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營養素

水果可以分為鮮果、乾果和堅果,與蔬菜一樣,主要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

一、主要營養成分和組成特點

鮮果類

鮮果種類很多,主要有蘋果、橘子、桃、梨、杏、葡萄、香蕉和菠蘿等。 新鮮水果的水分含量較高,營養素含量相對較低。蛋白質、脂肪含量一般均不超過1%,碳水化合物含量差異較大,5%~30%。

硫胺素(VB1)和核黃素(VB2)含量不高,胡蘿蔔素和VC含量因品種不同而異: 其中含胡蘿蔔素最高的水果為柑、橘、杏和鮮棗;含抗壞血酸豐富的水果為鮮棗、草莓、橙、柑、柿等。

礦物質含量除個別水果外,相差不大, 其中棗中鐵的含量豐富,白果中硒的含量較高。

乾果類

乾果是新鮮水果經過加工晒乾製成,如葡萄乾、杏干、蜜棗和柿餅等。

由於加工的影響,維生素損失較多,尤其是VC。但乾果便於儲運,並別具風味,有一定的食用價值。

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雙糖或單糖形式存在,所以食之甘甜。除個別水果,大部分乾果的礦物質含量相差不大。

堅果類

堅果是以種仁為食用部分,因外覆木質或革質硬殼,故稱堅果。

堅果按照脂肪含量的不同,分為:

1)油脂類堅果:富含油脂,包括核桃、榛子、杏仁、松子、香榧、腰果、花生、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等

2)澱粉類堅果:澱粉含量高而脂肪很少,包括栗子、銀杏、蓮子、芡實等。

營養分布特點如下:

1)蛋白質含量多在12%~22%之間,其中有些蛋白質含量更高,如西瓜子和南瓜子中的蛋白質含量達30%以上;

2)脂肪含量較高,多在40%左右,其中松子、杏仁、榛子、葵花子等達50%以上,堅果類當中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富含必需脂肪酸,是優質的植物性脂肪。

3)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少,多在15%以下,但栗子、腰果、蓮子中的含量較高,在40%以上。

4)堅果類是VE和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和葉酸

5)堅果富含鉀、鎂、磷、鈣、鐵、鋅、硒、銅等礦物質,鐵的含量以黑芝麻為最高,硒的含量以腰果為最多,在榛子中含有豐富的錳;堅果中鋅的含量普遍較高。

二、水果的合理利用

水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含有大量的非營養物質,可以防病治病,但也會致病,食用時應予注意。

1)如梨對產婦、胃寒及脾虛腹瀉者不宜食用。

2) 紅棗,可增加機體抵抗力,對體虛乏力、貧血者適用,但齲齒疼痛、下腹脹滿、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3)在杏仁中含有杏仁苷、柿子中含有柿膠酚,食用不當,可引起溶血性貧血、消化性貧血、消化不良等疾病。

4)鮮果類水分含量高,易於腐爛,宜冷藏。堅果水分含量低而較耐儲藏,但含油堅果的不飽和程度高,易受氧化或滋生黴菌而變質,當保存於乾燥陰涼處,並盡量隔絕空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