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哥幫我搞聯動

聯動:

怎麼才能活出古羅馬貴族的感覺?

怎麼能過上中世紀的貴族生活?

怎麼才能活出日本戰國大名的感覺?


早上五點起牀,不刷牙,不用自來水洗臉,不要用香皂。

然後穿上大袍子,不要穿褲子,沒有袍子的話可以用牀單代替。

接著,喫一碗小米稀飯,倒點油。

穿上牀單以後,進客廳,跪坐在蒲團上,旁邊擺一堆玩具熊來替代卿大夫,然後商議朝政。這個朝政……估計你也沒啥朝政,也就是明天的小米該怎麼辦。

左起:左師粉鞅,右師藍大臀,司馬紅孟旦、司寇綠智章

然後你提出一個玩具熊,商議去鄰國借糧(不還的那種)。然後帶著玩具熊,給玩具熊手裡拿一面旗幟和塑料長矛,進入鄰居家,一定要用詩經開頭搭話,如果不會詩經的話,可以自己瞎編四字打油詩:

「隔壁老王,肚餓難當。來到你家,借你米糧。」

鄰居有些愕然地看著你,隨手指著廚房說:「櫃子裏有米,自己取。」

你作為諸侯,不能自己動手,否則有失體面。於是操作玩具熊,打開鄰居家的米櫃,一看他媽的是大米,你必須高傲地繼續用打油詩經說:「隔壁老王,君子性傲。不食楚米,不用夷糧。」

鄰居有些詫異地說:「說人話,你姨娘姨娘地說啥呢?」

你必須先施一個大禮,然後告訴玩具熊:「鄰國國君辱我,該怎麼辦?」

然後你操作玩具熊,把玩具熊的腦門一夾,做出憤怒的表情,配音:「日他!」

然後你回到自己家客廳,再次擺出一羣玩具熊,開始宣佈:「鄰國辱我,伐之!」

接著,你推出幾輛這種車:

把這種車按照左中右的位置擺在鄰居家門口,每輛車上至少放兩個玩具熊,你自己騎一個比較結實的這種車,左右各架一個玩具熊。

然後你開始在鄰居家門口大喊:「訽爾仇方,同爾弟兄。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如果你背不出來,可以用四字打油代替:「鄰居老張,尼瑪的比。隔壁老王,討伐老張!」

這時候,鄰居提了一把笤帚出來,指著你罵道:「神經病,你滾不滾!」

你這時候先大義凜然地說:「昔日我買樓房時,差點就買了你家。差點就買了你家,證明你家的房是天子賜我,今日我率熊虎之師,討伐你邦。如果你束手就擒,我可以給你留下衛生間,讓你保留社稷,給你爸的靈位留個地方。」

鄰居直接一笤帚打中了你,你左右的玩具熊灑落一地。

然後鄰居大罵一聲:「你他媽的再胡鬧,我報警了!」

你看到灑落一地的玩具熊,你開始痛哭:「六師盡喪,天要滅我!」

這時候,你老婆急匆匆趕回了,看到這種情況,你老婆差點石化,趕緊上來給鄰居賠禮道歉。

你這時候拿起玩具熊,配音:「我君勿憂,君夫人已與鄰國議和。」

你老婆賠禮道歉後,鄰居砰一聲關了門。你老婆開始數落你,責罵你神經病。

你開始大怒,對玩具熊說:「夫人辱我!」

然後拿起玩具熊,配音:「我君息怒,阿舅眾多,得罪不起啊!」

你老婆簡直要瘋了。

然後你提著所有的玩具熊回家,開始做戰後處理。因為鄰居打你時,你身邊兩個玩具熊護駕不周,所以你決定:「車右黑毛大夫,車左黃毛大夫,臨陣脫逃,當罰!」

然後你馬上操作這兩個玩具熊,繼續回到鄰居家門前,配音:「我君不仁,我等當擇木而棲,願效命鄰國。」

鄰居也差點瘋了,開門一腳踢飛了兩個熊,對你說:「你他媽的還不滾?」

你撿起兩個熊,說:「黑黃二大夫叛,鄰國不納。當斬立決!」

然後你把兩個熊提到廚房,再操作其他的熊,拿起菜刀,開始處刑。

你老婆直接石化:「你他媽的再這樣,離婚!」

這時候,你提起另外一個熊,配音進言:「啟稟君上,黑黃二大夫乃隨夫人陪嫁之貴戚,刑不上大夫,請君上開恩饒恕他們!」

你嘆了口氣,只能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奪其封邑!」

於是你指定了一個沙發,表示以後這兩個熊再也不能躺。

這時候你老婆已經瀕臨崩潰,開始給你兒子打電話:「快回來看看你爸,發神經要拿菜刀剁玩具熊了!」

這時候你忽然意識到事情的危急了,原來黑黃二大夫不但是孃家外戚,還勾結你的兒子,你兒子如果回來,恐怕就要有一場政變了!

你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然後再看看你身旁眾熊,眾熊一個個都無動於衷,你長嘆一聲:「國無忠臣啊!」然後進廚房,拿起菜刀自刎而死。

你老婆壓根就沒反應過來,一邊拉著你大叫,一邊給你兒子打電話:「兒子,快叫120啊!你爸發神經自殺了!」


清早醒了,先穿一件細葛布做的貼身衣服,雖然天氣很熱也要再套件外套,否則不合禮數。【《論語·鄉黨篇》:「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起牀後燒點淘米水,然後趁熱用這水洗把臉。【《禮記·內則》:「面垢,燂潘請靧。」潘,淘米水;靧,洗臉。】

開始喫早飯,帶骨頭的肉要擺在桌子左邊,整塊的肉要擺在桌子右邊,米飯擺在離自己近一點的左邊,湯擺在離自己近一點的右邊,生魚片和烤肉要擺遠一點,醋和肉醬可以擺近一點。【《禮記·曲禮上》:「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當然考慮到題主的經濟情況,把這麼多樣菜可能不現實,也太麻煩,所以可以用其它的代替,比如「左殽」,就可以擺上一袋大骨面嘛,「右胾」就牛肉麵呀,「膾」的話就鮮蝦魚板面,「炙」麻煩點,就擺袋辣條吧,「醯醬」容易,直接一瓶老乾媽意思意思也就好了。

不要忙著喫,喫之前要先祭祀,具體流程是先喫哪個就先祭哪個,肉塊、烤肉、魚片都要祭一遍,肉醬什麼的就不用了。【「祭食,祭所先進。殽之序,徧祭之。」出處同上。】

祭祀完也不能立即喫,先打開手機,選首自己喜歡的曲子開始放,然後打開電腦,找AKB或者SNH小姐姐們集體跳舞的視頻,但要注意人數,同臺不能超過四十八個人,否則就是僭越,周天子(房東)就要來討伐你了。

喫的時候也要注意禮節,不許搓手手,【共飯不澤手。】不許撮飯糰,【毋摶飯】喝湯的時候不許吸溜,【毋流歠】不許吧唧嘴,【毋吒食】不許啃骨頭,【毋齧骨】肉咬了一口就別放回去了。【毋反魚肉。出處皆同前。】當然這都是聚會時的禮儀,自己喫的時候應該不用顧慮這麼多。

喫完飯,去給祖先牌位上柱香,然後坐到電腦前開始刷微博,並對微博上發生的一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名曰視朔。【《左傳·僖公五年》孔穎達《疏》:「視朔者,公既告廟受朔,即聽視此朔之政,是其親告朔也。」】

覺得悶了就可以出門去周遊列國(列家),比如去齊姓哥們兒家做客,看看能不能勾搭下他家漂亮的遠方親戚,但不要摻乎人家的家務事,感覺不對趕緊溜。(《史記·晉世家》:「【晉文公)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二歲而桓公卒,會豎刀等為內亂……遂行。」】

之後可以去曹姓哥們兒家轉轉,借浴室洗洗澡啥的,然後不經意間發現這哥們兒原來是個喜歡偷窺的變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

被人偷看了,感覺心情有點鬱悶,可以再去你朋友裏最闊氣的楚姓哥們兒家,吹吹牛逼,反正對方大度,也不會較真,反而覺得你很厲害。【《史記·晉世家》:「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適諸侯禮待之……成王曰:『子即反國,何以報寡人?』……重耳曰:『即不得已,與君王以兵車會平原廣澤,請闢王三舍。』……成王曰:『晉公子賢而困於外久,此天所置,庸可殺乎?』」】

下午,剛回到家,忽然感覺天一下子黑了,望望窗外,發現原來是發生了日食。這可不得了,做為諸侯,必須要為正在被蠶食的太陽貢獻自己的力量,於是你立馬抱上家裡的布匹和玉跑到土地廟,情深意切地禱告上一番,之後回到家裡,在客廳裏不停敲鼓,直到日食過去。【《左傳·莊公二十五年》:「日有食之,於是乎用幣於社,伐鼓於朝。」】

但是你這樣十分合乎禮法的行為卻引起了鄰居們的恐慌,他們叫來了精神病院的醫生,準備把你抓走,你當然是不不肯去的,於是求和自己合租的室友抵擋一陣,結果室友表示,你整天抱著你的貓叫它乖寶寶,還給它買小車車坐,你讓它去呀,我哪裡擋得住呢?【《左傳·閔公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

失去了室友的幫助,你很快就被醫生們包圍了,但是此時也絕對不能慫,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請食熊蹯而死!」

當然醫生們是不會聽你這一套的,他們一擁而上,摁住你的手腳,還有人給你打了一針麻醉劑,在藥效的作用下,你雖然感到萬分疲憊,但是隻要他們還要叫你瘋子,你就堅決不能閉眼,直到他們叫你成功人士,你才安然閉上了雙眼。【《左傳·文公元年》:「王縊。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

《知乎春秋經·X侯XX年》:題侯大去其國。


其他方面我一竅不通,只對飲食略有所知,我來說一下在飲食方面應該如何做吧。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食物種類方面還算是挺多的,可以喫到的糧食有粟 、黍 、小麥 、大麥 、稻、菽、麻、苽、赤豆、薏苡。 可以喫到的蔬菜有葵、韭、藿、薤、蔥、芸、瓠、蕪菁、姜、筍與蒲、芹、蓮藕、茭白、菱、芡、芋。可以喫到的水果有桃、李、杏、棗與棘、梨與柤、慄、栭、榛、梅、橘柚、櫻桃、柿子、桑葚等。肉就不用說了,魚的種類也增多了。

飲食器具方面你要用青銅器具,漆器與陶瓷器具。

你進食的餐具是匕、柶、叉、棶,用金盞盛放食物,以金匕撈取湯中的食物 。

你對飲食的烹調要求要非常講究。

(一)辛香調料的選用與季節、主原料

例如《禮記·內則》雲:

膾: 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蔥,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獸用梅,鶉羹、雞羹、鴽釀之蓼、魴鱮蒸、雛燒、雉,薌無蓼。

其意是:調和細切的魚肉類,春季用蔥,秋季用芥蓼,肥凝的用蔥,稀釋的用薤,牛羊豬三牲配茱萸,調味用醯,其他獸肉用梅醬調味。鶉羹、雞羹、蒸鴽用蓼菜切碎加入。蒸的舫魚、鰱魚,燒烤熟的雛鳥和野雞,則用香草白蘇、紫蘇來調和。而不用蓼菜。

此外,《內則》還記述了「濡」的烹製方法:「濡豚, 包苦實蓼;濡雞,醢醬實蓼;濡魚,卵醬實蓼;濡鱉,醢醬實蓼。」鄭玄注:「凡濡謂烹之以汁和也。」上段話的大意是:烹煮小豬,外面裏苦菜,腹內填香蓼;烹煮雞,在腹內填以肉醬、香蓼;烹煮魚用魚子醬,烹煮鱉,先用肉醬塗好表面,後在腹中塞入香蓼。

(二)脂肪的使用與季節、原料

《周禮·天官·庖人》:

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 ,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羶。

因此你春天喫小羊小豬,以牛油來烹調;夏天喫幹雉和乾魚,用犬膏來烹調;秋天喫小牛小麋鹿,用豬油來烹調;冬天喫鮮魚及雁,用羊脂來烹調。

(三)調味與時令

《禮記·內則》雲:

凡和,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謂以滑甘。

因此你的廚師調味應注意與時令配合,春季多用酸味,夏季多用苦味,秋季多用辛味,冬季應重鹹味。但都要注意調配成滑潤甘美的食物。

(四)肉類和主食的調配

《周禮·天官·食醫》雲:

凡會膳食之宜, 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魚宜苽,凡君子之食恆放焉。

因此你的膳食所用的食物最適宜的調配方法是:牛肉必須配以糯米,羊肉必須配以黍米,豬肉必須配以稷米,犬肉必須配以小米,雁肉必須配麥飯,魚必須配苽米飯。

(五)食物冷熱的調和

《禮記·內則》雲:

凡食齊視春時, 羹齊視夏時,醬齊視秋時,飲齊視冬時。

你對食物的冷熱調和也要是非常注意。凡是飯食的調和,宜於溫食,猶如春氣的溫暖;羹類食物,宜於熱食,猶如夏氣的炎熱;醢醬之類,可以涼用,猶如秋天的氣涼;飲類水漿,可以寒飲,猶如冬氣的寒冷。

(六)肉類與醢醬的配合

《禮記·內則》雲:

腶修、 紙醢;脯羹,兔醢;糜膚、魚醢;魚膾、芥醬;糜腥,醢醬。桃諸,梅諸,卵鹽。

因此你喫乾肉片配用蟻卵醬;喫乾肉粥配用兔肉醬;喫熟麋肉片配用魚肉醬;喫魚片配用芥醬;喫生麋肉塊配用醢和醬;喫桃脯、梅脯配用大粒鹽。

你可以喝到很多種酒。

你作為諸侯,要肆無忌憚地喝。如齊威王「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晏子春秋·內篇諫上》雲:「(齊)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甚至「飲酒,七日七夜不止」。

你作為諸侯,為了要顯示你的身份高貴,與眾不同,你要喝社會上層專有飲料。

熊掌是當時很名貴的食材,為了配得上你的身份,你要喫熊掌,如果廚師沒有把熊掌燉爛,你就要殺了他,讓別人拿簍子裝著屍體扔出去;就算你被人發動政變逼宮,你也要請求喫完一頓熊掌後才死。《左傳·宣公二年》雲:「宰夫胹熊蹯不孰,(晉靈公)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左傳·文公元年》雲:「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

你冊封臣下、祝捷、慶功等,都要舉辦朝宴或賜宴,宴請羣臣。《呂氏春秋》雲:「魏文侯燕飲,皆令諸大夫論已」。

你見自己的智囊,要賜酒。《韓非子》雲:「齊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飲於王,醉甚而出,倚於郎門」。

你即使一般性地見臣屬,也要飲酒。如晏子入朝復事,齊景公「延坐,飲酒樂」用。

你舉行宴會時,都要以樂侑食,以活躍氣氛,培養情緒,增進食慾。(《左傳 ·桓公九年》雲:「(魯)享曹太子,初獻,樂奏而嘆。」)

你舉辦宴會的時候,宴會上其他盛食器一豆、 鉶、鐙以及盛酒、飲酒之器一尊、爵等都有規定,如《禮記·禮器》雲:「天子之豆, 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當時人席地坐食,《論語·鄉黨》載孔子稱「席不正,不坐」;「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這說明宴會上的正席坐食,是顯示儀態的食禮的一個側面。

在你宴飲的過程中,還要有祝對勸進之儀。《呂氏春秋·樂成》有云:「魏襄王與羣臣飲,酒酣,王為羣臣祝,令羣臣皆得志。史興起而對。」

你宴請別人的時候,別人如果敞開衣服,沒有解下劍就喫飯,那麼你就要殺了他。《左傳·哀公十七年》有云:「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釋劍而食。太子使牽之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你祭祀的時候要用一羊一豬,即「少牢」,但除了祭祀與節日之外,你不得任意宰殺牲畜,而且國家發生大事的時候,也不能宰殺牲畜。《周禮·天官·膳夫》有云:「大喪,則不舉(不殺牲畜)。大荒,則不舉。大札(瘟疫),則不舉。邦有大故,則不舉。」《禮記·王制》有云:「諸侯無故不殺牛」。

你一年四季都要進行狩獵,一般是在農閑時進行,且與軍事演習互相結合。《左傳·隱公五年》有云:「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而講事也。 」

你聽說有一種神白猿,想喫,自己射箭沒有射中的話就讓別人來射。《楚史檮杌·養由基第二十》有云:「楚庭嘗有神白猿,楚之善射者莫能中。莊王自射之,搏矢而熙。使養由基射之,矯弓操矢而往,未之發,猿擁柱而號矣,發之則應矢而下,王大悅。」

當你被別國囚禁,客死他鄉時,你的臣子就要擺上佳餚,招引你的魂魄歸來。

《楚辭·招魂》有云:

翻譯過來就是:閭裏宗族聚集一處,飲食豐盛花色眾多啊。稻穀稷麥,雜糅著黃燦燦的粟米啊。苦、鹹、酸味道純正,加以甜、辣兩味調和相成啊。肥牛的肌腱,煮熟後香味撲鼻啊。調劑酸、苦,將吳地風味的肉羹擺出啊。籠蒸龜鱉燒烤羊羔,一併澆上糖漿啊。風乾天鵝和野鴨,烹煮大雁和鴿鵠啊。晾制風雞煎煮龜羹,味道濃烈而不變質敗壞啊。油炸饊子蜜蘸糕餅,還有糖飴食品啊。瓊漿玉釀蜜制甜酒,倒滿雕刻羽紋的酒杯啊。抉剔糟粕將酒冷卻,美酒甘醇清冽啊。擺好華美的酒器,裡面盛滿晶瑩透亮的酒漿啊。

《楚辭·大招》有云:

翻譯過來就是:這裡的五穀高高堆積,還擺設著菰米飯啊。大鼎裏煮熟的食物滿眼都是.調和滋味使它散發芳香啊。肥美的鴿、鴿子、天鵝,調和著豺肉做的羹湯啊。魂啊歸來!任隨心意來品嘗啊。新鮮的大龜,可口的肥雞,調和了楚地的乳酪啊。乳豬做成的肉醬,膽汁浸漬的狗肉,再切點蘘荷放在裡面啊。吳人醃製的高菜蔞芽,不濃不淡,味道正好啊。魂啊歸來!隨你心意來挑取啊。烤鴰鳥,蒸野鴨,煮了鵪鶉來擺開啊。煎鯽魚,煮雀肉,味道極佳,讓你口齒留香啊。魂啊歸來!眾多美味已經擺放上來啊。四重釀造的美酒都熟了,喝起來不滯澀喉嚨啊。氣味清冽芳香,適合冰鎮後再飲,不是奴僕有福享用的啊。吳地的甜米酒,白酒麴釀造,摻上楚產的清酒啊。魂啊歸來!不要害怕,不要有戒懼之心啊。

參考文獻:《中國飲食史》


1、小米、大豆要作為主糧。

2、淘寶上搜索「藠頭」,一定要買新鮮的,這個就是薤菜了,買回來切碎煮煮喫。

3、喫肉都得燉和煮,學習一下各類醬料製作方法吧,另外可以喫狗肉喲。

4、任何情況下不穿內褲。

5、任何情況下不坐凳子,可隨身帶一草蓆,隨時屈膝而坐,腰記得挺直。

6、施政方面參考 關毛 的答案,但不建議自殺。

7、學習一下上古漢語吧……有華麗的小舌音喲。


反正我瞭解的不多。想起一個是一個。

假設你很有錢很有社會地位。

首先你的名字要改。漢以後姓氏合一,和先秦時期習慣不同。如果你姓姬姜熊之類比較古老的姓,還可以留著,否則找到你姓在先秦時期的起源,然後改成對應的姓。找不到也沒關係,隨便假託一個說得通的就行,比如你姓楊姓鄭的話就改姓姬。反正也沒人仔細查。去民政部門把姓改了以後注意這個平時不能用,你還得給自己取個氏,地名官位或者別的隨便,也要去民政部門登記。但是這個氏平時也不常用,姓氏的作用主要是標註你的血緣和出身勢力,一般別人稱呼你的時候都是官位+名的形式。這裡順便提一句。如果你感覺自己家族快完蛋了而你又很幸運地沒有直接招惹仇家的話,趕快去民政部門登記改氏分家。

然後你要熟悉當前的各種民謠和流行歌曲。不只是會唱,還要知道歌曲背後的典故以及歌詞表達的感情。一個君子進行社交時總會遇到不方便直接表達意見的時候,這時候一般要通過詠詩來解決,也就是現在的唱歌。別人給你唱歌提意見的時候你聽不懂會很尷尬。

再者你是有義務跟著你的上級貴族上陣打仗的。馭手、車左、車右大致相當於現代三人制車組裡的駕駛員、炮手和車長。但是不太準確。總之你至少得會一樣。

上陣前要搞清自己要和誰打仗。這個影響你下一步的策略。如果和中原諸侯打仗,只要不當場陣亡或者落到仇敵手裡,基本上生命是有保證的。同樣,如果你抓到貴族俘虜也要善待他們。無論培養聲望人脈還是換贖金都是很合算的買賣。萬一你同陣營貴族的兒子親戚被對方抓了要用你的俘虜交換,除了物質補償,你還能讓他們欠你個人情。當然敵方貴族的屍體也要收好。這個也是可以當做政治籌碼交換的。爭奪戰利品和俘虜的事情也是常有的。這種時候不要慫,就算是國王的親弟弟,敢在戰利品問題上作弊也一樣砍丫的。

如果對方是吳國這種不講規矩的,爭取打勝仗吧。這幫傢伙喜歡處決俘虜。

至於打蠻夷,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西周到春秋時期蠻夷的範圍很廣。只要「不服王化」的勢力一律是「蠻夷」。這裡面可能有真正的文化血緣都不同的羣體,可能有因為無法在當地堅持被迫蠻化的諸侯封國,甚至有你的親戚。最後那幫傢伙和你說同樣的語言穿同樣的衣服,詩書禮樂水平說不定比你都高。純粹是因為不服從天子管理才被歸入蠻夷行列的。所以這時候只能看具體情況了。

找老婆這事主要考慮自己爵位官職和女方家庭勢力是否對等。一般情況下同姓不婚。如果是諸侯級別的貴族,那要麼娶天子的女兒,要麼娶其他國家的公主。不過最好不要娶齊國的公主。聽說秦國的公主很多都姿色美艷腦子又聰明,如果你不姓嬴的話不妨考慮一下。

喫的方面不用太在乎。只要不特別浪費,什麼好喫喫什麼就行。春秋時期貴族不喜歡喫麥子是因為沒有石磨的情況下做麵粉費工費力,而蒸出來的麥飯又太TM難喫了。現在沒這個問題。不過注意,作為一個高級貴族。在作為主人舉辦宴會的時候,你是有義務分配食物的,起碼宴會裡最「硬」的那道菜得你來分。當然,分割傳遞食物這事是僕人乾的,你的責任在於決定先給誰後給誰,給某人多少。這事說小也是小事,但處理不好也會惹禍。畢竟一個沒喫到好東西的華夏貴族的怨念是難以估量的,尤其在你們關係本來就不好的時候,他們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包括但不限於打仗時候把你的坦克開到敵人炮口下,直接造反,等等。

祭祀是非常嚴肅的事。這事的主要目的在於用儀式的形式強化統治秩序,換句話說主要是做給活人看的。所以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一定要遵守天子規定的禮儀。當然天子衰落禮崩樂壞,所以為了顯得有氣派就算稍微用點過高的禮儀也沒什麼。但是要小心不要被晉楚兩家知道,天知道他們會不會那這個當開戰吞併的理由。祭品方面,有時候處於對故人的愛或者悲傷的感情,奉獻點規格外的東西也是人之常情。但另一方面,嚴格遵守禮儀也是被人稱讚的,比如某個說什麼都不肯給他老爹獻祭菱角的楚國人。

千萬不要玩活人獻祭或者人殉,那是野蠻的東夷風俗,是商人餘孽才幹的事情。

說到祭祀就順便提一句,嚴肅對待歸嚴肅對待,但還是得先處理好人間的事情。向上天祖先奉獻祭品,是為了證明你完美地完成了自己作為一個君子的任務,繼而祈求上天祖先看在你能力和地位相配的份上保佑你。覺得獻上的祭品夠多夠好就能得到保佑屬於迷信,是商人餘孽的有害思想。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一個正直的君子是不迷信的,但必要的迷信活動還是要搞一搞。畢竟你手下是屬民士兵和你的思想境界不一樣。而且有些時候哪怕他們不信邪也會圖個心理安慰。所以遇到做夢河神要你的玉佩啊之類的事情不要太剛,捨棄那點東西換取士氣民心還是值的。

關於預言之類的東西也不用太當真,天知道那些被證明準確的預言是怎麼搞出來的。曾經有一位宋國的君候看到異象,向到當地辦事的天子屬臣詢問解釋。那人沒辦法了就胡說了幾句,出來就對人吐槽說異象是屬於自然規律的範疇,不能當成鬼神神祕的事物來問,宋公這個問題問得不對。結果他瞎說的話全都應驗了,你說上哪說理去。

作為一個君子,和人盟誓是常有的事情。具體流程視盟誓內容以及雙方身份有所不同,但大體上就是誓言寫三份,你一份我一份各自留著,鬼神天地一份送到山上沉到河裡或者挖個坑埋了。這裡注意一下,如果有人拿著挖出來的誓詞說你兒子等不及了要殺你上位,請仔細檢查真實性。拿這手坑人的事情不少。

教育方面,一定要送你的孩子去公立學校上學。我們華夏人,天子以下乃至諸侯,都是有公立辦學的傳統的。孔子以後私學興盛,也出了不少名師。但作為一個君子,如果你的孩子和那些農夫商販的孩子一起上私學是件很丟人的事。

在學校學什麼,總的來說就是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實到這裡我發現教育方面的文字會和上面的內容有些重複,但不想改了。從這裡你們也可以看出,我在書這方面是不太合格的。

把這幾樣稍微展開一下。

禮。包含在各種對公對私場合的社交禮儀,舉行儀式的規格標準,如何演講鼓動人心,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樂。能欣賞音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會演奏和演唱。天子頒布的經典曲目是必學的,放現在就是民族或者美聲唱法一定要會。此外本地的經典也要學。京劇豫劇評彈越劇二人轉,你自己看自己出身學吧。

射。各種輕武器的射擊。

御。從出遊代步用的私家車到貨車主戰坦克乃至特種運輸車輛的駕駛技術都要會。與之相關的軍事編組和指揮也要學。

書。不只是寫一筆好字。各類公文的寫作也是必須會的。

數。四則運算只能是入門,解方程、計算稅收和後勤消耗、勘察地形等等,一切對管理領地和戰爭有幫助的數學問題都必須學。

更多的暫時沒想出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