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有不少的民族品牌,其中在饮料市场十分有地位的汇源就属于一个民族品牌。只是辉煌的局面也只是过去式了,在2016年以前,汇源果汁连续十几年都占据了内地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而且以前的电视上也经常能够看到汇源果汁的广告。不过现在汇源果汁面临的局面却是股票停牌,股东相继离职的情况。

“第一”品牌的衰落:股票停牌九个月,汇源能重新占据市场吗? 财经 第1张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汇源集团就已经有三位董事离职了。1月21日汇源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非执行董事赵亚利辞职。根据资料显示赵亚利还担任过内地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的职位,这已经是汇源集团在半个月内出现的第三次高层离职了。在1月10日和1月11日两位担任公司高层的管理人员也都相继离职。

其实纵观汇源集团相继出现人事变动,与公司之前因为违规借贷导致股票停牌有关。违规借贷达到43亿遭到了停牌的局面,公司已经有着“退市”的风险了。而高管相继离职也有着推脱责任的“嫌疑”。

“第一”品牌的衰落:股票停牌九个月,汇源能重新占据市场吗? 财经 第2张

从2014年开始汇源果汁的负债率就出现了大幅上升,利润也呈现负增长的情况。到了2016年汇源果汁的负债就已经达到114亿元之高了。面对这样的高负债公司只有依靠“停牌”来得到短暂的缓解。

从2018年的4月份开始,汇源的港股开始进行停牌处理。到现在已经长达9个月的时间了。因为这一举动市值缩水了53亿港币,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港币之高。以前在内地市场十分受欢迎的饮料品牌,为何突然之间就面临这样的局面了呢?

“第一”品牌的衰落:股票停牌九个月,汇源能重新占据市场吗? 财经 第3张

纵观汇源集团旗下的公司来看,有着北京汇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子公司的经营业务不仅包括消费品终端的食品饮料生产销售,还有着上游果业、葡萄酒产业以及农作物种植等。包括在旅游、房地产以及文化娱乐这些领域都是有所涉及的。

而且一直以来汇源集团十分重视果蔬的质量,对于果汁的原材料这一块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公司在果蔬原材料这一块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可能也正是因为汇源一直将重心放在原材料这一块,从生产到制造等环节都亲力亲为,导致公司的精力被耽误。这样也影响了汇源果汁的快速发展进步。

“第一”品牌的衰落:股票停牌九个月,汇源能重新占据市场吗? 财经 第4张

对于公司欠下的42.82亿元违规借款,汇源集团表示借款只是为了帮助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应对临时运营资金。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汇源果汁的业绩一直比较低迷呢?

其实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也能够看出来一些问题,在负债率这块汇源集团每年都在增加,财务成本这一块过高。但是纵观2016年的利润只能达到5.35亿元,这样的盈利根本就无法支撑汇源集团庞大的经营成本。加上汇源果汁实行的折旧摊销和变卖厂房,在物业这一块的损失也比较大。

“第一”品牌的衰落:股票停牌九个月,汇源能重新占据市场吗? 财经 第5张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汇源集团的扩张就是不断投资新的工厂。但是大规模投资建厂如果只是不断重复的扩张,在一个饱和的产能上扩张的话,投资与收益是不成正比的。

汇源集团一直都是以中高浓度的果汁作为主打产品,为了能够在低浓度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汇源不断推出新品,包括冰糖葫芦汁、百利哇等果汁产品,不过市场对这些新品的反响都比较平淡。

事实确实如此,在高浓度果汁市场呈现饱和状态时,低浓度果汁市场开发的并不理想,那么自然会导致汇源果汁的产能过剩。加上因为每年使用土地又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这样也就造成了汇源集团在财务成本上的压力太大。只能采取裁员和变卖的行为。

“第一”品牌的衰落:股票停牌九个月,汇源能重新占据市场吗? 财经 第6张

而且在企业管理这一方面,汇源集团一直也受到了广泛争议。因为集团的创始人朱新礼有着“乡土情结”,不少汇源集团的员工都是来自于山东老家的,这对于整个集团的管理也造成了阻碍。按照如今汇源集团的情况来看,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并没有什么改善。加上又出现了多名高管陆续辞职的情况,不知道汇源集团之后会不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朱新礼还能让已经陷入“危机”的汇源集团重新走向辉煌吗?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汇源果汁在2020年1月之前还是达不到复牌条件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被取消上市的资格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