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介紹

  時間:二零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人物:蔡文斌父子,CFJ_建一家三口,王中文帶個外掛,臺灣日月潭,悅達天下,孤帆遠影,蘭書夫妻倆

  路線:走桐橋嶺古道登頂望洲山經神宮橋山從溪頭埠古道下山回望裏鎮。

  桐橋村位於錢庫鎮項橋社區南端,東、北與李家堡、林家塔相鄰,東、南與括山社區的將軍、河西、豐山交界,龍金運河貫穿南北,上有古老的障川橋。其西邊爲箭嶴(或作蔗嶴),嶴內有石棚墓、靈鷲寺、童橋等古蹟,西邊靈鷲山上靈鷲峯、桐橋古道等景觀。其中石棚墓爲春秋時期的古人類遺蹟,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證明這一帶22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是錢庫鎮境內目前發現的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

  我們一行十人早上八點三十分來到桐橋村口,只見幾個農婦在河壩上忙碌着清洗着什麼葉子,走近一打聽,原來是清明草。

  清明草是一種清明節可以採摘來做清明團吃的野生小草。草上有一層白毛,摸起來綿綿的。把草尖採摘回來洗乾淨,也可以弄碎,然後和上湯圓粉,也就是糯米粉,就可以做成清明糰子了,很清香很糯很好吃。

  在河壩右邊田地上有一排佛塔,那是靈鷲寺單檐塔,靈鷲寺原名靈鷲講院,始建於唐中和三年(883)。塔在寺前,現存5座,呈一字形排列,每塔由青磚粘灰漿砌造,單檐,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殘高3.5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基須彌座,青磚疊砌,雕飾華麗,有水雲、如意、卷草、仰覆蓮等紋飾。束腰每面壼門內浮雕獅獸,姿態各異。塔身呈圓瓜楞狀,高1.07米,空心,鼓腹,頂置圓盤,周飾垂幔,下刻覆蓮。正南面設一壼門,上以青磚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塔頂殘存覆鉢。磚刻藝術精妙,造型精巧,爲研究北宋磚塔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83年被列爲第一批蒼南縣文物保護單位。。

  在塔的後面,就是靈鷲寺,背倚靈鷲山,面朝白鴿山,因此地有靈鷲山,而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之東北也有靈鷲山,如來曾在此講《法華》等經,佛教以爲聖地,故名。靈鷲講院始建於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北宋,元至正,清乾隆、嘉慶、光緒年間和民國4年(1915)俱有重修。據寺內《重修靈鷲寺碑》記載,寺原有建築大山門、聖旨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說法堂、藏經樓、方丈室、藥師樓、地藏殿等。1996年,重建大雄寶殿三間以及大雄寶殿前後二層廂樓共18間。2002年,又建成天王殿三間。大殿後面六間廂房和觀音閣依山勢而建,整座寺院隨地勢而升高,頗具氣勢。目前寺院佔地3000平方米,雖沒有昔日輝煌,但寺貌已有所更新。

  靈鷲寺的側背面的就是靈鷲山了,你看那山峯形似靈鷲唯妙唯俏,那就是靈鷲峯。

  箭嶴靈鷲山志

  昆邑之南,金鄉之西,有地名箭嶴。嶴內數十武有寺,寺內有山,樹木陰翳,巉巖磊落,尖峯崱屴,如鳥斯革,吾不知其何山也。山人告予曰:“此山名靈鷲也。”予聞其名,遂紀其實。爰思夫吾邑名山大川不一而足。東則有燕子山,南則有白鴿山,西北則有金雞、鳳凰諸山。是山名靈鷲者,殆甲於燕子、鳳凰四山乎?茲因圖成,聊述見者以志之。

  從靈鷲塔往前行十多分鐘,來到了位於桐橋村箭嶴的浙南石棚墓羣。這是25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石棚墓羣遺址,墓羣西、南、北三向山麓環抱,東首爲開闊地。石棚墓是當時浙南沿海地區一種比較特殊的墓葬形制,這種巨石墓葬文化在國內極爲罕見。2001年6月15日,國務院批准建桐橋石棚墓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7月15日,溫州浙南石棚墓羣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准,這是溫州市首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投資預計超過100萬元,錢庫桐橋石棚墓羣是其中三處之一。

  桐橋村遺留有商周時期石棚墓羣,說明商周時期錢庫人類活動已經比較頻繁,聚居的人數已較多。如果沒有相當多的人力資源,要搬運幾噸甚至十幾噸重的巨石並支起石棚墓,那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用大型機械施工,也還有一定難度。

  這是保存着比較完整的桐橋1號石棚墓 蓋石略呈長方形,厚0.55—0.60米,長3.68米,寬2.06米,周長9.45米。蓋石下支撐柱1根,高1.84米。墓葬蓋石伸出柱壁外,支柱與蓋石之間結合不甚緊密。

  桐橋石棚墓是古代東夷人墓葬的構築形式之一,用巨型石塊做墓壁並封頂的墓。這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的一種墓葬。石棚墓亦稱支石墓,是世界最早建築物之一,常見於遼東半島等地和朝鮮半島,日本、西歐葡萄牙、南美洲各國沿海地帶都有發現,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中國過去發現的石棚墓集中分佈在遼東半島。桐橋等處石棚墓的發現,不僅改變了傳統認識,對探討商周時期浙南社會狀況和對外關係也有特殊意義。

  桐橋嶺古道

  八點五十五分,走完河邊的水泥路盡頭,來到桐橋嶺山腳,在上圖房子的左側邊有一條上山的古道,這就是登頂望洲山去的千年古道。

  桐橋嶺古道位於桐橋村,從桐橋村箭嶴到豐山村坑口自然村,上通望洲山頂,全長約2千米。路面由卵石和條石鋪成,路面寬1.5米。桐橋嶺古道曾是坑口、周家城、牛條垟等村村民上下山的主要通道,現在這些自然村村民大部已搬到山下,加上公路已通,很少有人走這條嶺了。該古道坡陡險峻,綠樹成蔭,是登山健身的好去處。

  九點十分,路過一涼亭,此爲重建於2003年的童橋(桐橋以前亦稱童橋)半嶺三中亭。

  清風留客醉,皓月伴賓吟。

  過了三中亭,道路越來越陡峭,雜草灌木也越來越密,古道幾乎被掩蓋其中了,兩邊那比人還高的茅草葉不時的劃傷了手背和臉頰。

  九點三十五分,走到了桐橋嶺的第二個涼亭,此爲重修於1999年的希望亭。

  兒子:老爸,路呢?

  爸爸:路在草叢下面呢,用登山棒敲敲,小心腳下。

  兒子:我走不動了,好累。

  爸爸:你要減肥了,從今天開始!

  兒子:好痛啊,臉被茅草刮破了。

  爸爸:兒子,你是最勇敢的。

  兒子:還要走多久呢,真的好難走。

  叔叔:馬上就到山頂了,加油。

  我偷偷的敝着笑,是馬上到古道出口了,可只是全程的八分之一而己,後面還有一個古道接古道。

  九點五十分,終於走完2公里多的桐橋嶺古道,登上了小山頭,出口處是一段一米多寬的黃泥路,在黃泥路上走了200多米,左拐進入一條二三米寬水泥路。

  十點十分,在水泥路邊遇到個小攤販,攤上在賣些飲料餅乾以及山上的特產“番薯棗",地瓜粉,鮮竹筍等,我們在此小憩一會,瑞悅和中文各買了斤“番薯棗",可能是東西放久了緣故,口感不是很好,大家吃兩口嫌棄了。

  十點三十分,走過了一公里多的水泥路,路邊左轉有條上山的古道,這條道就300米左右,出口處就是括山嶺腳通往望洲山頂的盤山公路,公路邊有個廟宇。

  在公路前行了幾十米,左側邊有條向山上的小路,這就是登頂望洲山的古道,此時已徒步了4.2公里,距離山頂還有不到3公里了。

  沿着登山古道繼續前進,跨過一個木欄柵,此欄是山上養牛的農民弄上的,以防止牛羣往公路上跑走,而我們一路上與牛共舞,其樂融融。

  古道是繞着山腰盤旋而上的,走到一面開闊處,可望見層峯疊嶂盡頭有一處美麗的海灣,那就是大漁灣的黃金海岸線。從望洲山下來,往東南方向,有古道可通往龍沙石塘濱海,再往前走還有條古道通往大漁漁嶴村,就上圖的位置。

  這是我走過的登頂望洲山的幾種古道路線,供參考,而我們今天走的是桐橋到溪頭埠,另外還有往南方和西南走到龍沙沙坡和藻溪的,以待驗證。

  走在原始的古道上,感受着古人的氣息,望洲山登山步道因地處高山,行人鮮少,這兩公里多塊石鋪就的古道,還保持着原汁原味。

  路邊的一朵白野花,這周路過兩次一直在跟我打招呼,山裏映山紅還沒怒放,走得青山,總不能空手而回,就它了,無名花,讓大家沾一點春天的色彩。

  望洲山之巔

  十一點十分,臨近山頂處,古道左側有一涼亭,此亭即是望洲第一亭,站在亭上,可瞭望到在山間旋轉而上望洲山盤山公路,大家在此處休息了五分鐘繼續上路。

  過了涼亭再前行十分鐘,就望見前方懸崖下鑲嵌着一座紅牆綠瓦的道觀,這就是望洲山白雲硐天真道觀。道觀面臨懸崖,依山勢而建,主體建築半掩於巖洞之中。道觀中有一泉,雨季不溢,旱季不枯,水質甘甜,可供行人解渴。觀內有師父(即住持,或稱當家)。天真道觀始建於600多年前,近年擴建重修,其內有供奉了600多年的老君、真人、老祖、仙師塑像。

  蒼南境內道教宮觀約始建於宋代,至清光緒年間,道教的活動基地有三山、五硐、九道觀之稱。三山即雲臺山(金鄉鎮)、鶴頂山、望州山,五硐爲白雲硐、水簾硐、觀音硐、紫雲硐、燕窠硐,九道觀指三元道觀、天真道觀、水簾道觀、妙峯道觀、紫雲道觀、玉虛道觀、鳳仙道觀、龍隱道觀、清華道觀,可見望州山白雲硐天真道觀在蒼南道教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午我們是在道觀裏吃的素餐,齋飯錢隨意捐贈,有八個素菜可自選,主食是白米飯和炒粉幹,味道都不錯。

  十二點十分,吃飽喝足我和“小發哥"(老同學發建的兒子)先行從天真道觀出來登上望州山巔。山巔至高處有一塊高几十米的壁立懸崖拔地而起,險峻異常。山巔巨石被稱作望州臺,如果來的時候正值秋高氣爽,站在望州臺上,據說可看到溫州、台州和福州,望州山之名由此而來。望州山儘管海拔不是很高,但由於它矗立於平地之上,因而顯得特別高峻。站在山巔,河流密佈、阡陌縱橫的江南平原和一望無際的東海盡收眼底。可惜今天天氣不給力,只看見遠處霧朦朦一片。

  帥氣的“小發哥"

  在山巔南邊有一塊麪積達數千平方米的天然草坪,草坪寬闊而又平坦,厚厚的野草平鋪在平緩的山坡之上,站在上面可以眺望大漁灣海景,亦可以在草坪上摸爬滾打,玩各種自拍。

  過了天然草坪,我們登上了海撥774米(有說753.3米的)望洲山最高處的望州臺,站在高處,當然忘不了四處瞭望再加合影留念。

  十二點半,從山頂下來,走過道觀前約500米公路,再右轉走入一條廢棄的沙石公路,回程的路是隊長十幾年前走過的,對路況很模糊了,再加上十幾年的滄海桑田變化,山上的古道不知被破壞或掩埋了沒。

  經過上李村時,正好有位農民在山上勞作,我們向他打聽了往溪頭埠方向的古道入口,他指點我們順着這條路過去,然後到下李村再繞過峽谷,就有了去神山村的古道。其實,就在我們問詢處也可以翻過那個小山頭走到神山村的古道。

  神宮橋山

  我們順着老農指點的方向,同時看着兩步路地圖上的路網,因爲兩步路上還沒有人走過的軌跡圖,只能靠自己邊探路邊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下午兩點時,繞過小峽谷的瀑布,終於找到了這條古道,更慶幸的是古道狀態良好。寬約一米至一米五之間,由大小不一塊石鋪成平整的臺階路,路面比較乾淨,坡度也不大,道路兩旁是松竹綠蔭掩映,走在上面感覺非常舒服。

  古道上來十五分鐘,有個三叉口,一條是向上往神山村白馬廟的,當時我們就是往這個方向去的,到了白馬廟才發現路跡的方向不對,按那左拐的路跡方向直行,可能就是到了我們開始在問路的上李村,於是我決定倒回三叉口處。走另一條下山方向的路,到了三叉口時,正好遇上了從溪頭埠古道上來準備和我們匯合的蘭書同學夫妻倆。接下來的路我們也不需要擔心了,由他們倆帶路往山下走去。

  這就是半路偶遇的蘭書同學和她老公,在我們前頭領路,辛苦了。

  這一路下來,遇到很多被廢棄的民屋,據瞭解,住在這神宮橋山上的神山村原來有767戶家庭,已於2016年前開始搬遷下山,住上了安置房。

  而留在深山上的,只有一處處無人居住的老屋,經常也有念舊的老人上山來看看,難怪這一路的古道保持着很好,畢竟幾年前這山上還住過七八百戶人家,你可以想像的出此地曾經的繁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下午三點三十分,我們來到了清風亭,古亭由當地山上的條石壘築而成的,亭洞門上是由整條帶弧形的長條石架上,亭內的柱子也是一根根長條石支撐的,工藝十分精湛,“發哥"駐足在此不禁感慨萬分。

  長亭過來,古道變寬了,路面更整潔了,古道右側一直伴奏着溪水潺潺流動聲,景色也變得更美了。

  這是個三叉口的標誌碑石,我們就是從左側的神宮橋山古道下來的,右側上去是東門垟山,過了東門垟山可以走到藻溪鎮方向。

  望裏溪頭埠

  臨近山腳時,遇到個全木結構新修的涼亭,“小發哥"休息時還不忘玩會遊戲,現在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的狀況越來越嚴重了,家長們要警惕,有空多帶孩子出來去戶外走走。

  下午4點,邁下最後一階登山步道,我們來到溪頭埠村的小溪邊,這時天上下起了滴滴小雨點,我們還要冒雨走幾公里路到望裏鎮南茶寮搭公交車回錢庫的停車點取車回家。

  下午四點三十,走到望裏鎮南茶寮,@悅達天下說自己的老家就是望裏鎮的,要當東道主請我們一班同學去望裏大酒店大吃一頓,正趕上肚子餓,我們也不客氣了,在此感謝@悅達天下的熱情招侍,同時也感謝@徐傑同學的專車接送我們到徒步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