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點是爲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長需瞭解的新生入園的十三忌:


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爲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去還存在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要堅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兒園,那麼當你再次送園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更加變本加厲。


二忌:送兩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哭鬧比較嚴重,吃飯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長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幾天,在家裏休息上一天,給孩子調理調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誤區的,當孩子在家裏休息一天後,再來幼兒園會感到更加陌生,特別是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還沒有建立起與老師之間的依戀感情,送送停停會讓孩子的適應過程事半功倍。堅持送園,對孩子的適應至關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寶貝,又見到自己的寶貝哭鬧的厲害,家長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長對孩子的情緒感染實在太強了,這種家長陪着孩子哭的情況在幼兒園的新生入園接待中司空見慣,造成孩子們錯認爲家長不要他們了,讓他們認爲上幼兒園不管對於他們自己,還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劇孩子的分離焦距,不利於孩子的適應。


四忌:“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給你拿件毛衣來!”


  在祖輩送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給你買奶,這就回來!”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孩子發現自己上當後,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爲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五忌:“別哭,我第一個來接你!”


  許多家長會這樣許諾孩子,當孩子哭着對你說:“媽媽第一個來接我!”你忍心拒絕孩子嗎?於是好多家長隨口承諾:“好,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們當然並不反對這種方式,可是那麼多家長,您能保證您是第一個嗎?如果不能,請不要這樣迴應孩子,請換一種方式迴應孩子:“媽媽會早來接你!”“媽媽四點來接你!”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那麼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長欺騙了自己,會推理到其它,那麼家長會不會來接他?孩子便沒有把握了。


六忌:“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這是家長氣頭上的急話,可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卻常常聽到。家長這話說出來,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厲害。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來接他了,這種負面效應會讓孩子覺得恐懼,恐懼幼兒園,恐懼老師,更恐懼分離焦慮。


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會就好了!”


  許多家長都是抱着這樣的心理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會,就一定能夠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然而,往往事與願違。家長的多呆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爲此時,孩子已經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是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着去適應。



八忌:“不許哭!”


  誠然,每個家長都不願聽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聽不到,心裏能夠接受的了,可是卻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淚。其實,面對分離焦慮,孩子選擇以哭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達方式,壓抑孩子哭,以強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


九忌:喂完飯再走

  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早上總想餵飽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飽了後再和家長告別,很容易因爲哭而嘔吐,而且,家長長時間逗留在活動室,會讓其它的孩子產生情緒感染,不利於孩子適應。


十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長送下孩子後,難免會不放心,於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可是如果一旦讓孩子發現,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十一忌:“有小朋友打你嗎?”“老師兇你嗎?”


  家長對孩子的關切溢於言表,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負暗示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幼兒園的生活,不自覺的建立起幼兒園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師兇我之類的聯想。這當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今天你認識哪個小朋友了?”“老師表揚你了嗎?”幫助幼兒回憶幼兒園一天的美好時光,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十二忌:在家一定要好好補

  孩子入園得頭幾天,吃飯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時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長會刻意給孩子帶奶晚上吃飯的時候也想多做些魚蝦肉蛋給孩子補充營養。其實,孩子剛入園容易上火,在吃飯上應當注意多飲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對於魚肉之類容易生痰上火的東西,應當儘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於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十三忌:休息的時候無節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鬆一下吧!於是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星期一的時候特別不容易適應,這一方面是由於休息了兩天,對環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於孩子的作息規律和幼兒園不一致,從而導致了作息秩序紊亂。休息日時,家長應當儘量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3至5歲,是孩子秩序感養成的關鍵時期,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會使孩子受益一生。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覈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下方關鍵字,看往期原創熱文

家庭教育:

▪ 生了孩子不能“退貨”,所以父母更要記住孩子這7個關鍵期

▪ 這6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受益終身!

▪ 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6句話!做父母的一定牢記

▪ 美國防性侵教育短片,花7分鐘讓孩子遠離傷害!

▪ 媽媽常說這7句話,孩子情商將高出同齡人3倍

▪ 媽媽別再當着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 還再看喜洋洋、熊出沒?一篇教你擺脫兒童動畫鄙視鏈最低端

▪ 最傷孩子的7種爸爸,第一名簡直沒誰了!


幼教IP:

▪ 早教IP化內容受追捧,千億級教育市場能否迎來新變局?

▪ 新東方、紅黃藍 ……誰的IP將成爲是中國本土“巧虎”?

▪ 兒童內容IP爆發的時代到了?看起來很美的兒童行業,我們發現還有這些“坑”需要你小心!

▪ 一隻專業賣萌100年的兔子,成爲英第一個英國錢幣上的童話形象,115歲的彼得兔告訴我們賣萌得“永生”!

▪ 學齡前兒童的“當紅炸子雞”小豬佩奇,解刨一個幼兒IP的運作樣本

▪ 一檔節目不到半個世紀獲得167座艾美獎,48歲的《芝麻街》爲何能佔領美國幾代人的童年?

▪ 巧虎啓示錄:獨佔國內幼教IP龍頭,巧虎爲何能一家獨大?

《愛冒險的朵拉》靠一隻猴子和一個女孩的故事,收穫2億觀衆,看一部學齡前幼兒雙語學習經典的“養成史”?


看產業:

  ▪2019十大早教排行榜!本土化早教品牌有望崛起

  ▪巧虎母公司倍樂生2018年營收260億

  ▪瘋狂燒錢的在線幼兒英語,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政策利好融資不斷,素質教育能否乘東風唱大戲?

  ▪火爆的STEAM教育,到底在教孩子什麼?

  ▪早教孵化托育生意好做嗎?

  ▪以“天眼”監控早幼教,真的有用嗎?

1億孩子在學英語,四成爲學齡前?

新政策之下,民辦營利園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數字時代下成長的中國孩童有哪些特徵?

121起融資,達149億元,2018年早幼教行業投融資報告發布!

時隔70年的重大改革!日本政府敲定幼兒保育免費

紅黃藍收購海外資產,更名“GEH”,這是要轉型?

▪ 樂高“洗腦”全球消費者,還認爲樂高只是玩具的你,真的OUT了!

  ▪ 月薪3萬撐不起一個孩子暑假!中國新中產在孩子的教育支出到底是多少?

▪ VIPKID、51Talk等英語培訓機構紛紛轉戰小班課,在線小班課怎麼就火了?

▪ “金寶貝”早已不是金寶貝,還在玩加盟的小夥伴們,你知道麼?

▪ 紅黃藍虐童發生後,刑拘、專項檢查……解決幼兒安全隱患問題靠這些方法就夠了麼!?(內附→中文版美國防性侵教育短片)

▪ 讓家長趨之若鶩的STEAM教育,到底在教孩子什麼?

▪ 京東幼兒園開張!“別人家的公司”包解決孩子上學問題,“帶娃公司”集合看這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