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市場就像一眼深不可測的礦井,充滿了誘惑,又飽含着風險,這次由首農與羅森合體產生的新玩家,能挖到礦脈嗎?3月28日,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與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佈共同進軍社區生鮮便利零售事業。社區生鮮入局者衆多,不過尚未有成功大規模複製的盈利樣本。據瞭解,目前首農與羅森這對“混合雙打”組合的具體商品結構、客羣定位、運營標準等方面尚在研究之中。

  合作簽約儀式現場 徐天悅/攝

  食品供應鏈+國際品牌管理

  首農從供應端向零售端發展,羅森從商業區向社區縱深,於是便有了此次合作。 據北京商報記者瞭解,目前,首農已經入股羅森北京公司,持股比例30%。隨後,羅森北京將與首農出資成立新公司開展生鮮便利店業務。雙方合作推出的社區生鮮便利店新品牌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落地開出。

  對於首農來說,看中的是羅森門店管理、服務運營方面的經驗,而首農所能帶給羅森的則有選址、生鮮供應鏈資源等。根據雙方協議,首農首先會助力羅森便利店在北京的建店和推廣工作,擴大羅森便利店的市場規模。與此同時,二者會合作探索生鮮便利店的運營模式,經過測試、優化後進行規模化發展,形成基本覆蓋北京城區的社區零售網絡,並擇機進軍華北及全國市場。另外,在供應鏈建設方面,首農旗下的衆多食品品牌也將與羅森建立供應合作關係,雙方將規劃建設物流中心、鮮食加工中心、中央廚房、城市物流等後端基礎設施。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祕書長王洪濤表示,此項合作是供應鏈端和零售端全產業鏈縱向整合的合作樣本。首農在食品供應鏈端非常有優勢,羅森則擁有便利店零售端的專業供應鏈及門店開發、管理、運營能力,羅森聯手首農將實現資源互補。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爲,伴隨城市發展,社區消費潛力無窮,過去傳統便利店主要聚焦商務區和一些交通樞紐開店,覆蓋率遠遠不夠,現在也逐漸向社區場景深入。不過社區場景的需求和經營模式與商務場景顯然不同,便利店也需要增加生鮮、鮮食產品的經營,首農在生鮮農產品、食品加工生產、冷鏈物流等方面的資源都可以賦能羅森。而對於首農來說,本身的供應商資源也需要在零售端有更好的變現,羅森這一國際品牌的管理經驗和運營體系則會爲首農提供幫助。

  尋路社區生鮮

  社區生鮮便利店無疑是首農與羅森此次合作的“重頭戲”。社區生鮮風口在此前已經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局,既有沃爾瑪、永輝、物美超市等傳統商超巨頭針對社區市場推出的生鮮超市,又有蘇寧小店、7-11等在本身便利店基礎上嘗試搭載生鮮銷售。社區生鮮正被以各種可能的模式推出市場。不過,從市場整體情況看,目前還尚未出現可被大規模複製的盈利樣本。即使是以生鮮經營爲強項的永輝超市,其主要針對白領、年輕家庭的生鮮便利店永輝生活在跑了三年多的時間後仍然是虧損狀態,並且還在嘗試永輝mini等社區生鮮店的不同方向。

  此次首農與羅森是生鮮農產品供應商與傳統便利店企業的首次深度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社區居民一日三餐需求開出成百上千個惠民社區生鮮店,提供包括肉禽蛋奶果菜等基礎食材以及半成品、製成品、鮮食,輔以日常必須的便利商品。

  不過首農與羅森合作的具體的商品結構、客羣定位、運營標準等方面尚且還在研究之中,能否在社區生鮮這一萬億級市場擦出新的火花還有待觀望。

  事實上,無論是羅森還是首農,在生鮮領域都已經分別有所嘗試。羅森便利店部分門店中目前已經能看到少量生鮮商品的蹤跡,以包裝好的水果、淨菜爲主。首農旗下的二商集團等此前也多次嘗試社區零售門店。早在2005年,二商集團就曾在朝陽等地開設了10家社區零售店,不過後來由於經營業績不佳而被調整。2012年二商集團又在西城社區嘗試開過零售店,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表示,便利店和生鮮是北京消費市場目前重點推進的兩個領域。一直以來,北京市便民商業存在品牌化、連鎖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便民網點中連鎖品牌的佔比只有42%左右。便利店的網點發展也相對不平衡,北京市平均每百萬人只擁有208家便利店,跟上海等南方城市相比還存在差距。北京市正積極推進社區生鮮便利建設,鼓勵便利店搭載多重服務,方便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不過,儘管社區生鮮需求旺盛,但是要打磨出既被消費者認可,又能滿足盈利需求的模式則並非易事。賴陽認爲,首農與羅森二者聯合後既不缺商品供應資源也不缺運營管理經驗。但需要注意的是,社區生鮮便利店還是應該圍繞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資源整合,而不是簡單的將已有的資源積累直接推給消費者。雙方在經營理念、商品整合、門店管理等方面都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另外,生鮮運營成本相對較高,損耗率也高,還需探討搭載其他商品和服務以提高盈利水平。

  羅森多腿快跑

  1996年,羅森作爲首家外資連鎖便利店進入中國市場,與20餘年前剛進入中國相比,今天羅森面臨的是更激烈的便利店市場。這20餘年間,外資便利店穩步擴張,本土便利店亦步亦趨。不過,羅森一直在探索中國業務本土化發展。此前,羅森中國就已經嘗試過區域加盟、單店加盟等模式,摸索多種模式並行的中國特色之路。

  羅森門店 徐天悅/攝

  此次是羅森首次與中國本土企業嘗試以合資公司形式拓展業務。在此之前,2015年,羅森便利店曾開放區域加盟,選擇在區域市場擁有一定的零售經驗、人脈關係的本土企業成爲羅森的特約經銷商,羅森給予門店選址、設備使用、商品供應鏈、門店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授權,雙方合作拓展羅森品牌便利店,目前羅森通過區域加盟模式已經與武漢中百超市、南京中央商場等建立合作。2017年,羅森在北京還與超市發嘗試以單店加盟模式進行合作,由超市發提供店鋪與員工,羅森進行日常經營。

  伴隨中國式合作漸入佳境,羅森這一日本品牌成爲外資企業“接地氣”融入中國市場的典型。就在今年1月,羅森還接手了全時便利店華東、重慶兩地共94家便利店。這對於一向相對保守的日本便利店品牌來說已經顯得開放和靈活,此次與北京國資企業合資開發新業務則是羅森又進一步的開放動作,背後也顯示出其對於北京及中國便利店市場的野心。

  縱觀外資便利店品牌在北京市場的佈局,目前,7-11便利店在北京市場以200多家便利店位列外資便利店品牌之首,全家便利店門店數則尚未過百家。而聯合超市發,又合作首農的羅森則對北京市場寄予厚望。羅森總裁三宅示修今日也透露了今年在北京市場的擴張計劃,除去社區生鮮新品牌,2019年,僅羅森便利店計劃在北京市開至160家門店,銷售額破4萬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徐天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