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世界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僞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現在在古玩市場上面,真真假假都需要通過權威來鑑定,一般人肉眼是判斷不出來的。而且就算是有一定鑑別技能的專家,他們本身也需要對歷史有透徹的瞭解,纔可以準確無誤的分辨出文物的真假,到底是正品還是贗品?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件曾經被誤認爲是贗品的超級文物。這一件文物曾經流落他鄉,並經多次轉手,可偏偏是無人問津,最終有幸與被高人相中,才得以迴歸到祖國的懷抱裏。

  這件文物就是晉侯編鐘。晉侯編鐘一共有14套,記載的是當時晉侯們的一些過往,在安葬的時候隨同晉侯們一起下降。晉侯編鐘的出土地點來源於山西的一個小村莊,不過並不是由考古挖掘出土的,而是到盜墓賊。因爲當時在那個小村莊裏面就有高達19個的進晉候墓,因爲數量非常多,引起了當地盜墓賊的注意,而晉侯編鐘也隨之而被盜走。

  一般情況下被盜走的文物都是價值非凡的,所以自然能夠在市面上賣出一個好價錢。不過這個晉侯編鐘是例外的,因爲很多人都覺得他是贗品。因此兜兜轉轉無人問津,一直流落到了香港那邊。在那邊的古玩市場裏面,曾經有很多人都觀賞過這一套文物,但是誰都說這是贗品。無論是平常的老百姓還是一些懂貨的商人,甚至是一些當地的權威,他們都一致認爲這不是真的考古文物。

  那麼明明是真正的文物,爲什麼大家都說是假的呢?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製作工序的問題。因爲以前古人在製作這些文物的時候,都喜歡在上面篆刻文字。而早在產品出爐之前,他們就已經事先在外觀上面刻制文字,這樣成品燒好之後文字就會自然成型,這樣的話工藝就會比較銜接,成品看起來也會相當的精美。

  可是這一套晉侯編鐘卻偏偏不是這樣,因爲編鐘的文字是後期才加上去的,人爲刻制的痕跡非常的明顯。所以這樣大家一看就都覺得這是假的,有可能就是仿製的贗品,後期是人爲加上去的。就是因爲這樣一個缺陷,所以讓很多人都誤以爲是贗品。如此這一套真的晉侯編鐘,就默默的擺放在古玩市場裏面。

  某一天,張光裕教授路過古玩市場,無意之中看到了這一套晉侯編鐘。他立馬就發現了這一套編鐘的獨特之處,並且馬上拍照發給了當時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館長細細的觀看了這一套編鐘之後,又詳細的研究了一番。隨後立馬打電話讓張光裕教授馬上把這一套晉侯編鐘買下來。館長認爲這一套編鐘是真的無疑,不能讓它流落在市場裏面。那麼,館長的依據到底是什麼呢?原來雖然這一套編鐘上面的文字是後期刻上去的,但是這些文字與每一個編鐘上面的文字都可以銜接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這在史書上是找不到的,如果是贗品,沒必要做到如此精細。而後面在考古中出土的另外兩套編鐘也證實了這個言論,和那套被誤認爲是贗品的編鐘爲整體的一套。

  幸好通過張光裕教授及上海博物館館長的慧眼,這一套珍貴的編鐘最終迴歸到了中國的懷抱裏面。之後很多曾經接觸過這套編鐘的人都感覺惋惜,爲什麼自己沒有看出來呢?但是個人覺得,編鐘由國家來收藏是最好的,而且也正是得益於當初很多人的不識貨,所以纔能夠避免這一套珍貴文物被私人收藏甚至被倒賣到國外去。所以有時候,看走眼或者不識貨也是一件好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