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閣下來到詩詞歌賦匯,更多文章請持續關注我!

  本期爲“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10期,感謝友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南唐後主李煜從小便受到了詩詞的薰陶。他在其父親李璟寬大的臂彎之下,整日就是吟詩賦詞,流連於後宮之中。日子過得甚是瀟灑!因爲哥哥李弘冀對其父皇位的虎視眈眈,年幼膽小的李煜眼見哥哥爲了皇位殺害了叔父,這讓李煜更加的忌憚其哥哥李弘冀,生怕哪天也要了自己的小命!

  於是膽小的李煜從此隱於山林之中,又給自己取名爲“蓮峯居士”,還寫了一首《漁父》,都在向其哥哥李弘冀傳遞他不想涉足政治,更不想與你爭取皇位。眼見皇位就要到手的李弘冀卻一命嗚呼了!這讓李煜情何以堪啊!其實李煜真的不想做皇帝,他的理想就是吟詩賦詞,與大周后花前月下,白頭到老,僅此而已!

  父親李璟時日不多,將本已經支離破碎的南唐帝國大廈交給了不懂政治的六兒子李煜手中,不久便撒手人寰了。李煜哪懂兵戈事?他整日流連於後宮之中,一首首經典的花間詞在其筆下誕生。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這首《菩薩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據說這首詞是描寫其與小姨子偷偷在後花園約會時的場景,也是夠大膽的,直勾勾地寫進了詩詞裏,還被流傳至今,真是夠奇葩的!

  無心處理國事的李煜終於還是敗了家。在趙匡胤大軍的碾壓之下,南唐後主李煜終於於公元975年肉袒出降,帶着妻子與大臣踏上了駛往北宋都城汴梁的大船。悲傷絕頂的李煜發出了“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的無奈吶喊!

  被囚禁的李煜自此失去了自由。他整日活在對故國深深地相思之中,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思壓得李煜喘不過氣來。公元976年,孤獨無依的李煜揮筆寫下了這首《虞美人》。

  01、虞美人

  五代: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又是一年春天,李煜獨自依靠着欄杆半天沒有話說,爆竹聲聲賀新年,可此時的李煜卻再也沒有以往在故國金陵城時的閒情雅緻了。這寄人籬下的日子怎麼能讓他高興起來呢!

  院子外的樂曲還在演奏着,那歌舞昇平、酒杯交錯的碰撞聲依舊響着。此時的李煜鬢髮斑白,獨守空樓,心中對故國滿滿的相思之情又該到哪裏傾訴呢!

  後主李煜的文學造詣是極爲深厚的。在當時的影響力也是極廣的,這首《虞美人》剛剛寫罷,就傳入了宋太宗趙匡義的耳朵裏。趙匡義心想:好喫好喝伺候着他,他卻還在唸念不忘故國情!於是心胸本就狹隘的趙匡義便在心中起了殺心!

  公元978年七夕夜,也是李煜生日。宋太宗特下令爲李煜大擺宴席。院內張燈結綵,各種器樂的旋律交織在一起,宮女隨着旋律起舞弄影。這片喧譁的情景不禁勾起了李煜爲國君時的回憶。幾杯酒下肚,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躁動的李煜在席間含淚揮筆寫下了這首《虞美人》,感情至深,引得樂師和宮娥含淚唱起了這首千古絕唱《虞美人》!

  0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太宗得知李煜一行舊人竟然大唱悼亡詞,於是忍無可忍,派人賜毒酒“牽機毒”。命運多舛的南唐後主李煜最終因爲自己的“高調”而葬送了性命!也許死對於他來說是件好事,起碼不用天天在活在對故國的追憶和悔恨之中;也不會因爲無法阻攔妻子小周後每晚被宋太宗臨幸的無助和無奈。或許死對他來講真的是一種解脫吧!

  李煜的這段歷史大家喜歡嗎?這兩首《虞美人》大家喜歡嗎?

  如果有補充或者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贊、轉發、收藏,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