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的戰敗,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並且賠償了2億兩白銀,讓當時的中國人徹底絕望了,西方列強打不過也就算了,就連小國日本都能騎在大清的脖子上作威作福,這讓有愛國情懷的青年才俊開始認真思考這個時代,反思自身的弊病。而以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爲代表的先進學子發動了“公車上書”。

  在這之後,包括譚嗣同在內的維新變法派人士,得到了光緒帝的大力任用。光緒帝不僅給他們封了高官,還向譚嗣同等人作出了“有變必依”的保證。不過以慈禧爲首的保守派,卻發動了政變。光緒帝被廢,維新派人士則遭到了大規模的捕殺,譚嗣同也被捕入獄。譚嗣同已經危在旦夕,身爲父親的譚繼洵,卻爲何不出手相救呢?

  維新變法展開後一段時間,變法派覺得處處受制,就想要發動政變。但當時光緒手裏並沒有權,於是就想到了聯絡實權武將。作爲政治新秀的袁世凱就成了維新派爭取的對象。袁世凱本身的關係網就非常雄厚,從清朝中樞到地方的實力派,和他關係都非常好。而且他本身就是中國近代陸軍的創始人,自然是不可能被錯過。當時維新派派去聯絡袁世凱的,就是譚嗣同。

  譚繼洵的思想非常保守,他不願意過多參與變法之事,也從未公然支持過維新派。不過在變法期間,譚繼洵還是曾向朝廷舉薦過主張改革的人士,也算是對兒子的支持了。然而無奈的是變法最終被搞砸了,譚嗣同被下獄處死,譚繼洵也遭到連坐革職,被勒令返回原籍,交地方官管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