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 

继告白之后,赎罪是凑佳苗的第三本作品。(第一本是告白,第二本是少女)

同样使用拿手的多视角的书写,让读者借由不同的人物来讲述事发经过,由不同出场人物的视角与立场,拼凑出事件的全貌。也由于出场人物越来越多,资讯越来越丰富,事件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读者也能一起被推进事件的核心,并找到关键的实情,对读者来说是很过瘾的阅读经验。我自己很喜欢这样的布局,有种走进雾茫茫的蜿蜒小径,最后终于得以拨云见日,找到目的地的冒险感和参与感。

故事的大纲:

在一个空气清净的乡下,一位由于爸爸工作因素从东京转学而来本地的美少女,在封闭的乡镇与纯朴的民风下,居然被残忍的凶手诱骗拐走并奸杀的不幸事件。而当天同行的另外四位少女发现了美少女的尸体并报了警、通知了大人,但却在事后大家都无法正确描述出凶手的长相,因而导致追缉凶手的进度迟迟未有进展...

死者母亲悲痛万分,且对于凶手的追捕进度非常焦虑,渐渐对另外四位少女产生了怨恨感,并迁怒到了她们身上,并对她们讲出严厉的控诉,指她们才是杀人凶手,要求她们四位对自己做出补偿,否则将会做出报复行为。而如同连锁效应一般,这四位少女在必须赎罪的枷锁与杀人事件阴影笼罩下,各自在自己人生又发展出了不同的故事,仿佛宿命的循环一样,这些各自的故事仿佛与当初的事件毫不相干,却又处处是受到当初事件影响的后果。故事的布局由四位少女逐一讲述当初的事件,与事件之后到目前为止的15年自己的生活,最后是死者母亲的自白。五个篇幅,最后导出事件的真相。

(以下心得有透露剧情发展)

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很胆战心惊的,令人害怕的并不是可怕的杀人情节,而是那些发生在杀人事件周围看似寻常的话语与旁人的言行举止,竟然会伴随著对于目击杀人事件的恐惧而生长成侵蚀心灵的怪物,小孩子的心灵原来是如此敏感,难怪人人都说孩子的教育不能等阿!XD

原本大家会以为,在杀人事件落幕后,孩子们总会慢慢恢复正常,却没有想到目击杀人事件的遗毒,却像毒气般慢慢渗透进了每个心灵,在原本就不顺遂的人生路上(说到这里,每个人都很衰耶),那毒气开始作用并发酵,最后毁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最后都再杀了一个人,为了就是想弥补当年小时候心中对杀人事件与死者的那个遗憾...

看完心情真是很不好阿,觉得眼前的人生是一片黑暗的。

书中的主角共有五个人,分别叫做英未理、真纪、纱英、小晶、由佳。

其中英未理就是死者,大城市里搬来的漂亮时髦女孩,家境富有,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衣服也穿得很漂亮,懂得很多乡下小孩不懂的事情,就像洋娃娃般的存在,让其他的女生看了他都会自惭形秽的那种女生,却意外的死了,被陌生男子当著其他小孩的面前,诱拐走并残忍地奸杀。这其中最讽刺的是,当陌生男子靠近这五个正在在一起玩的小女孩时,男子假装说他是修学校更衣室的人,但自己不够高,想要要找个人帮忙站在肩上帮忙把螺丝转紧,除了死者之外的四个乡下小女孩都争著要去帮忙,完全没有丝毫堤防陌生人的警戒心(因为大人也没有教),但男子把她们一一打枪,不是说你可能太重,就是说甚么体型不符合,最后把眼神移到站在最后面都没有说话的死者,指名要她一起去(因为最漂亮最像洋娃娃阿),其他人还偷偷在心里不甘心呢。

这真是死神的招唤阿。

多视角的书写方式带出了众主角们往后际遇的惊人巧合,也就是都各自杀了人了。对于这样的安排虽然有点玄并且令人费解,但总是还可接受,毕竟这些安排是要强调当年那些牵涉到杀人案中的小孩们,到底因为这件事情对往后的人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与翻转。

但最后结局的一大爆点就真的让人觉得作者实在凿斧太深,太刻意的安排让人出戏,反而坏了整本书的氛围。甚至让已经知道自己就是在看小说的我认为「虽然是小说但也太扯了」这样的想法,不仅无法产生共鸣,也很难接受最后的结局。

整本书阅读过程都很好,作者写作与描述故事功力实在一流,但这结局....实在不是很高明啊。

果然「告白」还是凑佳苗自己无法超越的经典吗~

 

 

相关文章