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市花都區人。在他創辦拜上帝教時,廣州已經在《南京條約》的簽訂下,對外通商的窗口進一步被打開,而廣州港碼頭的建設、洋人商行的建立,或多或少都吸引了很多的流民聚集。香港島的割讓,英國人建設海港,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更是進一步吸引了失去土地的農民。

  1836年,洪秀全開始與好友、民辦老師馮雲山一起在廣州傳教,名字就叫做:拜上帝會。廣州人根本不相信洪秀全那些鬼話。廣州是什麼地方,那可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城市,其時“廣交會”獨步天下,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外貿城市都不爲過,什麼人見過?於是1844年,洪秀全帶着馮雲山等人到了廣西。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相對於廣東,當時廣西經濟落後,文化不發達,地理環境閉塞,盜匪成風,民衆生活艱辛。“天子”到來,宣貫“有飯同喫,有錢同使,有房同住,有福同享,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上帝的子孫”,這在窮苦人聽來,無異於“久旱逢甘霖”。特別是客家人的身份,在客家人居多的荒僻之地,洪秀全與馮雲山關於“天國”的推銷,在這裏很有市場。

  廣西當地的讀書人少,受傳統文化的束縛不深,而且桂平山區裏大量居住着生活艱難的客家人,有關天國之夢在這個地區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傳播效果,也使得廣西成了上帝教急速傳播的中心,也是後來太平天國戰爭的源起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