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關你地產什麼事?

鄉村旅遊開發第二十二講:

1

前兩天,看見公眾號一篇文章,題目是《田園綜合體的多元產業融合》,開篇就是田園綜合體包括農業、文旅、地產三個產業,明顯地將地產與農業「排排坐喫果果」,大李在此不同意。

我們知道,地產和地產商這兩年就如1949年前國民黨撤退前的土匪,喬裝打扮隱身到各個行業,然後伺機而動。國家搞特色小鎮,他們躋身到特色小鎮;國家現在倡導「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他們又好像瞄上了這塊蛋糕。

2

我敢打賭,國家倡導田園綜合體,或說農業綜合體,其初衷是讓中國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後的傳統農業有點創新,來個提升,從而增加農民收入,搞活農村經濟。至於這個創新和提升中,更或者說,創新和提升後,農業出現了勃勃生機,農村達到了美麗的目標,農民喜笑顏開有了幸福感,於是,城裡人到那裡也去體驗體驗,從而順水推舟出現了旅遊的狀況,那是國家在設計這一政策時,計算到了,也順便支持,但不是一定要實現的。

可我們往往本末倒置的是:

一種現象:地方政府少數領導和個別刁民勾結,圈一塊地,號稱農莊或「綜合體」,再弄個假的或者不像樣的農業合作社,然後套取國家補貼;

再一種現象:不是從農業、農村、農民出發,而是城裡的奸商切入農村,圈地建房,房地產暴利向農村轉變、滲透,名為建設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其實還是以地產開發為導向。

大李還看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旅遊策劃高手必備的八項素質與能力》,第一條就提到策劃人應該具有「強烈的情懷與使命感」。作者說,目前國內之所以景區、景觀都「長」得一個樣子,就是因為市場上的所謂策劃人都在抄襲,都在偷懶,都缺少一種情懷和工匠精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大李非常認同。大李之所以說著說著而跳到了這裡,就是因為覺得,在地產界和地產商人中,像綠城老闆宋衛平那樣有著強烈的情懷和使命感的少之又少,也因而只有他才造了一個又一個藝術性很強的特色小鎮,儘管房子賣得不火,但他是混入地產界的藝術家,而不是混入藝術界的地產商。

田園綜合體的設想和構造,是國家給農民的一大利好,而不是提供給地產商的又一處女地,更不是給奸商們鏖戰的戰場。她完全是:不以旅遊為目的,更不以地產為導向,就是實實在在的以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為基礎,為支撐,為產業。甚至,打造和構造這種產業的人,應該都是以農民為主體,而不是一味的城裡的公司切入。

因為城裡公司,有幾個是有強烈情懷和使命感的?說好聽點,大多是到農民手裡分一杯羹的;說不好聽點,是到農村搞破壞來的。恰恰地方政府裏差不多都是城裡人,他們很容易勾結到一起,打著國家政策支持的牌子,支持奸商到農村搞破壞。

不知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沒有?我說的應該以農民參與為主體,從農業產業的層面來說,就是在政府的號召和引導下,讓農民自發、自主地進行田園綜合體的建設(當然不排除吸引城裡的資金);從旅遊產業的層面來說,絕不要以打造旅遊景區為出發點,更不以創幾A景區為推動力,而是無意識地創建無景點旅遊基地。說白了就是栽好家中梧桐樹,引來外地鳳凰鳥。

3

地產開發是建房子,而田園綜合體不是要建房子。

田園綜合體從概念上來說,是跨產業、多功能的綜合規劃;從具體項目來說,就是多功能、多業態搭建業務結構的綜合運營。跨產業、多功能,是超越了原來的單線思維。例如,原來是片農田,現在要讓農田來點創意,除了收益稻穀,還順帶能有人來觀光,或體驗,然後收益觀光門票和體驗使用費;原來是所住房,現在可以同時開個客棧。現在開個客棧,不是動用地產公司來大拆大建,而是動用藝術來裝修。

這裝修中,看起來關係到了房地產公司,但絕對不是那麼回事,起碼不是原先意義上的那種。即便是,也是宋衛平的那種。而且,最好是地產公司不談地產開發的事,把資投在建客棧的整修、改造上。因而這種改造和裝修,最關注點是藝術情懷和鄉村情懷,而不是地產商的那種賣房子的「高大上」思維和行為舉止。

當然,也可能要建一點點房子,然而上升不到「產業」的層面(即使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一起打包,建房子也不是主流)。大李在上一講中提到,某地準備籌建某一歷史名人故居,一些文人專家考察的過程中,都談到如果恢複名人故居,將會拆去農民很多房子,然後重新建設,這完全是城市建設中打破鍋再換鍋的搞法,這種搞法,已經害了我們幾輩子。

農村不能這麼搞。

大李認為,所劃定的田園綜合體範圍內,如果有民房,就保留民房,外觀按品牌構造的整體性做一些修整就是;沒有民房呢?建一點,但請不要動不動大場面,也請不要把國外的什麼磚瓦什麼地板什麼假山洋花搬來。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原生態的花草、歷史的磚瓦多得是。

也不要學現在農村老百姓隨大流的建房子搞法,千篇一律的樓房,有的甚至把歐式柱子也造上,搞得中不中洋不洋的。老祖宗們造的房子多好啊!藝術性多強啊!恢復起來,簡單、簡約化,追求一種自然美,生態美和人文歷史美。

總之,田園綜合體內只有一個產業,其他都是「綜合」而來的,是「+」來的,是支撐和配合「老大」的,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是農業主體的註解。

一句話:田園綜合體裏,只有農業產業,沒有其他產業,至於順便帶來的旅遊產業,那是「你若芳香,蝴蝶自來」,跟房地產一弔毛關係都沒有。房地產業和房地產商們,應該不要過多地自作多情,認為每個行業都跟自己有關係。

4

如果說特色小鎮跟房地產還有點千絲萬縷的關係的話,那麼,田園綜合體就是跟地產八竿子打不著的一男一女,你不應愛上他,她也不會跟你睡覺。真有一天跟你睡覺了,那絕對是你換臉了,不再是搞房地產,而是像宋衛平那樣搞藝術了。或者,就乾脆是以慈善家的身份出現,向農村搞公益投資去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