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网站3月20日发布了题为《太空竞赛是否反映了战略复杂化》的文章,现将原文编译如下:

3月18至28日,太空峰会在日内瓦召开,就控制太空军备竞赛展开讨论。在政治紧张以及影响力竞争的背景下,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是能够左右辩论的主导角色。本研究所对菲利普·施泰宁格进行了采访。施泰宁格是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主席的军事顾问,也是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员。

问:考虑到美俄退出《中导条约》,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趋紧,这次太空峰会有望达成一份牢固的协议吗?

答:达成一项关于外太空持久和平条件的国际条约的想法并非新鲜事,最近这些年进行了不少相关工作。这是第一个有利因素。

不过必须要看到,大国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导致迄今未达成协议。当前情势可能不太利于取得具体进展,美国毫不掩饰他们“统治太空”——特朗普原话——的意图。但是,这种形势有可能推动其他国家寻找趋同点,从而遏制某些人的太空霸权意愿。

第2个有利因素也许在于大家逐渐意识到并且广泛赞同太空的战略重要性今非昔比。最后,越来越多国家涉足太空事务,彼此间互相依赖的事实是第3个有利因素。

图为美国部署的间谍卫星设想图

问:美国认为他们的军事霸权受到中国与俄罗斯技术发展的“威胁”,日前,特朗普向国会提交了他的“太空军”计划,如何看待这个计划?

答:美国在军事太空领域的举措可以从战略意义及管理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战略方面,其实在21世纪初就发生了转变。

体制结构方面,目前只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创立美国的第11个联合作战司令部——美国太空司令部部。第2项举动则是设立空军部领导的太空部队,负责太空军事任务,如同海军内的海军陆战队。此举尚有待美国国会的审议和批准。而特朗普宣布的最激进举措是创立太空军,其是独立于当前军种的第6军种,但此举在国会遭到了强烈反对,可能无法落实。

问:大国之间重启太空竞赛,是否属于冷战的回归?欧洲在这场科技竞赛中可以占据怎样的位置?

答:冷战是2个各自拥有强大意识形态的联合阵营之间正面对抗的“简单配置”。外太空如今成为场景复杂得多的舞台:对抗多种多样,挑战不仅涉及战略方面,还涉及环境、经济与贸易。虽然情景更加复杂,但似乎不比冷战那般严重。

很明显,欧洲不会在防务领域放弃太空利益。欧盟准备在2021年至2027年间拨款160亿欧元用于太空事务,比上次预算增加了30%。只不过,竞争是残酷的,美国在太空领域的投入,远非欧洲可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