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舉辦的“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評選日前揭曉。


10位奮戰在國家重大工程領域的大國工匠,向人們展現着現代產業工人“爲國築夢”的精湛技藝、卓越匠心和執着堅守、默默奉獻的家國情懷。


在這個勞動者的節日裏,我們的記者走近這些從職業院校走出的大國工匠,帶來他們對學弟學妹們的囑託和祝福,共同奏響“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樂章。


輕點圖片

看職業院校走出的大國工匠更多故事

向他們致敬!




高鳳林:爲火箭焊心臟


畢業院校: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211廠技工學校


寄語:美好的未來要靠年輕人去創造。希望同學們勤學苦練,打牢基本功,用精湛技藝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高鳳林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金手天焊”。

    

作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焊接的對象是有火箭“心臟”之稱的發動機,40%的長征系列火箭心臟焊接都出自他手。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30多年來,他多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爲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作出了突出貢獻。


1978年,高鳳林進入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211廠技工學校學習。兩年的勤學苦練爲日後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0年,技校畢業的高鳳林進入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氬弧焊組。爲了練好基本功,他吃飯時習慣拿筷子比畫着焊接送絲的動作,喝水時習慣端着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着鐵塊練耐力,更曾冒着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


在航天工作一線,高鳳林創造了諸多“不可能”。2006年,由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反物質探測器項目,因爲低溫超導磁鐵的製造難題陷入了困境。一籌莫展時,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打聽到了高鳳林,請他出手相助。高鳳林很快指出癥結,並最終獲得美國宇航局和國際聯盟的認可。


隨着焊接技藝的不斷精進,高鳳林越來越感到知識的可貴。從1988年開始,高鳳林陸續報考大專、本科,自學研究生課程。

    

如今,爲祖國培養更多優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成爲高鳳林新的追求,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先後培育出5名全國技術能手和1名中央企業技術能手。


(中國教育報記者 焦以璇)



王進:“高空舞者”



畢業院校:臨沂電力技工學校

    

寄語:我見證了電網從低壓到特高壓的精彩跨越,也見證了產業工人奮鬥逐夢的精彩故事。學歷不代表能力,希望同學們拼搏奮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綻放青春價值。

    


帶電作業本來就屬於高危工種,成功突破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帶電作業,帶電檢修300餘次“零失誤”,又會是怎樣的體驗呢?剛屆不惑之年的王進,就是這樣一個敢爲人先、勇攀帶電作業世界巔峯的人。

    

中考後,王進來到臨沂電力技工學校,學習電力專業。一開始,父母並不希望他從事高危的電力工作。但王進熱衷於電力事業,想當一名好電工。

    

作爲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班副班長,世界首次±660千伏銀東直流線路帶電作業,讓王進走向了職業生涯的“高峯”。這是世界首條±660千伏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工程,佔山東省總負荷的近十分之一,被稱爲“不能停電的線路”。

    

爲成功挑戰這項世界難題,自線路建設之日起,王進就和帶電班的成員連續兩個月吃住在訓練場,白天上塔演練操作,晚上研究作業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1017日,王進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被譽爲±660千伏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


20151月,王進走進人民大會堂,他和同事們自主研發的“±660千伏直流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和工器具創新及應用”,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全部獲獎項目中,王進是最年輕的第一完成人。此外,學歷最低、一線工人也是王進的“標籤”。“雖然我只是一名中專生,但我始終認爲,創新與學歷無關,再高大上的創新,不實用也一樣沒有價值;再小的發明,只要能解決問題,也是有意義的。”王進說。


中國教育報記者 魏海政)



陳行行:人生不拼不精彩


    

畢業院校:山東技師學院

    

寄語:技能是職校生的核心競爭力,同學們要充分抓住各種機遇鍛鍊和提高自己,努力拼搏,發揮自己的潛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技術能手……很難想象,這樣的“頭銜”之下,竟是一個不滿30歲的年輕人。陳行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加工中心特聘高級技師,從事核武器非核零部件加工,“人生不拼不精彩,少年不拼枉少年”是他的人生格言,他說是拼搏成就了自己。

    

陳行行的老家在微山湖畔的一個小鄉村,初中畢業後,爲了減輕家庭負擔,陳行行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到山東機電學校學汽車維修。中專畢業後,陳行行來到山東技師學院學習現代模具製造與維修技術。正是這段技工院校的學習經歷,讓他“找到了值得努力一生的方向”。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行行意識到一技傍身的重要性,他立志多學一門手藝,做複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中級焊工、中級鉗工、中級製圖員、高級製圖員、數控銑高級工、數控車技師、加工中心技師和模具設計師……他成了同學眼中名副其實的“考證達人”。

    

“技多不壓身,通過考證,讓自己多掌握一門技術,爲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陳行行說,“一專多能”讓他在解決生產難題時,比別人多了些思路和方法。在他看來,技術的提升就是一層窗戶紙,需要不斷學習鑽研去“點破”,也就是所謂的“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現在,除了練技術,泡圖書館成了他另一大愛好。“整個社會都在飛速前進,自己更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在數控加工領域永葆創造力和競爭力。”陳行行說。


(中國教育報記者 魯磊)



李萬君:“工人院士”的電焊情結



畢業院校:長春客車廠職業高中

    

寄語:願每一位職業院校的同學,心中都有一個成爲大國工匠的理想,它會給你帶來無盡的智慧和力量。


    

一名焊接車間的電焊工,30多年苦練技術,不斷攻克難關,逐漸成長爲焊接領域的技術專家,成爲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製造中心的焊接大師、首席操作師,被人們稱爲“工人院士”。

    

他叫李萬君,是當代知識型職工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高鐵工人的典範。

    

1986年9月,17歲的李萬君讀完高中二年,通過“2+1”分流來到長春客車廠職業高中就讀。“在職高學習期間他就愛學習、肯鑽研。”當年的指導教師呂鍾奇回憶說,“有一次,我講手工電弧焊工藝時,順便涉及一點兒教材以外的單面焊雙面成形技術,這對剛接觸電焊技術的學生來說是很難的操作技術,但萬君很想弄清楚,一下課就追着我問。”到車間實習期間,李萬君更加刻苦,“別人焊一塊試板,他要焊幾塊,別人休息了,下班了,他還在練習。”

    

1987年,李萬君職高畢業後被分配到客車廠水箱工段車間,承擔鐵路客車水箱和制動風缸的焊接任務。“當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十分惡劣,工段門口冒出的焊煙,就跟煙筒冒的黑煙一樣,刺鼻難聞。”李萬君告訴記者。當時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形容他們的工作環境:“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水箱工段的。”

    

由於環境艱苦,一起來的28個同學,有25人一年內相繼調離,但李萬君堅持了下來。上班第二年,公司舉行技能大賽,他獲得了車間焊接技能競賽的第一名。從此,李萬君更加刻苦鑽研技術。1997年,李萬君榮獲公司焊接大賽第一名,隨後又代表公司參加全國焊接大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什麼是工匠精神?在李萬君看來,“工匠精神就是用智慧和汗水,把手中的技能不斷昇華,讓手中的產品成爲藝術品。”30多年來,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近幾年來,爲確保動車組順利生產,以及超高速動車組的試製,李萬君肩負起了爲企業培養後備技術工人的重任,創造了400餘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國際焊工資質證書的“培訓奇蹟”。


(中國教育報記者 趙準勝)



喬素凱:核電站“心臟手術師”


    

畢業院校:山西臨汾電力技校

    

寄語:勞動成就夢想。希望同學們繼承和弘揚工匠精神,修煉職業素養,練就過硬本領,成就出彩人生的同時,爲中國製造添磚加瓦,用工匠精神托起中國夢!

   


近日,在深圳大亞灣核電站的“心臟”——核燃料反應堆堆芯部位,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核燃料高級主任工程師喬素凱帶領團隊,檢查100多組核燃料組件,給“受傷”器件做“外科手術”。

    

每隔18個月,核電站就要進行換料大修,置換三分之一的核燃料,修復有缺陷的核燃料組件。這時,喬素凱與團隊大顯身手。

    

喬素凱是我國第一代核燃料師。27年來,他用工匠精神拼搏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帶領國內唯一能對受損核燃料組件進行水下修復的團隊,保駕護航國家核安全。

    

“在電力技校學習的專業理論和技能,爲我練就良好職業素質奠定了基礎。”1989年成了喬素凱生命中的轉折點。那一年中考後,他沒選擇上高中,而選擇了山西臨汾電力技校。1992年,喬素凱在考覈中脫穎而出,來到大亞灣核電站。

    

“我是大亞灣核電站的孩子。”喬素凱成長爲大國工匠的歷程,伴隨着中國核電的發展蛻變。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運行初期,核電站換料設備維修一直依賴外方專家。喬素凱所在團隊僅用3年時間,就能完全自主維修換料設備,節省了每年數千萬元的外方人員技術支持費用。2018年,喬素凱帶隊成功研發核燃料組件水下整體修復設備,成本只有外方報價的四分之一,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如今,他主持並參與的項目獲得21項國家專利。

    

剛到大亞灣核電站,喬素凱的師傅就告訴他:燃料無小事。這也成了他的言行準則。零失誤奇蹟的背後,是他對毫釐之差的零容忍態度。他苦練技能,力求把操作精確到極致。現在他能用4米長杆,完成燃料組件水下0.1毫米級的精確修復操作。面對核燃料棒包殼管0.53毫米的壁厚,他能憑手感和經驗保證核燃料抽出過程完好無損。

    

“一羣人才能走得更遠。”近10年來,喬素凱先後培養了5名換料顧問、30多名換料主管及50多名換料機操作員。目前,他所在團隊已培養了5支大修換料隊伍,基本滿足中廣核22臺在運機組的獨立換料操作及設備維修工作。


(中國教育報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黎鑑遠)



王樹軍:在盡頭處超越


    

畢業院校:濰柴技工學校


寄語:希望同學們激情幹事,勇於攻堅,以優異成績爲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是維修工,也是設計師,更像是永不屈服的鬥士!臨危請命,只爲國之重器不受制於人。王樹軍,中國工匠的風骨。在盡頭處超越,在平凡中非凡。”這是王樹軍榮獲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時的頒獎詞。

    

今年45歲的王樹軍,是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師。1993年畢業於濰柴技工學校中德合作“雙元制”教學模式第二屆模具鉗工班後,王樹軍入廠從事設備維修工作。王樹軍進廠時,先要做一年學徒工,“帶我的師傅是王志賢,那時因爲是事後維修體制,拖班加班是家常便飯,每次師傅都帶着我們,始終衝在最前面,無怨無悔。”王樹軍說。2001年,王樹軍又利用業餘時間回到濰柴技工學校參加工長技師班學習,通過學習,一些在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迎刃而解。

    

2012年,一臺定位精度爲千分之一度的進口加工中心NC轉檯鎖緊出現嚴重漏油現象,面對這個整合了機械、液壓、電器、氣動各個環節的鐵疙瘩,售後服務人員也無從下手,建議返廠維修。王樹軍利用獨創的“垂直投影逆向復原法”,在不使用專用工裝的情況下,憑藉“機械傳動微調感觸法”,成功排除設備故障,打破了外國專家壟斷維修數控轉檯的神話。

    

2016年,濰柴推出了一款引發行業震動的產品——WP9H/10H。這是一款濰柴自主研發的國內領先、世界先進,國Ⅵ排放的大功率發動機,是中國內燃機的高端戰略產品,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芯”,投放市場以來訂單持續火爆,供不應求。王樹軍帶隊改制工裝、優化刀具刀夾,不僅節約設備採購費用3000多萬元,更將日產能從100臺提高到280臺,縮短市場投放週期12個月,每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44億元。

    

濰柴的柔性加工中心可以進行多品種換型作業,但工序間轉換效率比較低。王樹軍嘗試“跨工序智能機器人協同系統”,以閒置機器人爲運載核心、增設地軌實現六軸運載向七軸運載的突破,同時輔以光感識別系統,實現物料狀態的自動識別調整。該系統使用後,加工效率一舉提升37.5%。

    

2013年,濰柴專門爲王樹軍命名成立了創新工作室,依託這一平臺,王樹軍帶領團隊改造、製造柔性設備生產線5條、自動化設備109臺套,實施重大創新項目230多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62億元。


(中國教育報記者 魏海政)



譚文波:油田裏的“土發明家”



畢業院校:四川石油管理局東觀技校

    

寄語:作爲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雖然起點不高,但我從未輕看自己。我堅信,只要將“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的工匠精神貫穿工作和創新始終,職業院校的學生同樣能夠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爲國家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說起一個個來自生產一線的發明,被人稱爲油田裏的“土發明家”的譚文波,總是謙虛地用重慶話回答道:“沒啥子了不起。”可在同行眼裏,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這名試油工真的了不起。這位堅守大漠戈壁20多年的70後,領銜發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橋塞坐封工具,世界首創,已投入使用上千井次。他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還培養出一大批青年技術骨幹,爲企業創收近億元。

    

能取得這些成果,1992年從四川石油管理局東觀技校畢業時,譚文波可從來沒敢想過。作爲一名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剛工作時,譚文波並不那麼自信。可是,他在學校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勤學善思,喜歡動手動腦,這使他能發現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小毛小病”。

    

油田作業中環境保護可謂是重中之重。在常規的油井抽汲生產施工中,由於防噴盒密閉不嚴,抽出的油水飛灑井場。如何在施工過程中不讓油污落地,譚文波用自己的“小發明”給出了答案。

   

2017年3月的一天,譚文波在完成日常施工任務之餘又圍繞着“抽汲防噴盒”的加工改造忙碌。凌晨1點,夜深人靜,譚文波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一個新想法蹦了出來。經過反覆多次試壓和動態模擬試驗,他成功了。

    

一些小改小革,達不到科研項目的高度,沒有經費,沒有資源,譚文波只有依賴舊料利用變廢爲寶。空閒的時候,譚文波就喜歡搗鼓這些“寶貝”,吃住在單位是常事。正是這些看似不值錢、不起眼的“破爛零件”,爲他提供了許多創新靈感,解決了許多生產難題。

    

關於譚文波的發明故事,還有很多。他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發明創造,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爲“石油諸葛”。他因此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稱號。面對榮譽,譚文波告訴記者:“我能有今天的成績,得益於在職業院校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以及對職業和崗位的熱愛。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再平凡的崗位都能幹出一番事業。”


(中國教育報記者 蔣夫爾)




來源 | 中國教育報 2019年5月2日第04版《致敬 職業院校走出的大國工匠》

責任編輯 | 賈文藝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