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理報道

最近,2017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名單正式公布,共有140多位知名學者當 選。由於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地位崇高,名額稀少,因此競爭非常激烈,這也導致今年當選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大多數都是「70後」和「60後」。

不過,也有幾位「80後」教授當選,其中最年輕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王琳教授,今年年僅36歲。也是到目前為止,全國為數不多成功入選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的青年千人入選者之一。

王琳教授出生於1982年,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基地班,2010年獲美國布朗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學位,曾在哈佛大學和密歇根大學從事博士後和研究員工作。2012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後回國任教。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高質量SCI論文30餘篇,多篇論文被選為SCI封面文章,申請並獲得十餘項發明專利(包括國際PCT發明專利1項);擔任多個國際重要期刊審稿人,

王琳教授回國5年,就當選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還獲得再生醫學「王正國創傷醫學創新獎」、「霍英東青年教師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等諸多榮譽和獎項,可謂青年科學家中的人生贏家。

研究不必跟風,冷門也出原創

王琳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中心主任,這是她2011年回國創建的華中地區第一個再生醫學中心。她的系列原創工作開創了絲膠在再生醫學中研究和應用的新領域,為多種疾病與創傷的修復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也使我國在該領域走在了國際前沿。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從事原創的科學研究。」王琳始終銘記老師的教導,「科研工作的價值,歸根到底要看是否做出了真正有影響力的工作、解決了哪些重要的科學問題;或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能夠用於造福人類。」她常提醒自己,要腳踏實地做不浮躁的科研、做對患者有用的工作,而不僅僅在於追求發表論文

王琳開始絲膠的研究,有點偶然。一次與學生們討論問題時,她發現,絲膠的醫學應用是罕有人涉足的冷門領域。我國是絲綢大國,幾千年來,人們一直使用加熱法處理蠶繭, 以去除粘連蠶絲的絲膠,得到純凈的絲素製造絲綢。而絲膠長期作為繅絲行業的廢料被棄置和忽略,並且人們對其生物學功能的認知是很不完整的。這一下點燃了王琳的研究熱情,她一直在尋找適用於組織修復的生物材料。

王琳和她的團隊隨即開始了對絲膠的攻關。通過反覆實驗,團隊首先否定了前人認為絲膠具有強免疫原性,會刺激人體產生強免疫反應的結論。此後,王琳進一步發現,絲膠具有良好的細胞黏附性、穩定的天然熒光特性和優越的成膠性能。這意味著,它有可能被製成在人體內自然降解的醫用材料,為人體組織再生修復效力

走在一條全然未知的路上,王琳也非常忐忑,「當時其實並不知道研究能不能成功,我們艱難積累了3年多,很多項目都經歷了數百次的反覆實驗、失敗,才逐漸出結果。」拿絲膠提取來說,既要保持結構完整,又要保證生物活性,不同溫度、試劑、蠶繭類型,一個條件變了,就要上百次重新實驗。通過幾年的深入研究,團隊終於提取出結構完整的純絲膠蛋白,在國際上首次成功研發出適用於外周神經修復的絲膠神經導管、適用於中樞神經修復的生物支架、修復心肌損傷的水凝膠及多種多功能新藥物載體。

解決患者病痛,激勵催生動力

「前段時間,幾乎天天都有患者打電話或者大老遠跑到我們實驗室來,希望用我們的成果治療他們的疾病。看到他們那充滿期盼的眼神,我再次感受到自己日復一日搞科研的價值所在。」一直跟隨導師王琳的博士生李曉麒感慨地說。印象最深的一位是從山東趕來的50歲左右的農民,清晨7點醫生還沒上班就守在實驗室門口。他的女兒因為外傷導致腿部殘疾,他說已經試過所有的治療方法,這裡是他唯一的希望。實驗室科研人員向他反覆解釋,目前研究尚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還不能直接用於臨床治療,可他仍遲遲不肯離去。

「自從我們的科研工作被報道之後,慕名而來的患者很多。」王琳動情地說,「患者的病痛讓人揪心,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這些都激勵著我們進一步努力,趕快推進實驗室科技成果的臨床轉化。」

「做出真正對病人有用的成果,緩解他們的痛苦,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王琳坦承,從目前的科研成果到臨床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這些患者,給了她和她年輕的科研團隊更多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動力。

聽從內心召喚,永懷赤子之心

狹窄的實驗室里,滿滿當當的實驗設備,分割而成的各類無菌實驗室,小而擁擠。各類設備、器材之間,擠著約20多位學生和科研人員,顯得如「大班額教室」一樣,進出困難。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一棟不起眼的舊門診樓里,「藏著」王琳和她科研團隊的實驗室。

「之前一直在國外頂尖醫學實驗室工作,國內的硬體條件和國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國家給了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施展才華更好的機會和寬廣的平台,我特別感謝國家『青年千人計劃』,讓我們有機會回到祖國、從事自己熱愛的研究工作。」王琳說。

長久以來,王琳一直有種特殊的報國情節。她出身於醫學之家,父母都曾在海外留學深造,父母學成之後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舉家回國。父母至誠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

「祖國對我有無窮的向心力,我覺得愛國和愛父母一樣,是一種非常樸素、自然、發自內心的感情,這種愛是用行動來表達的。」談起在美國布朗大學、哈佛大學求學、工作後回國搞科研,王琳覺得自己選擇的,看似追隨父母的足跡,其實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

而國家「青年千人計劃」給她的一片赤子之心搭建了歸國的橋樑。「在國外,我可能還要經歷很多年才有機會獨當一面,才能自己選擇研究方向。而國家對青年科研人員的重視,讓我們這樣的歸國學者能夠在創造力最好的時候開始獨立原創的研究。」 而正是這由年輕人獨挑大樑的舞台,才孕育出了這獨闢蹊徑的創新成果。

來源於:青塔,檢驗醫學網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學術君精選

大學老師:求你們別跟我談暑假,戒了!

超全!珍貴文獻資料合集大全!!

博士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本篇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學術資源大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