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由於高額利潤的引誘,仿古玉越來越泛濫,充斥了大半個古玉市場。比起以前,現代仿製的水平是越來越高,有時連專家也難以分辨。1、現代仿古玉的材料:現代採用仿古玉材主要是岫岩玉、南陽玉、東北黃料、良渚古玉、蜜玉、青海料、河摸玉、碧玉、新疆玉、戈壁灘玉、韓國白玉、俄羅斯白玉、青田石等。(1)岫岩玉:用岫岩玉作仿古器多選用玉質較差的次等品,然後再用化學染料將它們染成黑、紅、黃的顏色,現在多用來做比較簡單的大型玉器。(2)南陽玉:南陽玉的硬度和和闐玉差不多,耗工相似,但其性脆易碎,且染色不好,以前多用於仿製一些玉璧、玉環等小掛件,現在很少見。(3)東北黃料:顧名思義,產自東北。顏色有青、黃、青黑、戴白皮、帶漿帶花紋等多種。這種玉硬度較高,比較容易染色。用東北黃料仿古的玉器看起來很古樸,因而在仿玉中比較常見,多用於仿製一些大件的陳列品,象爐、鼎、觀音、羅漢等。(4)良渚古玉:新石器良渚時期玉器所用的玉材。既然是古玉的材質,那必然多用來仿良渚古玉了。玉較一般軟玉輕,色澤為白中帶牙黃。由於玉料不大,多用來仿一些小件物品。(5)蜜玉:產地在河南密縣。玉質較差,多用來做觀音,佛像、童子、動物等大件器物。(6)青海料:青海料色澤白度與新疆和闐玉很相近,硬度只比新疆和闐玉低0.2度,透明度高於和闐玉。在現代,和闐玉大量短缺,青海料正好補充了這個缺口。它主要仿清代玉器,如爐瓶類、茶壺、觀音等。物美價廉,大受市場歡迎。(7)河摸玉:產自東北。河摸玉質地比較細膩,顏色為黃色或黃中帶青。這種玉料多用來仿製玉璧、翁仲、金蟾等小件玉器,或人物、玉山、爐、瓶等較大型的玉器。(8)碧玉:是新疆碧玉和加拿大碧玉的總稱。主要仿清乾隆年間的碧玉擺件,也有一些是仿製一些小掛件的,頗受歡迎。(9)新疆玉;指的是產自新疆的一些品質較差的預料,一般青色或青白色,樣子很像出土古玉。多用它來仿漢、春秋、戰國時期的玉飾。像璧、璋、避邪、印章、怪獸等,在仿古行業里,新疆玉被採用的非常多。(10)戈壁玉:據說是在新疆戈壁上采來的。玉色淡黃,光潤度很好,但其硬度很高,所以只是少量做一些小的玉飾。(11)韓國白玉:顧名思義,產自韓國。韓國白玉的硬度和新疆和闐玉一樣,但顏色是白中帶黃青色。主要由於這種玉料在做工時很傷機器且仿製品的顏色始終不理想,並不多用。(12)俄羅斯白玉:這種玉的玉質與新疆玉最為相近,因而多用來仿明清白玉器,在仿古玉材料中算是比較高級的。俄羅斯白玉與新疆玉的主要差別是,此料較新疆玉脆,在光澤度上比新疆玉稍差。(13)青田石:青田石已經不是玉了,但其樣子看起來與古玉很相似,在以前多用來仿良渚文化玉器。但由於它是石質,石性很強,很容易辨認出來。2、現代仿古玉做舊方法: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做舊的方法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先進。做舊的設備有微波爐、烤箱、電爐,等等,做舊效率更高。但做舊方法歸結起來,可以有以下幾種:熏、烤、燒、炸、煮、泡、塗、膠、糊。(1)熏用:煙熏,使玉的顏色變白、變黑,產生古舊之感。熏的時候可以使用烤爐,也可以是窯爐,在熏過之後,在玉的表層和裂痕中會有油煙雜質附著,古舊之感自然而出。(2)烤:在玉表層塗上染色劑,再到電爐、煤爐或烘烤箱中烘烤,能使染色劑如玉內部,造出沁色來。(3)燒:把高溫燒過的玉立即放進染色液里,由於溫差變化太快,玉會產生細小的裂紋,染色劑就會通過裂紋深入玉里,產生類似牛毛紋沁的沁色。(4)炸:將油燒熱,把常溫下或冷凍過的玉料投入熱油中,油色會順著瞬間產生的細小裂紋滲入玉里。如果在油中加入顏色,就會染上想要的顏色。這種作舊作出來的玉可做牛毛紋舊玉。(5)煮:將玉料放進有顏色的水中長時間的煮,直至玉上染上顏色。(6)泡:將玉放在強酸里泡。根據玉質的不同,用的酸也不同,可以是硝酸、硫酸、鹽酸、氫氟酸等。(7)塗:在將玉染色後,經常表皮會變得灰白吳廣,這就需要在玉表皮塗上色澤。(8)膠:在做好的仿舊玉料上再上一層膠,保護玉的做舊顏色,同時也增加玉的光潤度。(9)糊:把污濁的泥水塗抹在玉器表面上,待其干後再擦掉,在玉的邊角風力縫裡就會有剩餘的泥土,看起來好像剛出土一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