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先看大学排行榜,是许多中国学生的共识。

就读排名高的大学,自带名校光环,坐拥众多资源,毕业时自然更具优势和竞争力,但现实状况并非完全如此。

招聘企业对名校,到底是“情有独钟”,还是“仅做参考”?名校背景能否让留学生的求职更光明,我们先来听听文老师的独到分析,点击下方音频条收听。

近日,一直致力于研究英国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市场调查机构——High Fliers Research发布了《2019年毕业生市场报告》

2018-2019学年最受雇主追捧的十所大学分别是: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伯明翰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诺丁汉大学,杜伦大学,利兹大学和牛津大学。

报告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将这一排名与《泰晤士与星期日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进行对比,会发现大学排名和该大学的毕业生受雇主追捧程度并不成正比,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雇主在招聘时并不会太看重学术排名。

比如,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虽然在优秀大学指南中分别位居第1和第2,在雇主中的受欢迎程度却分别位列第6和第10,曼彻斯特大学堪堪跻身优秀大学指南Top20,确实最受雇主追捧的大学。

位居泰晤士和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2019年排名第3的圣安德鲁斯大学竟然未出现在“最受雇主欢迎大学”榜单中。

报告显示,2019年职位空缺增长最多的预计为会计及专业服务、公共部门、和工程工业领域企业;毕业生薪酬最高的五大行业分别是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连续五年涨薪并达到历史新高)、咨询公司、石油和能源公司以及零售商。

英国的状况仅仅是个例吗?我们再把眼光放眼全球,看看《2019年QS全球高校就业能力排行榜》中,排名前列的学校,并非全都是大家耳熟能详,位居各大排行榜前列的名校。

根据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寻找未来更好的工作机会”(66.4%)、“寻求更高的学历”(55.6%)是两项国内留学生最主要的留学动因。

就业因素对中国学生留学意向的驱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不过,憧憬之外也有担心。数据显示:64.7%的意向留学生担心“回国就业难”,另外,担心“薪酬落差大” (58.8%)、“海外工作机会少”(56.6%)、“自身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56.2%)的意向留学生也较多。

毕业后能不能找到一份“光鲜”的工作,成为留学家庭评判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把所有赌注都压在学校排名上,显然不够明智。学校排名实力只是“敲门砖”,留学生想要实现顺利求职的梦想,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求职攻略

留学党

第一、自身过硬实力。打铁还得自身硬,脱去名校光环,招聘企业首先还是要看应聘者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期待兼具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人才,所以大学期间的成绩、论文、科研、实习都是硬实力的体现。

第二、早做职业规划事先制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占得先机。在留学期间多做实习,多参加项目,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为自己未来找工作打好基础。

第三、提升就业技能。数据显示92%的领导非常看重员工的横向技能,比如好奇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容心和自信心,国际生在这些方面都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此外简历和求职信尽可能做得吸引人,才能从成千上万的简历中脱颖。

第四、善于利用资源。留学期间的人际交往、课余活动都是积累人脉的重要场景,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实习时的导师和同事等等,未来都可能对你的求职就业有所助力。

第五、熟练语言表达。一份好的工作,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与你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是你赢得对手的必备武器,同时语言背后跨文化沟通能力也非常必要。

第六、勇于展示自己。大多数留学生不了解职场文化、不熟悉沟通方式、缺乏对工作态度的理解,因而不能在工作中充分的展示自己。不要害羞和退缩,自信沉稳的展现自己的闪光点,更容易赢得应聘者的好感和青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