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到,和杰克在德国科隆的黑羊旅馆安顿下来。黑羊旅馆属于青年旅舍,前台附近是大面积的开放式空间,供客人休闲和休憩。此处还有一个撞球桌,一架书柜,和许多关于旅游攻略的书籍。有人在知乎上问过我,一个人背包旅行在住宿上应该如何选择?如果对舒适度的要求较高,我建议选择民宿 (Airbnb),如果想要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换旅行经验,黑羊旅馆一般的青年旅舍则是最好的选择。这里不仅有许多背包客,可以结伴而行,旅馆通常还提供大量关于旅行信息的各种手册,包含了在此地的吃喝玩乐资讯。有的旅馆时不时会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天台烧烤,郊区骑行一日游,市内景点一日游等等,增加客人之间互动的机会。

在科隆停留了一天,和同屋的中国男生波一起去参观了科隆大教堂和莱茵河。

科隆大教堂

德国二战时期,整个科隆城被轰炸成废墟,教堂却依然屹立不倒。只有十四处受损的地方,现在正在重新修建。在教堂底层买票,可以通过扶梯登上顶层,眺望莱茵河的对岸。

莱茵河畔

波在美帝学建筑和工程,暑假无事来欧洲游玩,刚去了荷兰和义大利,下一站准备去比利时。波随身带著临摹的本子,我们休憩的时候,他蔌蔌地把教堂画了下来。

波画的科隆大教堂

每个人纪念旅行的方式不同。波的本子里,画满了各地的地标性建筑和临时起意的图案,有米兰大教堂,也有飞天小象。每幅画的右下角通常写著标注,阐释当下的经历。曾经遇到一个日本姑娘Yuki,用拍立得把旅行的瞬间收纳起来,以时间轴的方式,排列收集在日记本中。而我,既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平时邋里邋遢也不善于归纳收集,唯一纪念旅行的方式,就是把经历消化吸收,慢慢转变成自我的一部分。旅行,更像是不断发觉,不断毁灭以及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的过程。

参观完教堂,波决定去附近的巧克力工厂转转,我稍觉疲惫,回旅馆休息。

回去的路上,在地铁站里看到奇特的景象——几乎每个快餐厅里都挂满了白色的香肠,卖相并不怎么吸引人,却不断有路过的人停下购买。后来询问当地人得知,这种白香肠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种传统食物,通常由牛肉和腌制的猪肉做成,外加香芹、肉豆蔻、葱、姜、柠檬等佐料,配上扭结饼、甜芥末酱和白啤酒,则是一道早餐。现在大多数人把它当作日常小吃食用。不同于一般的香肠,白香肠的制作过程中不加腌渍用盐,因此保存时间比较短暂,通常早晨做好之后,过午就不能再食用了。

后来路过地铁站,几次想鼓起勇气尝试,又罢却。

白香肠和纽结饼

晚上,和黑羊旅馆的其他几个背包客一起去附近的小有名气的德国餐厅Fruh am Dom吃德国菜。餐厅更像一个酒窖,昏黄的灯光,吧台边摆著酒桶。德国的男生本杰明自告奋勇,为大家推荐当地特色菜。最后大多数人都点了科隆名菜——猪肘子配炒土豆块和酸菜。等菜的期间,一桌子的人说说笑笑,先干掉了几瓶啤酒。

本以为这道菜是由猪肘子上的肉和土豆,酸菜炒制而成,结果菜上了,才发现盘子里有一整个猪肘子,完全可以单独填饱肚子的土豆,和家中炒菜可以盛出一整盘的酸菜。我哭笑不得,干脆把明天的饭也吃了吧。

猪肘子配炒土豆和酸菜

回旅馆的路上,大家又在路边的超市买了几瓶啤酒。在德国,貌似酒的消费比水还要普遍。

旅馆里,一群人坐在厨房里聊天。一个加拿大人说:「加拿大人口混杂。如果当初我们幸运点儿,现在我们应该有著美国的科技,法国的烹饪,和英国的文化。结果,我们现在却有著法国的科技,英国的烹饪,和美国的文化。」 大家哄然而笑。

德国姑娘汉娜,从慕尼黑一路骑行到科隆,似乎才刚刚达到,脸颊绯红,边摘手套边和大家打著招呼。

我旁边的美国男生瑞克,也是通过搭车的方式在欧洲旅行。只不过瑞克不去路边竖起拇指搭车,而是在巴拉巴拉车 (balabalacar) 的网站上,搜索前往目的地的司机,和司机沟通后,约定好在某个地点见面,便算搭车成功。司机往往会收取几欧元的费用。这种搭车方式近几年来在欧洲非常流行,不仅比搭传统交通方式更加节省,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选择匹配的车辆。瑞克打算离开科隆时,也搭巴拉巴拉车。

十点钟左右,厨房里的餐桌上零零散散摆满了空啤酒罐,不停有新的人加入,也不断的有人离开。

想到明天还要早起前往布拉格,和大家道了晚安之后,我回屋休息了。

更多关于搭车的文章在我的公众号:欧佛小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