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位於浙江省龍泉縣境內,窯址遍佈於大窯、金村、溪口等地。浙江餘姚、上虞一帶自三國、兩晉以來,即以燒製青瓷著稱。因此北宋龍泉青瓷窯業的發展,深受鄰近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

  宋 龍泉窯盤口瓶

  燒造龍泉青瓷的窯室爲沿着山坡修築的龍窯,北宋時龍窯窯身冗長,室內火候、溫度掌控不易,燒出來的青瓷釉色黃綠不齊。

  到了南宋,龍窯窯身縮短,有助於火候、溫度的改善,加上匣鉢普遍使用,所造粉青、梅子青瓷器,聞名遐邇。

  宋 龍泉窯 菱花式洗

  圓口,直壁下斂,圈足。周壁稜起次序相間形如菊瓣。施青釉,滿布棕色及淡茶色細碎開片紋。圈足內滿釉,露胎一圈塗褐色汁。

  南宋 龍泉窯 青瓷鬲式爐

  取樣於銅鬲(lì)造形,侈口折邊,短頸碩腹,三乳足向外斜伸,肩部稜起弦紋一週,並接腹部三條直向至足的稜痕;釉色粉青無紋片,瑩潔滋潤,邊稜多呈淺白色。

  足底露灰胎,胎釉之際現硃色火石線。內壁光潤,與三足相應處有三凹槽深入足內。

  南宋 龍泉窯 青瓷茶盞

  敞口,器壁斜高,圈足淺而小,底心微凸起。全器除底足外,均施青釉,器面滿布淺褐色及白色開片紋。口沿釉薄處顯灰白胎色,外口沿及器心積釉較厚,呈湖綠色。胎骨堅薄,足底塗褐色護胎汁,未及處露灰白胎。

  碗形造型爲典型宋代點茶茶盞,此類茶盞的口徑與足徑比例相差甚大,故而重心不甚平穩,因此必須配置茶托,此或爲宋人茶盞多置於託上的主因之一。

  南宋 龍泉窯青瓷紙槌瓶

  盤形口嵌銅釦,長頸,斜肩轉折向下接碩腹,平底,淺圈足。胎體厚重,施青瓷釉,釉色粉青,腹部開淺色紋片,施釉至足際,足緣無釉露灰白胎。底面鐫刻乾隆皇帝《詠官窯紙硾瓶》御製詩:

  邵局由來勝處州,官窯臣庶敢輕留。 即今廟市貨一二,宋制更誰遵守不。

  釉色全消火氣鮮,碌青卵白潤成瓀。 若論紙硾傳官式,應與澄心時並傳。

  詩末署“乾隆己亥孟春御題”紀年銘(乾隆四十四年:1779),並落“會心不遠”和“德充符”兩枚鈐印。

  出現於定窯和汝窯中的盤口瓶,應爲流行於宋朝的官樣器形,其器足自北宋至南宋,有從平底無足至加上圈足的演變。而且,透過乾隆皇帝對“若論紙硾傳官式”的陳述,也得知這一瓶式於十八世紀已有“紙槌瓶”之稱。

  南宋 龍泉窯 弦紋三足爐

  小樽式爐,口緣具圓脣稜,直壁作竹節狀,以凸弦紋四道等距還體爲飾。三小方足,足面印一如意雲紋,足端滿釉。

  器底突出餅狀足,無釉,色褐。器裏有不規則多邊區塊無釉,色深褐。全器釉汁薄而流動,口部多道大開片。

  此種全以弦紋爲裝飾的樽式爐,在定窯型器皿中有之,也見於新安沉船中的銀器、遂寧窖藏中的銅器,在明代宣德時期景德鎮也有此類爐式。

  南宋 龍泉窯 青瓷折沿洗

  折沿洗,寬口沿平折,器壁深而直,下腹斜折爲底,圈足。釉色粉青,均勻潤澤。明淨無瑕,僅足端無釉,胎色灰。此種形式的折沿洗並不多見,簡練大方而充分呈現釉色美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