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便沒有畫。

藝壇百花齊放,我算一朵花。

——關山月



紅梅圖


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關山月稟承高劍父所倡導的“筆墨當隨時代”、“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他的畫不僅具有嶺南畫派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獨特的面貌。



墨梅圖

 

報春圖

 

自小與梅結緣


關山月出生的村裏種有紅梅和白梅,附近又有一片老梅林,他常隨父親一起到梅園灌溉、寫生,領略了“暗香浮動”和“疏影橫斜”的意境,體會了傲寒的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凌厲凍霜節愈堅”的性格和“神清骨冷無塵俗”的氣質。就這樣,他從小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峭壁雪梅圖



報春圖


機緣巧合拜高劍父爲師


關山月在廣州裱畫店看到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的作品,特別喜歡,這是他第一次知道高劍父,也第一次有了想拜高老爲師的念頭。聽說高劍父在中山大學有兼課,但只有中大學生才能聽課,關山月只好借了學生證,冒名頂替去聽課。



迎春圖


一次,高劍父要同學們臨摹他的一幅畫,專門走到關山月面前並停下看他畫,詢問他是哪個班的學生,關山月結結巴巴,將冒名頂替如實告訴了老師,心裏十分害怕,可怎麼也沒想到,高劍父對他說:“你明天不用來了,到我的春睡畫院學,免收學費,包吃包住。”從此,關山月成了高劍父的入室弟子,並有了“關山月”這一藝名。




墨梅圖

 


紅梅雙雀


和妻子喜結連理,相濡以沫

 

1935年,24歲的關山月與17歲的李秋璜結婚。關山月任教93小學,李秋璜是班裏最大的學生,成績優秀,但交不起學費,透露出輕生之意。關山月耐心勸慰,還請求學校食堂負責她三餐。李秋璜感激,就經常上門幫忙打掃清洗。




兩人越走越密,終於在工友的撮合下結成連理。關山月的收入拮据,一席簡單的婚宴還是工友們捐助。在婚宴上新娘卻遲遲不肯露面:因爲家裏只有兩件破舊衣衫,洗一件,穿一件,沒有得體的衣服,新娘不敢上酒席,那次婚宴就只有新郎參加。此後,兩人相依相隨逾半世紀,李秋璜都爲關山月操勞。



紅梅雛雞圖

 

1943年,關山月攜李秋璜赴敦煌臨摹壁畫。在幽暗的洞窟中,關山月成功臨摹了80幅珍貴的壁畫,都是李秋璜一路舉着油燈來照明。1993年,李秋璜病逝。親友擔心83歲的關山月動情,不讓他參加告別儀式;關山月就在畫展中臨時增加了幾幅敦煌壁畫摹本,以紀念妻子“不盡的恩情”。



迎春圖


不爲畫梅而畫梅,自創“關梅”


關山月最愛畫梅花,並且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所畫的《梅花》別有韻味,不論是紅梅、白梅或墨梅,都枝繁花茂,錯落有致,色調飽滿,繁花灼灼似火焰,枝幹粗壯如錚錚鐵骨,一洗前人疏枝瘦萼、孤傲絕塵的清冷低迎之氣。



雪裏見精神

 

他畫的梅花,因朝氣蓬勃、奮發向上,跳出了前人畫梅套路的一大突破,既體現了時代精神,更形成了他的個人風格。他認爲“畫梅須同梅性情,寫梅須具梅骨氣”,在畫梅時完全將自己的生命融入梅花之中,使人一見便知是他畫的梅花,所以有人索性把它們稱爲“關梅”。



梅花圖

 

其實,在細心的觀察、反覆的寫生下,他早已將梅花的形態與特徵印在腦海裏,梅花的生命也在他心裏紮下了根。在他筆下,梅花萬種風姿,或疏朗瘦健,或俊俏孤傲,或明豔繁茂,或坦蕩大氣,鮮紅的花瓣與濃淡勾勒的枝幹相互映襯,白雪壓枝與生機盎然的沖天新枝更是形成了強烈反差,堪稱一絕!



紅梅壽石圖

 
墨梅

 

關山月爲人也如他筆下的梅一樣,正是“畫如其人,人如其畫”,他不論畫巨幅還是畫小品、不論爲國家還是爲朋友作畫,都非常認真,二三十年來創作梅花無數,爲人們認可和稱道。他還最喜歡“梅花香自苦寒來”這種性格。

他把梅花看做良師益友故稱之爲“梅師”、“梅友”,創作的大量梅花題材作品堪稱是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個人藝術技巧完美結合的典範,爲新中國美術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胭脂香雪圖


關山月一生愛梅,他畫的梅花有思想,也有他的喜怒哀樂。他不執意於“爲畫梅而畫梅”,正所謂“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雙梅圖


除了梅花,曾經關山月也畫過玫瑰,還有這麼一故事:


1942年,關山月在成都舉辦畫展,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大爲稱讚。著名藝術大師張大千解囊認購了畫展中標價最高的一幅畫。此消息頃刻傳遍成都,參觀畫展的人與日俱增,買畫的人也爭相而至。可是畫展結束後,關山月卻欠下了一大筆畫債。由於畫展上展出的一幅《玫瑰花》的畫上,貼了二十幾張要求重畫的訂件的紅條子,關山月不得不天天依樣畫葫蘆,臨摹自己的那幅作品《玫瑰花》。


他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在追求藝術,而是在爲金錢進行簡單的機械勞作。於是,他停止繼續複製,收拾簡單的行裝,離開成都,北上經蘭州到敦煌去寫生作畫。從那時起,他就發誓永不畫玫瑰花,絕不爲追求錢財而出賣自己的靈魂。所以此後,人們再也未見關老畫玫瑰花了。


在關山月看來,藝術並不是爲了金錢,他不反對賣畫,但畫畫絕不是爲了賣畫。從此,他便靜下心來繪畫創作。



墨梅圖


文革時因畫梅而觸“黴”頭

 

關山月喜畫梅,並以畫梅著稱,其作多爲巨幅作品,氣勢磅礴,構圖險而氣勢雄,與傳統畫梅不同。

關山月在1963年所作的《報春圖》,用倒掛的梅枝與冰峯雪嶽形成視覺衝突,結果在文革中受到批判,被誣爲“攻擊社會主義倒黴(梅)”;《東風》中三隻燕子逆風而飛,爲“反骨畢露”;有人更是找出了竹畫中的“介”,解讀成“蔣介石”…… 因此關山月被安排住進了廣州美術學院的豬欄。後又下放到三水等幹校,改造5年。



報春圖

 


三清圖

 


三友圖


與其一同下放的學生陳金章後來追憶:


“到處都有人監視着,談(畫)都不敢談……”他記得,老師是“獲政策照顧”,被安排到田間放牛。 不過,女兒關怡提起此事,大鳴不平:“‘照顧’其實是將他和大衆隔離開來,單獨批鬥,更爲屈辱……”

據介紹,當時讓關山月看管的是頭缺鼻、好鬥的公牛,根本無繩可牽。專案組又另下規定:每夜都必須按時將公牛帶回;若公牛與其他牛發生爭鬥,或是踩到河田,都將視爲“政治錯誤”處理。


七十年代復出後,關山月作品中的梅枝全部向上。直到八十年代後才重新開始藝術探索,達到新的高峯。對此關山月曾在1987年作的《天香贊》題跋中題詩:“畫梅不怕倒黴災,又遇龍年喜氣來;意寫龍梅騰老幹,梅花莫問爲誰開。”



墨梅

 

一生中三個階段,不斷突破創新

 

關山月一生致力於傳統技法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關山月繼承了中國寫意畫中水墨爲主與古代壁畫中人物畫的方法,也明顯地吸引了西畫的寫實手法。



雪裏見精神



雪梅圖 


第二個階段,包括50年代到70年代的約30年間。關山月在這一時期的創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以飽滿的熱情,用中國畫的藝術形式描繪了廣大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生活。

 


紅梅積雪圖


第三個階段,從80年代至今。他由“形”轉“神”,筆墨意趣大爲加強,用筆潑辣、奔放、恣肆,對畫面構圖處理更加精妙,意境更幽深。



梅雀圖 


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精神,因而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而且,關山月在中國畫中融入了寫實成分,他的作品絕大多數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實境感,這是對嶺南畫派藝術的繼承和發展。



墨梅

 

不論是山水畫,還是花鳥畫,關山月的創作都表現出較強的社會意義和精神內涵,既是對傳統中國畫的拓展,也使得中國畫在新的時代更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他在半個多世紀孜孜不倦的探索、創新及發展中,所取得突出的成就讓他成爲20世紀中國畫壇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爲宗旨,本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宋代折枝花鳥畫構圖程式剖析         石濤的偉大與媚俗

悖論董其昌:大師、淫棍和惡霸?

“西泠八家”篆刻印石128方原印照【珍藏版】      

金農 | 精品《人物山水冊》   《二湘圖》,亮瞎你的眼

齊白石早年《花鳥冊》(老舍舊藏)    

二十世紀最後的寫意國畫巨匠-湯文選先生畫贊

十八歲的千里江山圖,流傳千古的絕唱,每一部分都是一副經典的山水畫

看了陳巨來的原石印,你才知道印章到底有多美(高清組圖)

不會被遺忘的大家——憶學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     

李鱔  |《花鳥冊》百圖詳解     

  八大山人的心路歷程     石魯 | 寫生冊

國人看不懂當代水墨,就是不懂藝術麼?     

美的極致!——敦 煌 手 姿(600勢)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羅影響   繆谷瑛 | 百 花 圖 集

鉅獻 | 815張高清大圖帶你走進《清明上河圖》中815個人物造型細節

 黃賓虹“寫”出來的花鳥 (200圖)   趙之謙印面60方,美醉了!

盈盈水間,脈脈不語  | 中國畫中的水      

陸儼少圖式梳理——含陸儼少先生最全的寫生作品

沉默的大師! 去世七年後作品公諸於世,震撼整個中國畫壇(附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