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光線來做設計”



本刊記者/李行


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三子貝禮中向媒體表示,貝聿銘於5月16日凌晨在紐約曼哈頓的家中去世。


貝聿銘近年深居簡出,3周前才過102歲生日。他曾在1979年榮獲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3年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被譽爲“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一位大師”。他的作品遍佈全世界,法國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館和香港中銀大廈等作品是他的部分代表作。


設計盧浮宮成就輝煌


貝聿銘出生於廣州,爲蘇州的名門望族之後,其父貝祖貽爲中國銀行第一任總經理,其母莊氏出生名門,繼母則是江南名媛“蔣四小姐”。他在香港度過童年後,到上海讀初高中,18歲前往美國求學,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並在1955年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貝聿銘的作品以公共與文教建築爲主,他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強調光與空間的結合,留下“讓光線來做設計”的名言。他善於運用幾何形體和光線。正如爲盧浮宮前所做的設計一樣,他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玻璃金字塔的形象。


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是貝聿銘最爲著名的作品之一。他設計了一個21米高的鋼框玻璃幕牆金字塔作爲博物館的大門,附近有三座較小的金字塔。這與法式風格的盧浮宮形成鮮明對比。


參與過人民大會堂空調系統設計的吳德繩跟貝聿銘有過多次交流。吳德繩曾專門從盧浮宮東側走到西側,又反覆折回。他發現標誌性的玻璃方錐設計如果再高兩米會太大,再低兩米又太小。


貝聿銘對吳德繩說,設計玻璃方錐時他住了幾個月的現場。當創意方案決策後,主要的技術工作就是確定錐的高度。如何確定這個方案呢,貝聿銘用簡單的幾句話解釋,在盧浮宮大院中不能做仿真的假古董,做新建築也應不顯眼、不奪主。如何做到不顯眼不張揚:就是造型最簡單的錐形,用質感最簡單的光面,色彩做到最簡單的透明。


“因爲他的語言、他的詼諧和我們的習慣不太相同。從這個設計中能看到貝聿銘的部分設計哲學。”吳德繩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早期作品曾被質疑


貝聿銘的作品並非一開始就受到人們的肯定,盧浮宮前的設計落成之初,也遭到當地人的大量質疑,多年之後,這個作品才獲得肯定。


大師並非從開始就是大師,從業之初,貝聿銘設計的作品也曾出現過很多問題。


1959年,母校麻省理工大學請他爲地球科學中心設計一棟新教學樓。他設計了一座高達21層的混凝土大樓。這棟被稱爲“綠樓”的教學樓落成後,被波士頓居民評選爲當年最美的城市建築。


然而不久人們發現,由於風力阻礙,大樓入門處的大門有時根本打不開,這讓貝聿銘十分尷尬。他後來承認:“我是麻省理工畢業的,然而我居然不知道什麼叫風洞效應!”


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有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影子,多采用混凝土技術,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


70年代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特性,作品趨向于勒·柯布西耶式的雕塑感,其中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


但在嘗試玻璃建材的設計作品中,他又有了新的麻煩。貝聿銘的合作伙伴亨利·考伯接下了波士頓漢考克大樓的設計項目,大樓出資人羅伯特·斯萊特只提出了一個要求:讓競爭對手建造的保誠大廈相形見絀。


貝聿銘採用了極簡主義的大規模玻璃幕牆,這些幕牆大且偏藍,這樣的設計使得在晴天的時候,整座大廈與天空融爲一體。在外形方面,該樓採用俯視看來是平行四邊形的外形,使得整座樓有了現代主義的感覺。該樓是當時單塊玻璃面積最大的全玻璃幕牆建築,由於當時玻璃幕牆的技術不夠成熟,大廈建成初期曾經出現過玻璃脫落的事故。


這成爲貝聿銘人生中的低谷,他和他的合夥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建於北京的香山飯店,當年也是備受爭議。有些人不同意選址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還有很多人將這棟建築誤認爲是後現代主義風格,並進行了批判。實際上,香山飯店恰恰是貝聿銘對當時西方流行的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一次修正。


85 歲時,貝聿銘決定設計蘇州博物館,用他的話說“給自己一個瞭解老家的機會”。遺憾的是,2006 年蘇州博物館建成後,他再也沒有回來過,去過距離故鄉最近的地方是香港。木心美術館的設計師之一林兵是貝聿銘的朋友,他告訴記者,“貝老一直牽掛着蘇州,再嘗一嘗兒時雞頭米的味道。”


目前,貝聿銘的幾個孩子創立的貝氏建築事務所的業務遍及美國、法國、中國香港、中國內地等世界各地,次子貝建中參與了父親法國盧浮宮、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等項目。未來,從貝氏建築事務所的項目中,我們或許仍然可窺見貝聿銘作品風格的延續。


值班編輯:馮超


▼ 

推薦閱讀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副鄉長身兼7職,手機裏27個工作羣

年輕人變老,從不認識熱搜的明星開始

女子買18件衣服後退貨遭人肉:“一件都不留,全退,理由就是不喜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