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與話梅的來源相同,均來自於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而兩者的唯一區別就在與其加工方式的不同。

烏梅是梅果在近成熟是採收,低溫烘乾後悶至黑色,去核生用或者炒用。烏梅入葯的炮製方法眾多,炮製方法有不加輔料的炒、燒、焙、蒸、煮、熬、炙、煅、煙熏、炮法,加輔料有酒制、醋制、蜜制、鹽製法。現代只用烏梅(個子或打碎)、烏梅肉、烏梅炭(取肉或連核炒)於臨床。烏梅肉入藥用其酸澀性,符合其臨床炮製原理。醋制能協助其生津安蛔、收斂固澀,蜜制增強其潤肺斂氣作用。

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用於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話梅是芒種後採摘的黃熟梅子(俗稱黃梅)經過加工腌制而成。黃梅從樹上採下洗凈,放大缸里用鹽水泡浸月余,取出晒乾;晒乾後用清水漂洗,再晒乾;然後用糖料泡腌,再晒乾,如此多次反覆,最後成為肉厚乾脆、甜酸適度的話梅。

最初,話梅是說書先生用來潤口的,因說的時間長了,口乾舌燥,便含一顆鹽漬梅子在口中,酸鹹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滿口,便可繼續說下去,(說書先生的"書"稱"話本",其梅亦稱"話梅")。

所以,酸梅湯中的烏梅應當是屬於中藥的烏梅,並不是超市中作為零食使用的話梅。但是,如果單純作為一種飲料,用話梅其實也是可以的,沒有必要過分的苛求。

更多醫藥學知識,請關注作者。


酸梅湯里的烏梅是中草藥的一種,夏季果實接近成熟時採收,低溫烘乾後悶至皺皮,色變黑時即成。性味酸、澀、平,中醫講歸肝、脾、肺、大腸經。根據炮製方法不同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的功效。

做酸梅湯時,一般用 烏梅、山楂、陳皮、甘草、桂花(也可加大棗、豆蔻)冰糖煮水,煮出來烏梅的味道蠻重的,你可以去中藥店買,基本都會有配好的成包的酸梅湯材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