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麟
台灣調音工會調音訓練班講師

文章編輯自:
2010年11月17日上午4:47公開

鋼琴老師想知道的音律問題

一、可請調音師調出古典音律嗎?
二、聽慣平均律還能調整回來聽古典音律嗎?靠耳朵還是靠儀器?
三、純律太純(0¢),太多cents又會變狼音(貓音);究竟多少cents才是最完美、最適合被演奏?

朱柏麟 回答台灣鋼琴教學學會會員課後提問...

(本文為朱老師回覆一月八日音律講座課後學員們之提問, 
感謝朱老師如此詳細的解答並同意刊登此文,
網友若需轉寄務請註明作者出處) 
回答莊先生提問:

一、 何處可學習調音技術?期間多長?學費多少?

各大鋼琴廠商為了培訓售後服務人員,常舉辦調音師訓練班。調音工會、啟明學校也舉辦過調音技術講習課程。至於期間與學費,請逕向相關機構詢問。
抱歉!為了避嫌,不為廠商廣告,只能如此回答。

二、 調音技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音感能力嗎?

1. 是。敏銳的音感是調音技術的基礎。
2. 音感的範圍非常深廣。與調音有關的,可舉出下列幾項:
(1) 音高感:調音師需要有辨別441HZ、440HZ和439HZ音高的能力,能夠辨別一個HZ的人口比例大約在千分之二上下。調音技術可利用物理音響學的拍音(Beat)現象,精密的聽出0.5HZ音高(pitch)的移動。
(2) 音質感:強烈的音質感與深厚的文化傳統,是製作合乎時代文化背景音質的基本條件,如世界各大音樂廳的鋼琴,都具有特殊的音質特質,這些特質是由具有特殊音質感的技師,不斷改進音響板設計而成。
(3) 音色感:鋼琴的音質是與生俱來的。音色則是後天調音技師可以修正調整的。調音師憑著自己的音色感,調整打絃位置、打絃角度,用針調整音槌的軟硬度…等等工作,使得一部鋼琴,可隨著觸鍵的強弱或速度,而發出千變萬化的音色。
(4) 此外尚有音程感、音階感和聲感、強弱感、速度感等音感,都是調音技術不可或缺的特殊能力。
(5) 近來鋼琴大量銷售,服務人員又不易培訓,用電子儀器「看著調音」的特殊培訓課程便應運而生。在這種情況下,音感就變成不是最重要的調音技術了。

三、 音感能力能不能訓練?

能。正規音樂班的小朋友,有百分之二、三十具有絕對音感。由此可見,音感是可以經由訓練達成的。不過,這個成果,應該說是啟發出來的。

四、 各種調音法的基本音都是La?都是440HZ?

1. 不一定是La,也不一定都是440HZ。
2. 歐洲在巴洛克前期,調鍵盤樂器的音,多半由C音(Do)開始。我現在持有的C音叉是523.3HZ。這是440HZ A音階的平均律C高度,如今在大鍵琴的調音上,偶爾還會用到它。
3. 日本雅樂的調律是以D(Re)為基本音,換算A的高度是430HZ。
4. 以A為基本音的鍵盤調律方式,是因應小提琴與鍵盤樂器合奏而發展出來的,因為小提琴沒有C絃。
5. 巴洛克時期A=415HZ(平均值)
莫札特的舒坦音叉A=421HZ
韓德爾使用的1751英國音叉A=422HZ
1859巴黎國際會議訂A=435HZ
1939英國倫敦國際會議決定A=440HZ
6. 現今台北國家音樂廳的鋼琴經常調在442HZ,演出時,隨音樂家的指定改變音高,常在440HZ到445HZ之間變動。
7. 可見A不一定是440HZ。

五、 各種調音法的La既然相同,那麼Mi就各自不同囉?調音師純用共鳴聽覺去訂Mi?

1. 以La=440HZ為例,可推算出各種音律Mi的高度如下:
純律(Pure Intonation)660HZ
畢氏律(Pythagorean)660HZ
中全音音律(Mean Tone)657.9HZ
威氏音律(Werckmeister Ш1/4PC)660HZ
奇氏音律(Kirnberger Ш1/4SC)657.9HZ
瓦氏音律(Vallotti 1/6PC<1754>)658.8HZ
十二平均律(12 Tone Equal Temperament)659.3HZ

2. 調音師不是用共鳴聽覺去訂Mi,而是用物理音響學上拍音(Beat)現象去調出659.3HZ的平均律Mi。把A440HZ和E659.3HZ同時彈出五度和絃,兩音的共同泛音是:
A440HZ的第3泛音:440×3=1320HZ
E659.3HZ的第2泛音:659.3×2=1318.6HZ
兩音間應該有每秒1320-1318.6=1.4Beat/Second的強弱交替音波(拍音)出現。

3. 每秒1.4次的拍音速度,可經由節拍機打出正確的速度:
1.4×60=84(拍)
把節拍機定在每分鐘84拍的位置予以擺動即可得到1.4Beat/Second的正確速度。

4. 調音師聽著A、E和絃,把E音從無拍音的660HZ調降到拍音速度與每分鐘84拍的速度相同時,該E音便是659.3HZ的平均律E音了。

5. 所以調音不僅憑感覺聽五度和絃,還要能聽出其共同泛音的拍音速度來進行音程的精細調整的。

回答謝先生提問:
你提了19個問題,其中13個問題屬於鋼琴部分。你既然對鋼琴製作有如此濃厚的興趣,我建議你找徐氏基金會出版的《鋼琴製造》(陳喜棠譯)一書解惑。至於音律部分回答如下:

一、 調不同音律是否有儀器輔助?還是只靠耳朵?

近來有電子儀器內建平均律、純律、畢氏律以及二到三種的古典音律。調音可以「聽著調」,也可以「看著調」。時代進步了。

二、 只靠耳朵,怎知道準不準?要多久時間來訓練?

1. 準不準的答案請看莊先生提問的第五題。
2. 訓練時間要多久?與你的鋼琴學生訓練多久可以上國家音樂廳開獨奏會一樣沒有答案。一般演奏會調音師都需要十年以上的經驗。

三、純律太純(0¢),太多cents又會變狼音;請問究竟多少cents才是最完美、最適合被演奏的cents?

看來你有點誤會cents的涵義。可能是我上課時沒說清楚。不過我了解你想問什麼。「cents」用在音程上,是指一個八度音程的1/1200,也是一個半音程的1/100,這麼小的音程,不是人的耳朵聽得出來的,它只是用來表示音程最小的單位。以下說明算是上次講座的「補遺」吧。

1. 先以五度音程來說明:
純律五度是702¢
平均律五度是700¢
中全音律五度是696.5¢
這三種五度,以純律五度最純淨,無拍音。大、中、小提琴就是以純律調音的。平均律五度偏離純律-2¢,中全音律五度偏離純律-5.54¢。偏離5.54¢或2¢的中全音律五度或平均律五度,從來沒有音樂家懷疑它。韓德爾和莫札特就是用中全音律五度,可見五度音程偏離到5.5¢,人耳還能接受。所以音樂家給五度音程的Latitude(寬容度)是5.5¢。超過這個範圍,就叫它走音,西方人稱它為Wolf(狼音)。

2. 今以大三度音程為例:
純律大三度是386¢
畢氏律大三度是408¢
平均律大三度是400¢
畢氏五度偏離純律22¢
平均律五度偏離純律14¢
這三種三度都使用了好幾個世紀,可見三度音程的Latitude是22¢以內。超過23¢以上的大三度就被列入wolf三度音程了。

3. 由上面二例來看,三度音程的寬容度(22¢)大於五度音程的寬容度(5.5¢)。

4. 偏離22¢的畢氏律大三度就是後來被認為太吵,所以才會有中全音音律的出現。中全音音律的大三度是0¢,後來又被認為矯枉過正,和聲空洞,於是有偏離6¢?18¢的Well Temperament出現。這個富有調性色彩的音律,在歐洲流用將近一百五十年(1700?1850)。現在給它一個概括的名稱叫古典音律。

6. 現在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
a. 誤差歸零的純律被說成「太」純了的原因是,因為五度、三度都很諧和,致使三和絃和聲色彩過於清淡,有些空洞感,所以被嫌為「太」純了。
b. 太多cents又變成狼音:
五度超過6¢
三度超過23¢
就被列入走音之列。
c. 究竟多少cents最完美?
五度、八度、一度,不偏離純律最完美,也就是0 cent,歸零最好。三度音程,以偏離6¢?8¢最能顯出它的存在,又不會影響和聲音質。
d. 最適合用來演奏的cents是多少?
應該說偏離多少cents之內,還可以接受。
一度、八度:2¢以內
五度、四度:6¢以內
大三度小六度:16¢以內
小三度大六度:18¢以內

四、不同廠牌調音的音色要求都一樣嗎?

音色要求是音樂藝術與音樂演奏家的事。彈莫札特與彈李斯特作品的音色要求是不同的。每位演奏家心中都有一把尺,調音師調整音色時,必須考慮演奏曲目與演奏家心中的音色標準來下手調整,與廠牌無關。

五、是否根據該鋼琴的共鳴板材料、廠牌等下去調音呢?

調音是調整音階,使各度音程間的和諧度達到最理想為目標的工作。很少考慮共鳴板材料或廠牌的事。

六、 調音時是否會考慮到鋼琴絃的溫度、彈性(鬆緊),以調出最佳音色呢?

1. 調音後最穩定的溫度是18°C?28°C之間,超出此範圍之外,很容易走音。
2. 至於琴絃的彈性(鬆緊)問題,三年以上沒有調音的琴絃很鬆,琴絃的張力降低的結果,會使得琴橋上的絃壓也跟著降低。如果一次就把它調回標準張力(440HZ),對琴絃與響板都有不好的影響。
3. 調音技術應以學術研究為基礎,超越商業廠牌,以熟練的技術,使每部鋼琴或其他樂器,都能達到零故障、零缺點為目標去工作。我們雖然無法把麻雀變成鳳凰,但可在有效範圍內,努力使它發揮最大功能。學府最好沒有政黨;所以以學術為根底的調音技術,也應該屏去商業性的廠牌觀念,才能登大雅之堂。這是我的人生經驗,希望與大家共勉。

回答游老師提問

一、 照調音笛來吹木笛,是不是就是平均律?

1. 調音笛只是訂基準音的標準高度。比如A=440HZ。至於是不是平均律,那是製作木笛時開孔決定的。
2. 近代量產的木笛大都是根據平均律的理論(12√2=1.059463094)去開孔的,因此可吹出十二律兩個八度以上的音。
3. 木笛靠「超吹」吹出的五度音與靠音孔運指而得的平均律五度音只差2 cents,這麼小的音程人耳無法察覺,因此演奏上不必在意。

二、 聽慣平均律還能調整回來聽古典音律嗎?如何調整?靠耳朵還是靠儀器?

平均律與古典音律只是部分不同而已,並不互相衝突,所以不必調整,也不必靠儀器。只要用耳朵去聽,去品味兩種音律所呈現的和聲色彩,至於好壞喜厭是個人主觀判定的事。兩種音律都能接受才合乎現實。

三、 樂團或合唱團的音質問題。

1. 樂團調音時的單音(A),如有部分樂器沒有對好,因為有頻率差的Beat發生,所以音質就會出現瑕疵。就此演奏下去,將會出現一連串無法與樂團融合的聲音,影響和聲的交響純淨度。
2. 在樂團演奏或合唱團和聲裡的三度音(大三與轉位的小六;小三與大六),如果偏離純律音程太遠,就會有快速拍音形成的雜音出現,這就是影響樂團和聲品質的因素。
3. 一般說來,平均律的大三度是偏離純律14¢,五度相生律是22¢,古典音律的大三度多半在6¢?18¢之間。
4. 結論:欲求得純淨諧和的和聲,必須努力使三度音接近純律,避免偏離過遠。

四、 可請調音師調出古典音律嗎?

可以。可是古典音律不下二十種,你必須指出要哪一種音律,同時還得指定音高。例如:我要A=415HZ的Valotti<1754>1/6PC音律。

五、 台灣哪裡可修到有關律學的課或相關知識?

1. 台灣的大學有如秋夜繁星,或許哪家大學會有樂律學的課,但是很遺憾,我也沒有找到。希望有一天,各大學音樂系都會開樂律學的課,因為音樂的素材——音階——是樂律學的產物。
2. 在無邊無際的沙漠裡,求生者會找到綠洲與湖水。只要有心,從網路上可查到很多外國的律學資料。大書店的音樂書櫃上偶爾也會有樂律書籍。

以上簡單回答各位所提律學問題,很驚訝有那麼多音樂老師關心律學與調音的問題。貴會會員都是音樂家或音樂教育家。你們只要認知一百五十年到三百年前這段時期,曾經是音樂家各自發展出獨特調音法的時代。現在概括稱為古典音律的,其實就是當時歐洲音樂家的智慧結晶。用當時的音律去再現當時的鍵盤作品,是比較不失真的藝術再現。

朱柏麟於春節前夕
2006.1.28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