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從元末起家的,也就是說是打敗少數民族後,才建立的朝廷,那麼,明朝建立後,是怎麼對待少數民族的呢?其實,對於少數民族的種種政策還的從朱棣說起。朱棣本身就是武將出身,他在海外邦交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與周邊各民族的外交上自然也很有手段。他即位之初,邊境也有一些地區不太穩定。爲了鞏固和發展大明王朝的多民族國家統大業,朱棣採取了通好和防禦兩種策略。

  永樂元年,朱棣派出使臣,成功招撫女真各部。朱棣還在開原設立馬市,與海西、建州兩部進行交易,並淮許女真各部酋長每年到指定的地點經商。永樂七年閏四月,繼太祖設立遼東都指揮使司後,朱棣又設立了奴兒幹都指揮使司,還在當地設立了370衛、20所,並任命當地的女真酋長們擔任衛所的官員,並且允許世襲,也就是說清朝的建立者其實就是明朝的屬下。

  有了這些措施,整個永樂時期,明朝與女真族相處和睦,往來友好。除此之外,朱棣還加強了同西藏的聯繫,積極發展漢、藏族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全面交流。他還設立了貴州布政使司,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理。朱棣的這些措施,對各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有臣服,就有不服,對於那些不服氣的,朱棣的手段十分強硬,畢竟朱棣一生好武,對自己的軍事才華也十分自信,何況他連皇位都是武力奪得的,自然要用武力鎮壓不服的部落。朱棣的用武行動中,最重要的就是他5次遠徵漠北之事。

  洪武三年元順帝去世後,統治漠北的蒙古貴族內部就逐步發生了分裂,分成了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個部落,其中韃靼實力最強。三個部落不僅內部爭戰,而且時常侵擾明朝邊境。朱棣對他們依然採用太祖時期的“威德兼施”策略,就是一邊與各部落酋長交好,一方面積極備戰。

  永樂七年,朱棣派使者攜帶大量財物前往蒙古各部招擾。其中瓦制接受了招擾首領就被收封爲王:而韃租可汗木雅失裏,不僅拒絕招撫,而且殺了明朝使者郭境,接着又出兵攻打明朝邊境。於是,戰爭開始了,永樂八年春,朱棣統兵50萬,親徵塞北。這年五月,明軍與韃靼軍在斡難河畔大戰,最後韃靼慘敗,可汗本雅失裏只帶着7騎渡河逃脫。由於天氣炎熱,不宜久戰,朱棣就凱旋迴京。此後朱棣又在永樂十二年三徵戰漠北,但是,朱棣已經老了,經不起這麼徵戰了,所以在回京途中,病死在了路上,享年六十五歲。

  可以說,當時那些少數民族已經被打怕了,根本就不敢和明朝剛,只能等明朝內亂的時候,才跳出來蹦躂,小編曾研究過中國歷史上的王朝,發現,中國的朝廷並不是亡於異族,而是亡於內鬥,漢朝是,西晉是,唐朝是,明朝是,秦朝也是,可以說這個定律逃脫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