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次病抵抗力上一個臺階

大洋新聞 時間: 2011-09-30 來源: 廣州日報

GETTYIMAGES供圖

  家長通常認為,「孩子基本不得病,或者很少生病,就是免疫力強!」其實並非如此。醫生指出,孩子偶爾生下病,反而有利於增強免疫力,因為和病菌見過面,身體才能認識它,以後才會做出防禦反應。

  摘自《父母必讀》

  文/崔玉濤

  生過病才能獲得後天性免疫

  人的免疫力分為兩部分:先天性免疫和後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與生俱來的,人人都有,比如胃酸、唾液酸、呼吸道黏膜、血液裏的細胞都能夠殺菌,排汗、排尿、排便也能清除細菌。先天性免疫是非特異性的,沒有專一性,不針對某一種病毒、細菌。

  後天性免疫是獲得性免疫,是得病後才獲得的,是一種專指性的特異性免疫。這種免疫力的獲得很像人與人的交往,互相沒見過面,就不可能對對方有印象。身體沒接觸過某種病菌,同樣也不會對它有印象,當然就沒有抵禦它的能力。只有與病菌「狹路相逢」,彼此交戰過了,激活了體內的免疫系統,下一次它再來侵犯時,免疫系統才會拉響警報,積極抵抗。所以,孩子每得一次病,體內免疫系統對病菌的「登記」就多一筆,孩子的免疫力就會上一個臺階。

  孩子生病

  什麼情況要去醫院?

  一個簡單的判斷指徵就是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而不是看他燒得高不高、咳得利不利害,因為精神狀態是全身的綜合表現。

  儘管孩子燒到39℃甚至40℃;只要他玩得好、喫得好、睡得好,病就不會重。相反,孩子體溫只有37℃多,但精神很差,反倒要去醫院檢查了。

  醫生的話:治療過於積極,免疫系統來不及啟動病菌就消失了,等於白得一次病。

  有的家長一看孩子生病就著急,希望馬上用抗生素把病壓下去,這樣反而不利。孩子生病初起就大量用抗生素治療,會把病菌一下就殺死了,以至於身體的免疫系統還來不及對病菌做出防禦反應,下一次這種病菌來襲,孩子還是會中招。

  更嚴重的是,用了抗生素,反而會影響身體免疫力的形成。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對孩子的病高度重視、積極治療,孩子的抵抗力卻越弱,而有的家長看似比較「粗」,孩子反而不愛得病。

  醫生的話:抵抗力強,不是不得病,而是得病後能很快恢復。

  並非孩子一年不得病,抵抗力就比一年病好幾次的孩子強。看孩子的抵抗力如何,不是看生病次數多少,而是看生病後恢復的快慢,恢復快說明抵抗力強。

  孩子得病不要亂治,應該讓他通過遭遇疾病來不斷提高抵抗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