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這一首詞,在眾多的李詞中,格調不高,屬於前期放蕩冶遊的詞。

整首詞中也沒有什麼能夠流傳千古的名句

估計是由於其主旨不夠崇高,悲慟不夠深徹等等原因吧

可是該詞在結尾是卻有這麼一句

待踏馬蹄清夜月

臺灣詩人鄭愁予有一首《錯誤》最是經典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馬蹄聲是噠噠,這裡直接寫出來了,很直白。可也足以讓人聯想到馬蹄鐵敲在南方的青石板路上的聲音。

而李詞中,卻未直寫,而是以待踏而字,自然地摩寫出來。

今人葉嘉瑩曾詳評此句:「後主真是一個最懂得生活之情趣的人。

而且『踏馬蹄』三字寫得極為傳神,

一則,『踏』字無論在聲音或意義上都可以使人聯想到馬蹄得得的聲音;

再則,不曰『馬蹄踏』而曰『踏馬蹄』,則可以予讀者以雙重之感受,是不僅用馬蹄去踏,而且踏在馬蹄之下的乃是如此清夜的一片月色,且恍聞有得得之聲入耳矣。

這種純真任縱的抒寫,帶給了讀者極其真切的感受。」

想想吧,曲終人散,醉眼朦朧,偏又騎一匹神俊至極的良馬,一個風流無雙的詞客公子,任韁轡軟軟地垂下,那匹馬也有一下沒一下的緩緩踱步而來,滿身的花香月影,一腔的柔情似水。呵,人生此時,當真美好。


有太多了,唐後主的詞意境都好好美的~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 恨,水長東。

——《相見歡》

看《宮》的時候,素言站在城頭上吟出來的,一下子就迷上了,最後才發現是李煜的詞。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令》

選修書上學的,特別是最後一句,念出來都覺得好美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

高中課本上學的,當時還編成了小調來哼,「月如鉤」,「鎖清秋」,都很有畫面感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李煜的絕命詞!唉……

問君能有幾多愁~


謝邀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這是李煜亡國前的《漁父》的起句。此時的後主沒有家國悲情,一派嚮往隱匿的思愫。重複使用「一」字,反而讓人感覺一氣呵成

畫面感很強是嗎?《漁父》正是《春江釣叟圖》的題詩。船槳劃動不是春水而是春風,小舟在明媚春風裡徜徉。用了一個很「開」的綸字,又用繭縷和輕鉤將句子輕輕地合上。不要打攪了閑適的心情哦。

世事弄人,這一棹春風一葉舟最終駛向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歪個樓

詞中三位美少年,最是悽涼李後主。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分別評了三個詞史上描寫戀情最美的人,分別是溫庭筠,韋莊,李煜。他說:「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亦」。

王國維認為周遊對後主的評價太低,我也深以為然。因為最能擊中人心、不能磨滅的感情,總是悲劇。感覺歐陽修的一首詞像是專為後主寫的: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唉,國已破,舊山河,撕爛所有美好,全部化為濃烈的硝煙

最後,我認為他最美的一句是: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有以悲為美的審美傾向,不得不說他後期的詞都很美,將哀婉悽絕之美描寫到極致。

若說最美的一句,那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