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l lang="zh" data-theme="light">

知乎 - 知乎

四種認知偏差

6 人贊了文章

思考是一項嚴肅的心智活動。我們在思考時出現的各種偏差,稱為認知偏差。認知偏差有四種:語害(言)、謬誤(思)、心結(心)、訛誤(事)。以下從主客觀兩方面,分別探討產生這些認知偏差的根源。

一、語害

犯語害的主觀因素有:(1)語文水平低,詞不達意,誤解句性。(2)沒想清楚。(3)別有企圖,隱瞞、欺騙。

犯語害的客觀因素有:(1)語言的陷阱:模糊性,歧義性,抽象性。如,預言家說:「明年,全球的經濟發展仍然不樂觀。」不樂觀這個說法就比較抽象、含混。(2)特殊情景:如騙子面對別人的質疑、挑戰。(3)議題複雜:如,涉及政治、宗教的議題,容易有爭議。(4)利益制度的影響,長文利多,容易滋生言辭空廢。

二、謬誤

犯謬誤的主觀因素有:(1)空話當論據,如「要發生的終究是要發生的」被用作「不必積極不必主動做什麼事」的借口;概念扭曲而導致以偏概全如,如「人都是自私的,不自私就不是人」;另外,望文生義、斷章取義、歪曲詞義,容易犯刺稻草人的謬誤。(2)思維缺陷,沒有掌握思維規則,自然容易犯邏輯謬誤。(3)輕信、盲從,缺乏質疑與求證精神,或者別有用心。

犯謬誤的客觀因素有:(1)表達時,上下文或前後語間隔太長,難以發現矛盾,容易犯不一致的謬誤。(2)隱含的邏輯矛盾不容易發現。如,「上帝是全能的」,須要以「上帝是否能夠製造一個自己搬不動的石頭?」這樣的疑問來揭示其內在矛盾。(3)議題較複雜,相干性、充分性判定難度較大。如,探討到癌症的治病因素的議題。(4)陷入封閉系統。如,在宗教環境、傳銷環境下,被人洗腦,干擾了正常的理性思維。

三、心結

本文所指的心結是指有害於確當思考的心態。產生心結的主觀因素有:(1)語害讓自己看不清心態。(2)認知錯誤導致不良心態。(3)性格缺陷,信念袒護;「三自心結」(自欺、自大、自卑),面子心結等。

產生心結的客觀因素有:(1)利害關係。如,推銷員為了利益說假話。(2)情感關係。如,傳銷分子欺騙親友,親友因為情感關係,盲目信任,缺乏理性判斷。(3)思想關係(宗教、政治立場)。如,認為自己的修行法門最高最妙最究竟而霸道排他。

四、訛誤

訛誤,在李氏思考方法中指知識性錯誤、資料性錯誤。出現訛誤的主觀因素可能是無知、偏見或記憶性錯誤。其客觀因素可能是所獲取的信息來源不可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