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思維認同

書中對我觸動最大的觀念是「向思維認同」和「臣服」。

從蘇格拉底的「提問」開始,質疑精神就成了理性或科學的核心,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應該承認,大部分是由科學成果構築的。同時,我們的教育也幾乎全部是科學知識,也不難發現,從小到大我們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思維」。但其實思維是有負面效應的,現代人,尤其是腦力工作者們,一個較普遍的狀態是——腦子停不下來,這也是困擾我自己多年的」重症「。我做了一個簡單化的二分,如下圖:

註:本人對宗教並不瞭解,只是暫且將其放在這裡。

可以說,我們對左側概念的」崇拜」或提倡是遠高於右側概念的,以至於我們要麼把右側的一些概念視為」不好的「或「低下的」,要麼基本擯棄不提,或者將其視為「工具性的「。更嚴重的,會完全認同」我=我的頭腦」 或 「我=我的思維」,這也是託利導師所說的「小我」。

思維有幾個特點,其中有些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首先,思維有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這裡的理性是指符合客觀事實的,而非理性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理性思維應該是優於非理性思維的,但不得不說,我們大部分人絕大多數時候的思維是非理性的,這些非理性信念是很多痛苦的來源,也難怪心理學家愛麗絲提出了以「重塑非理性信念」為核心的「理性——情緒」療法。

其次,思維有「被允許的或被察覺的」和「被壓抑了的或未被察覺的」,我想將其對應於精神分析流派提出的」意識「和」潛意識「。插一句,我認為託利導師書中翻譯為「意識」的更多是指注意力,而無意識」有些指「潛意識」,有些指的是」未能注意的到」。但大多數時候,我們的人生處於潛意識的控制,更糟糕的是處於「非理性潛意識」的控制。此外,「不易察覺」也可以替換成「不易控制」,我們很少能控制自己擁有怎樣的思維,尤其是「潛在的思維」,更麻煩的是,我們更少能控制的是,什麼時候思考,什麼時候不思考。

思維的第三個特徵,應該是以「質疑」為核心,這是理性思維形成的關鍵,但當「質疑」成為了「關係」的核心,質疑自己,質疑愛人,就會對自我認同和建立親密關係帶來極大的痛苦。尤其是,當「不受控制的非理性質疑」持續發生,自我和關係的崩塌也就在所難免了。

當然,託利導師認為的思維最重要的特點是」與時間緊密相連」。的確,我們只要思考,不是在思考過去,就是在思考未來。我們無法思考當下,也就是我們無法」質疑「當下,因為當下就是」存在「。如笛卡爾所說,」我無法懷疑我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即「我思故我在」。

因此,針對思維本身的特點,託利導師提出了幾個概念,如」臣服「而不是質疑和抗拒,如」深深的進入當下「以破除時間的幻想,如」對思維保持覺察」以拜託思維的控制。除了從思維本身的特點出發,從思維的「對立面」——身體出發,提出了「通過身體進行轉化」和「掃描式感受身體」的練習等。但其實,這些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進入內在身體」或「未顯化狀態」,也即」本體「。

通往本體之路

事實上,破除「向思維認同」,解除「痛苦之身」這兩個概念的提出,本質上都是要進入「本體」。」向思維認同「之所以著墨更多,應該是託利導師認為這個更根本。但假如現代人的核心痛苦是沉溺於身體的種種慾望,可能託利老師也會提出」向身體認同」的概念。

我來嘗試做一下總結,進入「本體」或「保持臨在」的主要途徑是——停止思維和覺察思維。停止思維可以從身體入手,如冥想,如」掃描式感受身體」,如無夢睡眠等, 最高境界是——全神貫注在你當下所做的事情。覺察思維要求不評價,不批判的觀察自己的思維。這二者的區別是——意識落於何地,意識全部落於」非思維「還是全部落於「思維」。

這二者都需要的或要達到的是」對當下的臣服「,我更願意說」對當下的全然接納「,也就是」對當下自己的全然接納「,「對當下所做的事情的全然接納」,「對當下所面對的人的全然接納"。

反「工具」化

反「工具」化,這是我自己的小小的主張。即我們與世界應儘可能建立20世紀猶太哲學家馬丁. 布伯所說的「我與你」的關係,即放下了我的目標和預期,與你全然的相遇,而反對「我與它」的關係,即我把你看作實現我目標的工具和對象。

我認為有這麼幾點最為關鍵,即「反對將身體當成頭腦的工具」,「反對將現在的自己當成實現未來自己的手段」,「反對將他人當成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

這幾點來源於我個人生活的「痛點」。首先,身為一個女性,長久以來受苦於將身體的美醜當作評價「小我」的標尺,將它當作工具,妄圖控制它和改造它,而不是接納自己的身體。其次,長期沉溺於對過去的悔恨和未來的幻想或焦慮,也就是《當下的力量》所描述的狀態而帶來的「抑鬱」。最後,我感到在個人感情,工作和家庭中常常「被工具化」和「工具化他人」的痛苦,即淪為「父母的工具」「老闆的工具」和「愛人的工具」,也同時「將父母當工具」,「將工作當工具」,「將愛人當工具」。

最後

以思維的方式解讀此書,還做了書中託利導師不提倡的比較和區分,甚至還又提出了一些思維,可能是完全沒讀懂本書的表現。。。確實學識淺薄,經歷尚淺,請看官們多諒解。

此外,文中觀點部分來自學習武志紅老師在《得到》開設的專欄,特別想說的是本書「在愛情關係中靈修「一章,有對武志紅老師專欄中」不含敵意的堅決」這一概念非常好的補充和解釋,感觸頗深。

最後的最後,修行之路漫漫,唯實踐出真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