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為廈門大學建造的全球頂級科考船「嘉庚」號3月29日在廣州簽字交船。該船船長77.7米,船寬16.24米,設計喫水5.2米,滿載排水量約3450噸,經濟航速11節,最大航速大於14節,續航力大於1萬海里,自持力大於50天,可容納50多人在船上進行科考、實驗。

有人說「嘉庚」號的最大航速才14節有點「太慢了」,其實這個速度對於一艘科學考察船來說一點都不慢,因為科考船畢竟不是軍艦,不需要那麼高的航速,科考船關鍵是要有較強的自持力,在這一點上「嘉庚」號完全沒有問題。

全球頂級科考船「嘉庚」號。

「嘉庚」號交付後將承擔多學科海上綜合考察任務,能在所有無冰洋區開展海洋學研究、教學實習和相關工程作業,達到了世界同類型科考船頂級水平,交付後將成為中國深遠海科學考察的主力船之一。

全球頂級科考船「嘉庚」號。

「嘉庚號」無論是科考裝備的全面性和先進性,還是船上實驗室的通用性和靈活性,都將達到世界同級船的先進水平,在未來10至20年將成為中國深遠海科學研究的主力船之一,能抵達所有無冰洋區開展海洋科學研究和教學實習。廈大也因此成為中國大陸綜合性大學中,第一所擁有自己的全球級科考船的高校。全球級科考船的標準是,必須3000 噸級以上,並且能到達除南北極冰區以外的任何海洋。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

廈門大學有了自己的科學考察船,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研究所也是一個很牛的單位,擁有排水量達4600噸的「科學」號海洋科考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觀測能力,是中國國內綜合性能最先進的科考船。該船於2010年10月28日開工建造,2011年11月30日下水。「科學」號海洋科考船自2012年9月建造完畢後已航行逾6萬海里,航次涉及南海成因演化、南海北部冷泉區及沖繩海槽熱液區生態系統調查、西太平洋地質、氣候及海山環境調查。

2015年11月15日,「科學」號完成了熱帶西太平洋主流系和暖池綜合考察航次,該航次開創了單一科考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潛標套數和觀測設備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科學」號初步建成了熱帶西太平洋潛標觀測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