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旅遊重慶大足石刻遊記雜談分類:原創攝影【16】十大明王在柳本尊行化道場的下方,刻有十大明王造像,這是全國石窟中唯一的十大明王像。

所謂明王,是指佛、菩薩受大日如來教令,降伏諸惡魔時而變現轉化出的威猛忿怒形像。這十大明王分別是:馬首明王、降三世明王、憤怒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火頭明王、大穢跡明王、大笑金剛明王、無能勝金剛明王、大輪全劇明王、步擲金剛明王。

十大明王造像全龕寬約二十五米,高五米。明王均作半身像,神情動態各異,極富有個性。明王們或一首四臂,或三頭六臂,皆怒目攢拳,筋肉努張,威烈雄壯,充分顯示出男性那種無窮無盡的潛在力。

造像以高度誇張、變形、寫意的手法,從傳統繪畫技巧中汲取營養,刻畫出充滿運動的力量和粗獷雄偉的體態。在他們身上高度集中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各種最典型的動作和表情,藝術感染力極強。

部分造像因戰亂而未完工。這看起來似乎是一種遺憾,但恰恰是這些未完工的鑿痕刀跡為我們展示了當時的藝術家們如何幾何開方,如何粗鑿、細鑿這些步驟,為我們研究古代匠師們的雕刻工序和製作過程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17】三清殿造像大足石刻是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存的石刻羣。 「三清」是道教最高尊神,他們分別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18】牧牛圖牧牛圖是一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禪宗造像。這組造像寬約三十米,高約六米,是我國罕見的長卷式組雕。

這龕造像是根據北宋楊次公《證道牧牛頌》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現了佛教禪觀的修證過程。整龕造像一共刻有十個牧人和十頭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馴牛的過程即是修行者調服心意、悟禪入門的過程。

這龕造像採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現形式,順著山岩的自然彎曲,利用巖間的流水,刻出了牧人揮鞭趕牛、冒雨登山、吹笛擊拍、攀肩談笑、暢然酣睡以及牛兒翹尾狂奔、側耳傾聽、跪地飲水、自舔其蹄這些生動逼真的形象。其別緻的民間情調,抒情詩一般的藝術節奏,把人們帶入了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象之中。

古代的藝術家們在表現禪宗教義的同時,也有趣地告訴了我們古代的放牧生活以及康樂的田園風趣。那濃鬱的鄉土氣息,往往會使得人們忽略了其宗教含義,而沉醉於雲纏霧繞的林泉山水,以及牧人和牛兒的各種質樸、生動的情態之中。

【19】圓覺洞在圓覺洞的洞口外側伏臥著一尊雄獅。獅子在佛教中是起著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時也象徵佛說法如獅子吼,能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

圓覺洞深十二米,寬九米,高六米,是大佛灣內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兩側儼然整齊地排列著文殊、普賢、普眼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

他們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疑難問題,正輪流跪於佛前請示,佛各別作答。

【20】正覺像正覺是佛教修為的最高境界,佛經中說「無上正等正覺」,寓意是通過修為,領悟了生命和宇宙的真正含義,從而達到了精神上的永恆。大佛抱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表示保佑平安。

【21】大佛灣摩崖造像是一部氣勢連貫、圖文並茂的佛教基礎理論教科書佛教造像作為佛教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份,以造佛和菩薩像的居多,造經變相的很少。而趙智鳳苦心營建大佛灣的目的是為了「闡釋教義、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所以,在造像的選材、佈局上,他有意識地將佛教教義系統地貫穿起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來進行宣傳:從第一龕刻「護法神」以示道場森嚴;接著開宗明義,以「六道輪迴圖」闡述佛教核心教義;以「廣大寶樓閣圖」為眾生指明解脫之道。

以「華嚴三聖」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手觀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無邊;以釋迦的一生來展現「究竟涅槃」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來表示諸毒不浸。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佛教信仰的教育。

然後,以「毗盧道場」中的毗盧佛說法為綱,次第演繹「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表現父母育子和佛行孝之德;中間穿插「雷音圖」借大自然的威力來強化孝道。

然後再誘人以天堂之樂(觀無量壽佛經變相),駭人以地獄之苦(地獄變相);天堂與地獄之間以「六耗圖」為界,以示天堂、地獄僅一念之差,教眾生縛心猿鎖六耗,早升極樂免墜地獄。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倫理道德規範的教育。

最後以「柳本尊行化道場」表達修行化災;以「牧牛圖」表示領會佛法,調伏心意;以「圓覺道場」表示修得菩薩之果;以「正覺像」表示修行圓滿正等正覺。這幾組造像是告訴眾生修持實踐的過程。

趙智鳳耗費了畢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難、救治時弊的宏法大願傾盡在了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這裡的造像從形式的設計到施工,從內容的篩選到組合,每一個環節都浸潤著科學思想與審美情趣的結合,凝聚著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和智慧,從而使大佛灣成為濃縮宋代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藝術宮殿,也使大足石刻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