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找一首歌,到家中重新粉刷墙面,你都可能上Youtube寻找相关影片,现代人的生活愈来愈离不开这个影音平台。也有一群人在上面,或是贡献自己的专长、或是搞笑带来欢乐,抓住众人的眼球,也抓住庞大商机。

 

职场新人种YouTuber 持续投入擦亮个人品牌

撰文◎郭佳容    摄影◎陈鸿文

 

在众多YouTuber中,32岁的廖怡尘以「试车」见长。所谓「试车」,就是透过试乘,介绍车子的内装、动力设备和乘车感受等,廖怡尘坚持,这段过程不假手他人,每部车子都是他亲自试乘过才推介给粉丝。

5年前,廖怡尘还在电视台主持汽车节目,正式加入车线媒体产业。29岁时,他决定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YouTuber。

打著个人品牌,他坚持,只代言汽机车相关产业,「我的专业领域在汽机车,现在媒体分众精准,我目前不会跨足跟我的专业没有相关的领域。我认为,那意义不大,对我个人来说,能够提供观众中肯的建议,才是最重要的。」

 

 

从在学到在职不断磨练口条

想站在萤光幕、摄影机前侃侃而谈,廖怡尘的口条训练做得很早。他从15岁起,就不断上台磨练自己,不管是讲笑话、担任主持人。廖怡尘说,永远记得第一次登上大活动舞台,聚光灯打在身上,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胡言乱语到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情况,最后被观众嘘声送下来。

大学就读南台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学系,廖怡尘曾担任系学会会长,办了更多活动,不断磨练提升登台技巧。毕业后,他从台东北上工作,一心想要找表演相关工作,但没有人脉,也不敢告诉朋友自己的想法。

加上与当时的女友感情破裂,廖怡尘面临人生的黑暗期,不仅一直待在家中喝闷酒,还胖了10公斤左右,直到某一天他彷如被雷劈醒,惊觉自己不该再虚度人生,自此才不再酗酒。

廖怡尘开始接一些临演的工作,但临演工作不稳定也不被重视,经常在剧组待了一整天,没有什么镜头,只领到微薄的薪酬,甚至被一个便当就打发了。

直到某天,一个大学学妹打给廖怡尘,邀请他提案争取主持电视台节目,原来当时刚成立的udn TV缺行脚节目主持人。廖怡尘回忆,深夜接到电话后,隔天他马上自导自拍自剪成一个样带,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火速提交到电视台。

经历一段时间面试和等待的煎熬,廖怡尘终于在2013年等到节目开始筹备,并在当年4月开播,他笑称,当时毫无经验,一开始在镜头前也会不舒服,感到尴尬,做了很多相当外行的事情。

「一开始主持,我常常无法切中要点,例如,介绍一家快炒店,我走到店内问老板:你们在做什么?」一位资深制作人加入团队后,直接对廖怡尘说:「你是白痴吗?镜头已经告诉我们,为什么你还要问一些基本的问题?」

 

做中学钻研汽机车知识

经过不断修正与指点,廖怡尘在镜头面前愈来愈自在。他对汽机车的知识则从小开始,他说,从小就喜欢玩四驱车,高中时则将150CC的打档车改成重机的模样。

他分享一段有趣的故事。高中为了买第一台摩托车,他不但到处打工,甚至说服同学将不想吃的午餐分给他,「一人一菜救怡尘」,省下午餐钱买摩托车。由此可见,廖怡尘点子王且敢于行动的领袖特质。

大二时,他又和同学合资买车,当时马上改了涡轮等,希望加大扭力,不过当时还很外行,整台车运行不顺,常常要修,最后转手卖了,之后,廖怡尘再买了一部二手的Honda喜美,陪伴廖怡尘10多年的时间,直到今年初才报销。

他形容,这台车陪伴他,他也陪伴车子慢慢成长,可以是他投入玩车的起点。老车原先完全没有经过改装,廖怡尘不断钻研,从更换皮带、机油,到铝圈、轮胎,后来规画全车烤漆,保险杆、灯组、变速箱、尾管、灯具等都重新搭配,「我不断想怎么让老车更好,也从中获得很多实用知识。」

趁年轻投入 持续去做最关键

节目走了3年多,廖怡尘很感谢,电视台的资源让他成长很多,也给了他不错的起步和薪资,然而后来有更多邀约,但是碍于电视台的编制,很多事情无法从心所欲,所以才挑战自己,希望可以独立闯出一番事业。

不过,没有电视台的奥援,也意味著很多过去不用做的事情,廖怡尘必须一肩扛起。以前他只要单纯将试车内容做好,现在则必须从创业者角度出发,从成立公司行号、找会计师认证作帐、申请员工劳退帐户等,都一手包办。

除此之外,廖怡尘认为,心态上差异更大,现在要担心员工生计,责任完全不一样。面对节目,廖怡尘则保持一样专业的态度,他坦言,对车子难免有个人偏好,然而节目上他会尽量交代自己对车子的判断准则。

他笑称,每天都有粉丝在个人页面上向他「点菜」:「怡尘可不可以帮我试XX车?」、「我的目的是教会大家选车、看车、试车的逻辑,教大家怎么钓鱼,而不是一有问题马上向我求救,」廖怡尘说。

廖怡尘也建议有心投入YouTuber行业的人,如果真的有兴趣,应该趁年轻时尽量去投入,才有更多时间成本尝试错误,「最关键的是:持续去做,持续做的能量是很可怕的,把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做到极致。」

不过,他也强调,YouTuber的个性特质一定要喜欢表现自己,喜欢讲话,不怕尝试,也不怕犯错、失败,其他基本条件才是摄影和剪接的技巧。他认为,学生如果有兴趣,年轻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去做,相较于打工赚时薪,未来的效益可能更高。

 

 

-更多精采文章请见6/7月号(478期)Career职场情报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