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對日本丸紅經濟研究所所長美甘哲秀進行了專訪。美甘哲秀認為,2000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可以稱之為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十年」。雖然面臨很多要克服的難題,但是中國還是能夠順利度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這一關,維持較為穩定的經濟增長,慢慢步入發達國家。

  經濟發展日新月異

《參考消息》:最近十餘年,世界經濟危機一直沒有遠離,而中國經濟卻始終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怎麼評價中國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怎麼看中國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美甘哲秀:2000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可以稱之為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十年」。

  2000年至2011年,中國經濟雖然受到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及雷曼危機後的金融海嘯的影響,但是這十幾年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還達到了10.2%,與改革開放以後80年代的9. 7%以及90年代的10%相比,毫不遜色。中國能保持平穩較快經濟增長的理由涉及多種多樣的內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其中我們認為以下兩點尤為重要。

  第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世界的對外直接投資之中投向中國的比例,在1978年基本為零,到了2000年擴大至3%左右,到了2011年達到8%左右。與此同時,世界貿易出口額中中國所佔的比重從1978年的不到1%,到2000年達到4%,再到2011年擴大至12%左右。在全世界各國中出口金額的排名中國也於2009年超越德國,連續三年穩坐世界第一位的寶座。

  第二,與經濟增長相輔相成的國內建設熱潮。在中國有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鐵道等交通設施的建設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此外,2000年以來的購房熱潮也是中國經濟的一大增長點。

  四大動力維持增長

《參考消息》:中國經濟經過長時間高速增長,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現在外界比較關注中國經濟目前放緩的問題。您認為中國經濟的前景如何?目前存在什麼問題?會不會陷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美甘哲秀: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前景如何,會持續到何時?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其中最容易把脈的是人口動態。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人口預測數據,中國15歲至64歲的生育年齡人口於2015年達到頂峯後逐漸減少。中國持續30多年的10%的高速經濟增長會在2015年隨著生育年齡人口的遞減而減速至一位數的平穩較快增長。再到2030年前後伴隨總人口的減少,經濟增長會進一步放慢速度。

  至於中國會不會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我們認為中國與成功超越該陷阱、步入發達國家的日本和韓國相比,有很多不利於經濟發展的負面因素。比如:一、技術研發創新不足,掌握的重要核心技術並不多;二、經濟整體對於投資以及外需的過度依賴;三、資本利用效率低下;四、來自能源與環境的制約更為嚴峻:五、工資、房租、能源價格等生產要素價格的高漲。

  雖然中國如上所述還有很多要克服的難題,但是考慮到以下四點動力,我們相信中國還是能夠順利度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這一關,維持較為穩定的經濟增長,慢慢步入發達國家。第一,中國的工業化還正處在升級階段,前景良好。第二,中國的城市化剛剛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繼續推進城市化有助於維持經濟穩步增長。第三,進一步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的實際需求依然是中國經濟成長的最有力的動力。第四,中國可以吸取經歷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各個國家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