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體育圈的娛樂新聞不斷(不是花邊)。


講述中國登山隊征服珠峯的登山電影《攀登者》殺青,今年國慶檔上映。

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成龍組成了“攀登者聯盟”


陳可辛的《中國女排》宣佈定檔2020年大年初一。

傳言鞏俐出演郎平,可信嗎?


而另一部他執導的電影《李娜》早已殺青,何時上映更令人期待。



當國乒無敵戰艦包攬2019布達佩斯世錦賽全部5枚金牌,媒體已經吹不出新花樣,影視圈則是“花開兩朵”:


電影《中國乒乓》宣佈由張藝謀御用編劇李馮操刀劇本,打造“戰狼式《中國乒乓》”;電視劇《奪金》號稱“體育版《亮劍》”,這部獻禮劇以榮國團1959年首次奪冠爲時間起點,預計將於國慶前後播出。


《中國乒乓》

《奪金》


一夜之間,“體育+電影”成爲行業新風口。因明星補稅限價,萎靡窩工的影視行業,藉助體育運動的青春、勵志、熱血、夢想塑造新形象,在流量失靈的局面下,用情懷拉近與觀衆的距離。


媒體迫不及待搖旗吶喊:“中國電影人正在激情滿滿地填補體育電影的發展空白”。這樣的轟轟烈烈、形勢一片大好,的確頗有中國特色,但這空白真的那麼容易填嗎?


這個空白,只是記憶上的空白。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體育電影,而是實在是太過遙遠——


62年前的《女籃五號》、38年前的《沙鷗》、31年前的《京都球俠》、19年前的《女帥男兵》……不知道是否是一種巧合,當時電影所展現的體育運動僅僅侷限於“三大球”。



而80後之後觀衆看過的華語體育電影,也只有《少林足球》(足球)、《翻滾吧,阿信》(體操)、《柔道龍虎榜》(柔道)、《大灌籃》(籃球)、《激戰》(綜合格鬥)、《破風》(自行車)……


運動項目有所突破,但數量還是少得可憐。


這是杜Sir個人最鍾愛的電影,“我想同你打翻場”、“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檜桓”……電影裏的小人物展現的是有夢做夢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


這個“空白”,其實是個坑。《我是馬布裏》《誰是球王》等大量內地出品的運動題材電影都悄無聲息自生自滅。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過,國產片裏絕少出現兩種鏡頭:主角在讀某本書(教材教輔除外),進行某一體育運動(麻將、鬥地主、廣場舞、電競遊戲不算),以此推動劇情發展……這兩種情況同時出現更是罕見,記憶中也就是陳可辛的《中國合夥人》。


當然,我們的電影裏不是沒有體育運動,只是這個“配角”都是“搞笑擔當”。無論《羞羞的鐵拳》還是《西虹市首富》《飛馳人生》……體育運動的呈現都是喜劇——文體兩開花,全都是笑話


同樣一種運動,一張圖看懂

什麼叫喜劇搞笑,什麼叫體育電影。

《羞羞的鐵拳》VS《奎迪》


光看畫面,我們看的是同一種運動嗎?

《西紅市首富》VS《最後一球》

近景俯拍機位環繞,鏡頭的迅速切換,讓觀衆有一種置身於比賽現場的真實感。戰鬥民族的實況VR刺激到爆!這纔是體育電影的魅力!


在《摔跤吧!爸爸》之後,許多人問:中國爲什麼拍不出這樣的好電影?是因爲中國人不愛運動嗎?


跑步是一切運動的基礎。去年全中國70%的地級市舉辦了馬拉松賽事,吸引了600萬人次參與,但沒有一部國產電影“參與”這個題材。是因爲這項運動太枯燥乏味,不值得拍嗎?


當你在跑步的時候,你在談論什麼?

我耳邊響起的是——run,Forrest run!


想到了《小鞋子》裏,那個爲了妹妹奔跑的少年,想到他只想得第三卻當了冠軍流下的眼淚——


離票房越近,離夢想越遠,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電影的確配不上我們的時代。


在好萊塢,體育強國和電影大國的身份是相稱的。體育運動類電影不僅票房和評分都高於其他類型電影,更是奧斯卡的寵兒。



至今已有30多部體育電影總共在奧斯卡獲得了130多項提名,其中《烈火戰車》、《洛奇》、《百萬美元寶貝》更是摘得最佳影片大獎,憑藉體育題材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影帝、影后、最佳男配、女配的演員不計其數。


2010年以來,《弱點》《鬥士》《點球成金》拿下15個提名,連續三年成爲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紐約時報》評價說:“沒有體育電影,奧斯卡就像個丟了高跟鞋的女人。”


也許在全世界範圍,足球是第一運動,《勝利大逃亡》《一球成名》是最經典的體育電影,但在好萊塢,拳擊不容置疑纔是第一運動。



1928年奧斯卡誕生,直到2018年科比以《親愛的籃球》獲得奧斯卡最佳記錄短片獎,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NFL美式橄欖球、MLB棒球、NHL冰球、NBA籃球)才終於收集齊了奧斯卡小金人。

從CCTV5到CCTV6的男人

而早在1931年,描寫拳手生活的《舐犢情深》就獲得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主角獎。此後,羅伯特·德尼羅《憤怒的公牛》、史泰龍的《洛奇》、希拉里·斯萬克的《百萬美元寶貝》、貝爾的《鬥士》等經典代代相傳。


對這項運動陌生無感的觀衆不要着急,明年也許我們就能看到李安的3D拳擊電影《馬尼拉之戰》,電影的重頭戲是拳王阿里與喬·弗雷澤打滿14個回合,被稱爲“馬尼拉式震撼”的傳奇之戰。


貝利和馬拉多納嘴仗打了那麼多年最後握手言歡,但二位球王那點恩怨跟阿里和弗雷澤相比只是小菜一碟。


好萊塢崇拜超級英雄,而體育明星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超級英雄。


這樣的超級英雄,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並不陌生。聶衛平、中國女排、中國乒乓都曾經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非不爲也,實不能也。國內電影人不是不想拍,而是缺乏拍這類電影的能力。


國產體育電影這個空白怎麼填坑?估計裏皮執教中國男足也頭疼這個問題,答案是:技術、身體、頭腦、心靈,都得補、都得練!


什麼是好的體育電影?


體育題材電影一直以來都是熱血、青春、理想的代名詞,要讓觀衆熱血沸騰,你至少先在運動場面鏡頭語言技術上炫目熱血,演員的身材至少要貼近角色、真實可信吧?


但這最基本的一點,就讓國內導演感嘆演員難尋。鹿晗熱愛足球,吳亦凡打籃球多麼厲害……這只是綜藝秀裏的技能。在體育題材電影中,演員肯定要爲角色減肥、增重,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時間就是金錢、形象就是演技的小鮮肉、流量明星們捨得付出嗎?


羅伯特·德尼羅在《憤怒的公牛》中增肥60磅,貝爾在《鬥士》中扮演吸毒的前拳手減掉了30磅。50歲的阿米爾·汗爲《摔跤吧!爸爸》的付出令人敬佩:拍55歲的中老年戲,暴增28公斤到97公斤,脂肪高達37%。拍完之後又花了5個月爆減25公斤,體脂降到了9.6%,成爲真正的摔跤手,拍攝29歲的戲份。



陳可辛拍《李娜》,最終還是棄明星而啓用了00後新人、真網球少女張欣兒(15歲在WTA東京賽殺入八強,打破莎拉波娃塵封15年之久的紀錄,成爲進入世界前500位最年輕的女子選手)。陳可辛選人的眼光一直很準,你別說,這三個李娜還挺像。


爲追求真實,在武漢重建澳網賽場,把多米尼卡·齊布爾科娃請來與李娜再現那一年澳網決賽!


有種論調,國產電影拍不好體育題材,是因爲體育人不懂電影,電影人不懂體育。這個答案貌似睿智實則謬論。畢竟,我們不需要體育人拍電影,更不指望電影人培育世界冠軍。


體育運動有其專業性,但好的體育電影一定是通俗易懂的,能讓“門外漢”也認識到一項運動的魅力。看不懂棒球比賽,但《點球成金》也能讓你看得鼻酸淚涌熱血沸騰;欣賞不了花樣滑冰,但《我,花樣女王》裏,譚雅完成三週半跳後,飛揚的裙角和激動的獨白,讓你心潮澎湃……



宏大的場面、震撼的視覺衝擊都只是外表,真正偉大的體育電影都是迴歸本源,迴歸平凡,迴歸到人身上,講述一個飽含真摯情感的人性故事。


體育電影絕不是僅僅爲了彰顯那些冠軍、明星的偉大而拍的,更屬於每個熱愛這項運動的人。偉大的體育電影並不只是讓觀衆看到主角的偉大,更重要的是揭示他們如何贏得勝利,併爲之付出和失去的東西。


體育比賽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充滿了挑戰與挫折,充滿了懸念與未知……郎平、姚明、李娜都是賽場的主角,都是最好的故事講述者。不過,他們的賽場故事都家喻戶曉,而更多體育之外的元素,“金牌之外,生命之初”的人生故事,纔是電影人更該挖掘的。


從國內到國際,從英雄到“下狗”,從體制內到體制外……英雄亦凡人,我們欠姚明一部電影,而李娜的故事也許沒有遺憾。按照陳可辛的個人趣味,李娜故事的主角很可能是時代。


體育比賽最大的魅力來自懸念,而國產電影最大的通病在於套路。一路狂打雞血贏得勝利的套路能吸引觀衆嗎?從《洛奇》到《百萬美元寶貝》,我們的主角都功敗垂成。競技體育勝者爲王,但藝術更鐘情悲情英雄,爲夢想、爲自我、爲了熱愛,付出一切,卻最終失敗的人。


我們崇拜勝者,而西方喜歡失敗的英雄。不同的文化差異,也讓體育電影的主角人選不同。於是,林丹沒有電影,而李宗偉“敗者爲王”。



這也許給了我們一點啓發,體育運動並不是只有金牌。體育運動不僅僅是競技,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除了要學會怎麼去贏,更應該學會如何面對失敗,這也許纔是真正的偉大之處。


比如乒乓,雖然是國球,但長期以來我們的理解只是金牌,國球也代表了國人對成功的認知。《摔跤吧!爸爸》講的是“體育改變命運”,而《戀愛迴旋》則讓人看到“體育改變自己”。



片中的愛情不可信,但卻拍出了運動乃至生活的某種真相,爲我們該如何對待競爭、面對生活、如何評價成功和幸福,提供了另一種方式和角度。乒乓旋轉,人生起伏,能夠坦然接受失敗,才能積極地面對生活。一碗日式雞湯,足夠你重返人生賽場。



一個是藝術,一個是現實,電影+體育的交融是複雜的。偉大的體育電影並非是一味激發民族自豪感,狂打雞血勵志,拼命煽情催淚。


如何用電影的方式傳達出體育的精神與人的力量,創作者動動腦筋走走心。要想真正做到“文體兩開花,不再是笑話”,還有很多坑要填,很長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