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是火器發展的鼎盛時期,無論是各類火器的製造,還是使用火器的戰術,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戰爭史上擁有一席之地。明初,軍隊中就有一部分人使用火器,作爲軍事上的利器。永樂時,火藥兵器研製不斷提高和使用技術日益嫺熟,此時神機營應運而生。此後,神機營就成爲明朝火器的代名詞。

  神機營是明代京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關於神機營建立的確切時間,在許多史書中有所記載,明成祖在親徵交址時,因神機火器的特殊作戰方式和強大的戰鬥力,而專門組建了這支槍炮部隊--神機營。(“永樂中徵交址,得其神機火箭之法,因立是營。神機營分爲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營”)之後,逐步改進了神機營所使用的火器,大大提高了戰鬥力,神機營一步步趨於完善。

  迅雷銃

  神機營組建後,配備最強的兵力,訓練了大量的火炮手和火銃手。擔負着“內衛京師,外備徵戰”的重任。朱棣總結神機營的創建及佈陣,必須是:“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首以銃摧其鋒,繼以騎衝其尖”。神機營的創建,大大提高了明軍的戰鬥力。明軍首創炮兵與步騎兵協同作戰的新戰術,開創了戰爭史上新的篇章。該營曾多次隨皇帝出征,爲平定北疆立下赫赫戰功。當時的神機營最爲厲害的武器,就是火銃。

  神火飛鴉

  據《明會典》及《武備志》記載,自隆慶年間始,明軍神機營使用之火器,大約有二三十種之多。甚至包括了有一種類似於當今左輪手槍的火器,可以連發而不需單發填裝。史料記載,這種火器大名叫五雷神機,這神器有槍管五個,各長一尺五寸,重約五斤,柄上裝有總照門和銅管,由於槍管可以旋轉,槍口各有準星,似乎連瞄準都不用,即可於轉瞬之間輪流發射出去。

  從永樂八年(1410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15年間神機營五次隨永樂帝遠徵,在大小戰鬥中屢立奇功,它曾配合其它兵種作戰,以炮火給敵人造成大量傷亡,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不僅使火器的應用更加專業化,而且使神機營成爲戰鬥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永樂帝率50萬大軍首次親徵漠北,在此次戰役中,柳升帶領神機營爲前鋒,神機營先聲奪人,同時配合精銳騎兵、步兵的作戰方式,最終大敗阿魯臺。此次勝利,得益於神機營的先鋒作用,打擊了敵軍,此次北征,沉重打擊了韃靼部勢力,迫使阿魯臺於是年冬季嚮明朝進貢臣服,神機營功不可沒。

  佛朗機炮

  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永樂帝再次統兵50萬,進行第二次漠北之戰,以打擊襲擾明朝北部邊地的蒙古瓦剌部貴族馬哈木勢力。馬哈木率部抵抗。朱棣首先派出部分輕騎,目的是誘其出戰,繼而將主力分爲三路進攻,安遠侯柳升率先以神機槍炮齊射馬哈木部中路,陣線瞬間被突破,敵人潰亂不堪,紛紛逃跑,此時步兵、騎兵趁勢追殲逃敵。柳升在此取勝之後,又以神機槍炮齊射另外兩路。導致馬哈木部全線潰退,連夜逃遁。明軍大獲全勝,班師回京。此次戰役是在沙漠中採用神機槍炮兵同步兵、騎兵協同作戰的戰法,並大敗敵軍的著名戰例,是神機營戰鬥史上的精采瞬間。

  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再次下決心親徵漠北,進行第三次漠北之戰。此次,在作戰部署上明成祖採用:“步卒居內,騎卒居外,神機營在騎卒之外,神機營外有長圍,各週二十里。”把神機營排列在步兵、騎兵之外。在實際作戰過程中:

  “麾兵繞出其左十餘裏,先令甲士持神機弩伏深林中,戒曰:“寇經此則發”。又命嚴陣山下以待。已而,寇盡棄其輜重馳突而左,上麾御前騎士與山下兵馳追之,寇驚走,而林間神機努競發,寇大潰,死傷不可數計。”

  明成祖考慮到神機營的特點,在戰略部署上要求出其不意的進攻,給敵軍最大的打擊,幾乎全軍覆沒。此役給蒙古三衛以沉重打擊,鞏固了北部邊防。

  火龍出水

  永樂二十一(1423年)年七月,明成祖第四次率軍北征時,再次將火器部隊神機營與騎步兵做了有機得部署,這一佈陣,使神機營的作戰部署更加精細化,要求居前得神銃手疏遠分佈,以提供裝填彈藥之便利,同時實施輪番射擊,目的在以摧毀敵人先鋒部隊,消滅敵人銳氣。後面得馬隊則要密集排列,以便在火器射擊之後,迅速以排山倒海之勢出擊,乘勝追擊打垮敵人全部陣線。步兵則在馬隊之後追擊,用以消滅殘敵。在神機營與騎兵、步兵的完美配合下,最終取得了本次戰役的勝利。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明廷決定對蒙古韃靼部的作戰,進行第五次北征。此次戰役中,神機營仍舊以其出其不意的進攻方式,給敵人以殘酷的打擊,爲勝利奠定了基礎。此役之後,蒙古勢力暫時削弱,明朝也已精疲力竭,無力再作大規模遠徵。

  儘管明朝的神機營,已擁有銅火炮、火槍、燃燒爆炸罐一類的熱兵器。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時,裝填緩慢且射程近的火器不適宜對付騎兵,明軍仍主要依靠刀矛等冷兵器,火器的發展在百年間基本處於停滯狀態。1522年,駛到東方的葡萄牙艦隻在屯門附近海面進行了中西方的第一次海戰,參戰明軍在火器上已明顯居於劣勢,只是對手因人少和補給困難而退去。

  葡萄牙船和荷蘭船接着遠航至日本長崎,歷來長於對外學習的倭人立即購買了火槍、火炮,隨後大力仿造,16世紀的日本內戰中便出現了號稱10萬之衆的火槍隊,倭寇對華進犯時也擁有了火器優勢。1548年明軍在抗倭時繳獲了日本的“鐵炮”,戚繼光等將領認爲應學習仿製,不久便製造出單兵射擊可用的“鳥銃”,其具備了近代步槍的早期特點。

  紅夷大炮

  與葡萄牙的作戰中,神機營感受到外國火器的威力,也有了仿造積極性。明朝最多時一次就購買了80多門大炮。1626年明軍將領袁崇煥在抗擊後金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時,主要就依靠11門紅衣大炮將對方擊退,努爾哈赤也爲炮火所傷,遭遇了其起兵後最大一次敗績

  至崇禎三年即1630年,明朝仿製出的大中小型紅衣大炮達400餘門,還改進製造出迅雷銃(裝五根槍管的火繩槍,槍管輪流發射)、連子銃(原始連發槍)和翼虎銃(裝三根槍管的短射程輕便火繩槍)等。明末一些精銳軍隊中火器手的比例已高達60%,這表明明軍已進入冷熱兵器並用的時代。李自成攻破城時,崇禎皇帝在最後一屆神機營的護衛下,帶着一小隊太監想突圍,崇禎手裏拿着的是三眼銃(裝三根槍管的火繩槍),只是因出不了城門才被迫返回景山上了吊。

  三眼銃

  儘管明末已有實現從冷兵器到熱兵器飛躍的一個機會,卻缺乏機制改革的氛圍,經濟混亂和饑荒遍地又導致暴動蜂起。著名科學家徐光啓曾提出“正兵”計劃,其學生、時任登萊巡撫的孫元化上呈了建立全副火器裝備的新營制方案,明朝言官卻都以靡費爲名反對撥款。明朝內部傾軋,導致一些將領攜帶神機營的精良武器投奔滿清,結果清軍在1641年錦州一帶的會戰和1644年同李自成軍交戰時佔據了火炮優勢,明末僅有的那點軍事裝備改革成果最終爲他人作了嫁衣。

  入主中原的清朝原本文化十分落後,起初因作戰急需也重視火器,卻只能仿製而無力搞科技創新。清廷穩定政權後更爲閉關自守,長期迷信“弓馬定天下”的傳統,出於防範心理又由八旗兵壟斷槍炮,火器發展近乎停滯,東方封建古國同西方資本主義新興國家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越拉越大。正是由於明朝的保守和隨後清朝的愚昧,中國喪失了跟上世界武器發展大潮的寶貴機遇,最終陷入近代落後捱打的境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