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上午在台大校友会馆举行记者会,公布民调结果显示,有高达7成民...
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上午在台大校友会馆举行记者会,公布民调结果显示,有高达7成民众认为,台湾正面临低薪困境。记者陈正兴/摄影

联合报昨天头版「军改三读有条件免砍十八趴」,楼地板三万八九九○元三读通过!笔者与多数「斜杠青年」世代看了心酸!年轻人没有「楼地板」,只有追不上物价的低薪,政府难道只处理年改吗?

「斜杠青年」源于英文「Slash」,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艾波赫说,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分的多元生活(以「/」区分不同身分)。事实上,物价飞涨,台湾低薪「斜杠青年」必然也被迫转为「多职打工」,在夹缝中求温饱!

有人说薪水太少才引发「斜杠」现象,或是追求「自由业」多重人生;台湾新鲜人起薪低,薪资冻涨、物价攀高,人才与种种结构性因素,蔡总统难道不设法提解方吗?

阁揆说「五万实质薪资历史新高」,与号称经济学家施俊吉的「移工拉低薪资」说,马上和「做功德」并驾齐驱成经典干话。

如何破解低薪困境,当局不应只是修饰辞藻喊美丽文宣;加薪政策民众无感,人才外流当局停留在「堪虑检讨中」,部分台湾科技大厂为提防陆厂挖角才调升员工薪资,公教调三趴,为何劳工做不到?

斜杠青年夹缝中求生存非长久之计,追求小确幸或「俗搁大碗」是个警讯,在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操作下,百姓渐被迫成为消费不起的「低端人口」,倒楣还是人民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