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l lang="zh" data-theme="light">

知乎 - 知乎

哲學小徑第三十一站:萬物有靈

來自專欄哲學小徑4 人贊了文章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歡迎來到哲學小徑第三十一站:萬物有靈。

萬物有靈,也作泛靈論(animism),即天下萬物皆有靈或者自然精神,並在影響著其他的自然現象。一棵樹和一塊石頭都跟人類一樣,具有同樣的價值與權利。萬物有靈認為一切事物皆有生命,有生命即有靈

讀到這裡,讀者首先要懷疑,萬物有靈?不可能!

那我必須要申明一下,萬物有靈是一種哲學假設,在這個假設的基礎上去推理和認知人與萬物的關係,是一個非常好的哲學實踐

就像我們在談論向死而生一樣,那也是一種在哲學假設基礎上去探究真理的方式。我們不可能要一個人真的去死掉才能領悟生活的真諦,因為沒有了生命,真理對這個人也沒有價值了。

靈,精神實體。

萬物有靈,萬物有精神實體。

人首先在對夢、幻、情、欲的體會中,認識到有一個精神實體是在控制著自己的。進而發現同樣作為人的另一個人也會有對夢、幻、情、欲的體會,那另一個人也有著精神實體。再進一步觀察,發現周圍的小貓小狗、牛羊驢馬也能夠與主人進行情感溝通,也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慾念,那這些小動物也有著精神實體。再進一步觀察,發現一些植物如豬籠草等具有捕食動物的習性,如含羞草等具有外界快速感知和反饋能力,那這些植物也有著精神實體。

當然,這些都是歸納,而歸納是不完全推理。但是為了儘可能的從思維經濟性角度去探索自然,我們很自然的用鏡像推理:或許萬物皆有靈?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里講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是道家最經典的鏡像推理,萬物有靈與道法自然似乎如出一轍。

這種體會在孩童的身上表現最明顯,孩童傾向於把周圍的玩具看做有感情、有溫度、有生命的一個個夥伴。這種孩童式的呼喚,恰恰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如果萬物皆有靈,那我們人類只是萬物中的成員之一,我們人類在萬物面前沒有任何的特殊性,我們更不是萬物之主。我們要做的和能做的就是與萬物保持和諧相處,維護整個生態的平衡和穩定,是我們的最高利益點。

在哲學小徑第三十站我們論述過他心問題之後,這一站跟進的講一講泛靈論,因為他心問題的認知方式為鏡像推理,而萬物有靈則是用鏡像推理來認知萬物與人的關係,進而否認人在萬物中的特殊性。

人,並不特殊,是萬物有靈給我們的啟示。

人,如不特殊,那就可以放下萬物之主的姿態,而學著與萬物和諧共存。

到了這裡,我們需要再思考一個問題。萬物如果真的有靈,那我們的認知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一個石頭是原子構成的,一朵花也是原子構成的,一隻小狗也是原子構成的,一個人也是原子構成的。如果靈實際來自於原子呢?一個石頭和一個人的靈還有區別嗎?再開一下腦洞,如果靈不是來自於原子,而是來自於更小的基本粒子呢?那地球萬物和宇宙萬物的靈還有區別嗎?誰又能說,一個基本粒子,不是一個宏大的世界呢?

好了,今天的哲學小徑到這裡就告一段落,留下你們的寶貴意見吧。

weixin.qq.com/r/AzkNF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