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  


明星小學、超級中學……升學中這些學校讓學生們趨之若鶩。爲了提升地區升學率,一些地方也着意打造星級學校。


“星級中學的誕生,聚集了本地區最好的校長、最好的教師和最好的生源,最後導致區域內其他普通中學處於更加劣勢的地位。”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石中英說。


更讓他擔心的是,正是由於這類現象的存在,儘管政府近年來採取了很多措施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高中教育多樣化,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真實教育差距縮小不明顯,在一些局部區域反而擴大了。


在中國教育科學院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教育對話上,促進教育公平與提高教育質量成爲關注焦點,石中英從生態學視野出發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中出現的上述現象進行反思。


石中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明遠教育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爲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哲學、基礎教育、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哲學等。


//
各級各類學校共生髮展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加速發展,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國教育也面臨很多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認爲,最嚴峻的挑戰是,在2030年之前如何追求一種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中國把促進公平作爲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質量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致力於讓13億多人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和質量是硬幣的兩面,沒有無公平的質量,也沒有無質量的公平,公平是有教無類,質量是因材施教。”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說。


在探討教育公平與質量時,石中英引入生態學概念。“對人類來說最可怕的災難是生態災難。”生態系統內的植物、動物及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的,如果某一個子系統出現問題,整個生態可能就會面臨災難。


他認爲,各級各類學校之間是相互依賴的,單一的學校不能構建成一個完整教育系統,每個學校發揮出自己的教育作用,整個教育系統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優實現。學校與社會環境之間也有密切關係,兒童來自村莊或社區,教育是村莊或社區最基本的社會事務和公共話題,學校是任何一個完整社會系統不可或缺的要素和希望所在。


“各級各類學校都應致力於體現自身的教育特性,努力實現自己所承擔的教育任務,共同構成一個良性的教育生態。”石中英強調。


比如,幼兒園應該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發展需要開展教育服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爲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身體、語言、思維、情感、動作、社會性等方面的基礎。如果幼兒教育走小學化道路,不僅會對幼兒身心造成負面影響,還會進一步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小學、初中、高中教育也是這樣。在一個村莊或社區,如果學校消失或失去活力,可能對整個村莊或社區居民的公共生活、文化生態乃至未來前景都會產生極大負面影響,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村莊的凋敝或社區生活的敗壞。


“就像生物界一樣,各級各類學校也都處於一種共生性關係中,彼此之間相互依存,共生髮展,發揮着教育系統的整體功能。”石中英說。


//
學校間的馬太效應
//


在現實中,很多地方在發展教育時經常走偏。搶生源、搶師資,比升學率,一些學校間出現不良競爭,一些地區間出現破壞性競爭。


石中英到一個城市調研發現,那裏區與區之間的教育競爭非常激烈,競爭的主要指標是普通高中生升入大學的一本率,以及升入高水平大學,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人數。各區爲了提升本區的升學競爭力,撥付巨資打造星級中學或引進外地名校,或者合併本地優質學校,或新建優質高中,以便儘快取得競爭優勢。這些學校的投資少則幾億元,多則十幾億元。


從政府角度說,要爲百姓提供更多優質教育機會。但星級學校的出現,對區域內的教育生態造成很大影響,令區域內其他中學校長非常苦惱,甚至感到絕望,“這個學校辦成了,我們的學校就不要辦了,不僅好學生會走掉,好老師也會被調走。”


“星級中學的誕生,聚集了本區最好的校長、最好的教師和最好的生源,進一步加大學校間的差別,使區域內的普通中學處於更加劣勢地位。”石中英說。


他分析,星級學校可能提高了區域教育競爭力,但導致區域內學校分層現象更加嚴重。學校之間出現越來越明顯的馬太效應,優質學校越來越優質,薄弱學校越來越薄弱,區域教育整體環境逐步惡化。


正是在這種效應下,學生持續從不發達區域涌向教育發達區域,從鄉村學校涌向城區學校,從薄弱學校涌向優質學校,導致教育發達地區和城區優質學位嚴重短缺,教育不發達地區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學位嚴重過剩,基礎教育生態失衡。


//
教育生態建設優先
//


教育生態出了問題,教育均衡發展就很難實現,教育公平與質量也會大打折扣。“一些地方總是把升學競爭力這樣的短期目標作爲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而不是把提供安全、公平、普遍優質的好教育作爲重要目標加以追求。”石中英說。


在他看來,儘管國家三令五申要把立德樹人作爲學校工作的核心環節,把立德樹人的效果作爲評價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但事實上唯分數、唯升學、唯名牌大學的價值取向在基礎教育領域仍非常明顯。一些地方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定力不夠,功利主義依然主導一些教育決策者的思想,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缺少整體性、系統性和長遠性思考,這些都導致教育生態失衡。


“好的教育不僅是造就社會精英,還要給底層人以生活信心,促進所有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團結和進步”石中英強調。


他建議,基礎教育改革要優先考慮教育生態建設,而不是單個星級學校的打造。政府要成爲教育生態的主要看護者,爲良好教育生態培育負起責任。基礎教育的重大政策像打造星級學校這樣的事情應該進行足夠討論。


石中英提出,地方政府對於區域內部和區域間的不正當教育競爭要依法依規進行干預,一些地方的教育生態出問題與地方政府不作爲有直接關係。要加強基礎教育改革設計的整體性、系統性和長期性,把“辦好每一所學校”作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建立反映基礎教育性質、引導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評價體系,基礎教育改革的社會參與和民主協商應加強。



來源:民生週刊





  ▼ 更多精彩,盡在白丁智庫 
   


白丁智庫,解決實際問題!




白丁會客廳



白丁鴻儒會① | “學校消亡論”只是譁衆取寵嗎?

白丁鴻儒會② | 未來學習將是全時空的、泛在的

白丁鴻儒會③ | “名校熱”背後的全民焦慮症

白丁鴻儒會④ | 高考改革,越改越彷徨?

白丁鴻儒會⑤ | 除了知識,我們還能教會孩子什麼?

白丁鴻儒會⑥ | 家長最不願接受的事實,就是孩子是個普通人

白丁鴻儒會⑦ | 教育公平與拔尖人才培養矛盾嗎

精選原創



陸雲泉:教育3.0,讓“學習”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國家督學張力:面向2035,中國教育現代化開啓新徵程

王曉燕:“研學旅行”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劉希婭:這纔是學校最真實的教育質量體現

陳如平:未來教育的價值離不開三大要素


更多精彩



恐怖平衡的師生關係?道德神壇上的教師?——解密當今教育的4個真相

顧明遠:教育生涯70年,這是我最滿意的三件事……

打破“唯分”困局,這所學校幹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哈佛憑什麼成了世界第一?六大“祕密”道破天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