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留下了诸多震铄古今的文献,参同契更是如此。

市场上的修仙小说,或者修真小说,不是作者的天然想像或者任意编造,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诸多内容。

《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丹药派的圣典,帮助史上很多修仙的同学提早步入黄泉的必备宝典,也是许多人居家必备的自杀良药,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火药术,也推动了中国医学的进步,应该也促成了近代化学的诞生。

丹药派,应该算是道教修仙派的两大主流分支之一,另一个是内修派。

修不了内心,就修丹药,内心靠的是自我觉悟,天赋以及定力,丹药靠的是灵丹妙药及各种药物的组合,比如千年人参,牛黄,硫磺,铅粉等。

聪明的人可以羽化成仙,笨的人没有那个机缘,就通过药物把自己送上天成仙。

或者聪明的人觉得羽化成仙太累,不如现实一点,通过假借外物也要成仙。

这个与禅宗上的顿悟、渐悟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把人的根性分成二种:有天赋的与没有天赋的;或者是有慧根的和没有慧根的;执著的和不执著的。

有天赋的人可以自己悟出更高明的精神境界,而没有天赋的人借助外物悟出更高明的精神境界。

二者殊途同归,没有高下之分,结果均一样。

当看到黄帝内经里黄帝轻飘飘而去的时候,许多世俗的皇帝就服用毒药也尾随,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丹药派的同学和黄帝在一起,也许只有爆竹声中知道了。

内修派的核心经典——《道德经》,这本书就更多的讲述如何通过内心修仙了。

下一次再解读这本书。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简称《参同契》,道教早期经典。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心理爱好者的一己之见,说不定还和情怀有关。

莎翁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

相信大家各有自己的见解,在评论里留下你的看法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