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西遊》第45章: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小白龍被貶的祕密,可以看出,整個西海的水質並不好,畢竟跟黑水河貫通,這也導致西海龍宮的照明成爲問題。再加上龍王三太子小白龍確實比較叛逆,惹惱了父親,才因燒掉夜明珠而犯下大罪,並最終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取經隊伍。

由此,取經隊伍再次擴張,唐僧騎着小白龍,孫悟空牽着小白龍,一路向西走去,那麼迎接他們的又是什麼呢?

《這不是西遊》第四卷《收徒歷程》第7章(總第45章):

孫悟空爲什麼一把火燒了觀音禪院?背後隱藏一個鮮爲人知的祕密!

一、

孫悟空因爲被戴緊箍兒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在鷹愁澗他就已經噴過觀音菩薩了,菩薩一時語塞,雖然嘴上強硬,其實有點不佔理。

其實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的御人之術還是相當彪悍的,主要採取的就是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不管是給孫悟空戴緊箍兒也罷,給黑熊精戴禁箍兒也罷,給紅孩兒戴金箍兒也罷,都是先給戴上,回頭再給點好處。

而這次孫悟空着實委屈,畢竟也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情,一時心軟之下,竟賜給孫悟空三根救命毫毛。

但是,不要以爲賜給孫悟空三根救命毫毛,他就會感激菩薩!想當年東海龍王贈給他武器和裝備,也沒見他謝過人家;想當年太白金星舉薦他當官,也沒見他謝過人家;想當年玉皇大帝給他奉了仙籙,到頭來他還不是要爭人家帝位?

反而二郎神啊,如來佛祖啊,這類狠角色,把孫悟空治的服服的,他反而更加感激和尊敬,有時候人啊就是這樣莫名其妙。

更莫名其妙的還在後面,唐僧收了小白龍之後,還得過這個鷹愁澗啊,趕巧,水神變作一名漁夫,帶他們過去,到了對面,唐僧解開包袱要給漁夫工錢,漁夫直喊:

“不要錢,不要錢。”

見唐僧如此表現,孫悟空反而笑話唐僧:

“師父休致意了,你不認得他,他是此澗裏的水神,不曾來接得我老孫,老孫還要打他哩。”

隨後他們又見到一座莊園,也是山神和土地所化,贈送他們馬鞍等物品,第二天得知真相後,唐僧倒頭就拜,孫悟空又大笑不止:

“你那裏知道?像他這個藏頭露尾的,本該打他一頓,只爲看菩薩面上,饒他打儘夠了,他還敢受我老孫之拜?”

二、

孫悟空爲什麼張口閉口就要打人家水神、山神和土地呢?

這就是他心虛的表現,因爲不久前剛被觀音菩薩擺了一道,他本身又是特別好面子之人,他怎麼撒氣?

沒處撒氣,就只能衝這些水神、山神、土地發火了,可是他又不能真發火,萬一他們向觀音菩薩告狀咋辦?所以他就只能刻意表現給唐僧看,意思就是說,我老孫還是很厲害的。

不要覺得不可能,現實社會中這種人太多了,明明自己被揍了一頓,回頭還鼻青臉腫的跟同夥講,要不是他們跑得快,早被我收拾了!

唐僧是何許人也,看不透孫悟空的小伎倆?

“不當人子,莫說這空頭話!快起來,莫誤了走路。”

意思是說,現在你能耐了,怎麼當着觀音菩薩的面慫了?別裝了,誰不知道怎麼回事,快起來,趕路!

隨後他們就到了觀音禪院,很多人理解這一章,都覺得是孫悟空過於愛面子,才導致的災難,其實不然,即使沒有孫悟空的刻意顯擺,他們也必然有此一難。

因爲,這裏面的金池長老是有備而來:

“只見他後面有兩個小童,攙着一個老僧出來。”

這個老僧就是金池長老,用他自己的話講:

“癡長二百七十歲了。”

一個如此高齡的高僧,本應該穩坐後堂,可是這次爲了迎接唐長老,竟然出門接客,事出異常必有妖!

三、

這個金池長老也不玩虛的,三言兩語之後,便直奔主題,啥主題?

“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小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

金池長老出場的時候就有一段描述,這段描述簡直可以用披金戴銀來形容,就算是如今富豪嫁女都不見得戴這麼多名貴首飾,可這個金池長老卻這樣做了。

目的就是引出大唐高僧手中的寶貝:

“污眼!污眼!老爺乃是天朝上國、廣覽奇珍,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老爺自上邦來,可有甚麼寶貝,借與弟子一觀?”

唐僧果然是老練,也看出來這個長老有問題,當然有問題啊,試問哪個正常的凡人能活到二百七十歲?

“可憐!我那東土,無甚寶貝;就有時,路程遙遠,也不能帶得。”

唐僧的策略是認慫,金池長老確實見多識廣,我們就是窮和尚,而且大唐也很窮,沒啥寶貝,別打我們的主意了。

而孫悟空就不這樣想了,大家試想一下,自從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先是遇到觀音菩薩派出的六賊,目的是讓孫悟空六根清淨。隨後就是從東海回來的路上遇到菩薩,再到戴緊箍兒,再到收小白龍,再水神、土地、山神,哪一個跟觀音菩薩沒關係?

這次又是觀音禪院,孫悟空正想不到咋報復菩薩呢,而且這個金池長老打扮的如此妖豔,又是二百七十歲,即使他不出招,孫悟空也要出招呢。

所以,當孫悟空說出寶貝袈裟之後,金池長老當衆讓小童們把700多件袈裟都搬出來了,由此可見,曾經有多少僧人都毀在了金池長老之手……

四、

唐僧更加的不安,尤其是見到了金池長老這麼多袈裟之後,大大小小,千奇百怪,自然來路不明:

“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僞之人”倘若一經入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

孫悟空卻不以爲然,最好他別還,到時候找上南海,堵上觀音菩薩,看她怎麼說?

果然,這老和尚一拿到袈裟就不想還了,本來想直接殺掉他倆,又怕打不過孫悟空,於是小和尚廣謀馬上出主意燒死他倆,老和尚一聽:

“好!好!好!此計絕妙!”

等火燒起來的時候,孫悟空大喜,他明明可以馬上滅火,可是他偏不,反而跑到廣目天王那裏借到了闢火罩。難道孫悟空不怕袈裟被燒壞?

當然不怕,一方面這袈裟不怕火燒,另一方面,真燒壞了,可就有理由鬧上南海了,即使不把緊箍兒脫下來,再弄他幾根救命毫毛還是有希望的。

金池長老能活到二百七十歲,武功也不是蓋的,確實沒被燒死,但是他一琢磨,就知道遇到高手了。而且整個觀音禪院被燒掉這麼多,不管怎麼說,這都是觀音菩薩在民間的香火,香火斷了,自己作爲代理人,必死無疑!

更重要的是,一旦自己還活着,被孫悟空綁爲了人質,跑去南海觀音菩薩處,那後果,不堪設想!

反正都是死,不如自己撞死算了!

而觀音菩薩心裏痛快嗎?

當然不痛快啊,自己好好的一座禪院就這樣被燒了,除了懊惱自己平時疏於管理之外,更會把這個因記錄到取經日記裏。今日你火燒觀音禪院,明日我給你來個水淹通天河,畢竟通天河邊的陳家莊也供着師徒四人的塑像,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不然的話,明明唐僧師徒都取到真經了,菩薩幹嘛還非說少了一難?

火災水禍,有因便有果啊!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只針對小說中的人物,不喜勿噴)

前情回顧:小白龍到底犯了什麼罪,竟被告忤逆判了死刑?碧波潭底藏着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