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介绍的是20132014PHP研究所的畅销书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和《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文明文化篇,作者是曾任近畿地方建设局局长、河川局局长,现任(该书发行简体中文版时的20153月)河川水岸研究所代表理事及日本水研讨事务局局长的竹村公太郎。

IntTKMp10A.jpg

(作者竹村公太郎)

既然头衔有建设局局长、河川局局长、河川水岸研究理事,不难看出他的专攻应该是与历史学无关的水利工程一类,读者或许内心会感到纳闷:这样的人适合写历史类的书籍吗?

这本书书名虽是探讨日本史之谜,却不是传统从史料中发现人所未见的新资料,而是从地形的因素中突破史料的盲点,针对若干被认为是谜团的事件予以合理的解释,此为本书最大卖点所在,也是本书能够在日本狂卖30万册的主因,用地形因素来解释若干历史事件,水利工程学者当然会比纯粹的历史学者更贴切!

人为编修的史料有时候的确会因为当政者的压力而造假或隐讳,使事件的真相被掩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借重其他「资料」佐证,譬如说其他同时代人的日记、书信,或是与关系人相关的其他人物……,当然地形也是一种佐证的「资料」,但并非绝对必要,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用地形来说明,不然就不用念历史,大家都去研究地形好了。

也因为地形无法解释所有的历史事件,所以作者在选择事件时必须剔除掉与地形无关的「纯人文」事件,尽管如此,作者还是从众多历史事件中挑出了可用地形佐证说明的事件,在《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文明.文化篇两书各分18章(实际上的事件分别为1516件),每一章以1020页(日文版再多个数页)的内容,从每一章页数的安排来看,扣除掉地形的解释、说明、衍伸后其实也所剩无几,平心而论,就内容其实并不难读(只是以别出心裁的观点切入),这是非历史系科班出身的作者撰写历史相关主题的书籍大卖的原因。

9784569760841.jpg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 2013PHP出版)

在《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一书作者第一章以地形因素解释关原之役获胜后家康迅速返回江户的原因,德川家康被秀吉转封至关八州时的江户,与现在的东京差异何止天地?撇开科技的差异不谈,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今日东京有不少地方是填海造陆造出来的,这些填海造陆的工程正是始于家康入主关八州之后才开始的,此外江户的街道规划也是在家康移封关东后才起步,填海造陆说来容易,做来却是难如登天,家康从入主关东到他逝去的那一刻都未能完成。以开发关东做为家康在关原之役获胜后引兵返回江户是个可以接受的理由,但是我不认为是唯一的理由。家康不想介入朝廷和丰臣政权,另外关原之役后的封赏都是家康迫切必须解决的问题,待在上方(指京都、大坂一带)他的势力重建计划很难不受到朝廷和丰臣政权的影响,我认为人文上的因素应该比地形上的因素更深刻左右家康返回江户。地形的确在若干历史事件中扮演左右的因素,但重要性未必就会大过实际上的政治因素,更不见得是唯一的因素!

第二章信长何以要烧毁比叡山也一样可以从地形因素和人文因素去分析,作者分析出的地形因素是东山道进入京都的门户为逢坂山,昔日武田信玄上洛路线在濑田之后势必通过逢坂山进京,今日名神高速公路和JR湖西线、东海道本线也都经由逢坂山进入京都,因此位于逢坂山北边且高度胜过逢坂山(约325公尺)的比叡山(约848公尺),居高临下带来的压迫感对信长而言,其威胁性不言而喻。不过,比叡山从平安中期以后恶名昭彰的「前科」应该才是坚定信长烧毁比叡山的主因,舍本逐末,我并不觉得这样的分析是高明的。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一书有四章的副标是「德川百年复仇」,这四章总共62页,几乎是全书267页(简体中文版)的四分之一,不难想像作者在这个主题上灌注多少的热情与心力。百年复仇的缘起是德川还是以松平为姓氏的时候,在三河与吉良家结下的恩怨,这部分有些读者可能比较不清楚,我花点篇幅讲解。

DSC03363.JPG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简体中文版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440年以前的室町时代三河守护是由四职之一的一色氏担任,1440年三河守护一色义贯遭到暗杀后改由三管之一的细川家分家(阿波细川家)细川持常担任三河守护,后来该职由其养子细川成之继承。1478年细川成之出家,之后不再有人担任三河守护,三河国内的豪族觊觎的不再是守护职位,而是吞并三河的其他豪族势力。应仁之乱后,松平、吉良是群龙无首的三河国两支势力比较强大、较被看好有能力统一三河的豪族。松平氏就是后来的德川氏,这点不多做介绍,吉良氏和细川氏、斯波氏、畠山氏、一色氏都是足利将军家的庶流,但吉良氏并未如上述诸氏担任幕府职务(作者在《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一书提到吉良氏代理将军职务,并不正确),吉良氏的作用蛮像江户时代的御三家――将军家血缘断绝时,提供将军的继承人选继承将军。

附带一提,吉良氏的分家为今川氏,今川义元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继承将军而上洛,是因为第一继承顺位吉良氏在百年的战国时代没落,所以第二顺位的今川递补成第一顺位。

尽管吉良氏有继承足利将军的第一顺位这一优势而风光一时,然而在应仁之乱后伴随著将军威望下坠,吉良氏在三河的地位也难以维持,最终分裂成西条吉良氏和东条吉良氏,最终双双成为今川家臣。桶狭间之战后吉良氏虽恢复独立,但最终成为松平氏的家臣。

「德川百年复仇」即是作者在谈松平家与吉良家结怨、最终到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借由赤穗藩家老大时良雄率领四十七位家臣一举突袭吉良家位在高轮宅邸的经过,没错,这就是赤穗义士的仇讨之举,也是江户时代有名的歌舞伎脚本『忠臣藏』的由来。作者提到在室町时代两家积怨的由来是因为吉良氏占有较好的盐场,前面有提及吉良氏是足利将军家的第一继承顺位,在足利将军大致能维持统治威望的时代,只是三河国豪族的松平氏很难对吉良氏造成威胁。然而在应仁之乱后由于足利将军威望下坠,吉良氏也分裂为西条和东条两家,前后为今川氏平定,成为今川氏的家臣,松平氏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被今川氏吞并,不管先前吉良、松平因为盐场的问题累积何等仇恨,臣服于今川氏期间这些仇恨应该是暂时抛下。

桶狭间之战后,松平元康领导松平氏统一三河,两家地位逆转过来,吉良氏不仅未能恢复在室町幕府下的地位,臣服松平氏成为其家臣已是不可避免的宿命。到关原之战以后,德川家康大致上已掌控天下,吉良氏已经没有反攻的力量,甚至要谨言慎行以免被幕府改易。相对地,家康要除掉吉良氏易如反掌,就像改易福岛正则一样,随便编织一个违反『武家诸法度』的罪名就足以让吉良氏走入历史。

但是吉良氏非但没有被幕府改易,还与其他廿五个没落的武士家族(包括武田家、今川家、大友家)在江户时代被列为「高家」,吉良氏甚至还位列高家笔头(日文为「高家肝煎」)。透过前文的叙述相信读者朋友可以想到吉良氏位列「高家肝煎」的原因是因为出身,而非能力,与三河国内矢作川流域的盐场更是毫无关系!

作者又提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说法:德川家康在1605年才开始在矢作川开凿河道,是因为这一年德川家康要当上征夷大将军必须借重吉良氏的力量,因为吉良氏仍然与朝廷保持著联系,所以家康将吉良氏提拔为只接受自己指挥的旗本级家臣。

9784569761459.jpg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文明文化篇2014PHP出版

这一段话可以打脸的地方太多了,首先家康不是在1605年当将军,而是在更早的1603年,1605年是他让出将军给三子秀忠、自称大御所的年份。其次高家是江户幕府成立后才有的名称,如果家康是1605年才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在被册封的过程中何来的高家呢?再来其实传达天皇的敕令、册封家康为征夷大将军的并非高家或高家肝煎,而是从公卿中选出来的武家传奏。

高家的职责为代表幕府接待朝廷敕使.院使(院派来的使者)、代表幕府做为派往朝廷的使者、做为将军的代表到伊势神宫.日光东照宫.久能山东照宫.凤来山东照宫(家康的出生地在凤来寺).上野宽永寺进行祭拜、指导被指派为敕使响应役的大名接待朝廷使者的礼仪(浅野长矩就是担任这个职务才发生刺伤吉良义央未遂事件)。武家传奏则是从公卿中极官为大纳言的大臣家、羽林家、名家中选出,定额为两名,工作之一是传达征夷大将军宣下、册封征夷大将军。

所以作者说家康让吉良氏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德川氏能够代代世袭征夷大将军之位,家康想建立一个由德川氏世袭的家天下幕府固然不假,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需要吉良氏的帮助,武家传奏才是负责传达册封征夷大将军的任务,吉良氏虽是高家肝煎,但是他负责的业务其实可以由其他高家来取代,并不是非吉良氏不可。作者列出1605年在矢作川开凿河道应是确有其事,不过将开凿河道联想到吉良氏做为高家肝煎并以此职务位家康争取到征夷大将军、开创幕府,我只能说是作者的想像力过于丰富(何况还弄错年分),这也证明只考虑地形因素而疏于史料爬梳只会闹出笑话。

DSC03362.JPG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文明文化篇简体中文版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701年发生浅野长矩在江户城松之廊刺伤吉良上野介义央后,「对于德川家而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出现了。」然后,「以隐蔽的方式为赤穗浪士提供支援,就成了幕府的首选方针。」若说家康对吉良氏有恨还说得通,可是到赤穗义士已是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德川氏的天下已经稳固到一百个吉良氏也未必能推翻江户幕府,要将吉良氏下架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还需要用得上「以隐蔽的方式为赤穗浪士提供支援」这种偷偷摸摸的把戏吗?虽然史书不尽然可信,有很多成分是胜利者事后加工上去的,但是不信史籍记载只信地形提供的讯息会更曲解历史的真实面。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还有几篇也颇有争议,但是依我这种写法恐怕还要再填注数倍文字才能谈完,先暂且搁置,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其实还有第三本环境民族篇,只是很可惜这本并未翻成中译本,未来恐怕机会也不大。

9784569762050.jpg

(《日本史の谜は地形で解ける环境民族篇2015PHP出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