度,也不輸任何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從未退縮過半步。跟現在的人修行喜歡找舒適區不同,佛陀是一再走出舒適區,不達終點不罷休。

所謂不吃苦中苦,哪做人上人?佛陀身上有非常多值得學習的品格,只不過後人對這位集道德和智慧於一身的人間聖者,總懷有深深的誤解。


歡迎來了解真實的佛陀:一個立足人間,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覺悟者。

第一章 太子出家

公元前623年五月間的月圓日,當今尼泊爾和印度交界處的古邊毗羅衛國的蘭砒尼,一位高貴的太子誕生了,他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導師。

   他的父親是釋迦族的凈飯王,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後的第七天不幸去世,他的姨媽,也是他父親的另一個妃子,波奢波提喬達彌收養了他,她把自己親生兒子難陀託付給其他人照看。   這位神異太子的出生,給人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阿私陀尊者是凈飯王的國師,在修行上已有高深證悟,聽到這個消息後高興萬分,立即來到王宮,看望太子。但是,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嬰兒伸出一隻小腿,觸及到苦行僧頭頂上的髮髻。苦行僧馬上站起身來,以天眼觀看嬰兒的未來,預言他的前途,雙手合十行禮,凈飯王也跟著示以禮拜。   苦行僧起初時面露微笑,但過了一會兒,卻又現出悲傷的樣子。在一旁圍觀的人都被他的怪異神情弄得不知所措。他解釋說,他微笑是因為太子必定覺悟成佛;他悲傷是因為他自己不久於人世,往生無色界(arupaloka),這樣他就無法獲益於覺者超人的智慧。

命名大典

   太子出生後的第五天,他被取名為悉達多,意為一切願成,他的家族姓喬達摩。   根據印度古老的傳統習慣,許多滿腹經論的婆羅門被邀請至王宮,參加命名大典,其中八人最為著名。他們仔細觀察了太子的相貌特徵,其中七人伸出兩個手指,表示有兩種可能。他們說,太子將成為轉輪聖王或佛陀。但是其中最年經的婆羅門憍陳如,智慧超群。他注意到嬰兒前額的頭髮向右曲卷,只伸出一個手指,以肯定的口吻斷言,太子決定出家成佛。   在他童年時代,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心智體驗。在他以後追求真理的這一體驗對他對覺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提高農業生產,國王組織部署了王耕節,這是全國人民的節日。無論是貴族成員還是平民百姓,都穿上盛裝,參加農耕慶典。這一天,國王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帶上太子和宮女來到一塊農田,國王讓人把太子安置在一張床榻上,用帷幕寶蓋保護好,擺在一棵安靜清涼的毗缽羅樹下。他令宮女小心看護,自己親自去參加王耕。當歡樂的慶典達到高潮時,宮女們也按捺不住,偷偷地溜走,跑去觀看王耕的盛大場面。

   毗缽羅樹下寧靜、祥和的氣氛,與慶典的歡快娛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裡的一切都能使人安靜下來,善於思考的太子,所幼智高,跏趺而坐,致心一處,意念呼吸,當下就證得一心不亂的一摩地,獲得第一禪悅。那些不負責任,不聲不響走開,前往觀看王耕的宮女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失職,趕忙跑了回來,她們驚奇地發現太子跏趺而坐,沉浸於禪定之中。國王一聽說此事,馬上急匆匆地來到現場,看見太子禪思的樣子,不禁向他行禮,說道:「親愛的孩子,這是我第二次向你行禮。」

教育

   雖然經典沒有詳細記載,但作為王家太子,悉達多一定受到應有盡有的良好教育。作為剎帝利種姓的後裔,他在武藝上得到特別的訓練。

婚姻生活

   16歲那年,他跟於他同齡,美貌的堂妹耶輸陀羅完婚。在將近13年的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中,他享盡了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對王宮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他曾這樣描述過他的太子生活:   「我嬌生慣養。在我父親的宮殿里,有三座特別為我營造的蓮池,各生長藍蓮、紅蓮和白蓮。我用的全都是迦屍出產的檀香木,頭巾和衣服全來自迦屍。」   「無論白天黑夜,我總是在白色華蓋的保護之下,以防塵土、冷熱、樹葉乃至露水。」   「我有三座宮殿,一座用於冬季,一座用於夏季,還有一座用於雨季。在四個月的雨季里,我生活在雨季時宮裡,足不出戶,一天到晚由宮女陪同娛樂。一般人家的傭人或家丁吃的是稻糠和變質了的稀飯,但在我父親的王宮裡,傭人和宮女吃的是大米和美味佳肴。」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明白了真理。善於思考的個性和無限悲憫的精神不允許他虛度時光,享受稍縱即逝的王官快樂。雖然他自己並沒有悲傷和痛苦,但是,他深探同情痛苦中的人類。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他認識到苦的普遍存在。

出家

   悉達多太子如是思索道:

   「我被生、老、病、死、憂傷、苦惱所束縛,但為什麼還要追求具有同等無常性質的事物?受縛於本質如須之物,我應如何去認識它們的利害關係。從而追求未曾證得的,無上圓滿的安樂涅槃。家庭生活使人受到束縛和限制,是一掙扎不休助火坑,但是,出家人的生活如天空—樣廣闊。因而作為一個在家人,想要究競圓滿,清凈無染地修習梵行是非常困難的。」   一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太子出宮出來到娛樂園,要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因此接觸到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在狹小的宮庭圈子中,他看到的只是生活中的美好面,然而,人類命運所共有的黑暗面卻被有意識的遮掩起來;他第一次看到宮庭以外的真實生活,他所見到的正好與他以往的猜測暗合。在前往娛樂園的路途中,他善於觀察的眼睛捕捉到許多不同尋常的世相:老態龍鐘的老人、病人、死人和威儀整肅的出家人。第一二三相有力地證實了人生無常的本質和人類痛苦的普遍性,第四相象徵了戰勝生命痛苦,獲得寂靜安樂。此四種意想不到的世相增進了他厭離世間的緊迫感。   他認識到追求世人珍惜的物質享受毫無意義,智者以舍離為樂,這才有真正的價值。因此,他決定拋棄世俗生活,追求真理和永恆的安樂。   經過一番激烈的深思熟慮之後,他終於作出了最後決定。在準備離開娛樂園時,他得知他的兒子出世了。與人們所想像的恰恰相反,他並不感到高興,他把這第一,也是唯一的後代看成是一個絆腳石。一般做父親的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會興奮不已,但是悉達多太子,這位超凡脫俗的父親,卻喊道:「束縛(Rahu)產生了,枷鎖產生了。」這樣,凈飯王即把小孩起名為羅候羅。王宮大院不再是敏於思考的悉達多太子適意之所了。·無論是年輕貌美的妻子,還是那惹人喜愛的兒子,都無法使他改變出家的念頭,他決定要肩負起比丈夫、父親乃至國王之國王更重要、更有益的使命。宮庭的誘惑不再是他珍惜的快樂,離家出走的時候到了。   他命令好友車匿備好駿馬犍陀,自己最後一次來到王妃居住的寢宮。他打開房門,站在門檻上,平心靜氣地望著熟睡中的嬌妻和愛子,在此分離時刻,他內心充滿了對這兩位親人的無限悲憫和感傷。但是,他對在痛苦中掙扎的人類更具廣大的悲憫。他不再為母子倆的未來世間生活擔心,因為,她們應有俱有,而且也會得到很好的保護。他的出走不是他對她們愛的減少,而是他對人類愛的增廣。   午夜時分,他把一切拋在腦後,懷著一份輕鬆的心情,悄悄地離開了王宮。在忠誠的車匿陪同下,他跨上駿馬,衝進黑暗之夜,然後獨自一人,身無分文,踏上了追求真理和安樂的道路。他出家了。這不是一個飽經世間滄桑老人的出家,也不是一個一無所有之貧者的出家。這是一個風華正茂,享受著人世間榮華富貴之人的出家。這在歷史上是無人能與之比擬的。這年,悉達多太子29歲。從此,他開始了歷史性的旅程。   他越走越遠,穿過阿那姆河,然後在岸上作了短暫的休息。在這裡,他剃除了鬚髮,脫掉華麗的衣服和首飾,把這些交給車匿帶回王宮,自己披上苦行僧簡樸的黃色袈裟,開始了甘願貧窮的乞討生活。   過慣了富裕生活的悉達多太子,現在成了身無分文的流浪者,依靠行善之人量力布施所獲得的一點施捨為生。   沒有固定的住處,濃郁的樹蔭下,孤靜的山洞中,他度過了日日夜夜,赤著腳,光著頭,頂著炎熱的烈日,冒著凜冽的寒流四處行化,除了一隻乞食的飯缽和僅能裹體的袈裟外,其它一無所有。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於探求真理之上。

精進求證

   就這樣,作為一游化僧,一個探求至高安樂和美好的追求者,他來到苦行僧阿羅羅迦羅摩仙人居住的地方修習梵行。兩人見面後,他說道:「朋友,阿羅羅迦羅摩,我希望在你的教法之下修習梵行。」阿羅羅迦羅摩仙人應允道:「尊者,你可以和我共住,我的教理就是這樣,智者不久將可以通過如實智,了悟其導師的法教,以所證之法為住。」

   不久,他就精通其法,但這並沒有能使他認識最高真理。

   他想:「當阿羅羅迦羅摩仙人說,通過內在智慧了悟法教,樂住所證之法,這不會是僅僅因為要人相信而已吧。阿羅羅迦羅摩仙人肯定明白了這一法教,並以此為住。」所以,他來到阿羅羅迦羅摩仙人跟前,說道:「朋友,阿羅羅迦羅摩仙人,你以內在智慧認識、獲證的法到底有多高深?」

   於是,阿羅羅迦羅摩仙人教了他更高層次的禪定,即空界禪(Akincannayatana)。

   他又想:「不單單是阿羅羅迦羅摩仙人具有信勤念定慧,我也具備同樣的功德。如果我現在精進修習,了悟仙人所證,並以此法為住,那又將會怎樣?」

   不僅,他通過內在智慧了證仙人的法教,並安住所證之法。但是,這也沒有使他認識最高真理。

   因此,他又一次來阿羅羅迦羅摩仙人前。說道:「朋友,阿羅羅迦羅摩,難道這就是你說的,通過如實智悟證而住之法的全部內涵嗎?」

   「不過,朋友,我的悟證已超越了此法,並能安住所證。」

   襟懷開闊的老師聽說他優秀學生獲得了成功,非常高興,讓他與自己平起平坐,以示尊敬。他讚美道:

   「快哉,朋友,看到象你我樣如此值得尊敬的同修者,我們非常高興,我通過智慧悟證並宣說的同一種法,你通過你的智慧也獲得了。你通過智慧悟證並安住之法,就是我通過智慧悟證並宣說之法。這樣,我所知道的法,你也知道,你所知道的法,我也知道。我是什麼,你也是什麼,你是什麼,我也是什麼。來吧,朋友,讓我們倆人共同領導這群苦行僧吧。」

   悉達多並不滿足於此,這僅僅導致思維的較高境界,但不能趨於厭離、苦滅、寂靜、智慧、覺悟和涅槃。他也不熱心於領導這一群苦行僧,在自己沒有首先覺悟之前,即使是與自己俱有同等修證,精神豁達之師合作,也還有盲人引導盲人。此法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因此,他禮貌地告辭了。

   在那特殊歷史時代,沒有政治上的動蕩不安。印度當時的知識分子致力於對各宗教系統的研究和談釋。根據各自的性格,人們向以梵行為生的隱土們提供一切方便。大多數這樣的宗教導師都有大批自己的信徒。因此,苦行僧悉達多很容易就找到比前者更為合適的宗教大師。這一次,他來到優陀伽羅摩於的住處,表示希望在他的座下修習梵行。優陀伽羅摩子欣然接受他的請求。

   不久,才智超人的苦行僧悉達多掌握了老師所教之法,獲得思維集中的最高境界,即非想非非想界(n』 eva-sanna-nasan-nayatana),這是世間撣的最高境界。當意識達到如此微妙、清凈時,就談不上意識的存在與否,在精神發展的範疇里,過去印度的聖哲都無法更向前發展。

   品格高尚的老師聽說他傑出的學生又成功了,極為高興,與前一位老師不一樣,這次,優陀伽羅摩子請他做其學生的導師,引導大眾,以此來表示對他的尊敬,他說:「快哉,朋友,看到你這樣的同修者,真讓人高興。優陀伽羅摩子知道的法,你也知道了;你知道的法,優陀伽羅摩子也知道,優陀伽羅摩子是什麼,你也是什麼,你是什麼,優陀伽羅摩子也是什麼。來吧,朋友,從此之後,你來引導這群苦行僧吧。」

   但是,他仍然感覺到,他所追求的最高真理還沒有實現,他的意識雖能完全自在,但距離最終目的還很遙遠。他所追求的是至高無上的涅槃,徹底的苦滅,各種貪慾的滅除。他在此法中也同樣得不到滿足。因此,他就告辭了。

   他終於認識到,他的精神追求已遠遠超過他所學習之人,沒有人能夠傳授他希求的最高真理。同時,他也意識到,人們只有潛入內心,才能發現最高真理,因此,他不再向外尋求幫助了。

第二章 精進成道

精進苦修

   失望但沒有氣餒,苦行僧喬達摩為了探求無上安樂和究竟真理,途經摩揭陀國,一路行至闍那尼的優樓頻羅鎮。他發現這裡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寧靜迷人的小樹林,流水潺潺的小溪,舒坦的沙灘,不遠處還座落著一個村莊,從那裡可以得到日常供養。他想:

   「這裡的風光真美!富有魅力的小樹林,水聲潺潺的溪流,流淌著清水的沙灘。我還可以在附近的小村莊得到供養。所有這一切都很適宜精進探求精神修證之人。」

   這裡有利於他修習禪定。環境幽靜宜人,風景秀麗。他便決定獨自一人在此安居下來,實現他期求的理想。   憍陳如曾是預言喬達摩未來的最年輕婆羅門。他以及其他四位婆羅門的兒子,跋鞞,跋提,大名,阿示說,聽說喬達摩出家了,也拋棄了世俗生活,一齊來與他同修。   在古代印度,宗教儀規儀式,苦行和祭祀被看成極為重要。一般人認為,要想得到解脫,就必須修習極端苦行。因此,苦行僧喬達摩,以超人的毅力,精進修習各種嚴厲的苦行達六年之久。從小嬌生慣養的他瘦得象—尊骨架。但是,身體被折磨得越慘,他的目標也離他越遠。   在許多經典之中,佛陀描述了他是如何採用各種各樣的法門,精進努力以至達到最後的成功。   在《摩訶薩遮經》中,佛陀這樣講述了他開始的修行:   「我如此思:我若咬緊牙關,把舌頭貼緊上顎,以善念控制,戰勝,乃至最後消滅惡念,在此奮鬥之中,汗水不住地從夾肢窩流淌出來。」   「所以,我咬緊牙關,把舌頭緊緊頂住上顎,努力以善念控制,戰勝,乃至最後消滅惡念,在此奮鬥之中,汗水不住地從夾肢窩流淌出來。」   「就象一位大力士抓住一弱者的頭或肩膀,把他摜倒在地,使他聽命於自己,我亦如是苦修。」   「精力充沛,不屈不撓,正念於此而不受擾亂。但是,我的身體卻被搞得精疲力盡,由於不懈地苦修而痛苦難忍,身心不得安穩。雖然痛苦難忍,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我的心識。」

   「接著,我又如是想:如果我修習止息禪定,那又會怎樣呢?」

   「因此,我控制住從口腔和鼻子呼吸。當我這樣做的時候,空氣從耳朵里灌入,發出巨大的雜訊,如同鐵匠的風箱鼓起勁風,發出轟鳴般的聲音。在我屏住呼吸時,從耳朵里湧進來的空氣也發出同樣的轟鳴聲。」   「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正念由此而得以建立,不受干擾。由於長久地堅持不懈,我身體虛弱,煩躁不安。但是,這些痛苦的感受並沒有影響我的思想。」   「接著,我想:如果我繼續修習非呼吸之法,那又會怎樣?」   「因此,我控制住從鼻、口、耳呼吸,當我如此屏住呼吸時,被困在體內的氣體猛烈地撞擊著我的頭顱,如同一個大力士拿著一把鋒利的鋼鑽,在一個人的頭顱上鑽了一個窟窿。同樣的,當我止住呼吸時,空氣撞擊著我的頭顱,發出猛烈的悸動。但是,這些身體上的痛苦並沒有給我思想上帶來任何影響。」   「接著,我想:如果我再一次修習非呼吸禪定法門,那會怎樣?」   「因此,我控制住從口鼻耳里呼吸,當我如此屏住呼吸時,我的頭如同裂開一樣疼痛,難以忍受,就象被一位大力士用堅硬的皮帶,牢牢地捆住。同樣的,我的頭疼得難以忍受。」   「但是,我精務充沛,精進不息,如此不堪忍受的痛苦,並沒有影響我的思想。」   「然後,我想:如果我再一次體受非呼吸的禪悅,那又將怎樣?」   「因此,我止息住從口鼻耳里的呼吸。當我如此屏住氣時,強大的氣流衝擊著我的肚皮,如同被一位嫻熟的屠夫,或屠夫的徒弟,用鋒利的屠刀割開一樣。」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如此不堪忍受的痛苦並沒有影響我的思想。」

   「我又一次想:如果我再次體受非呼吸的禪悅,那又會怎樣?」   「因此,我控制住從口鼻耳中呼吸,當我如此屏住氣時,巨大的火焰燃燒著我的全身,如同兩個大力士各自用手抓住一個弱不禁風的人,把他放在熊熊的烈火之中燒烤。」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如此痛苦不堪的感受並沒有影響我的思想。」   「天人見我如此,說道:『苦行僧喬達摩死了。』但也有天人說:『苦行僧喬達摩沒死,但正在走向死亡。』另一天人說:『苦行僧喬達摩既沒有死,也不是正走向死亡。他已是阿羅漢,這就是阿羅漢的住法。』」   「接著,我想:如果我完全斷食辟穀,那又會怎樣?」   「眾天人走近我,說:『善德之人,不要什麼都不吃。如果你一定要這樣的話,我們就從你的汗毛孔注入天之精華,你將以此來生存。』」   「但是,我想:我已發心修習齋戒。如果這些天人從我身上的汗毛孔里注入天之精華,我就會承受欺名盜世的壞名。所以,我拒絕了他們。」   「接著,我這樣想:如果逐漸減食,只喝少量的綠豆汁,吃一些水果、扁豆等,那又會怎樣?」   「因此,我只喝一點稀薄之湯,食用一些乾糧,我變得骨瘦如柴。由於缺少食物,身體的好多大小部位,如同燈芯草的支節。屁股就象駱駝的脊背。由於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條串起來的珠子。由於缺少營養,我的肋骨看起來好象一根根破殘房屋的椽子。因為挨餓,我的眼珠深深陷進眼眶,如同沉落深水中的星星。由於營養不足,我頭上的皮膚枯萎,皺紋滿面,就象一隻帶生割下來的南瓜,風吹日晒之下,完全乾癟不堪。」   「當撫摸肚皮時,我就會抓著背脊骨;摸背脊骨時,我就會碰到我的肚皮。這樣,由於缺少足夠的食物,肚皮緊貼著背脊骨。由於營養不足,大小便時,我會因站立不穩而倒下,使勁地捶打我的肢體,想使身體恢復知覺。但糟糕的是,由於缺乏營養,我身上的積垢一個勁地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這樣說:『苦行僧喬達摩的皮膚呈黑色。』但其他人卻說:『苦行僧喬達摩的皮膚非黑色,亦非藍色,而是黃褐色。』由於缺少飯食,純凈的膚色被損壞到如此地步。」   「接著,我如此想:無論過去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受了多麼劇烈的痛苦,難以忍受的感受,他們一定也經歷了我這樣的遭遇,但是不會超過。。無論未來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多麼絞心的痛苦,難忍的經歷,他們的感受也肯定會如此,但不會超過。但是,這些痛苦和難忍的經歷並沒有給我帶來超越世間,乃至獲證究竟圓滿的智慧。也許有另一通往覺悟的途徑。」

魔王的誘惑

   長期的苦行被證明是毫無效益的,只搞得他的精力竭盡。雖然他具有非同凡人的稟賦,但是,嬌生慣養的身體卻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耗。莊嚴的相貌失去昔日的光彩,消瘦得使人無法辨認。金色的光澤變得蒼白暗淡,全身的血液幾乎乾涸。肌肉枯萎,眼珠深陷無光,整個身體看起來就好像一座骨架。他在死亡邊緣上徘徊。   他一心禪坐在尼連禪河畔,精進求證無上圓滿的安樂(Pad-hana),希求至尚至美。在這危急關頭,魔王那磨伽來到他的身邊,甜言蜜語地說:   「你是如此的消瘦,死神就在你的身邊。」   「你生命的絕大部分已經屬於死神,屬於你自己的只有一點點了。仁慈的先生,生活下去吧,活比死好,你可以廣行善道。獨身祭火可以得到諸多功德,你如此精進又是為了什麼?精進之道艱難曲折,實難完成。」   尊者對魔王說:   「魔王,懶惰的親朋好友,你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而來。你毫無功德可言。魔王,你應對那些需要功德之人如此說。」   「信(saddha),忍(tapo),精進(viriya),智慧(panna)為我所有,對於有如此意念的我,你為何還要談論什麼生存?」   「溪流會在風的吹拂下乾涸,如此精進修習,我的血液又為何不能枯竭?」   「當血液乾涸之後,其它精液也隨之消失。當肉體不復存在之時,意識也就越來越清醒。正念、智慧和禪定也就更加堅定牢固。」   「經歷了至苦而後安住,意念不再念求慾望,從而看清眾生之凈。」   「色慾(kama)是你第一大軍;嗔恨梵行(arati)為第二;渴愛(khuppipasa)為第三;貪愛(tanha)為第四;懶惰昏沉(thina-middha)為第五;恐懼(bhiru)為第六;疑惑(vicikiccha)為第七;毀損執著(makkha-thambha)為第八;獲取(labha),奉承(siloka),榮譽(sakkara)以及非正名聲(yasa)為第九;貢高我慢(attukkam-sanaparavambhana)為第十。」   「魔王,這就是你的魔眾,不善之人的信徒。懦夫奈何不了你但戰勝你的人得到快樂。」「展示不退之花冠,生長於此世間有何利益?與其生存等於死亡,不如戰死疆場。」   「眾多梵志和婆羅門不見酣戰於戰場,他們不知善道,也不誠實。」「只見魔王高坐大象之上,魔軍四起。我奔赴迎戰,魔王無法將我動搖。我將以智慧輕而易舉地消滅你們這些天人群而攻之而無法取勝的魔軍。如同以石擊碎未經燒烤的泥缽。致心一處,善立正念,行化諸處,培訓弟子。精進希求,實踐正教,無視汝等,至達樂境。」

中道

   然而,苦行僧喬達摩從自己的修習實踐中,終於徹底地認識到自我折磨的苦修於道無緣。而當時的哲學家都認為這是解脫必不可少的方法。事實上,這種苦修只能削弱人的智能,疲倦人的精神。就象過去他拋棄阻礙道德修持的物質享受一樣,他毫不猶豫地永遠放棄了極端的苦行。因此,他思惟歸納了光明正道之法。此正道之法後來成為其教導的重要特色之一。   他憶想到,當他的父親在從事農耕之時,他曾坐在一棵清涼的畢缽羅樹下,聚精會神地自然深入止息禪思之中,此禪思使他進入第一禪地(jhana)。因此,他想:「是呀,這才是覺悟之道。」   於此同時,他也意識到,以如此精疲力盡的身體,無法獲得覺悟。身體素質是精神開發的重要條件。因此,他決定恢復身體狀態,開始食用一些乾糧和稀飯。   深得他喜愛的五位弟子無微不至地侍奉著他,因為他們認為苦行僧喬達摩了悟真理之後,定會同他們分享。但是,現在他卻意想不到的改轅換轍,對此他們大失所望,決然離他而去,來到鹿養苑。他們說,苦行僧喬達摩不再精進修行,又過起奢侈舒服的生活。   就在此最需幫助的緊要關頭,他的同伴離開了他,使他孤單一人。但他沒有因此而泄氣。從另外一個方面講,他們的自願離去,對他也有利益。雖然說在此精進時刻,有人在身邊確實大有助益,但是偉人們常常孤身一人於森林之中,了證深奧的真理,解決複雜的問題。

覺悟的曙光

   食用了一些簡單的飯食之後,他恢復了精神,很順利地修證到小時候早就獲得的第一禪,一步一步地,他修證了第二禪,第三禪乃至第四禪。

   通過禪定,他制心一處。內心如同一面光亮的鏡子,萬法皆如實映現出來。因此,他內心安隱、潔凈、無貪無染、柔和、警醒、堅定不可動搖,意識直指意念前世之智(pubbe-nivasanussati-nana),憶念起前身形形色色的生世。第一,第二……。直到第五十生,然後千生,萬生,千萬生,眾多世界的產生,眾多世界的消亡和演變。在如此某地,他的姓名,種姓,食物,所經歷的痛苦和快樂,以及一生生命的結束。此生結束後,又生它地,其姓名,種姓,食物,所經受的痛苦和快樂,以及生命的結束。最後生於此世。這樣,他憶念了前生前世的生存方式及詳細情形。這正是他在夜裡第一時所認識的知見。去除了對過去之法的無知,他以純凈之心,憶念眾生的生死(cutupapata-nana),以天眼神通,見眾生從一道再生於另一道,平等無礙地視一切眾生。無論低賤還是高貴,美麗還是醜陋,快樂還是痛苦,他們根據各自的行為而輪迴世間。一些善德之人,由於惡行,惡言,惡意,毀謗聖眾,邪信,色身離散之後,出生於惡趣之中;一些善德之人,由於善行,善言,善意,不謗聖眾,正信,努力追隨正信之人,當四大分離,命歸九泉之時,他們往生於快樂世界。

   如此這樣,他以聖人的天眼神力,觀見眾生的輪迴。這正是他在夜裡中時了證的第二知見,消除了對未來的無知,以清凈之心,直指滅盡煩惱的悟解(Asavakkhaya nana)。

   他如實覺悟到:此是苦,此是苦的生起,此是苦的終止,此是滅苦之道;同樣的,他如實覺悟到:此是煩惱,此是煩惱的生起,此是煩惱的終止,此是滅除煩惱之道。如此認識,如此覺悟,他的意識從色慾、生欲、無知等煩惱中得以解脫。

   解脫之後,他明了:「已獲解脫。」並且意識到:「輪迴已斷,聖身已證,所作皆辦,更無後生。」

   這就是他在當夜第三時所悟的第三種知見。無明除,智慧生,黑暗消,光明至。

第三章 無上佛陀

經過六年脫胎換骨般的苦修,35歲的苦行僧喬達摩,沒有超人外物的幫助和指導,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除了一切煩惱,斷絕了所有愛取,以如實智,如理如量地知見萬法,而成為佛陀——覺悟者。此後,他被人們認知為喬達摩佛陀,他是過去未來無量諸佛之一。他不是天生的佛陀,而是通過自己的精進成就了佛果。

   巴利語-Buddha是由動詞性詞根-Budh演變而成,意為明了、覺醒。因為他圓滿地明了徹見四聖諦,從無知的迷妄中覺醒過來,所以被稱為佛陀。因為他不僅理解了正法,而且演說了正法,覺悟他人,所以他被尊稱為圓滿覺者(samma-sambuddha),以此來區別只能自覺而不能覺他的獨覺佛(paceka)。   在覺悟之前,他被尊稱為菩薩,意為上求佛道之有情。   每一上求佛道之有情眾生都得經歷菩薩階段,廣行布施、持戒、舍離、智慧、精進、忍辱、誠實、決意、慈愛和圓滿的平等。   在一特定的時期內,唯有一尊圓滿覺者應世。如同某些植物和樹木只開一朵鮮花,唯有一佛於一時應現於整個世界。   佛陀是無與倫比者,百千萬劫難遭遇。他的應化世間是出於對眾生的悲憫,為了人天的福祉和利益。佛陀被尊稱為聖德之人(acchariya-manussa);不死法門的給予者(amatassa-data);被尊稱為兩足尊(varado),因為他是慈悲、如實智和究竟真理的給予者;他也被稱為法,因為他就是法王(Dhammassami)。   正如佛陀自己所說,他是「如來(tathagata),應供者(araham),正遍知(samma-sambuddha);立未立之道,建未建之法,言未言之教,覺道者,觀道者和識道者。」   佛陀的覺悟並不曾有老師的指導。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無老師(na-me-acariyo-atthi)」。他確實從世俗之師處獲得世間的知識,但是對於出世之法來說,他沒有老師,他自己通過如實知覺悟真諦。   如果說,他從其他宗教師,或其它宗教學說,或受過教育的印度教中獲得了解脫知識,他就不可能說他自己是無上師(aham-sattha-anuttaro)。在第一次說法中,他宣稱聞所未聞之法光已經升起。   在早期出家階段,他四處尋訪當代著名宗教大師,尋求指導。但是,他沒有在他們的教法中得到他所追求的東西。這就迫使他自己悟證和向內探求真理。他至心思維最深處,悟證了他從來沒有聽說或知道的究竟真理,覺悟之光源自內心,照亮了未見之法。   知一切應知之法,獲取了開啟所有知識的鑰匙,他被稱作一切知者,此超人的知見來自於他無數生死以來,自我精進不息的勤修苦練。

何為佛陀?

   有一次,一位名叫陀那的婆羅門,觀察到佛陀腳印的特徵,來到佛陀跟前,問道:   「尊者是天人嗎?」   「不,婆羅門,我不是天神。」佛陀回答道。   「那麼,尊者是乾達婆?」   「不,婆羅門,我實不是乾達婆。」   「夜叉?」   「不,我實非夜叉。」   「那麼,尊者你是一個凡人?」   「我亦非凡人。」   「那麼,請告訴我,你到底是誰?」   佛陀告訴他說,他斷除了緣生天人、乾達婆、夜叉和凡人的煩惱不凈。又說道:   「秀蓮生水中,不為水染污;我實為佛陀,不為世間玷。」   佛陀沒有說他是印度神婆濕努的化身(avatara)。根據《薄伽梵歌》美妙的讚歌,婆濕努在各個不同的時期,多次降生人間,維護正義,摧毀邪惡,建立正法。   根據佛陀所說,世間有無數天人。作為一道眾生,他們也得受生死輪迴,沒有一個至高無上掌握人類命運,不定期應現人間,具有神力的上帝。   佛陀沒有自詡為因自救而能自由拯救他人的救世者。因為凈與不凈完全靠自己。佛陀勸誡其弟子們要自己解脫,一個人不能直接純潔或玷污他人。為了澄清他和弟子們的關係,強調自己為自己的依怙和個人精進的重要性,佛陀明確指出:   「汝應自努力,如來唯導師。」   佛陀僅僅指明了道路和方法。通過這一道路和方法,人們可以從痛苦和死亡之中得到解脫,達到最終目標。虔誠信奉者希求從生命之苦中得以解脫,還要靠自己的努力。   依附他人而求解脫是為消極,依靠自己而得度者是為積極。依附他人就是放棄自我努力。「自為己洲嶼,自為己依怙,無求他庇護。」   佛陀這些最後的言教,意義深遠,引人省思而富有啟示。它揭示了自我努力而來達到目的的重要性。為了達到貪求來世虛幻的幸福,人們依附仁慈的救世主而尋求贖罪。這些都是十分淺薄和無益的。他指出了祈禱的無效和祭祀的無用等。   佛陀是人,生於人間,長於人間。作為佛陀,他結束了一生。但是,雖為人,他具有獨特的個性,而成為非一般人。佛陀再三強調了這一點的重要性。他沒有留下任何餘地使人誤認為他是永恆者。有人說,沒有一位宗教導師象佛陀這樣「無神」,但是又沒有一位象他如此神聖。勿用置疑,在那個時代,佛陀倍受其信徒的尊敬。不過他從來沒有宣說自己的神威性。

佛陀的偉大

   佛陀生於人間,以有情而住世,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無上正覺——佛陀。他沒有獨自保留覺悟之理,而向世間宣說人類的潛在可能性和戰無不勝的力量。他示現了人類如何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獲得無上智慧和究竟覺悟,而不是把看不見的萬能之神凌駕於人類之上,也沒有把人類安置在順從神祗之地。這樣,他提高了人的價值。他說,無需依附外在的神或媒介作用的神職人員,人類完全可以從生命的病苦中得以解脫,達到涅槃的永久快樂。他用無私奉獻的高尚理想教導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爭權奪利的世界。他反對阻礙人類社會發展,罪惡的種姓制度,提倡眾生平等。他宣稱,解脫之門向每一眾生敞開,無論是貴族還是賤民,聖潔之人還是邪惡之徒,只要他們改過自新,上求圓滿真理。他提高了被踩在社會低層婦女的地位,不僅使社會認識到她們的重要性,同時也為婦女建立了第一宗教團體。在世界歷史上,他第一個努力廢除奴隸制,禁止屠殺無辜動物的祭祀活動。他認為這些牲畜應該得到慈悲。他沒有迫使其個徒成為他教導和他本人的隸屬,而是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思想,勸告他們不要僅僅因為善敬他而接受他的教導,而應徹底地加以檢驗。「就象智者在試金石上,用鍛燒、敲打和摩擦的方式驗證黃金。」他慈善祥和的話語,使般陀差羅和柯沙喬達彌這種失去親人的母親得以慰籍;他曾親自照顧象菩提伽陀帝沙這種因生病而被拋棄之人;他幫助了象羅居瑪塔和輸般卡這樣的貧窮弱小者,把他們從意想不到的悲慘中解救出來;他使象罪犯指蔓和妓女阿帕般利這樣的人提高了自己的生命價值;他鼓舞了懦弱者,團結了分裂者,提高了低賤者,使聖者更加高尚。無論是富者還是窮人,聖人還是惡人都同樣地愛戴他。他高尚的典範行為是一切眾生靈感的源泉。他是所有宗教師中最為慈悲,最為能忍者。

   佛陀的意志,智慧,慈悲,奉獻,施捨,圓滿清凈,典範人生,以及說法時所採用的無可非議的法門,使世界上大約五分之一的人讚美他為地球上最偉大的宗教導師。

   羅達柯里濕努曾如此熱情地歌頌佛陀:

   「喬達摩具備了我們東方傑出思想家的素質。就人類的生活和思想而言,他的影響是獨一無二的。作為一宗教創始人,對每一個人來說,他都是如此的純潔,其教導的深度和廣度一點也不遜色其它任何宗教。他屬於世界思想歷史,是全人類文化階層的共同財富。從理智的完整性,道德的誠摯性,精神的智見性來加以衡量,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威爾斯在《歷史三偉人》一書中這樣寫道:

   「在佛陀身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質樸、熱忱、寂靜,為光明而戰之人;一個並非神秘,而是鮮明的人道個性。他教給人類宇宙這體性。許多我們現代最完善的觀點與佛教緊密一致。他教導我們,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和不快都是來源於自我。在人類還沒有達到安樂之前,一個人必須不再為其感官和自我而生活,然後才能跨入偉人之行列。佛教以不同的語言使人們知曉早於基督500年前之事。但是,在某些方面,佛陀更接近我們和我們的需要。在宗教生活中,佛陀比基督更使們們明確了每一個人的重要性。但在個人永恆這個問題上,他並非模稜兩可。」

   詩人沓歌羅把佛陀稱為人類最偉大的人。

   出於對佛陀的敬仰,丹表伏絲波說:「越了解他,我就越愛他。」

   他為一個謙恭的佛教徒,我們應該謹慎地說:「越了解他,我就越敬愛他;越是敬愛他,我就越了解他。」

第八章 佛陀和他的眷屬

凈飯王期待見佛

   聽說佛陀在王舍城講經說法,年已花甲的凈飯王渴望見到已獲覺悟的兒子。這種心情越來越強烈。他一連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帶著眾多的隨從,前去請佛回迦毗羅衛國。但每次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這些侍臣聽聞佛法之後,都不聲不響地出了家,加入僧團,得阿羅漢果。只因阿羅漢們把世間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們沒有把老國王的信帶給佛陀。   一籌莫展的國王深感失望,只好把最忠誠的老侍臣史魯德亞叫來。他是佛陀童年時代的夥伴。他同意前去請佛,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國王必須允許他出家。國王答應了他的請求。   同其他人一樣,克魯德亞深具慧眼,聞法後加入僧團,即證阿羅漢果。但是,不同於其他人,他把凈飯王的心愿轉告給佛陀,勸說佛陀去見他那耄耋之年的王家父親。當時正值春天,適宜遠行。這樣,佛陀在眾多弟子的陪同下,一路講經說法,從從容容,走走停停。兩個月後,他們終於來到迦毗羅衛國。   佛陀被安排住在釋迦族的花園裡。這時,高傲自大的釋迦族元老們都這們想:「佛陀是我們的小兄弟,侄兒輩或孫子輩。」然後,他們對那些年輕王子們說:「你們向他行禮,我們就坐在你們的後面。」他們坐在一起,動也沒動,更沒有向佛陀施禮。即時,佛陀升至天空,大顯雙運神通,以此制服了他們的狂妄。老國王見如此不可思議之神通,率先向佛陀行禮,口言這是他第三次禮拜佛陀。其他人也不得不依次向佛陀行禮。隨即,佛陀從天空降至地上,坐在早已準備好的座位上,謙恭有加的釋迦族人一齊圍坐四周,渴望聽聞佛陀的開示。   這時,天空突然漂落一陣雨水,灑在大家身上。這一不同尋常的瑞相,使大家議論紛紛。佛陀就給他們講了《須大舒本生故事》,說明在前生前世時,也曾發生過同樣的事。   聽講完畢,釋迦族人大為高興。然後,他們紛紛辭行回家,不知道請佛陀及其弟子吃飯是他們的義務,連國王也沒有想到要請佛陀,他認為:「我的兒子不到我王宮來,他要到哪裡去?」所以,一到王宮,他就吩咐準備了豐富的飯菜,在王宮裡等待佛陀的到來。

佛陀繞城乞食 凈飯王的皈依

   第二天,因不曾有人相約供齋,佛陀及其弟子們準備停當,沿著大街小巷,挨家挨戶地乞食。動身之前,佛陀這樣想:「過去諸佛入其眷屬之城後,是徑直到他們的家接受供養,還是挨家挨戶次第乞食?」後來,他明白,過去諸佛沿路乞食。所以,佛陀一路托著缽,來到迦毗羅衛國的街頭。   當耶輸陀羅告訴國王佛陀這種有損王家體面的行為時,他大為傷心不安,急匆匆地來到佛陀跟前,行過禮後,迫不及待地問道:「兒呀,你為什麼要如此地在我臉上抹黑。看到你在大街上乞食,我做父親的受到極大的羞辱。你以前坐金色車輦外出郊遊,而你現在卻在街上乞食。這講得過去嗎?你為什麼要出我的丑?」   「我不是在出你的丑。大王,我是遵守我家族的傳統。」佛陀答道。這使國王更加震驚:「但是,以乞食為生是我家族的傳統嗎?世尊,我們家族是大日王種,剎帝利的後裔,沒有一個武士曾經乞過食呀。」   「大王,這不是你國王家族的傳統,而是我佛陀家族的傳統。諸佛以乞食為生。」佛陀站在街頭,如此地勸說著國王:   「正念乞食,正法行事,善行之人,此彼得樂。」   剛聽完此偈,凈飯王即刻見道而證初果。他趕忙從佛陀手中接過缽,領著佛陀和他的弟子們來到王宮大院,用精美的佳肴供養他們。飯食之後,佛陀又一次如此地告誡大家:「正法善行,勿作惡業,如此賢者,此彼得樂。」   國王當下即證第二聖果(samadagami),於此同時,波闍波提夫人也證得第一聖果(sotapatti)。   有一次,國王告訴佛陀,他曾拒絕相信傳言,說他兒子因嚴厲的苦修沒證聖果就歸天了。佛陀因此講了《法護本生故事》。佛陀說,在前生中,有人曾指給他看一堆白骨,但是,他還是不相信他兒子死了。這一次,凈飯王證第三果(anagami)。當凈飯王臨終躺在病床上時,佛陀給他講了最後一次佛法,他即證阿羅漢果,自我驗證了解脫之樂。七天後圓寂,當年佛陀40歲。

佛陀與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公主是羅睺羅之母,又名頻巴·跋陀卡車那。她是統治柯利亞種族,天臂城國王的女兒,她的母親叫般彌特,是凈飯王的妹妹。她和悉達多太子同年,在16歲那年與他完婚。當時悉達多太子以高超的武功,贏得了她的愛情。她享盡了王宮裡的榮華富貴,生活極為幸福快樂。29歲那年,就在她剛生下唯一的兒子羅睺羅的當天,她全心愛戴,但喜好深思的丈夫毅然離家出走了,追尋解脫生活之苦的真理。他在夜深人靜時,沒有向他忠誠而又美麗的王妃告別,不聲不響地離開王宮,留下年輕的耶輸陀羅一人撫養孩子。第二天早上,她還和往常一樣起床後,前去向她深愛著的丈夫道早安,但一下子驚呆了,她丈夫不見了。當她意識到她的夢中王子離開了她和新生嬰兒時,她猛地被一陣揪心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來。她永遠地失去了她最愛之人,富有魅力的王宮大院在她的眼裡經變成了地獄,整個世界一片空虛,唯一能使她稍有安慰的就是她年幼的兒子。   有好幾個剎帝利王子曾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絕了。她一直忠誠的愛著她的丈夫,她只為他而活著。聽說丈夫以苦行為生,她斷然解下身上所有的珠寶,穿上儉樸的黃色衣裳。在苦行僧喬達摩六年精進苦修,趨證菩提的日日夜夜,耶輸陀羅公主時時刻刻關心著他的一切,自己也仿效行事。   覺悟之後,佛陀行化至迦毗羅衛城,第二天應國王邀請,來到王宮,其他人都來禮拜了佛陀,唯獨耶輸陀羅沒來,她想:   「如果我還有一點點福德因緣的話,高貴的佛陀一定會親自來見我,然後,我再向他行禮。」   飯食完畢,佛陀把缽交給凈飯王,在兩大弟子的陪同下,來到耶輸陀羅的寢宮。在早已準備好了的墊子上坐好,佛陀說道:「讓國王的女兒如願地向我行禮,不要再說什麼。」   聽說佛陀來了,她命令宮女們給她穿上黃色的衣袍。佛陀剛剛坐下,她就象飛一樣跑到他的跟前,緊緊抓住他的雙腳,把臉緊貼在腳背上,恭恭敬敬地禮拜了佛陀。   如此這般地表達了她對佛陀的摯愛和尊敬,耶輸陀羅彬彬有禮地在一邊坐了下來。國王在一旁不住地稱頌她的善德,讚美她對愛情的忠貞,然後說道:   「世尊,當她聽說您披著黃色袈裟,她也穿黃衣裳,當她聽說您一日一餐,她也跟您一樣,一天只吃一頓;當她聽說您不坐高廣大床時,她也睡低矮的床鋪;聽說您不以花環和香料飾身時,她也放棄一切打扮;當她娘家人派人來接她回去,她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我的兒媳真是賢惠。」   「大王,不僅僅是在這一生,前生她就曾如此的保護過我,真心誠意的愛過我。」接著,佛陀講述了《月緊那羅本生故事》。   佛陀回憶了他們前生前世如何相依為命,又大大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後離開了王宮。   凈飯王去世後,波闍波提夫人出了家,耶輸陀羅也加入了僧團,得阿羅漢果。   在眾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78歲圓寂,她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長老尼偈》中,但在《譬喻》中卻發現了她的許多詩偈。

佛陀與羅睺羅

   羅睺羅是悉達多太了和耶輸陀羅的獨生子。他出生的那天,悉達多太子決定出家。當時太子正在花園裡深深地思索著。當聽到小王子出生的消息,不象一般人所希望的那樣,他並未興奮和激動,而是高聲長嘆起來:「羅睺羅誕生了,枷鎖出現了-rahu jato,bandhanam jatam。」因此,凈飯王就把嬰兒起名為羅睺羅。

   羅睺羅從小離開了父親,由他的母親和祖父撫養長大。七歲時,佛陀覺悟後第一次回到迦毗羅衛國。在他到達的第七天,耶輸陀羅把年幼的羅睺羅打扮得漂漂亮亮,指著佛陀,對他說:「看著,兒子,那位面呈金色,貌似梵王,兩萬僧眾拱圍著的那位出家人就是你的父親。他有巨大的財富。但自從他出家後,我們就沒有見到這些金銀財寶。你去向他索要你的世襲財產,對他這麼說:『父親,我是一國王子,將繼承王位,成為轉輪聖王。我需要財富,請把財產給我。兒子應該是父親財產的所有者。』」

   天真的羅睺羅來到佛陀跟前,正如他母親吩咐的那樣,要他的繼承財產,很動情地說道:

   「修行人,您的身影也使我感到愉快。」

   飯後,佛陀離開了王宮,羅睺羅在後面緊緊地跟著,不住地說道:「請把我的繼承財產給我。」沒有人想阻止他,佛陀也沒有叫他不要跟著走,一到精舍,佛陀思索道:

   「羅睺羅要他父親的財產,這與世俗同流,會有許許多多的麻煩。我就把我在菩提樹下所得的七寶給他吧,使他成為出世之法的擁有者。」

   他把舍利弗叫到跟前,要他剃度羅睺羅出家。

   這樣,羅睺羅加入了僧團,當時只有七歲。

   凈飯王萬萬沒有想到他愛若掌上明珠的孫子竟會出家。一聽到這個消息,他悲痛萬分,趕忙來見佛陀,恭謙地懇請佛陀,不要讓沒有徵得父母同意的孩子出家,他情真意切地說道:「您出家時,我承受了老年失子的痛苦。同樣地,難陀的出家以及羅睺羅的出家都使我痛不欲生。父親對子女的愛真是銘心刻骨。高貴的世尊,請答應,在家長沒有同意之前,請不要允許做兒子的出家。」

   佛陀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把這一條定為戒律。

   七歲的小孩如何能以梵行為生?這似乎難以想像。但是,小沙彌羅睺羅卻不同一般,他富有教養,從善如流,守戒律,樂意接受長輩的指教。據記載,他每天堅持早起,抓一把沙子撤向天空,嘴裡說道:「今天,但願我能從導師那裡得到沙粒那麼多的忠告和教誨。」佛典中最早的經典之一《羅雲經》(Amalatthikara-hulovadasutta),就是在他剛出家時,佛陀對他而講。此經強調了誠實的的重要性。

   一天,佛陀來看望羅睺羅。他見佛陀從遠處走來,就準備好座位,端來洗腳水。佛陀洗完之後,在水盆里留下一點水沒有倒掉,說道:「羅睺羅,你看見留在水盆里的水沒有?」

   「看見了,世尊。」

   「同樣一個道理,那些不以故意說謊為恥的僧人,他們的出家沒有任何意義。」

   然後,佛陀把剩下的水倒掉,說道:

   「出家人不以故意妄語為恥,他們的僧人資格就會被如此的拋棄。」

   佛陀又把水盆翻過來,說道:

   「出家人不以故意妄語為恥,他們的僧人資格就要取消。」

   最後,佛陀把水盆正過來放好,說道:

   「出家人不以故意妄語為恥,他們實是空洞,徒有虛名。不以謊言為恥之人無惡不作。因此羅睺羅,你應如此培訓自己,即使在玩耍時也不要說謊。」

   佛陀以這種質樸易懂的例子強調了誠實的重要性,然後又向他灌輸了自我反省的價值及道德的標準。

   「羅睺羅,鏡子是用來做什麼的?」佛陀問道。

   「世尊,是用來反照自己的。」

   「同樣地,羅睺羅,身口意作業之前,要多多地自我反省。無論作何身業時,你要作如此想:此身業,將會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乃至傷害自己和他人,此身業為不善法,導致痛苦。如果意識到:此身業將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乃至傷害自己和他人,此身業為不善法,導致痛苦,你切不可妄為。」

   「另一方面,作如是想:此將作身業,不給自己、他人,乃至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此為善法,能讓人得到快樂和幸福。此身業你應做。」

   佛陀進一步告誡羅睺羅,在作業時和作業後如此反思:

   「當你正作身業時,要如是反思:此身業會給自己、他人及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利,此為不善身業,導致痛苦;若如是想:此身業會給自己、他人及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利。此為不善身業,導致痛苦,你定要遠離。若作如是想:所作身業不給自己、他人,乃至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利。此乃善身業,能讓人獲取幸福快樂,你應堅持多做。」

   「若如是想,已作之業為不善,你應坦誠相告,使老師博學者或同修學者知曉。如此坦露後,你應不再為之。」

   同樣的,口業和心業也應如此。 

   一個人清凈與否,時時反省至關重要。然後,佛陀繼續開示道:

   「汝應如此修:時時反省,清凈身業;時時反省,清凈口業;時時反省,清凈意業。」

   《相應部》有一特別章節,佛陀向小沙彌解說了事物無常的本性。

   因為羅睺羅出家時還是個小孩,佛陀想方設法親自教誨。開導他以正道為住。在《經集》中,佛陀時時反覆地以如下偈頌勸告他:

   拋棄甜蜜惑人的五欲,以信為本,出家斷苦;

   遠離熙攘的人群,欣求獨處,飯食中道。

   無著衣食住行,不復退轉此世,

   修持重戒,制約五根。

   時時正念其身,充滿寂靜安樂。

   離棄迷惑引發貪慾之境物。

   制心一處,念念湛然,不生濁想。

   不以外塵為意,去除虛妄。如此安隱正修。

   羅睺羅18歲那年,他因自己俊美的相貌,心中生起慾念。為此佛陀向他講解了如何修習更高層次的心法。一天,羅睺羅跟在佛陀後面,沿路乞食,他倆一前一後,如同一隻吉祥高貴的天鵝,領著一隻美麗的小天鵝,又好象一隻威武的獅子王帶著它的雄壯的幼子。兩人都面呈金色,相貌幾乎一樣的莊嚴,同出武士世家,又都放棄王位。羅睺羅一面讚美佛陀,一面自我想道:「我同我父親一樣英俊,我同佛陀一樣相貌莊嚴。」

   佛陀馬上覺察到他心中這些不善之念,朝後看了看,對他說道:

   「無論何相,你都應作如是觀,此非我所(n』etam-mama),此非自我(n』eso』ham),此非自體(na me so atta)。」

   羅睺羅恭恭敬敬地問佛陀,他是否應僅對色法作如是想,佛陀告訴他,應對五蘊作如是想。

   羅睺羅受到佛陀這樣的啟迪,不再有心思到村裡乞食去了。他轉過身,來到一棵樹旁,端身跏趺正坐,制心正念。

   舍利弗不知道羅睺羅正在修習佛陀授予的禪法,看見他正襟危坐於樹下,就指導他修習呼吸觀。羅睺羅被搞糊塗了。因為他受到兩種不同的修禪法門,一個是佛陀教的,另一個是他自己老師教的。但是他還是遵從他的老師,修習呼吸,然後來見佛陀,想讓他指點如何修呼吸觀。如同一名智慧深邃的醫生,不予理睬病人的慾望,對病施藥。佛陀首先擴大了他曾經以五蘊為對象的禪坐方法,然後又簡略地列出了多種禪的法門,講解了每一個由此而暫時消除的特別不善之法。最後,他才講解了有關呼吸觀法(anapana sati)。

   羅睺羅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禪成功,聽聞《小羅睺羅經》後,他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覺悟後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他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圓寂。

   羅睺羅尊者以其精持戒律而聞名。在《長老偈》(Theragatha)中有他的四句頌:

   吉祥羅睺羅,父母清凈生,覺者佛陀子,一切煩惱除,不復有後生,是名應供者。富有三聖學,徹見不死果。貪念障見,欲網纏身,愛欲之袍裹身心,懈怠之親覆正念,如於落斗網。燒毀貪塵,切斷魔障,剷除欲根,今證安隱。

第九章 佛陀和他的眷屬(續)

佛陀和他的同父異母兄弟——難陀

   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國的第三天,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的兒子,難陀王子正在舉行加冕、婚慶和新房落成大典。在這三喜迎門的日子裡,眾人向王子表示祝賀。佛陀也來到王宮。飯食後,佛陀把飯缽交給難陀,口念祝福頌語,然後站起身來,沒有拿回飯缽,一聲不響地走開了。   王子一路跟在佛陀身後,心想:佛陀隨時都可能把缽拿走。但是,佛陀沒有這樣做。出於對佛陀的恭敬,王子繼續跟著。   王子的未婚妻賈那帕達訶利雅聽說王子拿著缽,跟在佛陀身後走了,一下子淚如雨下,放下剛梳好一半的頭髮,衝出宮去,追趕難陀王子,一路喊道:「快回來,尊貴的王子。」如此情意綿綿的呼喊深深地打動了王子的心。但是,出於對佛陀的尊敬,他無法強行把飯缽交還給佛陀。就這樣,王子跟隨佛陀來到他臨時居住的花園。一到那裡,佛陀就問難陀是否願意出家。既是大徹大悟的佛陀,又是自己的兄長,王子對他的崇敬是如此的深厚,雖然一百個不情願,但還是勉強同意出家。   但是,難陀比丘卻亭受不到任何出家而應有的精神快樂,整天沮喪得悉眉苦臉,終日思念他的新娘。他把自己的心病告訴給其他比丘,說:「兄弟,我很不滿意。我雖然過著出家人的生活,但是我無法繼續忍受這樣的生活了,我想捨棄大戒,過一種低層次的居士生活。」   佛陀聽說這件事後,就問難陀傳說是否屬實,難陀承認了他的軟弱,說他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新娘。   佛陀想方設法把他引入正道,當下化現神通,帶他到兜率天,給他見識一下天上的美女。   路途中,難陀發現路旁有一隻嚎叫不止的母猴,整個身子被綁在一片火海中一根燃燒著的柱子上,耳朵、鼻子和尾巴都被燒光了。來到天宮之後,佛陀指著一群天女問他:「難陀,你認為哪一個更美麗、漂亮,是你高貴的妻子賈那帕達訶利雅,還是這些仙女?」   「尊敬的先生,和這些天女相比,賈那帕達訶利雅就象那隻嚎叫的猴子。她們的美麗是無法相比的。」   「振作起來,難陀,我保證,如果你堅持做到我對你所說的那樣,你將會擁有她們。」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樂意以梵行為生。」難陀孩子般地說道。   聽說難陀修行是為了得到天上美女,眾比丘都嘲笑他為臨時僱傭者。最後,他對此庸俗的動機感到羞愧,終於精進努力修行,證阿羅漢果。   隨即,他來見佛陀,說:「尊敬的先生,世尊曾保證我能得到天人,我現在解除你的許諾。」佛陀回答說:「難陀,當你不再執著世間之事,當你從煩惱中得到解脫之時,我就解除了我對你的許諾。」   他然後口頌一贊偈:   「穿越泥洹人,破碎貪慾刺,去除愚與痴,不為苦樂移。」   有些僧人懷疑他是否真正得證阿羅漢,佛陀以如下偈語解釋:   「雨漏不密屋,貪滲不修心,雨不透好屋,貪不入修心。」   難陀享受到解脫的喜悅,讚美其導師,說:「佛陀教導眾生之法無上微妙,我由此得以從輪迴的泥坑裡得救,趨於涅槃之岸。」   在《長老偈》中有他如下的詩偈:   非省思正法,執著於外相,為貪愛所伏,不安而多變。太陽族佛陀,善設諸方便,我修正法行,令心離塵染。   難陀尊者在諸弟子中自律第一。

佛陀和阿難陀

   阿難陀是悉達多太子的堂弟,是凈飯王弟弟阿彌陀的兒子。他的出生給所有親人帶來了快樂和喜悅,所以大家都叫他阿難陀。   佛陀創建僧團的第二年,阿難陀同其他釋迦貴族王子阿那努律、婆提利迦、跋怙、屍比拉以及提婆達多等人一道加入了僧團。後來不久,聆聽般那瑪特尼子的法語後,證入第一果位。佛陀55歲那年,阿難陀尊者成為佛陀的常隨侍者。   成道後的最初25年,佛陀沒有固定的侍從。幾個臨時侍者並不怎麼稱職,他們的行為值不得大加褒揚。一天,佛陀住在祗園精舍,對大眾比丘說:「我現在老了,當我說要走此路,有人卻要走其它的路,有人把我的衣缽扔在地上。挑選一名永遠侍奉我的弟子吧。」   從舍利弗開始,每個比丘個個都自告奮勇,願意郊勞。但是,佛陀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只是阿難陀在一旁默不做聲。一些比丘就過去勸說他來侍奉佛陀,他同意了,但提出了如下幾個要求:   1、佛陀不要把自己受供養的袈裟給他。   2、佛陀不要把自己受供養的飯食給他。   3、佛陀不要允許他同住一個香房。   4、佛陀不要每次帶他去應供。   5、佛陀每次都要同他去應供。   6、佛陀要慈悲地允許他引見所有遠道而來的客人。   7、佛陀要慈悲的允許他在有任何疑難時提問。   8、佛陀要慈悲地重講他不在場時所講的經典。   佛陀答應了此四要四不要的條件。從那時起,阿難陀便成為佛陀喜愛的侍者達25年之久,直到佛陀涅槃。如同影子隨身,佛陀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以摯愛小心謹慎地照顧佛陀的起居。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總是依照老師的吩咐行事。據記載,在夜裡,他總是拿棍捧和燈把,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繞香房轉九圈,保護佛陀的睡眠不受干擾。

阿難陀菩提樹

   阿難陀菩提樹是由阿難陀負責種植的。當佛陀不在時,虔誠的信徒們就把各自帶來的鮮花和花環放在香房的入口處,然後高高興興地走開。給孤獨聽說此事後,請阿難陀尊者詢問,在佛陀外出講法時,是否有讓信眾向佛陀表示禮敬的地方。阿難陀尊者來到佛前,問道:「祈願世尊,恭敬之法有幾種?」   「有三,阿難陀。與佛陀色身有關之物,佛陀曾用之物,憶想佛陀。」   「世尊,當您住世之時,是否可以建造舍利塔?」   「不可。這不是與佛身有關的應供之物,而是在佛陀涅槃後應立之物。憶念佛陀沒有物質基礎,它是純精神的。但是佛陀曾用來成道的菩提樹,無論佛陀涅槃與否,都應是恭敬之物(cetiya)。」   「世尊,當您外出講經之時,偌大的祗園精舍沒有一皈依之處,人們找不到尊敬之地。世尊,我是否可以從大菩提樹上取一粒種子,移植到祗陀精舍的門口?」   「很好,阿難陀,把它種上,這將同我永住祗陀精舍無異。」   阿難陀尊者向佛陀的在家大弟子給狐獨、維塞克和拘舍利國王談及此事,請大目鍵蓮尊者取來菩提樹種。目鍵蓮尊者高興地同意了,揀了一粒從樹上掉下來的種子,把它交給了阿難陀尊者。   阿難陀尊者把種子贈給國王,而國王又把它交給給狐獨。他翻好一塊香土,挖好坑,把種子埋下,由此而生長出來的樹就叫阿難陀菩提樹。

阿難陀和婦女

   阿難陀還曾勸請佛陀接受婦女出家。如果不是他的過問,摩訶波闍波提就不會成功地出家為比丘尼。因此,比丘尼們對他十分敬重,她們非常喜歡聽他講經說法。   有一次,他來到佛前,問道:   「世尊,我們應怎樣對待婦女?」   「阿難陀,不要見她們。」   「但是,如果我們應該見她們,應如何是好?」   「阿難陀,不要同她們講話。」   「世尊,如果她們和我們講話,又該怎麼辦?」   「阿難陀,要提高警覺。」   這是佛陀對比丘的一般勸告。因此,他們也許會在與女人打交道時時時小心謹慎。   因為他具有高超的記憶力,又常隨佛陀左右,具足殊勝因緣,聆聽佛陀講經說法。因此,後來他被指定為佛法的監護者。   有一次,一個婆羅門向他詢問佛法知識,他回答說:   「我從佛陀處得八萬二千,從其他比丘處得二千,共八萬四千法。」   在眾弟子中,佛在五個方面把他列為第一:博學,強記,威儀,志堅,善侍。   他雖然是一位傑出的弟子,精通佛法,但一直到佛涅槃時還處於有學之位。佛陀臨圓寂時告誡他說:「你在過去廣種福田,阿難陀,速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吧。」   佛陀涅槃後,他才證阿羅漢果,因為大眾都期待他參加只有阿羅漢才有資格參加的第一次結集。因此,他精進用功,終於在結集的前一晚上,當他正要倒在床上休息時,證阿羅漢果。據記載,他是唯一非以住坐卧之姿勢而成道的弟子。   阿難陀尊者120歲入涅槃。據《法句經》註疏講,尼連禪河兩岸的人民都曾共同供養過他,雙方為了佔有他的舍利而大動干戈。他盤腿懸坐在河中央上空,向大眾說法,希望他的身體分成兩份,分別降落到兩岸。然後,他作火相觀,深入禪定。立時,一團火焰從他身上射出,正如同他所意念的那樣,舍利分撒兩岸。   《長老偈》中,有若干他在多種場合下所誦的偈語。下面這一段有關他英俊相貌無常不實的偈頌,特別有意思:   「楚楚嚴飾身,不實痛苦聚,細細深思索,非久非長續。」

佛陀同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

   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是天臂城王的妹妹,她的姐姐就是摩訶摩耶夫人。她們姐妹二人嫁給凈飯王。她生有一男一女,分別叫難陀和難達,後來兩人都出家。摩耶夫人去世後,她收養了她姐姐的兒子,悉達多太子,而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難陀交給宮女撫養。

   她族姓喬達彌。占相者曾預言她將成為眾人之首,故被稱做摩訶波闍波提。

   佛陀第二次回宮時,對其父王講《法護本生故事》時,她即證入第一聖果。

   凈飯王去世後,提婆達多和難陀都出家了。她也決意參入僧團,以梵行為生。為了解決釋迦族與拘利族因尼連禪河水而引起的爭端,佛陀又一次來到迦毗羅衛國,住在尼拘律苑內。摩訶波闍波提來見佛,請求佛陀同意婦女出家。她懇求道:

   「世尊,如果允許婦女在如來所說法和律之下出家,以梵行為生,這就太好了。」

   沒有說任何理由,佛陀直截了當地拒絕了,說:

   「夠了,喬達彌,你不要請求讓婦女這樣做。」

   摩訶波闍波提第二次第三次重複了她的請求,佛陀以同一種方式作了回答。

   佛陀在迦毗羅衛國隨願住了一段時間後,來到毗舍離,住在大寺講堂。

   決心堅定的波闍波提喬達彌沒有因挫折而泄氣。她自己剃除頭髮,披上黃色袈裟,在眾多釋迦族婦女的擁簇下,經歷無數艱難困苦,從迦毗羅衛國出發,步行150英里,來到毗舍離。她站在講堂門外,雙腳腫得高高的,身上沾滿了泥土。阿難陀尊者聽到她的哭聲,過來詢問。當他明白了她悲傷的原因後,即來到佛前,說道:

   「請看,世尊,摩訶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雙腳臃腫,滿身灰塵,一臉悲傷。請允許婦女出家,讓她們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為生。如果准許婦女出家,以梵行為生,這是一件好事。」

   「阿難陀,夠了,請不要說應該讓婦女出家。」佛陀回答說。

   阿難陀替她們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請求,但是佛陀沒有讓步。

   接著,阿難陀尊者改變了方法,恭敬地向佛陀問道:

   「世尊,當婦女遵循佛陀的法和律出家,依梵行為生,她們是否可以證得入流果(Sotapanna),一還果(Sakadagami),不還果(Anagami)乃至阿羅漢果(Arahant)。佛陀回答說她們有可能證得聖果。」

   阿難陀尊者從這一積極的回答中得到鼓勵,又進一步問道:

   「世尊,既然她們能夠證聖果,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曾對世尊有過再生大恩。作為姨媽和奶媽,她撫養了世尊,在世尊的母親去世後,用自己的奶乳餵養世尊。世尊。請同意婦女出家,讓她們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為生。如果准許婦女出家,以梵行為生,這是一件好事。」

   「阿難陀,如果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願意接受八敬法,就讓她以此為受戒。」佛陀說道,終於阿難陀的請求作了讓步。

   八敬法:

   1、即使戒臘百年的比丘尼也要禮敬剛剛受戒(Upasampada)的比丘,起身相迎,以示恭敬,以盡一切應盡之義務。

   2、比丘尼不應在沒有比丘的地方安居(Vassa)。

   3、每半月比丘尼應向比丘僧團詢問羯磨(Uposatha)時間,請求比丘開示。

   4、比丘尼結居儀式(Pavarana)應在比丘、比丘尼在場的情況下舉行(詢問大眾們是否曾看見、聽說或懷疑過失之處)。

   5、應以比丘和比丘尼僧團之法,不與犯大戒比丘尼共住(Manatta)。

   6、受六戒二年的沙彌尼應從比丘和比丘尼僧團處受大戒。

   7、比丘尼不得指責比丘。

   8、比丘尼不應勸告比丘,但比丘應勸告比丘尼。

   她們應一生恭敬,尊重此戒律。

   當阿難陀把這些轉告了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時,她樂意遵守此八敬法。因此,她當即得受大戒。

   在創建比丘尼僧團時,佛陀預見到了未來的影響。他說:

   「阿難陀,如果婦女不被允許出家,不得在如來宣說的法和律中依梵行為生,凈行將得以長存,聖法將延續一千年。只因婦女被允許出家,凈行將不能久存,聖法只能持續五百年。」

   佛陀繼續說:

   「阿難陀,正如一個家庭有很多女人,但只有很少男人,這個家庭很容易被盜賊侵犯。同樣的,無論婦女被允許在什麼樣的法或律下出家,以梵行為生,其凈行將不會久遠。」

   「正如一人預先建造好水庫的堤壩,使水不得泛溢,同樣的,我預先給比丘尼們規定了八敬法,讓她們一生不得違犯。」

   一般來說,這些評論也許不會迎合婦女口味,但是佛陀當然沒有全盤指責婦女,只不過是指出了她們在性格上的弱點而已。

   因為若干個正當的理由,佛陀不太情願地接受婦女參入僧團。但應該提到的是,在世界歷史上,佛陀第一個創建了戒律齊全的婦女組織。正如他指定舍利弗和目鍵蓮尊者為比丘僧團的兩大弟子,他指定柯瑪和優波羅烏那為比丘尼僧團的兩大弟子。

   一天,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來到佛陀跟前,請佛講法,以使她能獨自精進,而證聖果。

   佛陀說道:

   「喬達彌,你應如是警覺:一切導致興奮而非安隱,高傲而非恭敬,貪求而非少欲,喜樂群居而非隱居,懶惰而非精進,貪得無厭而非隨意滿足,喬達彌,你應如是牢記:此非法非律,非導師之教。但是,喬達彌,你應如是警覺:一切導致安隱而非興奮,恭敬而非高傲,寡慾而非貪慾,樂於隱居而非群居,熱情精進而非懶惰,滿足而非抱怨,喬達彌,你應如是牢記: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

   不久,她以如實分析智(Patisambhida)證阿羅漢果。

   同她一齊受戒的釋迦族婦女們也都證得阿羅漢果。

   在眾女弟子中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資歷最深,經驗最為豐富。

   《長老尼偈》中有幾首她在證阿羅漢果後所作的偈誦。

第十章 佛陀的反對者和護持者

為了人類的福祉,佛陀忘我地行化各地,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他的信徒遍布社會的最高層和最低層。人們對他的愛是自發的,對他的尊敬是深厚的。國王和貴族、富人和窮人、虔誠的民眾或淫女,各階層的善男信女,爭先恐後地為他服務,從而使他崇高的使命得以成功。富者為他慷慨出錢,建築環境宜人的寺院,信仰虔誠的貧窮者,以謙卑的方式表達他們的虔敬。而他卻圓融平等地接受富人和窮人的供養,沒有任何偏心或偏見。不過,他對窮人或低下種姓之人施與了更多的悲憫。如同蜜蜂在百花叢中采蜜而無損於任何花朵,他生活在信徒和支持者中,不給任何人帶來一點一滴的不方便。各種各樣的供養紛紛向他飛來,而他卻徹底無染無著地接受一切。

   雖然他為人類服務的動機是絕對的純潔,徹底的無我,但是在宣說和傳播教法中,佛陀不得不與強大的反對者作鬥爭。他受到刻薄地批評,公然的侮辱,以及無情的人身攻擊。這是其他宗教領袖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他的主要反對者就是外道之師及其追隨者。而他們的傳統教法和盲目的祭祀儀式受到佛陀的公正抨擊。就個人而言,他最大的敵人就是他的姻弟和早期弟子提婆達多。他曾試圖謀害佛陀。

佛陀與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是天臂城王和般彌陀的兒子,耶輸陀羅是他的姐姐。這樣,他就是佛陀的堂弟和姻弟。在佛陀行化說法的初期階段,他就同阿難陀等其他釋迦族的王子們一道,加入了僧團。他未能達證任何聖人之境,但卻以世俗神通(Pothujjanika-iddhi)而聞名。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就是曾經為他建造精舍的阿闍世王。   在他的早期生涯中,他以梵行為生,堪稱典範,舍利弗尊者甚至還專程到王舍城讚揚他的修行。但是後來,世間的名聞利養浸蝕了他的心,嫉妒佛陀,他的品性由此而迅速蛻化,終於成為佛陀的最大個人反對者。當他對佛陀懷恨在心時,他的神通也就自然地蕩然無存了。雖然他手段惡劣,生活墮落,但是他也有一大批信徒和許多崇拜者,甚至有人更喜歡他而非舍利弗。   有一次,他來到佛前,要求把僧團的領導權交給他,原因就是佛陀年事已高。佛陀斬釘截鐵地拒絕了他,說:「我甚至不把僧團交給舍利弗和目鍵蓮,我又怎會交給你?」他對佛陀的拒絕惱羞成怒,發誓報仇。為了維護和保持僧團的尊嚴,佛陀當眾宣布:「提婆達多以佛法僧為名所作一切,須自己負責。」   因此,他夥同阿闍世王,策劃謀害佛陀。阿闍世王在倉皇煽動下,害死自己的父親,篡奪王位。而他本人卻妄想謀害佛陀,領導僧伽大眾。忘恩負義的阿闍世王殺死了他虔誠的父親。提婆達多僱傭一批弓箭手,前往行剌佛陀。但是,同他所期待的正好相反,全部僱傭者皆成為佛陀的皈依者。他的險謀失敗了。他決定親自動手。當佛陀走在靈鷲山坡時,他爬上山頂,殘忍地把一塊巨石投向佛陀。幸好這塊石頭擊到另一塊石頭,一片碎石輕微地砸傷了佛陀的腳,流血不止。有生大夫照顧並設法治好了他的腳。   提婆達多又一次試圖謀害佛陀,但仍然沒有成功。他用烈酒灌醉了國象那蘭機里,然後解開韁繩,放他朝佛陀過來的方向奔去。瘋狂的大象以雷霆萬鈞之勢朝佛陀奔來。阿難陀尊者向前緊跨一步,以自己的生命來保護佛陀。但是佛陀卻廣運無限慈悲,制伏了大象。   由於這最後一次邪惡行徑,提婆達多大失民心。他受到公眾議論的強烈譴責。阿闍世王不得不取消對他的支持和贊助。他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可恥下場。   緊接著,他又絞盡腦汁,以欺騙為生。他狡黠的大腦又設計出一條貌似安平的計劃。在訶卡利克等臭氣相投的惡比丘幫助下,他又想在僧團內製造分裂。   他要求佛陀在比丘僧伽中制定如下五戒:   1、比丘應住山林。   2、比丘應以乞食為生。   3、比丘應著糞掃衣(由從垃圾及墓地中揀來的破布做成的袈裟)。   4、比丘應作憩於樹下。   5、比丘一生不得食用魚肉。   他心裡很清楚,佛陀肯定不會同意。但他希望以佛陀的拒絕為借口,肆意貶低佛陀,由此而贏得無知大眾的支持。   他提出這些要求後,慈悲寬忍的佛陀向弟子們宣布,他們可以自由接受這些戒律,但他不會強迫大家遵行。   提婆達多以此拒絕為由,在僧團內製造分裂,他對眾比丘散言:「兄弟們,誰的話更為高尚,是如來的,還是我的?願意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人,跟著我走吧。」   一些新近出家,對佛法不甚了解的比丘們明顯地贊同他的主張,從而站到他的一邊。在這些同流合污之人的前呼後擁下,他去了伽耶山。但是,在佛陀的指導下,舍利弗和目鍵蓮尊者一路追尋過去,對他們解說佛法,成功地把他們的爭取回來。   從那時起,罪惡的日子終於降臨他的頭上。當他病入膏肓,臨命終時,他真誠地洗心懺悔,希望見到佛陀。但是由於他惡業深重,未能見到佛陀,就凄慘地死去。在此最後一刻,他皈投到佛陀的懷抱。   雖然他因為臭名昭著的惡業而在惡道之中慘遭痛苦,但是,由於他早期曾以清凈梵行為生,據說,他將在無數劫後成辟支佛,名阿提沙羅。

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是佛陀的大護法,於在家信眾中,他被認為是布施第一。   給孤獨意為無助者的餵養者,原名叫輸達陀,由於他的慷慨舉世無雙,後來他以其新名而聞名。他出身於沙瓦提城。   一天,他到王舍城的姻弟家辦理一些生意事務。但是姻弟沒有象往常一樣出來迎接他。輸達陀發現他在後院忙著準備家宴。一打聽,他欣喜地知道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第二天招待佛陀。僅僅佛陀二字就使他興趣橫生,誠心渴望能見到佛陀。他被告知,佛陀就住在附近的悉達樹林,第二天就可以見到他。當晚就此休息。但是他拜訪佛陀的慾望越來越強烈,乃至一夜沒能合眼。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他就起了床,動身前往悉達樹林。由於他對佛陀的無限信任,一束光亮從他的身上放射出來,照亮他朝前走去。外面一片漆黑,穿過一塊墓地時,他不由得害怕起來,心想往回走。這時,夜叉悉瓦訶隱身鼓勵說:   「一百頭象馬,一百架騾車,十萬名美女,珠寶耳環飾,不及十六分之一,向前一步走,向前走,向前走,不應後退而應向前走。」   他的恐怖感一下子消失了,由此而產生了對佛陀的無限信賴,光亮又出現了。他勇氣倍增,加速向前。這種現象連續出現了兩三次,最後他終於來到悉達樹林。佛陀正在一塊開闊之地來回散步,早已知道他的來訪,直呼其名,讓他過來。   聽到佛陀喊他的名字,給孤獨高興萬分,躬身施禮,恭敬地問侯佛陀,佛陀回答道:   「欲滅阿羅漢,安樂一切時,不著色塵欲,一身全清涼,斷諸生有種,去除諸障礙,止苦伏染心,寂靜喜為息,只因心安隱。」   聞聽此法,給孤獨長者當下證得第一聖果,隨即邀請佛陀到沙瓦提城安度雨季。佛陀接受了他的邀請,並建議說,諸如來以寂靜為樂。給孤獨回到沙瓦提城,花巨金買下一花園。此園原屬於祗陀王子,他以黃金鋪地為代價,購下這座花園,又耗巨資建造了著名的祗陀精舍。佛陀在這裡度過了19個雨季。在佛陀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這裡,講說了許多經典。   雖然給孤獨長者從不願給佛陀增添麻煩,努力剋制自己不向佛陀提問題,但佛陀還是給他講說了幾部居士特別感興趣的經典。   一次,佛陀以布施為題,告知給孤獨供養佛陀和僧伽的巨大功德,但是建造寺廟,供給僧團的功德遠大於此,而皈依佛法僧要比建造寺廟更具功德,與皈依三寶相比,守持五戒具更大的功德,同守持五戒相比,片刻修習慈悲禪定的功德更大,而一切功德之最乃是能悟諸事無常之本性。   從本經可以明顯看出,布施是佛教徒生活的第一步,比布施更重要的是守持五戒,規範言語和行為。比此更為重要,更為有益的是培養導引自發的慈悲等高尚品德。:   「在機緣成熟時,長期享受物質快樂的居士可以擁有四種樂趣:擁有之樂,財富之樂,無債之樂,無咎之樂。」   何為擁有之樂?   於此,善男子,辛勤勞動而獲財富,用自己的雙手聚集,通過汗水而獲得合法正當的財富,自作此想:此辛勤勞動而得到的合法財富是我的。快樂將向我走來,滿足將向我走來,此為擁有之樂。   何為財富之樂?   於此,善男子,以辛勤勞動而得財富為基礎,或享受富有生活,或行善業,自作此思:以此所得財富,我享受富有之樂,廣做功德。快樂將向我走來,滿足向我走來,此為財富之樂。   何為無債之樂?   於此,善男子,身無大小之債,自作此思:我不欠任何大小債務。快樂向我走來,滿足向我走來,此名無債之樂。   何為無咎之樂?   於此,諸聖弟子,身口意三業無咎,自作此思:我身無咎,口無咎,意無咎。快樂向我走來,滿足向我走來,此名無咎之樂。   無債快樂者,憶念富有樂,享此財富時,以慧而見之,亦見亦悟之,雙重最英明。比之無咎樂,十六分之一。   又有一次,當佛陀到給孤獨家作客時,他聽到從內屋傳來一陣喧嘩叫嚷之聲,便問是怎麼回事。   「世尊,我的兒媳輸賈陀同我們住在一起,她很富有,來自一個萬貫家族,她從來不把她的婆婆,公公,丈夫放在眼裡,也不恭敬,禮拜世尊。」給孤獨回答道。   佛陀把她叫到自己跟前,給她講了一部富有啟發性的經典,講明了古今存在的七處妻子。   1、懷惡非善,殘忍無情;喜好其他男子,疏遠丈夫,身若妓女,僻好折磨男人,此名麻煩妻子。   2、稍有獲利,即便揮霍一空,浪費丈夫勞動,做生意或耕種所得財富。此名盜賊般妻子。   3、不善生計,懶惰,好吃懶做,粗俗無情,喜惡言,專橫對待勤勞者。此名貴族妻子。   4、慈善悲憫,愛護丈夫,如母護子,保護好丈夫所積財富。此名母親妻子。   5、尊敬丈夫如敬哥,謙虛,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6、喜見丈夫,如見久違之久;生於善良之家,善德,忠貞。此名朋友般妻子。   7、遇傷害或危險之時,無怒而平靜;以無害之心忍受丈夫的一切,無嗔怒之心,以丈夫之喜好而住。此名侍女般妻子。   佛陀講述了妻子的七種特徵後說,麻煩妻子、盜賊妻子和貴族妻子非善,非理想;而母親般妻子、妹妹般妻子、朋友般妻子和侍女般妻子為善,應大加讚賞。   「輸賈陀,這些就是男人可能會有的七種妻子,你是其中的哪一種?」   「世尊,唯願您從今而後把我當成侍女妻子。」   給孤獨常在白天探望佛陀。他發現一些人前去拜望佛陀時,但因佛陀不在而倍感失望便問阿難陀,當佛陀外出說法時,是否有可讓虔誠的信徒表示恭敬之法。佛陀被告知此事,結果,一顆生長至今的阿難陀菩提樹被栽在寺廟的入口處。   般那羅克那是他賢德的妻子,摩訶輸波陀、丘羅輸波陀和輸摩那是他三個孝敬的女兒,其中兩個年長的證得第一果,最年輕的一個得第二果。他的獨生兒子卡羅起初對佛教不甚感興趣,後來在他方便權巧的教化下,成為一果聖人,給孤獨臨終時,聆聽了舍利弗長老講說的深奧佛法。   臨終前,他派使者告訴佛陀他已病得很嚴重,並向佛陀作最後禮拜。他希望舍利弗能大發慈悲,到家裡一躺。舍利弗受邀後,即在阿難陀尊者的陪同下,來到他家,探望他的健康。他說他痛苦不堪,見不到一點好轉的希望。   舍利弗長老向他講解了奧妙的佛法。結束時,他已淚流滿面。看到這一切,阿難陀尊者問他是否在墮落惡道,給孤獨回答說:「完全不是。尊敬的先生,我雖然親近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多時,但是,我從來未聽過如此殊勝之法。」   「如此博大精深的佛法只講給有一定修證的弟子,不教白衣居士,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其意義。」舍利弗回答道。   但是,給孤獨長者請求舍利弗尊者向居士們演說此甚深之法,因為也許有人會明白理解。   這兩位大弟子離開不久,給孤獨長者就去世了,即刻往生兜率天。   當夜,天人給孤獨來到佛前。整個只陀樹林被照得一片光明。禮佛後,他極力稱頌舍利弗尊者的善德。他說,當他看他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居住在他建造的寺院時,他感到非常高興:「善德和智慧,如法心培訓,無上業行為,以德為所依,凡人由此凈,非財亦非權。」

維莎訶

   維莎訶是富者達那賈那虔敬而又慷慨的女兒,她的母親是輸賈那夫人,她所敬愛的祖父就是大富門德卡。   早在她七歲那年,佛陀來到她的村子,阿伽國的跋提。聽說佛陀來了,她的祖父對她說:「寶貝姑娘,今天是你我大喜的日子,把你五百名侍女都召集起來,分乘五百輛馬車,你同五百名侍女一道,前去迎接佛陀。」   她高興地接受了任務。正如所吩咐的那樣,她來到佛前,恭敬禮拜,然後又畢恭畢敬地在一旁坐下。她高雅的言行使佛陀大為滿意,便向她們講說佛法。雖然她年紀小小,但從道德修養方面講,她已有相當的成就。因此聽講佛法後,當下就證得第一聖果。   根據經典記載,她年輕時就有男子漢的威力,又賦有女人的一切魅力。她的頭髮象孔雀尾巴,蓬鬆開來時,一直施到裙子邊。頭髮的末端向上彎曲,光潔明亮的嘴唇呈紅色,光滑而柔軟。牙齒潔白,整齊平坦,如同一排閃亮的寶石。用不著任何化妝品,她的皮膚呈金色,如藍色的荷花一樣光彩照人。即使在有了好幾個孩子之後,她還保持著青春姿色。   賦有女人的各種美麗,即頭髮、身材、相貌、膚色和青春,年輕的維莎訶無論是在智慧方面,還是在心智的悟透力方面都與眾不同。   她十五六歲那年,在一個節日里,她同侍女們一道,帶著節日的歡笑,步行前往河邊沐浴。突然,一場意想不到的大雨急驟而至。除了維莎訶之外,其他人都狼狽不堪地儘力奔跑,溜到一座房子里。在那裡,早有幾個婆羅門在避雨。他們出來為其少爺尋找具備五種美麗的合適妻子。修養典雅的維莎訶沒有匆匆趕路,還是優雅地邁著平常步子,一路走入屋子。她身上的衣服和首飾都濕透了。好管閑事的婆羅門批評了她,說她沒有象其她人一樣跑快一點,而避免被雨水淋濕。   才智雙全的維莎訶在此時顯示了她應付事物的能力。她以自己的見解,即興講解了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她說,她本可以跑得很快,但她有意剋制住自己,沒有這樣做。她解釋說,配帶珠寶的國王不宜勒緊腰帶在宮中亂跑;披甲齊整的大象不該狂奔亂跳,而應按照大象的自然威儀行走;當出家人象普通世俗之人一樣奔跑時,他會遭到大眾的批評;同樣的,女人象男人那樣奔跑也是一種不怎麼莊重的行為。   她這些富有指導性的話語使婆羅門大為高興。他們認為她就是他們少爺的理想妻子。緊接著,她們的婚禮準備就緒。她的丈夫叫般那瓦德那,是富者彌迦羅的兒子。彌迦羅不是一個佛教信徒。後來幾經周折,當她生下一個兒子時,她就叫他彌迦羅。   結婚慶典盛大而隆重。婚禮那一天,除了無數陪嫁和許多精緻華貴的首飾之外,她富有智慧的父親給了她如下忠告:   1、不要把室內之火外傳。   2、不要把室外之火內傳。   3、施捨給予者。   4、不要施捨不給予者。   5、給予非布施者。   6、坐時快樂。   7、食時快樂。   8、睡時快樂。   9、照看好家火。   10、敬重家神。   它們所代表的意思如下:   1、妻子不應對外人傳播丈夫和公婆的壞話,不應到處亂說他們的短處和家庭的不和。   2、妻子不應打聽其它人家的雜事、消息和傳言。   3、財產應借給那些有借有還者。   4、不要借任何東西給有借無還之人。   5、貧困之親戚和朋友即使有借無還,也應得到幫助。   6、妻子應有坐相,看見公婆和丈夫要起身相迎,而不應坐著不動。   7、妻子應在飯前看一看公婆和丈夫是否被服侍好,也應看一看傭人是否得到良好的關照。   8、妻子在睡覺之前應檢查一下所有的門是否關好,家庭是否安全,傭人是否盡職,公婆是否休息。一般來講,妻子應早起,除非生病,她不應在白天睡覺。   9、要象待火一樣看待公婆和丈夫,應象侍火一樣謹慎地侍奉他們。   10、公婆和丈夫應被當成神明一樣尊敬。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佛陀把公婆比作神明。   在她到達她丈夫所在城市沙瓦提城的當天,社會各階層大眾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贈送給她好多各種各樣的禮品。但是,慈愛慷慨的維莎訶婉言謝絕了,把這些禮品還給大家,告訴大家她把所有市民都看成是自己的親人。由於這些高尚的行動,在她到丈夫家的第一天,她就得到全城人的衷心愛戴。   在她的生活瑣事中,曾經發生過一件小事,此事則足以表明她對動物的盡職慈愛。一天深夜,她聽說她飼養的一隻母馬在馬棚里生下了一隻幼馬,她立刻帶著侍女,手提燈籠來到馬棚,盡心周到地照看好馬的一切所需。   她的公公是尼鍵陀一若提子的忠實信徒,曾邀請了許多赤身裸體的行僧來家做客。他們到了以後,維莎訶被喊過來給這些所謂的阿羅漢行禮。一聽說阿羅漢,她欣喜萬分,趕忙來到大廳。但是,她看到的卻是一群不知禮儀的裸體苦行僧。對象維莎訶這樣有教養的女士來說,這種情景是無法忍受的。她當面責怪了她的公公,沒有招待他們,就回到自己房間。裸體苦行僧們被大大的激怒了,指責富者把喬達摩的女弟子帶到家裡,要求他把她立刻從家裡驅逐出去。富者只好好言安撫了他們。   一天,他坐在一隻昂貴的椅子上,開始用金碗食用甜米粥。正在這時,一位比丘進來乞食。維莎訶正給她的公公扇著風,沒有告訴他來了一位比丘,而是不聲不響地移開身子,好讓他看見比丘。雖然他已經發現了比丘,但仍然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吃著他的飯。   維莎訶很有禮貌地對比丘說:「走吧,尊敬的先生,我公公吃的是無味的飯食(Puranam)。」   無知的富者,誤解了她的話,惱差成怒,叫人把碗拿開,又令人把維莎訶趕出家門。   維莎訶得到一家人的喜歡,沒有人敢碰她一下。   雖然維莎訶很有修養,但她不會接受這樣的對待而毫無反抗,那怕是她的公公。她彬彬有禮地說:「父親,這不是我應該離開你家的充分理由。我不是你從貨攤上買來的女傭。父母健在的女兒不會這樣離開婆家。正因如此,在我來這裡之前,我父親曾召集八名親戚,把我託附給他們,對他們說:『如果我女兒有任何缺點,你們要調查清楚。』你去告訴他們,讓他們來調查我是否是有過還是無辜。」   富者同意了她通情達理的建議,把他們召集起來,說:「有一次,當我坐著,食用金碗盛裝的甜米粥時,這位姑娘卻說我吃的東西不幹凈。」   維莎訶為了證明她的無辜,陳述道:「我講的不完全是這樣。當時有一位比丘站在門口乞食,我公公理也不理,獨自食用甜牛奶米粥。我想,我公公今生沒有行善,只消受過去所得福報,就對比丘說:走吧,尊敬的先生,我公公在吃無味的食物。我又有什麼錯呢?」   維莎訶從指責中解脫出來,她的公公自己也承認她沒有錯。   但是懷恨在心的富者又一次指責她在深更半夜,曾同男女侍從去了屋後。   她解釋說她這樣做是為了照看臨產陣痛的母馬。親戚們評論說,她們高貴的女兒做了侍女也不願做的可敬之事。這樣,她又從指責中獲釋。   但是報復心強烈的富者不會善罷甘休,總要絞盡腦汁,找出她的過失。這一次,她發現了本不是她過錯的缺點。他說,在她離家之前,她父親曾給予她十條忠告。他說「內火不外傳。不把火傳給與我們為伍的左右郊居,這事可能嗎?」富者強詞奪理地責問道。   她利用這個機會,詳細解釋了十條忠告,從而使他大為滿意。   富者啞口無言,再也找不出任何可指責之處。   證實了她的無辜,自尊的維莎訶此時希望離開這個家,正如她當初被命令離開一樣。   富者徹底改變了對維莎訶的態度。他不得不請求得到他兒媳的寬容,請她原諒自己因無知而所說的一切。   富有忍辱精神的維莎訶,以真實的佛教精神,原諒了他,但條件是,他要給予她絕對的自由,讓她根據自己的喜好過她的宗教生活。她的公公樂意地接受了這一要求,答應讓她自由從事自己的宗教生活。   維莎訶毫不遲疑,即時邀請佛陀來家應供。佛陀應供後,講解佛法,富者坐在門帘後面,聆聽佛陀所說之法。說法結束時,他即證斯陀含果。他的兒媳使他步入解脫正道,為此他對她感激不已,情真意切地說,他以後將把維莎訶當成自己的母親看待。   第二天,佛陀又來到她家。這次她婆婆聽聞佛法後,即證第一聖果。   由於她的機智、智慧和忍耐,她逐步成功地把她丈夫一家轉變成一個幸福的佛教家庭。   白天,維莎訶常在自己的家裡設齋供僧。午飯前後,她通常來寺院,解決僧團所需,聆聽佛法。另外一位虔誠的女居士輸皮亞通常陪她一同到寺院。   維莎訶供養僧團之心是如此的慷慨周到。一次,她來到佛前,懇請佛陀准許以下八個恩典:   1、一生供養安居僧眾的袈裟。   2、給前來沙瓦提城的僧眾提供飯食。   3、給離開沙瓦提城的僧眾提供飯食。   4、供養生病比丘的飯食。   5、給照顧有病比丘之人提供飯食。   6、給生病的比丘提供藥品。   7、以米粥供養比丘。   8、給比丘尼提供洗澡衣服。   佛陀同意了她的要求。   一天,維莎訶穿上她父親送給她最華貴的陪嫁衣服,來到寺廟。但是,她又一想,不宜穿著如此華麗的衣服去見佛陀,就把它脫了下來,交給她的侍女小心收好,重新穿上她公公給她的另一件衣服,來聽佛陀講經。後來,在侍女的陪同下,她離開了寺廟,而侍女卻忘記拿回由她保管的衣服包裹。阿難陀尊者發現了包裹,按照佛陀的意思,把包裹收好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等以後交還給主人。維莎訶聽說侍女不小心把包裹丟在了寺廟,就叫她把包裹拿回來,除非阿難陀尊者碰過它。當侍女向維莎訶報告了所發生的一切,她又一次來到佛前,表示希望變賣這件衣服,把拍賣所獲的錢來做善事。佛陀指導她在東門為僧眾建造一座寺院。但是沒有人能買得起這件昂貴的衣服,她就自己買下,耗巨資起建寺廟,起名為普般寺。佛陀和眾弟子,應維莎訶之邀,在這座嶄新而寬廣的寺院里度過了安居期。佛陀一共在此度過了六個安居期。為此維莎訶大為高興。   據經典經載,慈愛的維莎訶不但沒有因侍女的明顯疏忽而責怪她,反而把部分建造寺院的功德迴向給她,以此來感謝侍女給她創造了一個行善的機緣。   佛陀曾數次為維莎訶講經說法。在其中一部中,佛陀講述了在家居士在齋戒日(Uposatha)應守持八戒。直至今天,這種奉行八戒的傳統幾乎遍及所有亞洲佛教國家。   在談到使女人往生快樂之界的八種品德時,佛陀說:   從不疏忽給自己帶來喜悅的男人,   富有生機,警覺清醒,永誓愛他,   智慧賢德之妻不以惡語招致丈夫的惱怒,   禮敬其夫所敬之人,   聰明,靈巧,敏銳,不貪睡,   溫和指使家人,勞動之時,留心丈夫的財富,   遵從丈夫的意願,   如是之妻往生相好天人居住之地。   在另一部經中,佛陀談到導引婦女今生後世幸福快樂的八種品德。他這樣說道:   「於此,維莎訶,有辦事能力,管理好家人,深得丈夫愛戴,保護好丈夫財富之女。」   「於此,維莎訶,忠誠信賴(saddha),品德高尚(sila),樂善好施(caga),智慧(panna)之女。」   作為一個事務繁忙的女士,她在僧團的活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有時,佛陀會委派她去處理比丘尼僧團發生的爭論。一些比丘尼的戒律,也是由於她的過問而制定的。   由於她慷慨樂施,她被認為是女大施主,佛陀最大的女護持者。   由於她高尚的行為,典雅的儀錶,高貴的作風,談吐彬彬有禮,尊敬順從長輩,同情悲憫不幸之人,仁慈友善,以及對宗教的熱情,她的德名家喻戶曉,贏得了所有人的愛心。   經典記載,她深具福報,成為十個兒子,十個女兒的幸福母親。她在120歲高齡時去世。

有生大夫

   有生是照顧佛陀的著名醫生。

   他母親是一個妓女,剛生下他不久,就把他裝在一個筐里,仍在路旁的一個灰堆里。

   頻毗莎羅王的兒子,未生怨太子,正好打那經過,看到這孤苦伶仃的嬰兒被一群烏鴉包圍在中央,發現他還活著(Jivati)時,就讓人領回撫養。

   因為,在他被發現時,他還活著,所以大家就喊他有生。又因為是太子收養了,他又被叫做養子(Komarabhacca)。

   長大以後,他成為一個技術精湛的內外科大夫。據經典說,他曾兩次成功地為頭疼難熬的富翁長者作過頭部手術。

   他通常一天三次來看望佛陀。

   當佛陀的腳被提婆達多扔下的碎石砸傷時,有生照顧了佛陀,治好了他的傷口。

   他意識到居住在寺院附近將有許多利益,因此,就在他的芒果園裡建造一座寺廟。當舉行贈送儀式之後,他即成為預流果聖人。

   佛陀曾對他講了《有生經》。此經涉及了有關葷食問題。

   有生曾勸導阿闍世王在犯下了殺父之罪之後拜見佛陀。

   在他的要求下,佛陀要求眾弟子進行掃地等身體鍛煉。

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在世界所有宗教導師中,佛陀可以被認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躍的宗教領袖。除了照應身體需要外,他整天都在為弘法利生的事業操勞著。他處理日常事務井井有條,系統周到。他的內心世界常住寂靜,享受涅槃之樂。他的外部世界始終在無私地為提高社會道德服務著。自己覺悟後,他不息的覺悟他人,把人們從生命的病苦中解脫出來。

   他一天的時間分成五個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時夜,中時夜,後時夜。

上午時分

   一般來講,佛陀早晨以聖眼觀世界,看一看有無可以度化之人。如果有人需要他的精神幫助,未經邀請,他也會前往,或步行,或以神通,以正道教之。他通常前去尋找歹惡不善之人,清凈善德之人會自己來找他。佛陀曾自己前往教化了強盜殺手阿估利瑪拉,以及兇殘的惡魔阿拉毗。但是虔敬的少女維莎河,大富善士給孤獨,才智雙全的舍利弗,目鍵蓮等都來到他跟前,尋求精神指導。   佛陀就是如此地為一切眾生謀福利,國王們都心甘情願地禮拜他。如果他沒有受到特別的邀請,或一人,或同弟子們一道,托著缽沿街乞食,默默地站在施主的門口,接受人們放在缽里的東西,然後回到自己的住處。即使在80歲高齡,身體不佳的情況下,他仍在繞城乞食。   午時前,佛陀結束飯食。飯後,他給信眾作一些簡短的開示.授予三皈五戒。如果有人在修行方面已有基礎,佛陀就給他指出一條成就聖果之道。如果有人要求出家,他就給他們授戒,最後回到自己的寮房。

下午時分

   此時,佛陀在寺廟的一個地方坐下,眾比丘聚集到他的周圍,聆聽佛法。有些比丘來到他跟前,以期獲得適合自己的禪坐方法。另外一些比丘來向佛陀行禮後,就回到自己的房間。   在向弟子們講經或作一番開示後,佛陀回到自己的香房休息,或隨意正念右卧。起身後,即達到大悲樂境,以聖眼觀世間一切眾生,特別是隱居靜處,修習撣定的比丘及其他弟子,給予他們必要的開示指導。如果有人在很遠的地方,需要他的指導,他就以神通前往,開導他們,然後回到他的香房。   到了晚上,成群結隊在家信徒前來聆聽佛法。佛陀以佛眼了知他們的根機和性格,給他們講解一個多小時的佛法。每一位聽眾,各自根性不同,但都感覺到佛陀是在為自己單獨說法。這就是佛陀講法的方式。一般來說,佛陀以簡明扼要的例證和寓言,解釋深奧的哲理,以此來教化眾生。他不是用感情,而是用理智來感召一切有情。   對一般人來說,佛陀首先講布施、持戒和升天之樂。對在修行上已有進展的人,他講物慾享受的不善,以及去惡得益的法門。對修學已經到家的人,他則講解四聖諦法。   佛陀輕易不顯示神通,只有在教化阿怙利瑪拉和訶瑪時例外。他不希望用神通對聞法者產生任何影響。   佛陀的崇高教導,對普通老百姓和知識分子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一位佛教詩人曾這樣唱道:「給予智者喜悅,提高大眾智慧。破除愚者黑暗。此法眾生共享。   富者、貧者、貴者、賤者放棄了他們原來的信仰,接受了安樂之法。五比丘開始的僧團,不久就發展為百萬大眾,佛陀的教法傳遍了中印度的每一個角落。

第一時夜

   每晚六點至十點,佛陀專門來指導眾比丘。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可以隨便來到佛陀跟前,提出疑難的問題,詢問深奧的佛法,接受適宜的禪法或聆聽佛陀的開示。

中夜時分

   夜裡十點至零晨二點,凡夫俗眼見不到的天人,梵天等諸神眾來到佛前,聽講佛法。經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經文:爾時,夜深人靜,一位身耀光輝的天人來到佛前,恭敬禮拜,站立一邊。在《相應部》中,有好幾部回答天人所問的經典。

後夜時分

   早上二點至六點,又分成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佛陀在附近來回散步,這是一種適量的身體鍛練。三點至四點,佛陀正念右卧。四點至五點,佛陀深入阿羅漢之境,享受涅槃之樂。五點至六點,佛陀深入大悲之喜,以大慈之心照耀眾生,滋潤他們的心田。這時,他以法眼觀世界,看一看能為眾生做些什麼。善德之人及需要他幫助的眾生,無論他們住在多麼遙遠的地方,都會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出於對他們的慈悲,他將前去給予必要的精神幫助。

   佛陀一天到晚都在為僧團的事情操勞著。於眾人不同。他夜裡只休息一個小時。在凌晨整整兩個小時中,他以無限慈愛之心徹遍大千世界,給諸有情帶來幸福。他甘願清貧簡樸的生活,托缽乞食而不給任何入增添麻煩。一年之中,有八個月的時間,教化十方,宣說佛法,不辭辛勞地為大眾謀利益。

   根據《法燈》所載,最後一時可分為此四個部分。

   但根據註疏的記載,最後一時由三個時期組成,在第三個時期,佛陀即成就大悲之樂。

第十四章 最後的行化

佛陀是人類最聖者,但不會永存,如同其他眾生一樣,有生老病。他意識到將在80歲涅梁。但他常行中道,決定不在他教化中心,如王舍城,沙瓦提城等地,而在偏僻的庫屍那羅鎮圓寂。

   拿他自己的話說,佛陀在80歲時,身體就象一輛破車。不過,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意志非凡。他寧願在他喜愛的弟子阿難陀的陪同下,翻山越嶺,徒步行走了漫長的路程。這裡應該指出的是,他的兩個大弟子,舍利弗和目鍵蓮,以及羅睺羅和耶輸陀羅分別先他圓寂了。   摩偈陀國的首府王舍城是他最後一次行化的起點。   在他即將離開王舍城前,殘忍殺害自己父親的阿闍世王一心要對繁榮的跋祗共和國發動戰爭,但又害怕出師無名,就派了他的宰相來找佛陀,想弄清佛陀對此戰爭的看法。

善益的條件

   佛陀宣稱只要跋祗人做到如下幾點:   1.時常聚會一處,舉行多種會議。   2.集體協商,一致行動,共同完成他們的任務。   3.不頒布沒有頌布的法令,不刪除任何已經制定了的法律,以古訓跋祗原則行事。   4.供養、尊敬、重視跋祗長者,聽從他們有價值的勸告。   5.他們的老少女子不無緣無故地被武力拘捕和綁架。   6.尊敬、禮拜宗教聖物,不疏忽以前舉行的宗教儀式。   7.善待阿羅漢,保護和供養他們,使已經來到或還沒有來到自己國家的阿羅漢得以安住。   這樣,跋祗族不但不會衰敗,反而會興旺。   佛陀以此七種人類幸福條件教導跋祗人。宰相瓦沙克羅明白了佛陀的意思,離開了。他能完全肯定,如果不以外交或分裂他們的聯盟,摩揭陀國王不可能在戰場上戰勝跋祗人。   佛陀隨即利用這一機會,講述了弟子們的七種安樂條件,召集王舍城的所有比丘,對他們說:眾弟子,若諸比丘:   1.時常會集,舉行會議。   2.和合相處,共同行動,一致完成僧團的義務。   3.不要頒布沒有頒布的戒律,不要廢除已經頒布的戒律,依據已制戒律行事。   4.供養、尊敬戒臘長,資歷深的僧團長老,孝敬父母,聽從他們有益的教誨。   5.對生死輪迴不起愛染,不執著貪慾。   6.以隱居山林為樂。   7,自我修習正念,使持戒獨身之人和合共住,使共住者安樂。   如此,比丘僧團不但不會衰亡,反而會更加活躍。只要此七種善德條件繼續存在於僧團內部,只要此僧團受到如此條件的良好指導,僧團不但不會衰落,反而會發展。   出於無限的悲憫,佛陀又啟示諸比丘,講述了另外七種福益條件:   1.不喜好從事買賣。   2.不喜好從事流言蜚語。   3.不喜好睡眠。   4.不沉醉於世俗社會。   5.斷除貪慾乃至貪慾的誘惑。   6.不交惡友和損友。不趨從惡業   7.不因一點點證悟就止步不前,而要進取阿羅漢果。   另外,佛陀又進一步說,只要諸比丘信仰虔誠、謙虛、有良知、博學多聞、精進不息、時時警醒、富有智慧,那麼,諸比丘不但不會退轉,反而會進步。

舍利弗的讚歎

   佛陀又多次對眾比丘作了開示,然後,在阿難陀尊者的陪伴下,離開了王舍城,經阿帕羅蹄卡,來到那爛陀,住在不遠的葩瓦利柯芒果園中。舍利弗來見佛陀,讚頌佛陀的圓滿智慧,說:   「世尊,與世尊在一起,我是多麼的快樂。我認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末來,任何梵志或婆羅門都沒有佛陀如此圓滿的覺悟和智慧。」   佛陀不同意其弟子的這些讚美之詞,他要舍利弗注意,在沒有完全了知過去和末來諸佛之前,不要倉促地作出如此喜悅的讚歎。   舍利弗承認,他對一切無上覺者不甚了解,但是堅持說,他熟知法的傳承,知一切成就佛果的方法,那就是斷除五蓋,即貪慾、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和疑慮,以智慧削弱情慾,使意識專致一處於四念之上,正確地開發七覺支。

波吒利弗城

   從那爛陀,佛陀來到波吒利弗城。其時,摩揭陀國的兩位大臣輸尼陀和佤沙陀羅在那裡建造防禦工事,以此來抵擋跋祗人的進攻。佛陀就在一個破舊空洞的房子里住下,以天眼見眾多天人聚集在城中不同的地方,預言說,波吒利弗城將會成為其弟子居住的重要城市,經濟貿易的中心。但是也將受到火災、水災和戰亂的襲擊。   聽說佛陀到了波吒利弗城,兩位大臣馬上前來邀請他和弟子們到家中用齋。飯後,佛陀開示他們說:   「無論謹慎之人身居何處,都要維護自製善德僧人,以此功德迴向給附近的天人,如此受到恭敬之人必定恭敬他人,慈愛他人如同慈愛自己的獨生女兒,得天人寵幸之人,必定吉祥如意。」   為了紀念佛陀的到來,他們將佛陀離開的城門命名為喬達摩門,又想把他渡河的渡口改名為喬達摩渡口。但是,正當人們忙著為他渡河作準備時,佛陀卻以神通飛過了洪水泛濫的恆河。

未來界

   從恆河岸,佛陀經柯堤卡,來到難提村,住進一大堂。阿難陀來到佛前,恭敬地向佛陀詢問這個村裡剛剛去世村民的往生世界。佛陀耐心地說出了這幾個人的歸處,教授阿難陀怎樣獲取法鏡,佛弟子如此具足法鏡後,就會自己如此預知:「惡道生已斷,不生畜牲道,不墮地獄,餓鬼;吾已獲初果,不復退轉,必定覺悟。」   法鏡(Dhammadasa)   「何為法鏡?阿難陀。」   「聖弟子深信佛寶,如是念佛功德:此實是如來,應供者,正遍知,明行足,善事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深信法寶,如是念法性:此法為佛善解,自覺,即時效應,可尋思,導引涅槃,智者自明;深信僧寶,如是功德:世尊弟子實為善行、正行、慧行,此四雙八輩聖人應受布施、供養、恭敬,為世間無上福田。如是此人具福德,聖者喜愛,不破、不立,無染、無垢,自在,智者讚歎,無慾望之染,趨向正定。」   從難提,佛陀來到繁華的毗舍離城,住在貌若天仙的妓女阿帕般利的樹林里。預料到她會前來拜訪,佛陀為了保護弟子,勸告他們要警覺醒思,教給他們正念之法。

阿帕般利

   阿帕般利聽說佛陀來到她的芒果園,趕忙前來拜見,誠心誠意地邀請佛陀及其弟子們第二天到家裡應供。佛陀接受了她的邀請,從而拒絕了後來的利車威貴族的邀請。利車威貴族們願出重金,只要阿帕般利讓出此次供佛的機會。但是,她禮貌地謝絕了。佛陀應時來到阿帕般利的住處。飯後,未來阿羅漢阿帕般利,慷慨地把芒果園贈送給佛陀和僧團。   因此時正是雨季,佛陀勸告弟子們在毗舍城內或附近安居,他自己則決定在毗舍離不遠的貝魯瓦度過他第45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安居。

佛陀示疾

   這一年,佛陀不得不承受重病的折磨,劇烈的疼痛使他難以忍受。但他的意志,正念,省思使他坦然地面對一切,毫無怨言。   此時,佛陀己意識到不久將入涅槃,但他又想,沒有向他的隨從弟子話別,沒有對僧團作最後指導之前,不應圓寂。所以,他決定以意念戰勝疾病,常寂於體驗阿羅漢的樂趣之中。   佛陀康復後,阿難陀尊者立刻來到跟前,對他的康復表示由衷的高興,他說,在沒有對僧團作最後開導之前,佛陀是不會圓寂的。每當想到這些,他就稍微得到一點安慰。   佛陀對此作了回答,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長的話語,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獨一無二的觀點。

佛陀的勸誡

   「阿難陀,僧團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我講授佛法,沒有顯密之分。在真理面前,佛陀沒有一般老師捏緊的拳頭。有人也許會認為:『我將領導僧團』,或『僧團應依附於我』,或『我要對僧團事務有所指導』。」   「阿難陀,如來不認為應領導僧團,或僧團應依附於他。因此,如來為什麼要對所有的僧團事務加以指導呢?」   「阿難陀,我現在已經80,人老體弱,已經到了人生終點。如同一輛破車,只有在皮帶的捆綁下才能移動。同樣的,如來的身體也只有在攙扶下才能行走。只有當如來深入無形的意念,一心不亂,斷除受念和散亂,身體才能得以安隱。」   「因此,阿難陀,自己作自己的島嶼,自己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為島嶼,以法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難陀,比丘怎樣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島嶼,自己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為島嶼,以法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難陀,於此世間,應精進、善思、警醒、無貪,恆常正念身,受,心,法之法。」   「今生乃至後生,自己作自己的島嶼,自己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為島嶼,以法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為持戒最勝者。」   佛陀在這裡特彆強調,個人應努力從生命之苦中解脫的重要性,祈禱或依靠他人將一事無成。有人也許要問,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誡他的弟子們不要依止於他人,佛教徒為什麼還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寶,僅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脫之道的導師,佛法為解脫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現實榜樣。佛教徒認為,形式上的皈依三寶,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脫。   佛陀雖然年老體衰,但他還是利用一切機會,方便權巧開導眾比丘,而且,如果沒有受到邀請,他還要時常持缽乞食。一天,和往常一樣,他來到毗舍離乞食,飯後,他同阿難陀尊者一道去了重閣堂。當他們談到毗舍離城以及城中寺院的美麗怡人時,佛陀對阿難陀說:   「如果有人修習、發展、掌握、經歷、實踐、或究竟獲得四神足(iddhipada),他就可以隨意生存一阿僧祗劫(kapa)或更長時間(kappavasesam)。阿難陀,如來修習、發展、掌握、經歷、實踐,究竟獲得四神足,如果願意的話,如來可以住世一劫或更長。」   經典補充說:「世尊雖然作了這樣明白的暗示,但是阿難陀尊者卻不能理會,未能請佛,為了眾生的利益和幸福,出於對有情世間的悲憫,為了人天的安樂,再住世一劫。」   經典又說,之所以造成這樣一個事實,是由於當時阿難陀的心被惡魔迷惑住了。

佛陀宣布入涅槃

   佛陀應化於世間,向追尋真理之人展示了事物的本質,教給人們從生命之苦中獲得解脫的唯一途徑。在此漫長而成就非凡的教化生涯中,他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滿足了自己和他人的願望。80歲那年,他意識到他的使命將要結束,已經給予誠實的在家出家弟子們作了必要的指導。他們不但能堅定地信奉他的教法,而且有能力向他人解說佛法。所以,他決定不再用意力和體驗聖果喜悅的方法來維持他的餘生。當他還住在重閣堂時,佛陀就告訴阿難陀,他將在三個月內圓寂。   阿難陀猛地回憶起佛陀所說的話,請求佛陀,為了眾生的利益和幸福,再住世一阿僧祗劫。   「夠了,阿難陀,不要再請求佛陀了,請佛住世的時間已經過去。」佛陀回答說。   隨即,佛陀向阿難陀講述了生命流逝的本性,然後,同阿難陀一道,去了大寺講堂,讓他召集所有居住在毗舍離附近的比丘。   佛陀對聚集在一起的眾比丘開示說:   「我對你們講的一切真理,都要好好修習、實踐、體證,出於對世間的悲憫,為了大眾的利益和幸福,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此聖道將長存不忘。   何為此真理?它們是:   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支菩提,八聖道。   然後,他又作了最後一次開示,向僧眾公開宣布涅槃日期。   「諦聽,諸比丘,諸有為法皆為無常,精進修習,如來圓寂的日子不久了,如來將在三個月內入涅槃。   「我年事己高,生命不會長久,我將離你們而去。人人以自己為依怙。眾比丘,精進、正念、善德。以正念為指導,不放逸,以此善法為住,永免生死,永斷痛苦。」   向毗舍離望了最後一眼,佛陀同阿難陀一道,來到般陀村,對那裡的比丘開示說:   「戒定慧為解脫至上法。如來教導弟子們掌握此法,導師已經以慧眼終止了痛苦,熄滅了情慾。」

四種依處

   穿過一個個村莊;佛陀來到波甘那羅,講解了四種印證方法,以此來驗證和澄清佛陀的言教。   1.若一比丘如是說:我聽佛陀親口說,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而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sutta-vinaya)相比較。若其不與經相吻合,不能與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一引證。   2.又有比丘如是說:於一寺居住眾長老及眾僧處,我聽此僧團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相比較。如果它們不能與經相吻合,不能與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二引證。    3.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一寺,有許多博學多聞的比丘和長老,精通佛語、戒律和綱要(8)。我聽他們親口言: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相比較。如果它們不能與經相吻合,不能與戒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三引證。   4.復有比丘作如是言:某寺一大德長老,精通佛語、經律和韻律,我聽他親口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師言教。他的話既不應被接受,也不應被拒絕。不接受,不拒絕如是說,要仔細推敲每一個宇,每一個音節,把它們同經律相比較。如果它們不能與經相吻合,不能與律相一致,那麼,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不是世尊所說,此比丘錯誤地理會了佛法。   然後,你應該拒絕。   如果與經律相對照,它們和經典相吻合,與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結論: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確地理解了佛法。   此為第四引證。   這就是四大依處。

最後一餐

   佛陀如此啟迪,開導了弟子們之後,來到般瓦。鐵匠純陀招待了佛陀及其弟子。他熱誠地準備好名叫輸卡拉末達毗的美昧佳肴。但是,純陀聽從了佛陀的勸說僅以此食供養了佛陀,把剩餘下來的埋在地下。   飯後,佛陀肚子疼痛不已,但是,他還是忍受了,沒有作聲。   佛陀雖然身體十分虛弱,病得又如此的厲害,但是還是決定步行到他最終日的地,拘屍那羅,此地離般瓦約60英里。據記載,在這最後一次行化中,由於過度的虛弱和疾病,他不得不在大約25個地方休息。   在路上,他曾坐在一棵樹下,感到口乾舌燥,叫阿難陀前去弄點水來。阿難陀好不容易從一條小溪里盛來一缽清水。因為,在此之前,曾有五百輛馬車從這裡經過,攪渾了河水,河中到處都是污穢物,混濁不清。   這時,一個名叫跋庫沙的人走近佛陀,佛陀的安祥寂靜使他敬佩不已,聆聽金剛正定之法後,以兩件金鏤袈裟供養了佛陀。   在佛陀的指導下,他給佛陀披上了其中的一件,另一件給了阿難陀。   當阿難陀把兩件袈裟披在佛陀身上時,他被驚呆了。佛陀的全身光亮鮮亮,不禁說道:「世尊,真是不可思議。世尊的身體如此的明潔,出乎尋常的鮮亮。當我準備把兩件金光閃爍的袈裟披在世尊身上時,它們好象失去了任何光澤。」   隨即,佛陀解釋道,佛陀色身兩次放光,超乎尋常,即在獲證菩提之夜和涅槃之夜。   然後,佛陀宣稱,是夜三時,他將在拘屍那羅境內的雙莎羅樹下圓寂。

純陀供齋功德

   佛陀在腳俱多河洗了最後一次澡,上岸休息,說道:   「阿難陀,也許有人會對鐵匠純陀產生忿恨,說:『這是你的罪過和失誤,純陀,如來吃了你供養的飯食後就圓寂了。』這樣的怨恨應該得到制止。人們應該說:『這是你的福報,這是你的利益,純陀,佛陀吃了你供養的飯食後,證入涅槃。純陀,我聽佛陀親口說,兩種供養功德相等,所獲利益福報平等無二,超過其它任何供養。何為此二種供養?如來於圓滿覺悟之夜所受的供養,以及果證無餘涅槃之夜所受供養。此二種供養具同等功德,具同等利益。其功德利益遠勝於其它一切供養。鐵匠純陀所作此功德將會使他長壽,獲得善生,得到榮華富貴,得以升天為天王。』阿難陀.對純陀的所有指責都應如此受到制止。」   佛陀無限悲憫最後一餐的慷慨布施者,對此作了細心的安慰,然後,來到莎羅樹林,叫阿難陀在兩棵莎羅樹下,準備一隻頭朝北方的睡床,佛陀右脅而卧,一隻腿放在另一隻上面,警醒寂然地躺著。

如何禮敬佛陀

   看到莎羅樹非時而鮮花盛開,一切都呈現出虔誠之態,佛陀對其弟子勸說道:   「阿難陀,如來不應如是受到尊敬、禮待、頂禮、崇拜,讚美。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法而住,如理修習,以法正行,此人以最上法恭敬、禮拜、頂禮、崇拜、讚美如來。因此,阿難陀,你應如此自我培訓:願自己以法而住,如理修習,以法正行。」   這個時候,曾經一度當過佛陀侍者的波摩那站在佛陀跟前,給佛陀扇著風,佛陀叫他站到一邊。   阿難陀不明白,佛陀為什麼叫波摩那站到一旁,他也曾經很周到地侍奉過佛陀。    佛陀說,無數天人聚集一處,來探望佛陀,但波摩那擋住了他們的視線,他們看不見佛陀,因而顯得很不高興。

四大聖地

   接著,佛陀講說了與他有關的四大佛教聖地,虔誠的信徒應以恭敬,敬畏之心前往朝拜,它們是:   佛陀的誕生地(蘭毗尼,在印度同泥泊爾交界處)。   佛成道處(菩提伽耶)   佛初轉無上法輪處(薩拉陀)   佛涅槃處(拘屍那羅)   佛陀又說道:「信徒若在朝聖之中,信心堅定而死,將得升天界。

須跋陀的皈依

   雲遊苦行僧須跋陀當時住在拘屍那羅,聽說喬達摩將在當夜三時涅槃,心想「我曾聽年大閱深的老師,乃至他們的老師,以及諸苦行僧說,高貴覺悟的阿羅漢應現於世是甚為稀有之事。今夜最後時,行僧喬達摩將入涅槃。我還有疑難問題。我祟信喬達摩,他有能力講解大法,我也會因此除去疑慮。」   隨即,須跋陀來到波陀那的莎羅樹林中,走近站在一邊的阿難陀,說道:   「我曾聽年大閱深的老師,乃至他們的老師,以及諸苦行僧說,高貴覺悟的阿羅漢應現於世是甚為稀有之事。今夜最後時,行僧喬達摩將入涅槃。我還有疑難問題。我祟信喬達摩,他有能力講解大法,我也會因此除去疑慮。阿難陀,我可以看一眼行僧喬達摩嗎?」   「夠了,朋友須跋陀,不要再煩世尊了,他已經很累了。」阿難陀尊者說。   須跋陀兩次三次地重複了他的請求,但阿難陀都以同樣的方式一一拒絕。   佛陀聽到了阿難陀和須跋陀的對話,對阿難陀說:   「阿難陀,不要阻擋須跋陀,讓他看一眼圓覺者,無論他問什麼,都是渴望得到知識,不是來麻煩我。而且,我所說的一切,他都會馬上明白。」   阿難陀尊者把須跋陀引到佛陀跟前,一陣友好問候之後,須跋陀在一旁坐下,說:「象富蘭那迦葉,末伽黎拘賒黎,刪闍夜羅胝,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迎羅鴻馱迥蔭延,尼健陀若提子等,這些苦行僧,或為一派之長,或為聞名於世的宗教導師,或為大眾推祟的善德之人,他們是否真正完全徹底地掌握了真理?或是他們其中有人掌握了,還有人沒有掌握?」「須跋陀,不要自尋煩惱地想知道他們全部,或一部分是否覺悟了真理,我將以正法告之,諦聽,謹記所教。」   「好吧,世尊。」須跋陀回答說。 『   「任何一教法中,若無有八正道,此法則無有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若一法中有八正道之教,則此法中有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須跋陀於我教法中,有八正道之教。於此,你確可找到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其它外道無此聖果。須跋陀,若眾弟子以善德為住,則世界將不會沒有阿羅漢。」   「29歲那年,我出家追求至善,現已51年之久,在我的僧團之外,沒有一個修道者,乃至部分地修習此可證之法。」   須跋陀又說:   「妙哉,妙哉。世尊,如同一人擺正顛倒之事,揭開被覆蓋之物,或給迷途者指點迷津,或於黑暗中點燃燈火,使有眼之人能見。同樣的,世尊以各種方式闡述佛法。」   「世尊,我皈依佛、法、僧,但願我可以在佛陀面前得以出家和受比丘大戒。」   「須跋陀,」佛陀說,「任何一個已經接受外道思想的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彌和比丘大戒,都得經過四個月的體驗期。四個月後,經眾弟子作證.其人可受戒而為比丘。但是,我知道你,可另當別論。」   須跋陀說:   「如果說,一個已經接受外道思想之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彌和比丘大戒,都得經過四個月的體驗朗。我也將經過此體驗期,四個月後,經眾弟子作證,我可受戒而為比丘。」   因此,佛陀對阿難陀說道:   「那麼,阿難陀,你可給他授戒。」   「是,世尊。」阿難陀答道。   雲遊僧須跋陀即對阿難陀尊者說:   「這是你的福報,阿難陀,這是你無量福報,佛陀己親自給予你授戒的聖法。」   就這樣,須跋陀在佛陀面前出家。   受戒不久,須跋陀尊者遠離人群,獨自隱居,精進修習,由如實之智,即身證得出家眾至上聖果,以此聖境而住。這是在家居士正確出家修行的目的。須跋陀知道自己已斷生死輪迴,聖行圓滿,不受後生。   須跋陀羅最終證得阿羅漢果,他是佛陀親自度化的最後一位弟子。

最後的囑咐

   阿難陀尊者希望知道怎樣來安放如來的舍利。   佛陀說:「你不要過問供奉如來舍利之事,關心你自己的善業(阿羅漢)。全心為你的善業精進努力,作有益之事,追求自利。許多有智見的剎帝利、婆羅門和在家居士,他們對佛陀有虔誠的信仰,他們將來安置如來的舍利。」   聽到此意味深長的一席話後,阿難陀走到一邊,站在那裡,禁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他想:天哪!我仍然還是有學之人,但是,我的導師將離我而去,他是我的悲憫者。   佛陀見他不在身邊,喊他過來,開導他說:「好了,阿難陀,不要悲傷,不要哭泣,我不是早就告訴過你,我們必定要同喜愛和怡人的一切分離?」   「阿難陀,你功德無量,不久將從煩惱中解脫。」   接著,佛陀讚美了阿難陀,對他圓滿的善德給予高度的評價。   在對阿難陀大加贊褒一番後,佛陀叫他進拘屍那羅城,告訴摩拉人如來即將入證涅槃。他們得到達一消息後,馬上攜老扶幼,男女老少,一路大哭而來,向佛陀作最後拜別。

離別情景

   佛陀接著說:   「阿難陀,你也許會說:無上聖法沒有了導師,我們失去了導師。阿難陀,你不應如此想,我涅槃之後,我所教之法和所制之律將是你們的導師。」   「阿難陀,如果希望的話,我圓寂後,小小戒可舍。」   在此佛陀沒有使用強制的口吻,而是用了虛設的口氣。如果他希望小小戒應該被捨棄,那麼他會用肯定的口吻講出。佛陀預見到,主持第一次結集的迎葉尊者,在得到僧團的准許之後,不會去除任何戒律。因此一些論師說,這是因為佛陀用了假設語氣。   因為佛陀沒有具體的說哪些是小小戒,眾阿羅漢也無法得出任何結論,所以,他們對戒律沒有作任何改動,而是全部保留下來。   佛陀又一次對眾弟子說:眾弟子,如果你們對佛法僧三寶,修習之道,方式方法,還有什麼疑問,現在就問吧。不要以後這麼想:我們面對著老師,但我們還是沒能當面詢問世尊。因此而生懊悔。但是眾弟子還是沉默不語。佛陀如是詢問了三次,大眾中還是無人做聲。   然後,佛陀對大眾說:「也許是由於你們出於對老師的尊敬,不願提出問題。諸弟子,那麼就讓一個人轉告另一個人。」   大眾仍然一聲不吭。因此阿難陀對佛陀說:   「妙哉,妙哉,世尊,同這樣的弟子們為伍真是高興,沒有一位弟子對佛法僧三寶修習之道,方式方法還有任何疑惑。」   「阿難陀,你出於虔誠而如此說,如來明了此事,於此大眾,沒有一人對佛法僧三寶,修習之道,方式方法持有懷疑和迷惑。阿難陀,此五百弟子中,最低品仍是預流之果,永不退轉,註定覺悟。   接著,佛陀給弟子作了最後教化:   「眾弟子,諦聽,我告誡大家,一切有為法皆無常,精進努力(vayadhamma-samkhara-appamadena-sampadetha)。」   這就是世尊最後的教誨。

涅槃

   佛陀入初禪靜慮(jhana),從此起,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入空無邊處地(akasananacayatana),從此地起,入識無邊處地(vinnanancayatana),從此地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地(n』eva-sanna-n』asannayatana),從此起,入無受想地(sannave-dayitanirodha)。

   阿難陀尊者,還沒有證得天眼通,對阿那律陀尊者說:「阿那律陀尊者,世尊圓寂了。」

   「沒有,阿難陀兄弟,世尊還沒有圓寂,但己到了無受想地。」

   隨即,佛陀從無受想地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地,由此地起,入無所有處,由此起,入識無邊處地,由此地起,入空無邊處地,由此地起,依次入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靜慮。然後又從第一靜慮起,依次入證第二,第三乃至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當下即證無餘涅槃。佛陀圓寂於公元前543年的維塞節——月圓日。

第十五章 什麼是佛教

《三藏》

   雖然佛陀已經涅槃,但是他在漫長、成功的行化過程中所傳教的崇高佛法,全部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人類,現在仍然一塵不染地存在於世間。   世尊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文字記載的言教,但是他的弟子們博聞強記.世世代代口口相傳,完整地把它們保存下來。   佛陀圓寂後三個月,也就是阿闍世王統治第八年,500名大阿羅漢在王舍城舉行了一次結集,重頌佛陀的言教。以期捍衛佛法的純潔性。阿難陀尊者,佛陀寵愛的侍者特具恩惠,常隨佛陀左右,親耳聆聽佛陀教法。他同優婆離尊者一道,被大家推選出來分別回答有關法和律上面的問題。   第一次結集編緝整理了現存的巴利文《三藏》,它代表了整個佛教。   100年和236年後,分別舉行了另外兩次阿羅漢的結集,再次重頌佛陀的言教.因為曾有人試圖篡解歪曲真正的佛法。   公元前83年,在僧伽羅國王瓦特甘彌尼無畏統治時期,眾阿羅漢又進行了一次結集。這樣在佛教歷史上,《三藏》經典第一次在獅子國的阿蘆寺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   由於這些具有卓識遠見的高貴阿羅漢,以及他們不知疲倦的努力,無論在現在還是在未來,使那些高超的評論家或激進學者們沒有染污清凈佛法的餘地。   卷侄浩繁的《三藏》經典包涵了佛教精髓,它大概是聖經的11倍。   《三藏》,巴利語Tikitaka,即《經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阿毗達磨藏》,即最高對法藏(Abidhamma--pitaka)。

《律藏》

   《律藏》被認為是僧伽的最終依怙,主要講述了比丘和比丘尼僧團的清規戒律。幾乎在佛陀成道後的最初20年內,沒有制約和整肅僧團的明確戒規。後來,因緣成熟,佛陀頒布了未來僧團的戒條。《律藏》中全面講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義,以及僧團內部的特別戒律儀規。記載了從佛教創建之初逐漸發展的歷史,佛陀的一生及簡單的教化情況,以及三次結集的詳情細節,這些成為《律藏》中後續補充的一些內容。它間接地提供了古代歷史、印度風俗習慣、古老藝術和科學等有用資料。   僧伽的民主體制,大眾議事程序,比丘們崇高的道德標準,以及佛陀無與倫比的領導才能,不可能不給每一個閱讀過《律藏》的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佛陀甚至預計到當今的議會制度。查特倫德伯爵寫道:「許多人也許會驚訝地獲悉,2500年前的印度佛教僧團中,發現了我們當今議會制度的雛型。」   《律藏》包含以下五部經典。   1、《波羅夷》-Parajika pali   2、《波逸提》-Pacittiya pali   3、《大品》-Mahavagga pali   4、《小品》-Cullavagga pali   5、《附篇》-Parivara Pali

《經藏》

   《經藏》主要囊括了佛陀在各種場合下對僧眾或居士所說的指導性經典。有幾部是由舍利弗、目鍵蓮、阿難陀尊者等所講,也被收列為經典,因為他們的言說得到佛陀的印證,所以也被恭敬為佛陀所說。絕大多數經典是佛陀為了眾比丘的利益而說,主要涉及到聖潔的梵行和對佛法真卓的闡述。另外有好幾部經典講解了在家居士如何提高物質和道德生活,如《善生童子經》,著重講了居士的職責和義務,也有一些針對兒童所說,有趣味的談話。   《經藏》可以被比作是一部藥典,因為這些經典是佛陀在各種場合下,為了契合各類眾生的根機而闡說。表面看來,它們也許有相互矛盾之處,但是這些不應產生誤解。因為佛陀所說是為了適合特殊的需要。例如,對於一個本質相同的問題,當提問者只不過是由於愚昧的好奇,他就保持沉默,但當他知道詢問者是一誠實的追求真理之人,他就給予詳盡的解答。   《經藏》包括以下五部:   1.《長部》--Digha Nikaya.   2.《中部》--Majjhima Nikaya.   3.《相應部》--Samyutta Nikaya.   4.《增支部》--Angutta Nikaya   5.《小部》--Khuddaka Nikaya,   《小部》又有十五部書組成:   1.《小誦》--Khuddaka Patha.   2.《法句》--Dhammapada,   3.《自說》--Udana.   4.《如是語》--Itlvuttaka.   5.《經集》--Sutta Nipata.   6.《天宮事》--Vimana Vatthu.   7.《餓鬼事》--Peta Vatthu.   8.《長老偈》--Theragatha.   9.《長老尼偈》--Therigatha. 』   10.《本生》--Jataka,   11.《義釋》--Niddesa.   12.《無礙解道》--Patisambhida.   13.《譬喻》--Apadana.   14.《佛種姓》--Buddhavamsa.   15.《行藏》--Cariya Pitaka.

《阿毗達磨藏》

   與簡單明了的《經藏》相比,《阿毗達磨藏》在《三藏》中最為重要,最有意義,包含了深奧的佛法哲理。《阿毗達磨藏》是佛陀的最高教法,闡述了奧妙無窮的佛法精華。   有些學者認為《阿毗達磨藏》不是佛陀的言教,而是後來僧侶學者的詳細展開和闡述。但就傳統而言,《阿毗達磨藏》的核心部分可追溯到佛陀自己。《阿毗達磨藏》中一些措詞的模型,如六部書(除Kathavatthu一界論)里解說的善法(Kusaladhamma),不善法(akusaladhamma),不定法(abyakatadhamma)都是佛陀講說,舍利弗尊者有幸詳盡地闡發了這些論題。   無論此偉大的作家或作家們是誰,我們必須承認,《阿毗達磨藏》是一部智慧天才的著作,這些智者能與佛陀媲美。這一點可以從描寫各種因果關係繁瑣而奧妙的真諦(Patthana)和俗諦(Pakarana)中一目了然。   對於一個探求真理的智者,《阿毗達磨藏》是一必不可少的指南和理性方法。對於啟蒙思想家和希望開發智慧,以佛教理想為生的誠實學者來說,他們可以在這裡找到思想食糧。《阿毗達磨藏》不是膚淺的讀者走馬看花式的有趣讀物。   就意識、思惟和思惟程序以及精神財富而言。當代的心理學,一如自身有限的空間,都被包容在《阿毗達磨藏》的範疇之內。但是,《阿毗達磨藏》不承認靈性實體或靈魂的存在。它講的是沒有靈魂的心理學。   如果一個人把《阿毗達磨藏》當成一本現代心理學叢書來讀,他可能會大失所望。它沒有試圖解決當代心理學家所面臨的所有問題。   《阿毗達磨藏》給意識(citta)作了詮釋,以道德為標準,分析和分類了思想,列舉了所有心智方面(cetas5ka一心所)的內容,詳細闡述了每一意識的構成,精確地描繪了思想的生起。思維瞬間只有在《阿毗達磨藏》中得到解說,在當今心理學中沒有與之相匹者。這對學習心理學的人來說深具特別的誘力。與個人解脫無關,但能引起學生們或學者們興趣等旁枝末節的問題,都被有意識的擱置在一邊。   《阿毗達磨藏》概括地討論了物質存在,但不是針對物理學家而言。它解釋了物質的基本單位、物質屬性、起源,以及物質與精神的關係。但它又沒有力圖講授物質與精神的系統性知識,對所謂有情的這兩個相待的因素作了一番剖析,幫助人們認識物質的本來面目。因此哲學性在這些方面得到發展。以此哲學為基礎,演發了一種道德體系,以期實現最終的目標--涅槃。正如羅斯戴維斯女士所說:「《阿毗達磨藏》論述了,一.我們所發現的,i.內在的,ii.外在的;二.我們希望發現的。」   《經藏》包含了一般性的佛法,而《阿毗達磨藏》包括了最高佛法。   絕大多數佛法的弘揚者一般都承認,若要全面的弄懂弄通佛法,《阿毗達磨藏》的知識至為重要,它是打開實諦大門的鑰匙。   《阿毗達磨藏》由如下七本書組成   1.《法聚論》--Dhammasangani   2.《分別論》--Vibhanga.   3.《論事》--Dhatukatha.   4.《人施論》--Puggala Pannatti.   5.《界論》--Kathavatthu.   6.《雙論》--Yamaka.   7.《發趣論》--Patthana.

佛教是哲學嗎?

   這些聖典里所藏有的高尚佛法,向人們講述了通過自身實踐而能被檢驗和證實的真理。但它們不是今天可能被稱為深奧的真理,明天卻被拋棄的理論和猜測。佛陀沒有宣說具有革命性質的哲學理論,也沒有想要創造物質領域的新科學。簡單地說,佛陀解釋了如何從痛苦的人生中得到解脫的內外之法,揭示了解脫的唯一途徑。   更進一步地說,佛陀沒有全部教授他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天,佛陀住在一林中,抓起一把樹葉,說:「諸比丘,我所教之法好比我手中的樹葉,而未教之法卻好比樹林中的樹葉。」   他傳教了他認為對人生解脫絕對重要的法門。在與他的崇高使命無關緊要的問題上,他保持了獨特的沉默。偶爾有時,他超越了許多當今科學家和哲學家。   赫羅卡利突斯(Heraclitus,500--B.C)認為萬物流逝,宇宙萬有瞬息變化。他說,無恆久之事,一切皆在變化之中。他的名言是:人們不可能兩次跳進同一溪流之中。皮持歌羅斯(Pythagoras,532--B.C),教授了靈魂輪迴說以及其它學說。迪斯卡特(Descartes,1596-1650)宣稱有必要在理智的懷疑下,檢驗一切現象。斯皮那茲(Spinoza,1632一1677)承認有一恆常存在的實體,同時認為一切存在皆是暫時的。在他看來,人們通過發現非暫時,非短暫,不變恆常,永存的知識體,戰勝痛苦。伯克利(Berkely,1685-1776)認為,所謂的原子只不過是一種形而上的臆造。休姆(Hume,1711--1776)通過分析思惟,得出結論:意識包含了川流變化的心智階段。黑格爾(Hegel,1770-1831)聲稱宇宙萬有都在變化之中。叔本華(Schopenhauer,1788--1860)在他的《意志和觀念世界》一書中,以西方形式展現了痛苦的真實以及原由。亨利伯格森(Henri.Bergson l859--1941)倡導變化之學說,強調了悟透力的價值。威廉傑姆斯(Villiam』 James,1842-1910)談論了意識之流,否認了靈魂的存在。   佛陀早在2500年之前就宣說了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真理。   佛陀的道德和哲學的教導是讓人們來學習、實踐,更為要緊的是讓人們以自己的內在智慧而親證。所以,佛法被比作是渡人穿過生命之海的木筏。   因此,嚴格講來,佛教不能被稱為哲學,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對智慧的愛,引發對智慧的追求。」佛教也不是對未知因素(如形而上),或對其不明確知解(在倫理和政治哲學方面)的假設解答。   如果說,「哲學並不一定是對某些特殊事實的探求,而是探求我們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質,以及應有的生命方式。」那麼佛教也許接近一門哲學,但是它更具有全面綜合性。   哲學主要涉足於知識,而不關心實踐,但佛教特彆強調了實踐和悟證。

佛教是宗教嗎?

   在《佛教》一書中,羅斯戴維斯教授寫道:   「何為Religion(宗教)?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樣,這個名詞不是在與我們無關語言中發現的,但它的出源還不肯定。西塞羅在一段文章里,把它混成是由re和1ego派生出來,認為它真實的意思應該是反覆的祈禱和稱念。另一種詮釋則把它說成是從re和logo而來,它的原意就是執愛,或恆久的受縛(無疑就是上帝)。第三種則把它說成與1ex有關,解釋為法的遵循,思想謹慎,良知的框架。」   嚴格地說,佛教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宗教,因為,它不是對超人上帝的忠誠,以及信仰和禮拜系統。   佛教不要求信徒盲目的信仰。純粹的信仰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建立於知識基礎上的信心」。一個佛教徒可以存有偶爾的懷疑,直到他證得第一聖果。這時,所有對佛法僧的疑慮會徹底消除。只有在達到這一境地時,一個人才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佛教徒對佛陀的信心就象一個病者對名醫,或學生對老師的信賴。雖然佛教徒把佛陀當成至高無上,指導清凈之路的導師,而皈依禮拜,但是他沒有卑躬地放棄自由。一個佛教徒不認為僅僅皈依了佛陀,或憑藉自己信仰就可得到清凈純潔。即使佛陀也沒有辦法清洗他人的不凈。嚴格地說,一個人不能純潔或玷污他人。作為導師,佛陀也許是一種工具,而我們的純潔就是我們自己的事。   在《法句經》中,佛陀說:   由己而行惡,由己而染污;由己不作惡,由己而清凈,凈不凈依己,何能凈他人。   佛教徒不是一本書或某個人的奴隸。他也不會因是一個佛教徒而犧牲自由思想。他絕對自由地實踐自己的自由,開發知識,乃至自證佛果。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佛陀。佛教很自然地把佛陀所說引述為權威,但佛陀本人卻放棄了一切權威。   在佛教中,頓悟是真理的唯一標準,其關鍵是理性的悟解。佛陀告誡真理的追求者,不要僅僅以他人的權威而接受一切,但要運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自我判斷事情的正確或錯誤。   有一次,一群奇舍子的市民,屬於迦摩羅種姓的人來到佛前說,許多來向他們傳教的梵志和婆羅門,都抬高他們自己的教法,指責他人。這樣,他們迷惑不解,到底誰說的正確。   「是的,迦摩羅人,你們的迷惑和懷疑是正當的,因為對於一件可疑之事,懷疑就產生了。」佛陀評論道,並且給了他們如下的勸告。這樣的勸告正如適應於古代多疑的婆羅門,對當代理性主義者也具有同等的感召力。   「噢,迦摩羅人,不要輕信言傳(我很早就這麼聽說過),不要輕信傳統(認為這是歷代相傳),不要輕信傳說(相信他人之說,而無調查),不要輕信與經典相符之事,不要輕信猜測,不要輕信推理,不要輕信事物的表面,不要輕信與先入為主一致的觀點,不要輕信似是而非之事(好象應該被接受之事),不要因尊敬梵志而接受其法(認為接受他的教法是正確的)。   「但是,當你們自己明白這些事是不善,錯誤的,受到智者的譴責,做了這些事後,將導致毀滅和痛苦,然後你們要真正地拒絕它們。   「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是善,無過,受到智者的讚美,做了這些事後,將導致利益和幸福,你們要以此為行住。」   佛陀在2500年前所說的這些富有智慧的格言,即使在開明的21世紀,仍然具有原始的動力和新鮮。   《法智論》運用通俗易懂的事例,以不同的語言,給予了同樣的忠告:   「如智者在試金石上鍛燒、敲打、磨擦以檢驗真金;同樣的,你們在接受我的話語之前,要檢驗它們,不要僅僅因尊敬我而接受我的教法。」   佛陀告誡他的弟子們追尋真理,不要理會權威者的說教。   大家承認,雖然在佛教中沒有盲目的信仰,但是,也許有人會問,在佛教里佛教徒是否禮拜佛像,以及類似的偶像祟拜。   佛教徒禮拜偶像不是為了希求世間或精神的獲取,而是恭敬它所代表的精神。一個佛教徒來到佛前,供花點香,不是獻給佛像,而是獻給佛陀。他這樣做是一種感恩的表示,意念佛陀的善德,冥想鮮花的短暫。一個明了的佛教徒作意使自己感覺到高貴的佛陀就在身邊;以此獲得到追隨他的啟迪。   談到偶像,偉大的哲學家康特一少林在《一個哲學家的旅行日記》中寫道:「在這個世界中,我不知道什麼能比佛陀像更加莊嚴的了。它是在可以視覺領域中最為圓滿的精神體現。」   另外,佛教徒並不禮拜菩提樹,而是把它當成覺悟的象徵,因此而值得恭敬。   雖然這些外在形式的禮敬流行於佛教徒中間,但是佛陀不象天人一樣受到禮拜。   外表的禮拜物體並不是絕對的必要,但是它們的作用卻非同小可,能幫助人制心一處。一個知識分子沒有必要加以利用,因為他能輕而易舉地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於佛陀身上,以此見佛。   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出於對佛陀的感激,我們如此禮拜。但是,佛陀希望從其弟子那裡得到的不是順服,而是對他教法確確實實地遵隨。   佛陀涅槃前夕,許多弟子們來向佛陀行禮作別。但是,有一比丘卻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室里,致心禪定。佛陀聽說此事後,即把這位比丘招至跟前,詢問他沒有到場的原因。他說:「世尊,我明白尊者您將在三個月後圓寂。我想,恭敬老師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圓寂之前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表揚了此忠誠盡職比丘,讚歎了他值得嘉勉的事迹,說:「善哉,善哉,愛我之人應以此比丘為榜樣。修習佛法最好之人即最尊敬我之人。」。   另外一次,佛陀說:「見法之人見我。」   這裡必須提出的是,佛教中沒有祈願或替代祈願的禱告者。無論一人如何哀求佛陀,他都無法因此而獲解脫。對於祈禱之人,佛陀不賜予,也無法賜予世間的偏愛。一個佛教徒不應希冀從祈禱中得到解救,而應依靠自己,精進努力,贏得自己的解脫,獲得清凈。佛陀勸告他的弟子們不要依靠別人,而要依靠自己,信賴自己。他說:   「汝等須自力,如來唯導師。」   佛陀不僅闡述了祈禱的一無所獲,也藐視了奴顏卑膝的心態。佛陀強調了提高自我訓練,自我調伏,自我純潔,自我覺悟之禪修的重要性,而非祈禱。這些對於意識和心智都有一種營養滋補作用。禪定是佛教的精髓。   不同於其它大多數宗教,在佛教中沒有必須順從和害怕的萬能上帝。佛教否認所謂超人的神力,即萬能之神,或第一因的存在,沒有神啟,沒有神的使者或先知者。故爾,一個佛教徒不對任何一個控制其命運,武斷地賜與或懲罰的神祇表示恭順,因為佛教徒不相信神人的天啟。佛教不聲稱自己是真理的獨有者,不譴責其它任何宗教。一個宗教最大的敵人就是不能容納異己。佛陀以其獨特的忍辱之法,教導他的弟子們,即使有人惡語中傷佛陀本人,他的法以及他的僧團,都不要因不滿和不快而大發雷霆。佛陀說:「如果這樣做的話,你們不但把自己帶到精神失落的險境,而且也不能判斷他們所說是否正確。」此乃最為開明的胸襟。佛陀在譴責其它宗教不公正的批評時說:「正如一人仰著脖子朝天吐痰,痰沫污染不了天,反墮其臉,玷污自身。」   佛教不講一個人必須盲目信奉教條,沒有因虔誠信仰而必須毫無理智接受的信條,沒有因正式入教而應遵守舉行的儀式典禮,也沒有為了自我清凈而進行的無意義的祭祀和自我懲罰。   因此,嚴格地來說,佛教不能稱作為宗教。因為,它既不是一種信仰或禮拜的體系,也不同於《韋伯斯特詞典》中所解釋的那樣:人們通過外在行為或形式表現出對有能力控制他們生命,應該表示順從、服務和恭敬的一神或多神存在的認可。   不過,如果說宗教是:「一種不是表面生活觀的教導,是一種悟透生活而不僅僅是只看到生活表層的教導,一種如理反省,指導行為,而使人們凈化的教導,或能使人不屈不撓的地對待生活,冷靜安祥的面對死亡。」或者是一種從生活之苦中獲取解脫的體系,那麼,佛教是宗教之宗教,達黑卡博士在爭論什麼是佛教時寫道:「由此,佛教被譴責判定為一種宗教。就指出今生和來世完全不同這一點而言,佛教不可能是宗教。」

佛教是不是一道德體系?

   佛教具備崇高的在家出家二眾的道德準則,這些都大大超越了一般的道德教導。   戒(sila)僅僅是一基礎階段,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方法。它雖然極為重要,但是它單獨不能引導人們趨至解脫或圓滿清凈。它僅是純潔之路上的第一步。超越道德之上的是智慧(panna)。佛教的基礎是戒律,智慧是其終究,這兩種互相補充的功德如同鳥的兩隻翅膀。智慧好比一個人的眼睛。戒律好比其人的雙腳。佛陀的稱號之一就是兩足尊一具足智慧和善德(Vijjacaranasampanna)。   四聖諦構造了佛教的基礎,其中最初三諦代表了佛法的哲學,第四諦,即佛教的道德,它以此哲學為基準。   佛教的道德觀不是建立在任何可疑的神啟之上,它也不是特殊人物的天才發明,它建築於可驗事實和個人經歷基礎之上。是一理性的,可行的法典。在馬葛摩教授看來,佛教的道德準則是世界上僅見的最為完善的法典之一。   羅斯——戴維斯教授說:「無論從佛教或非佛教的角度.我對每一個偉大的世界宗教體系都作了一次檢驗,其中我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在完美程度,或綜合理解方面可以超過佛陀八正道的東西。我願以此來規範我的生活。」   有趣的是,根據佛教,行為有善惡,非善非惡,以及趨於斷滅一切行為之行為。善業是一個人解脫的關鍵,但是,一旦梵行的最終目的達到之後,一個人超越於善惡之上。   佛道:「善法(dhamma)你尚要捨棄,更何況非善法(adhamma)。」   以貪(lobha) 、嗔(dosa) 、痴(moha)為伍之法即為惡業;與無貪(alobha) 、無嗔(adosa) 、無痴(panna)為伍之法即為善業。   清凈無染阿羅漢之行為不具有道德價值,因為他超越了善惡。但這不意味著阿羅漢是消極的,他是積極向上的,只不過他的行為是無我的,以此來幫助指導他人走自己已經走過的道路。以世間之法來說,他的行為是善,但就其自身而言,缺少再生力。不同於世俗人的行為,他的行為不會作為業報對自己產生反作用。   在巴利語中,阿羅漢的行為被稱之為kiriya(功用)。純金不可能再被純潔。   四聖果道的心境,即預流果(sotapatti),一還果(sakadagami).不還果(anagami)和阿羅漢果(arahatta),是善(kusala),不趨於積聚新業,反而趨於逐漸終止個人業流的再生。以此次第消除善惡之業。在此種聖意識中,趨於斷除業根的智慧(panna)佔有主導優勢,而在世俗的意識中,造作業力的行(cetana)佔主導地位。

何為道德準則?

   我們在佛陀給小沙彌羅睺羅的告誡中找到答案。   「若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於我有害,於他人有害,或於自他有害,然此事即為生苦之惡業,你定要遠離之。   「若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於我無害,於他人無害,或於自他無害,然此事即為生樂之善業,你定要多事之。   在衡量道德價值時,一個佛教徒考慮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牲畜也不排除在外。   佛陀在《慈經》中開示道:「如同母親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自己的獨生兒子,願每一個人對一切眾生培養無礙慈念。   《法句經》第一百二十九偈:   一切懼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無害亦無殺。   為了明白佛陀希望其理想弟子們遵循的高尚道德標準,一個人必須仔細閱讀《法句經》,《善生經》,《吉祥經》,《慈經》,《虎路住者經》,《出家經》,《賤民經》,《曇彌迦經》。   作為一種道德教導,佛教超越了其它所有倫理體系。但是道德只不過是佛教的起點而非終究。   一方面,佛教不是哲學,另一方面,佛教是哲學之哲學。   一方面,佛教不是宗教,另一方面,佛教是宗教之宗教。

什麼是佛教?

   佛教既非一種形而上學之道,亦非一種宗教儀式。

   佛教既非懷疑主義,亦非教條主義。

   佛教既非常見,亦非斷見。

   佛教既非自我折磨苦修,亦非自我物慾墮落。

   佛教既非悲觀主義,亦非樂觀主義,而是實在主義。

   佛教既非絕對的現實世界,亦非絕對的其它世界。

   佛教非外向尋,而是內向反省。

   佛教非以神為中心,而是以人為中心。

   佛教是通往覺悟的唯一途徑。

   佛教,原巴利語為法,意為執持或保持如法行事,預防墮落惡道。在英語中,沒有一個等同詞語能確切地表達此巴利語。

   法即如實所是,真實之理。它是解脫痛苦的方法,也就是解脫本身。無論佛陀應世與否,法恆存不變。佛陀覺悟此法。無知之人視而不見,直到覺悟聖者出現於世間,慈悲向世人宣說為止。

   「諸比丘,無論佛陀應世與否,既立之法,自然之道--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anicca),是苦(dukkha),諸法無我(anatta)。此乃事實。佛陀認識,覺悟此事實。既知且悟此法,如來即宣揚、傳授、示現、建立、弘化、講解,使人明白之:一切有為法皆無常,苦,諸法無我。」

   在《中部》中,佛陀說:「佛陀只教一法,即苦和苦滅。」

   這就是真實之說。

   《優陀那》云:「諸比丘,如大海一味,即咸昧,此法亦一味,即解脫之味。」

   這就是解脫方法。

   此高尚之法不與人相隔離,而是完全以人而立,由人而覺悟。為此,佛陀說:

   「自為自島嶼,自為自皈依-Attadipa viharatha attapatisarana.

   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不外求依止-Dhammadipa vi-haratha,dhamma patisarana,nanna patisarana.」

更多內容,請看以下鏈接:

覺悟之路-斯里蘭卡 那爛陀 長老(Narada Mahathera)?

dhamma.sutta.org圖標

第一,歷史上的佛陀,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歷史人物,不是虛構出來的。佛陀出生在現在尼泊爾境內的釋迦王國,父親凈飯王,母親,母親摩耶王后,娶妻耶輸陀羅,生子羅睺羅,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涅槃。

第二,佛陀是僧團的創建者,是親教師,帶領大批的信眾修行,他的教法一直到現在還使人受益。

第三,佛陀是反對封建等級的自由主義鬥士,是真正的主張眾生平等的人。雖然佛陀出身高貴,但是他對待國王跟乞丐,貴婦與妓女一視同仁。

第四,佛陀追求真理,反對個人崇拜,雖然現在佛教為了紀念佛陀,四處有佛陀塑像,但是佛陀自己反對這些,他留在世間的只有一對足印(也不知道真假)。並且在示滅時明確告訴弟子,不要以他為師,要已戒為師。

第五,佛陀寬容。佛陀從不要求弟子只聽信他一個,對於其他的宗教或者學說都非常包容,這既說明佛陀寬容,也說明佛陀自信,更說明佛陀追求的是真理,而沒有一絲一毫的個人名利在裡面。佛陀的教義核心之一也是無我,世間是沒有一個真實的我的。

第六,佛陀慈悲。佛陀主張慈悲的對待一切眾生,慈悲的對待這個世界,佛教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未殺戮或者殘害過其他宗教信徒的宗教。

第七,佛陀現實。對於宇宙有無盡頭之類的問題從不思考研究。佛陀的教法雖然法門眾多,但是有次第,無論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一步一步的到達修成正果。


就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但是有大智慧的智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