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

世界報我以歌

我報世界以微笑


這個五一小長假

你在過節還是在上班呢?



中國人平均每天工作9.2小時


小長假第一天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

3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

周平均工作時間爲46小時

按照一週工作五天來算

中國人平均每天要工作9.2個小時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我們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

標準工時是每週40個小時

就算生產經營情況特殊

也得保證每週至少休息一天

每週的工作時間加在一起

不能超過44個小時



還記得去年7月,社科院發佈過一個報告

建議2030年實現4天工作制 

每天工作9小時

屆時,國家就可以取消

每年通過前挪後借

形成的黃金週或小長假制度



才過了不到一年

4天工作制倒是沒有實現

但每天工作9小時

倒是提前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十年來周平均工作時間不低於44小時


是中國人突然變得勤勞了嗎?

並不是

《新京報》梳理了歷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鑑》

發現近十幾年來

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

沒有一年低於44小時上限

2018年5月,國家統計局

開展了第二次時間利用調查工作

北京調查總隊對全市1700戶

(城鎮1280戶、農村420戶)

居民家庭開展了入戶調查

調查對象爲15週歲及以上常住成員

實際調查4238人

其中,男性2063人、女性2175人


結果顯示,對於北京市居民中

參與就業的人羣來說

每天的工作時間爲8小時34分鐘

交通時間爲1小時29分鐘

青年人(15-39歲)

的平均工作時間爲10小時

中年人羣(40-64歲)爲8小時5分鐘

老年人(65歲以上)爲5小時48分鐘


據《時間都去哪兒了?

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

2017年中國工資勞動者超時工作相當普遍

報告顯示,有42.2%的勞動者

每天的工作時長大於8小時

中國人每天有酬勞動

平均時長爲5.44小時

這比聲稱自己加班嚴重的

日本人還要長



爲何中國人的工作時間這麼長?


除了“996福報”“007鬧鐘”

很多加班其實大概率因爲——

勞資雙方地位差距過大

企業人員配置不合理

制度或科技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而在這些說延就延的工作時長裏

到底有多少是有效的工作

也值得商榷

在加班文化盛行的日本

日本中京財經研究所此前的研究顯示

超過70%的受調查企業承認

因加班導致疲勞工作、效率下降的代價

已超越額外工作帶來的收益



除了工作時間長

另一個導致效率降低的因素是

很多員工並沒有得到合理的休假

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等聯合發起的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結果顯示:


除去工作和睡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爲2.27小時,較三年前(2.55小時)有所減少;

其中,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閒時間更少,分別是1.94、2.04、2.14和2.25小時。

相比而言,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國民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約爲5小時,爲中國人的兩倍。


除了休閒時間不充分之外

由於帶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實

我國居民休閒時間也不均衡、不自由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

對全國2552名在業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40.1%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帶薪年休假”;

4.1%“有帶薪年休假,但不能休”;

18.8%“有帶薪年休假,可以休,但不能自己安排”;

而“有帶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的僅佔31.3%。

加班文化被駁斥


《北京日報》曾發表過姜忠奇的文章

《駁斥加班文化 "5+2,

白加黑"不值得提倡》

在此節選部分——


“身在職場,總會遇到急難險重的活兒,偶爾加班加點在所難免。但放眼望去,披星戴月的“連軸轉”似乎成爲很多行業的一種常態。一些企業、單位肆無忌憚地宣揚加班文化,推行“狼性管理”“996工作制”,更有甚者,直接喊出“5+2,白加黑”“週六保證不休息,週日休息不保證”。一些企業、單位將“超負荷”“全年無休”乃至積勞成疾作爲先進典型的“閃光點”大加推崇,“積極加班”成了考察工作表現的隱性指標。這一切的一切,已經不再是強調愛崗敬業,“工作第一、休息第二”,而是倡導“只要工作,不要休息”。


休息是勞動者最基本的法定權利之一。休息日的多寡,某種程度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的標誌。英國工業革命之初,工人日工作時間可達13至16小時,爲維護自身權益,改善勞動條件,英、美等國工人進行了頑強抗爭,直到20世紀上半葉,“8小時工作制”才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開來。作爲後發國家,中國在1960年明文規定,全國各城市一切單位必須實行8小時工作制。在此基礎上,又經歷了“大小禮拜”制,直到1995年“五一”,現行的雙休日製度才最終定型,此後又逐漸出現了小長假、“黃金週”、帶薪年休假等等,讓我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進一步增加。可以說,休息多了,既得益於生產力的提高,也得益於法治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加班常態化,不僅讓很多人感到“身體被掏空”,也透支着人們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一味做加法卻不做減法,還會催生畸形的社會亞文化,滋長形式主義的“秀場”。在這種環境壓力下,很多人是“領導不下班,我也不敢走”,或者認爲休息時間工作,才能彰顯自己的勤奮;節假日、下班後開會,才能表達任務的重要;遇事不下發“通知”“意見”、講話稿不連篇累牘,“分量”似乎就不夠,“重視”就體現不出來。實際上,有數據顯示,一個人一週的最佳工作時間是50小時左右,一旦這個數字達到90小時,工作效果和55小時幾乎一致。過度加班大搞“疲勞戰術”,往往徒勞無功,反而疑似作秀,助長了功利投機的職場風氣。”


希望未來,我們的勞動能更有價值


編輯/蔡海燕

來源/遼瀋晚報  新京報  北京日報 工人日報 中國青年報

圖/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

快看!曾家巖大橋合龍,建成後龍頭寺到南岸只要10分鐘

杭州已婚小夥送女同事下班,坐了副駕駛,回家後……

哈哈哈哈哈!支付寶神功能,我昨晚到凌晨3點才睡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