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文豪一起喝咖啡_平面.jpg  

 

在咖啡的苦涩和回甘滋味中

和十四位文豪寻味旧时光的种种相遇

在咖啡尚未成为显学之前

和洋要素融合成日式新风景

每一杯都盛载著每个永远

 

专文推荐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明治大学教授/〈从巴黎、银座到住宅区小巷〉

 

名人推荐 

徐兴庆中国文化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教授/外国语文学院院长

陈颐华日本文化志《秋刀鱼》主编

韩良忆饮食旅游作家、广播节目《良忆的人文食堂》主持人

(顺序按姓氏笔划排列)

 

内文简介

在整个城市都是咖啡馆,喝咖啡既便利又日常的今天,可曾想过,数十年甚至是

百年前的文人,如何看待这有著特殊香气和复杂滋味的舶来品呢?

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散文及俳句作家寺田寅彦1878-1935说:

有生以来首次品尝到的咖啡香醇,已完全虏获了我这个乡下长大的少年。

在对所有异国事物都向往不已的孩子心里,这股既南洋又西洋的香气,

感觉就像是从未知的极乐桃源,远渡重洋吹来的一缕薰风。

 位居银座边陲的春天咖啡馆是文人、画家和演员的最爱;圣保罗咖啡馆有一杯五

钱的浓郁巴西咖啡,还能欣赏自动钢琴的演奏。走一趟有乐町的艺术咖啡馆,

各式咖啡豆,任君挑选。当时东京已经有饼干、蛋糕、软糖、口香糖、

窝夫(松饼),甚至有从法国进口的马卡龙,样样都好吃如作梦。

总而言之,在那个时代,那样的咖啡馆,或供应甜点的店家,都令人感到明

亮、愉快。于是,照例我又要说『反观现今的咖啡馆』,准备接著感叹一番。

知名喜剧演员兼饮食散文作家古川绿波1903-1961则是有此一说,并写下了

字长文,其中甚至提到了二十九种甜点,二十五家甜点店及咖啡馆──且

多数仍在东京屹立不摇,带读者在纸上走访名店「精品」,遇见新兴的时尚与

浪漫。

不论您平时有没有喝咖啡的习惯,或许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也有其他缺

少不了的心灵饮品陪伴著你。本书是由不同文学作家接力讲述关于寻味咖啡的

旧时光和青春往事,是一本写给大家的非典型文豪咖啡事件簿。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寺田寅彦、萩原朔太郎、古川绿波、木下杢太郎、吉井勇、

三好达治、织田作之助、九鬼周造、高村光太郎、冈本加乃子、

兰郁二郎、坂口安吾、竹久梦二、小川未明

 

寺田寅彦(てらだとらひこ,1878-1935   

散文、俳句作家,也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出生于东京,高中时受英文老师夏

目漱石、物理老师田丸卓郎的影响,立志钻研文学与科学。

一八九九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就读,在学期间多次在杂志《不如归》

上发表散文作品。曾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亦为帝国

学士院会员。著有《冬彦集》、《薮柑子集》等散文集。

 

萩原朔太郎(はぎわらさくたろう,1886-1942

诗人,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生于群马县的医生家庭,少年时期受堂哥

影响,开始学习创作短歌日后在《文库》、《明星》、《朱栾》等文艺杂志

发表短歌达十余年。一九一七年出版了首本个人诗集《吠月》,受到文豪森鸥

外大力推崇。

诗作以口语写成,后人将他与高村光太郎并称为「口语自由诗的确立者」。

 

古川绿波(ふるかわろっぱ,1903-1961

一九三年代家喻户晓的谐星。生于东京的公爵之家,却因不是长子而被送到

姑丈家收养。一九二五年,自早稻田大学英文系中辍后,因模仿各种声音的表

演而踏上演艺之路,曾任战后第一届「红白音乐大赛」(红白歌唱大赛的前身)

的白组主持人。文学作品以电影评论和散文为主。

酷爱美食,著有《绿波食谈》和《悲食记》这两本专谈饮食的散文集。

 

木下杢太郎(きのした もくたろう,1885-1945

小说家、剧作家、画家,本业为皮肤科医生。出生于静冈县伊东市,

本名太田正雄。

一九一一年东京帝大医学系毕业,在真菌研究方面卓有贡献。

以笔名木下杢太郎走红于文坛,深受同样兼任医生和作家的森鸥外影响,

有「小森鸥外」之称。

出版有诗集《饭后之诗》和戏曲《南蛮寺门前》、《和泉屋染物店》等。

 

吉井勇(よしいいさむ,1886-1960    

剧作家、小说家,同时也是短歌创作者,有「伯爵歌人」、「祇园歌人」

的美称东京出生,早稻田大学肄业,拥有伯爵爵位。

一九一五年为戏剧作品〈前夜〉(屠格涅夫原著)当中的歌曲〈凤尾船之歌〉

填词,大受欢迎。

晚年获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并为皇室评选新春短歌。

现于高知县设有吉井勇纪念馆,京都则有他的歌碑。

 

三好达治(みよしたつじ,1900-1964

诗人、法文译者,也是文学评论家。毕业后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系。

大学时成为诗人萩原朔太郎的弟子。大学毕业后,翻译了波特莱尔的散文

诗集《巴黎的忧郁》,至一九三年出版个人的第一本诗集《测量船》。

之后积极发表诗作,被誉为昭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派诗人。

〈雪〉、〈大阿苏〉等作品,皆收录在日本国中小等各级学校教科书中。

 

织田作之助(おださくのすけ,1913-1947

小说家,生于大阪。一九四年以短篇小说〈夫妇善哉〉获改造社第一

回文艺推荐作品受赏,于文坛取得一席之地。

擅以平民化方言写大阪庶民生活,与太宰治、坂口安吾等同列无赖派、

新戏作派。

 

九鬼周造(くき しゅうぞう,1888-1941

京都学派哲学家。出生于东京。一九一二年自东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一九二二年前往欧洲留学,先后师事新康德派李凯尔特、

亨利・柏格森、胡塞尔、马丁・海德格等哲学家。

一九二九年归国后任职于京都大学,教授哲学史。

一九三年发表独自的日本文化论《「粹」的构造》为其代表作。

 

高村光太郎(たかむらこうたろう,1883-1956)    

生于东京,是日本著名的诗人及雕塑家。

一八九七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雕塑科,一九六年前往纽约留学,

之后又移居伦敦、巴黎。一九九年返回日本,积极在文艺杂志

发表美术评论。

一九四一年出版了《智惠子抄》诗集,当中多篇作品都获日本各

级学校的国语教科书选录。一九五年出版诗集《典型》,并于

翌年获颁读卖文学奖。

 

冈本加乃子(おかもと かのこ,1889-1939

小说家,本名冈本加乃,一八八九年出生于东京。师事女歌人

与谢野晶子,早期以诗歌创作见长。一九三六年发表以芥川龙

之介为蓝本的小说〈病鹤〉,受川端康成好评推荐,正式于文

坛出道。

代表作〈老妓抄〉被誉为明治以来首屈一指的短篇小说。

 

兰郁二郎(らんいくじろう,1913-1944)    

东京人,本名远藤敏夫。曾以〈停止呼吸的男子〉参加江户

川乱步全集》附录征稿,获得佳作。

一九三五年创立推理同好杂志《侦探文学》,一九三八年起在

《小学六年级生》杂志上连载的科幻小说(地底大陆)大受欢迎。

二次大战期间被征召入伍,成为海军的报导兵。

在一次至东南亚采访的航程中,不幸飞机失事,得年三十一岁。

著有《梦鬼》、《魔像》等作品。

 

坂口安吾(さかぐちあんご,1906-1955

日本著名小说家。本名坂口炳五,一九六年出生于日本新潟

豪门世家。大学毕业后,和法语学校认识的朋友创刊

《言叶》杂志。二十五岁开始于日本文坛展露光芒。

战后发表的评论〈堕落论〉与小说〈白痴〉,构筑出一种颓废的

「输家哲学」,更在社会与文学界掀起狂潮。

 

竹久梦二(たけひさゆめじ,1884-1943

生于冈山县,本名竹久茂次郎,是极负盛名的画家及诗人。

一九二年进入早稻田实业学校后,开始向《读卖新闻》等报刊

投稿素描及插画。一九九年出版第一本作品集

《梦二画集——春之卷》轰动热卖。

随后陆续为报刊杂志绘制插画及封面,在日本全国举办过多次个

人画展。绘画作品以唯美的美人画著称,自成一派,有「梦二式

美人画」的封号。

 

小川未明(おがわみめい,1882-1961

生于新潟县。早期曾创作小说,中后期创作则以儿童文学为主轴

,有「日本安徒生」、「日本儿童文学之父」等美誉,为日本儿

童文学家协会首任会长。他的童话作品不讳言生死和草木凋零、

城镇萧条等题材,在战后曾一度饱受抨击。

到了近代,成人也适合阅读的童话大量问世,让小川未明的童话

重获肯定,代表作有《红色蜡烛与人鱼》、〈野玫瑰〉等。

 

˙译者张嘉芬

成功大学中文系毕业,日本法政大学日本文学硕士,

现为专职日文翻译,擅长不动产、餐饮、长照、法律、经营管理、

零售通路等领域之口笔译。兴趣是在日本度假务农。

 

精采内容抢先看

〈在咖啡馆里〉──萩原朔太郎

前几天,有个大阪的朋友来拜访我,于是我便带他到银座一家颇具

水准的咖啡馆去。毕竟在大学生不多的大阪,没有真正的咖啡馆,

这件事应该会是一个稀奇的旅途趣闻才对。

果不其然,朋友觉得很稀奇,说了以下这段感想。

 

「我从刚才就一直在观察,这家店里有很多人都只是喝杯红茶,

就愣愣地坐上半个小时。这些人究竟在想什么?对于崇尚『时

间就是金钱』,舍不得虚度一分一秒空档,整天忙著在市区东

奔西跑的大阪人而言,看到东京这种咖啡馆的光景,会觉得

这里是个闲人聚集之处,甚至应该要觉得很不可思议才对。」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开始试想咖啡馆里的顾客「究竟在想些

什么?」其实,他们心里应该是什么都没想吧?不过话虽如此,

他们倒也不是为了缓解疲劳而休息。

换言之,他们是把漂亮的年轻女孩和优美的音乐当成了背景。

在此享受著都会生活的氛围和闲散。

 

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闲情雅致。过去日本的江户,和现今的法

国巴黎等地,市区里随处可见这种闲人聚集的会所,这证明了

文化要有悠久的传统,才能蕴含更多的闲情雅致。根据武林无

想庵的说法,全世界的大都市当中,就只有纽约和东京缺乏这

种闲情雅致,但至少东京还有咖啡馆,因此或许还比大阪来得

好一点。根据尼采的说法,不断地劳动是一种低贱而粗俗的嗜

好,证明了人类缺乏文化上的感性。而在现今日本这样的新兴

国家,人们被迫不断地劳动,根本无从享受此等闲散的心情。

试想在巴黎的咖啡馆里,拿著一杯红酒,望著马栗树的叶子

翩然凋落街上,就能消磨半日浮生。

这样的生活,光用听的都觉得奢侈至极。

 

昔日江户时代的日本人,会在理发店里闲聊或下棋,消磨掉大

半天的时光。文化的传统越悠久,人的心境上越有闲情雅致,

生活悠哉闲适,日子过得更好。

这就是所谓的「太平治世」。如今日本,与太平治世差之远矣!

盼能在日本打造出具闲情雅致又闲散的生活环境,纵然回不到

昔日的江户时代,至少也该有巴黎或伦敦的水准。

 

 四块玉_和日本文豪一起喝咖啡_立体+书腰.jpg  

和日本文豪一起喝咖啡:瘾咖啡、闲吃茶、尝菓子,还有聊些往事……

博客来:https://goo.gl/a8M3Rg

金石堂:https://goo.gl/rBWzt3

TAAZEhttps://goo.gl/B8pqy1

诚品:https://goo.gl/pR5ikR

-------------------------------------

Hi 亲爱的粉丝们

想知道更多微胖男女第一手讯息吗?

只要于文章底下留下你的姓名、电话及mail

或于脸书搜寻:三友图书微胖男女编辑社粉丝团(点字即可进入)

私讯留下上述联系方式

就可以定期收到三友图书好好刊哦(双月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