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一瞬間,能把人送到另外一個世界,這種技能除了哆啦A夢的隨意門能辦得到,你也可以!

知道什麼叫“開門殺”嗎?這可是世界上最考驗人品的交通事故,特別像國內電動自行車橫飛的馬路,這種事故隨時都會上演。而你只要一個不留神,就會成爲事故中的主角,輕則車門損毀,重則讓人致死。反正無論怎樣,主要責任還是車主。

既然現在連自動緊急剎車系統都能做出來,這種事故就不能利用技術手段解決了嗎?如你所願,這種系統早已經出現。現代前不久發佈了第四代勝達,它搭載的Smart Sense主動安全系統中,已經加入安全下車輔助(Safe-exit assist)。

盲區監測的外掛技能

對於這種新技術,很多人會用“黑科技”來形容。然而,這種技術對於工程師來說,或許只是寫幾行代碼的事,一點難度都沒有。但前提是,它們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盲區監測系統,因爲它就是基於這套系統衍生出來的功能。

它利用隱藏在後保險槓裏的雷達傳感器,偵測來自側後方的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等移動物體。一旦感應到有物體靠近,就會發出警報或閃爍警示燈進行提醒。但這都不是這套系統的重點,它還能立刻給車門上鎖,直到後面沒車才能打開。

這項功能主要是保護後排的兒童乘客,因爲,小孩子比較矮小,很難看清楚車窗外狀況,特別是那些熊孩子,那更難管得着。當然,這項技術大人同樣適用,畢竟很多人會邊下車邊打電話,又或者幹別的事而分心。

但這套系統還不是最理想狀態,因爲對於自行車和摩托車等體積較小的移動物體,這套系統還不能保證穩定可靠,有可能識別不出來,現代汽車也承認了這一點。但有總比沒有好,有時候就是那麼一剎那舉動,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新技術?不,他們很早就有!

當然,如果硬要說現代配備的安全下車輔助(Safe-exit assist)的獨特之處,那隻能說它額外添加的“鎖門邏輯”,它確實更加主動。不過,這套系統最不要好經常壞,不然下車開不了門,就變得很麻煩。

實際上,這也算不上什麼全新的技術,因爲這項功能在一些豪華車品牌的車型上早已經能實現。比如奧迪,它們利用相同的工作原理,開發出開門警示系統。它們利用車門把手、後視鏡、氛圍燈上的紅色警示燈進行提醒。

同樣的功能,捷豹XFL上也有配備。不過它似乎沒那麼完善,它只有後排乘客才配備這項功能,而且,它的提示燈做得也特別小,警示作用也沒那麼強。

除了豪華品牌,現在一些自主品牌的配置也跟上一些豪華車的水準,所以擁有開門警示系統,一點也不奇怪。像吉利博越、哈弗F7上也已經有同類的配置,

總結

雖然這是一項非常簡單的技術,但它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些車企甚至準備再加入一些提示方式,比如在預警發出時對車門增加阻力,防止車門打開傷人,又或者在中控位置增加側後方視頻影像,讓乘客能夠清晰地觀察後方,這些都有可能會實現。

但不要忘了,這些都是功能永遠只是輔助性質,如果沒有正確的安全意識,事故依然沒辦法避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