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一直以來,這句俗語,都流傳在民間。雖說,它一直難登正規寫作教程的“大雅之堂”,但也經常在我們討論寫作之道時被提到,尤其是在學生寫文章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的時候,使用頻率更是直線上漲。

  自古以來,對於愛好文學的朋友來說,能夠寫出經典有哲理的文章來,真是一大樂趣。甚至有朋友抱怨說,“要是生在古代多好,說不定我們就能創作出流傳千古的文章來了。”

  殊不知,其實,古人和你有着一樣的煩惱,有許多著名的詩句,都是這樣子“借鑑”而來的。

  兩漢·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曹操的《短歌行》,可謂家喻戶曉。其中,最爲著名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便是引用借鑑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的是《詩經·鄭風·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原詩的意思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曹操在這裏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更多的是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對“賢才”的思念,希望天下的才子都來投奔自己。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引用的是《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原句,是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曹操在這裏用典故作比喻,更多的是用“君”字比喻全天下的才子,只要你們到我這裏來,我一定會以“嘉賓”之禮相待的。

  曹操借鑑《詩經》,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則是“借鑑”曹操的。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作爲“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年少成名,被稱爲“奇才”,縱使這樣,也不免要“借鑑”一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借鑑曹植的《贈白馬王彪》中的“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詩人設想別後: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不同,含義極爲深刻,既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爲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此外,還有林逋的《山園小梅》,借鑑的是五代南塘江爲殘句。

  宋·林逋《山園小梅》

  衆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在這首詩中,頷聯是最爲世人稱道的,爲人們送上了一幅優美的山園小梅圖。

  先是輕筆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狀其輕盈,“翩若驚鴻”;“橫斜”傳其嫵媚,迎風而歌;“水清淺”顯其澄澈,靈動溫潤。

  再用濃墨描摹出梅之韻,“暗香”寫其無形而香,隨風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樣富有情趣;“浮動”言其款款而來,飄然而逝,頗有仙風道骨;

  “月黃昏”採其美妙背景,從時間上把人們帶到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動人時刻,從空間上把人們引進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

  詩中,林逋具體寫梅畫梅時,虛實結合,對比呈現,使得全詩節奏起伏跌宕,色彩時濃時淡,環境動靜相宜,觀景如夢如幻,充分體現了“山園”的絕妙之處,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弗趨榮利”、“趣向博遠”精神品格。

  中國語言真是博大精深,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意思就完全不同。文學史上,還有很多關於“詩人借鑑”的名句典故,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讀者們,你還知道哪些詩句,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喜歡本文章,歡迎轉發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