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爲什麼用火器的明軍輸給了裝備原始而又落後的後金騎兵呢?

  第一明朝在火器的優勢上根本不足以在騎兵上的劣勢,其次清軍的武器盔甲非常精良,比起明軍強太多了,而且在後期,他們的火器遠遠超過明軍。

  先來看看明朝的主要火器,第1種就是大連大名鼎鼎,但實際很落後的三眼銃,射程近,而且裝填速度太慢,難以穿甲,明軍裝備的還不多。除此之外還有火銃,仿製的西方火繩槍,明軍大量裝備,威力不小,射程和弓箭相近,但是害怕潮溼,雨雪中使用很不方便,而且沒有刺刀,無法近戰。還有紅衣大炮,仿製於西方加農炮,發射實心彈,威力巨大,但是不適用於野戰。

  三眼銃多先進呢,其實也沒多先進,在西方16世紀早期,這一時期的歐洲,重騎兵還是戰場的統治力量,等到17世紀改革的時候,步兵才取得了和騎兵同樣的地位,步兵真正的壓制騎兵,還是要等到拿破崙時期。

  明朝的裝備水平下,就是當時最好的軍陣,西班牙大方陣也需要大量的騎兵保護側翼,法國和西班牙的戰役中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熟悉明清戰爭的朋友,也會有似曾相識。鬆錦戰役多次決戰用的就是這個套路,清朝軍隊主動進攻,清朝軍隊清理了明朝軍隊的兩翼,明朝軍隊固守,清朝軍隊切斷明朝軍隊的補給,明朝糧草不足,被迫主動進攻,明朝軍隊崩潰。還有一種東西叫做三排射,在實戰中很少應用,一般只限於狹窄隊形無法展開的地方。但是像這種三段射擊戰術的基礎是滑膛槍。而當時明軍肯定是沒有這種東西了。

  再看看清朝軍隊的裝備。軍隊的裝備非常精良,早期在清朝軍隊和明朝在鎧甲上武器上的設計基本相同,但是由於明朝政府非常腐敗,軍隊屢戰屢敗,武器供應不足,所以他們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鎧甲是遠遠不如清朝軍隊的。

  再看火器,清朝的水平也不低於明朝,努爾哈赤最早在遼東總兵李成樑的手底下效力。對於明朝的火器,得失利弊實在是再瞭解不過了,他們在和明朝的戰爭進入僵持之後就開始了紅衣大炮的研製工作。後來又有降將帶來了大量的火器工匠。而這些火炮也成爲了清朝軍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部隊的有力武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